-
灰菜
别名:粉仔菜、灰条菜、灰灰菜、灰藋、白藜来源:藜科藜属植物藜ChenopodiumalbumL.,以全草入药。夏季采,切段晒干或鲜用。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枝叶透疹。用于风热感冒,痢疾,腹泻,龋齿痛;外用治皮肤瘙痒,麻疹不透。(2)小藜(灰苋菜)ChenopodiumserotinumL.,与上种相似,其全草也作灰菜入药。
-
藜
煎水熏洗或捣敷。对骨骼肌和运动神经呈麻痹作用。清热退烧。附方:①治痢疾腹泻:灰藋全草一至二两。上药晒干,一处烧灰,以水一斗,煎汤淋取汁,却于铛内煎成膏,以瓷合盛,别用好通明乳香半两,生研,又入铅霜一分,腻粉一分相和,入于膏内,别用炼成黄牛脂二合(两),入膏内调搅令匀,每取涂摩所患处,日三用之。
-
植物-日光性皮炎
⑷给抗组织胺药,维生素B属及大量维生素C、烟酰胺、钙剂、复方路丁、肾上腺皮质激素等;⑺对症治疗。疾病描述:植物-日光性皮炎在过去常见的有藜皮炎,是患者过多服食或接触藜(灰菜)或其它有光感性的植物,并经受长期日晒后所引起的急性光毒性炎症反应,故皮疹好发于面部和手背等露出部位。8月份内,以青壮年女性易发。
-
软蒺藜
《*辞典》:软蒺藜:出处:《山东中草药手册》拼音名:RuǎnJ L 别名:白蒺藜(《山东中草药手册》),碱灰菜、麻落粒(《内蒙古中草药》),大灰条、灰菜(《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叶互生,菱状卵形,长3~功能主治:祛风,活血,清肝,明目。附方:①治头痛头晕,目赤肿痛:软蒺藜、草决明、青葙子、菊花,水煎服。
-
灰条菜
灰条菜又名灰菜、藜,是藜科植物藜、小藜、灰绿藜的幼苗及嫩茎叶。6月采收幼苗或嫩茎叶食用。特别是其中极丰富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丰富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具有清热、泻火、通便、解毒利湿、杀虫的功效;主治痢疾、腹泻、湿疮、痒疹、毒虫咬伤。
-
藜谷
藜谷是藜科藜属中一个栽培种,学名ChenopodiumquinoaWilld.,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昆诺阿藜。单叶互生,无叶托,叶形变化较大,同一株上菱形、卵形和卵状三角形都有。花丝基部较粗,花药纵裂,子房上位一室,扁圆形。无限花序,花期较长。藜谷的营养和用途藜谷种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
亚硝酸盐类中毒
重症者常有呼吸困难。治疗上给予催吐、洗胃、导泻、吸氧、输液以及利尿。过多的亚硝酸盐被吸收入血后,将正常的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内的Fe2+变成Fe3+,失去携氧能力,从而发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即一般所称的肠源性发绀。(2)高渗葡萄糖和大剂量维生素C静脉输入,如50%葡萄糖液lOOml加入维生素C1~
-
麻叶荨麻
别名:火麻草、螫麻子、哈拉海、蝎子草、恰克卡克欧提[维名]来源:荨麻科荨麻属植物焮麻UrticacannabinaL.的全草。夏秋采收,晒干。性味:苦、辛,温。功能主治:祛风湿,凉血,定痉。用于高血压病。外用治荨麻疹初起,风湿关节炎,毒蛇咬伤,小儿惊风。若触螫,用鲜灰菜挫擦;或涂碳酸氢钠水可解。
-
光毒性皮炎
病因病理病机:在皮肤组织中的光感物质,又称色基,能吸收比正常组织多的紫外线的能量,这些能量很快即转移到细胞部位,通过光化学作用,产生单态氧O-2,氢氧根OH-,并使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脂肪酸,细胞核中的DNA,以及细胞浆中的溶酶体发生变化,引起毒性反应。皮疹在日晒后数小时发生,表现为红斑、丘疹,主感痒或灼痛。
-
光感性皮炎
光感性皮炎又分为光毒性皮炎和光变态反应性皮炎。外界光感物质的种类繁多,包括化学物质中的沥青、煤焦油、染料,化妆品中的多种香粒,植物中的灰菜、苋菜,水产品中的泥螺,中草药中的补骨脂、白芷、荆芥等,药物中的磺胺、四环素、灰黄霉素、氯丙嗪、异丙嗪、水杨酸盐类以及口服避孕药中的雌激素等。
-
野菊煎剂
处方:野菊花750克千里光500克侧柏叶500克土荆芥250克食盐15克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
-
灰藋
来源及产地:藜科植物小藜ChenopodiumserotinumL.的全草。《*辞典》·灰藋:出处:《雷公炮炙论》拼音名:HuīDiào别名:金锁天(《雷公炮炙论》),灰藜、水落藜(《救荒本草》),灰条(《野菜谱》),灰涤菜(《纲目》),灰蒴、灰苋(《医林纂要》),灰苋菜(《草木便方》),灰灰菜(《四川中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