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油
治胃寒痛胀,呃逆,吐泻,消化不良,疝痛。治风湿痹痛,涂擦患处;丁香的树皮(丁香树皮)、树枝(丁香枝)、树根(丁香根)、果实(母丁香)、花蕾的蒸馏液(丁香露)及其挥发油(丁香油)亦供药用。王殿翔《生药学》:“用于肠胃多气,绞痛,消化不良,恶心与呕吐;宜忌:实火、阴虚火旺者禁服。
-
丁香
丁香(花蕾)外形(图出《中药大辞典》)(2)取本品粉末1g,置小试管中,加氯仿3ml,浸渍5min,吸取氯仿浸液2~水提取物灌胃对小鼠水浸应激溃疡、醚提取物对消炎痛诱发溃疡、醚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对盐酸所致胃黏膜损伤,均有保护作用。丁香油酚等也有效。丁香水提物、盐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抑制大鼠脑乙酰胆碱酯酶。
-
丁香酚
丁香酚亦称丁香油酚,是从中药丁香所含丁香油中分离的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苯丙素酚类成分,即4-烯丙基-2-甲氧基苯酚。存在于丁香油、斯里兰卡肉桂叶油、丁香罗勒油、零陵香油和紫罗兰花油等精油中,还存在于广藿香、晚香玉、玫瑰、橙花、风信子、金合欢、依兰.卡南加、香茅、月桂叶、菖蒲等精油中。用作消炎、防腐剂。
-
丁子香
丁子香为药名,出《齐民要术》,是丁香的别名。入胃、脾、肾经。治脘腹冷痛,呃逆,反胃,呕吐,泻利,疝瘕,痃癖,阳痿,子宫虚冷,寒湿带下,癣症。3.治体癣,足癣,跌打损伤。花蕾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丁香油酚、β-丁香烯和乙酰丁香油酚,还含苯甲酸乙酯、齐墩果酸、山柰酚、丁香色酮苷、丁香鞣质等。
-
公丁香
概述:公丁香:1.中药名;性味归经:辛,温。入胃、脾、肾经。1.治脘腹冷痛,呃逆,反胃,呕吐,泻利。2.治疝瘕,痃癖,阳痿,子宫虚冷,寒湿带下。3.治体癣,足癣,跌打损伤。化学成分:花蕾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丁香油酚、β-丁香烯和乙酰丁香油酚,还含苯甲酸乙酯、齐墩果酸、山柰酚、丁香色酮苷、丁香鞣质等。
-
化核膏
《外科全生集》卷四方之化核膏:处方:壁虎十四条,蜘蛛二十八个,蜗牛三十六个,大麻油四斤,鲜何首乌藤叶、鲜菊根、鲜薄荷、鲜牛蒡草、鲜苍耳草各半斤,连翘、玄参、苦参、白蔹、白芥子、僵蚕、水红花子、大黄、荆芥、防风各四两,制木鳖油、炒铅丹各适量,丁香油一钱,麝香二钱,苏合油一两。
-
按摩软膏(按摩乳)
其余薄荷油等五味与硬脂酸30g、单硬脂酸甘油酯60g、十八醇40g、甘油30g、十二烷基硫酸钠12g、三乙醇胺1g混匀,加至滤液中,加水至1000g,加热,搅拌,乳化,即得。肉桂油丁香油:照气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E)测定。理论板数按桂皮醛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0。附::1.芸香浸膏:本品为枫香脂经加工制成的浸膏。
-
按摩乳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AnmoRu标准编号:WS3-B-3450-98处方:芸香浸膏颠茄流浸膏乳香没药乌药川芎郁金水杨酸甲酯薄荷油桂皮油丁香油樟脑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性状:本品为类白色的乳状液;另取联苯0.1g,精密称定,置10ml量瓶中,加无水乙醇至刻度度摇匀,作为内标溶液。2.皮肤破伤处不宜使用。
-
丁香枝
出处:《本草纲目》拼音名:DīnɡXiānɡZhī丁香枝药材基原:丁香枝为桃金娘科丁子香属植物丁香Eugeniacaryo-phyllataThunb.[Syzygiumaromaticum(L.浆果红棕色,长方椭圆形,长1~丁香的树皮(丁香树皮)、树枝(丁香枝)、树根(丁香根)、果实(母丁香)、花蕾的蒸馏液(丁香露)及其挥发油(丁香油)亦供药用。
-
活血解痛膏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HuoxueJietongGao标准编号:WS3-B-1995-95处方:辣椒1000g干姜1500g生川乌1500g独活1000g甘松1000g樟脑200g冰片200g丁香油110g制法:以上八味,将冰片、樟脑研细,辣椒、干姜、生川乌、独活、甘松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17页),用90~功能与主治:祛风散寒,活血止痛。
-
可复性牙髓炎
(2)从牙根逆向感染(radicularretrogenicinfection):①经牙周袋感染:重度牙周病时,牙周袋深达根尖部,袋内细菌可由根尖孔进入髓腔。临床上也可见到受创伤的牙髓发生退行性变,再被血行中的细菌感染,导致炎症、坏死。可复性牙髓炎的诊断:1.主诉对温度刺激一过性敏感,但无自发痛的病史。
-
如意油
取薄荷油0.4ml,加入无水乙醇10ml,搅匀,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武汉方):组成:防己6两,荆芥8两,香附4两,细辛10两,苦杏仁4两,沉香4两,藿香4两,桂枝10两,乳香6两,甘草8两,木香4两,丁香8两,大黄2两,血竭8两,冰片10两,棉油2斤半,樟脑油10斤,薄荷油6斤,檀香油1斤半,丁香油1斤。
-
牙本质
病因及临床表现(1)病因:①各种原因引起的牙本质暴露,如磨耗、楔状缺损、酸蚀、牙龈萎缩、外伤等;(1)磺酚、麝香草酚透热法:先查出过敏区,或过敏点,隔离唾液,擦干牙面,用小棉粒沾药物置于过敏处,用烧热的器械头放在棉粒上,使其产热,反复数次,保护好口腔粘膜及牙龈,以免烫伤或药物烧伤粘膜。
-
清凉油
概述:清凉油为中成药,是一种外用油膏,主要成分为薄荷脑、薄荷油、樟脑油、樟脑、桉油、丁香油、桂皮油、氨水。万金油,全称“永安堂虎标万金油”。用于伤暑引起的头痛,晕车,蚊虫叮咬。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1.眼睛、外阴等皮肤粘膜及破损处禁用。5.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
大高良姜
拼音名:DàGāoLiánɡJiānɡ别名:大良姜、山姜、良姜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大高良姜的根茎。叶片长圆形或宽披针形,长30-50cm,宽6-140c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2.抗溃疡作用:所含l -乙酰氧基胡椒酚乙酸酯和1 -乙酰氧基丁香油酚乙酸酯对Shay大鼠胃溃疡有显着抑制作用。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并粉性。
-
月桂叶
又含黄酮类成分:山柰酚(kaempferol)的和槲皮素(quercetin)的3-芸香糖甙,3-葡萄糖甙,3-半乳糖甙,3-鼠李糖甙,3-阿拉伯糖甙及芸香甙(rutoside)。药理作用:抗病毒作用平皿内试验表明,用月桂叶油浸涂2cm直径圆滤纸片,在平皿内任其挥发,皿盖上加入鼻病毒17型稀释液0.02ml(含病毒100TCID50),33℃接触60分钟即有杀灭作用。
-
圣罗勒
拼音名:ShènɡLuóLè别名:神罗勒、九层塔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圣罗勒的带根全草。茎直立,基部木质化,被平展的疏柔毛。药理作用:叶子中分离得到的熊果酸以1mg/ml、10mg/ml、100mg/ml剂量预先给经,对化合物48-80诱导的肠系膜巨噬细胞脱颗粒有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对腹腔巨噬细胞组释放也有同样的抑制作用。
-
母丁香
药理作用:丁香油酚有抗菌、健胃作用。治暴心气痛,胃寒呕逆,风冷齿痛,牙宣,口臭,妇人阴冷,小儿疝气。(《圣济总录》鸡舌香散)⑤治龋齿:鸡舌香煮汁含之。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5.0%。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
-
木笔花
概述:木笔花为中药名,出自《蜀本草》,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辛夷之别名。主产河南、四川、安徽、浙江等地。性味归经:辛,温。入肺、胃经。功能主治:散风寒,通鼻窍。治鼻渊,风寒感冒之头痛、鼻塞、流涕。化学成分:玉兰花蕾含挥发油,中含柠檬醛、丁香油酚,18桉叶素、茴香醚等。对动物在体、离体子宫呈兴奋作用;
-
山肉桂
樟科植物钝叶樟的茎皮·《中医大辞典》·山肉桂:山肉桂为中药名,出自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行气止痛。化学成分:阴香根:煎服治胃痛,水泻。树皮、叶均含挥发油,树皮油中的主成分为桂皮醛、丁香油酚和黄樟醚。治胃寒疼痛,虚寒泄泻,风湿骨痛,腰肌劳损,肾虚阳痿,经闭,蛇咬伤。
-
铜钱细辛
拼音名:TónɡQiánXìXīn别名:胡椒七、小铜钱乌金、乌金草、小鸟金草。来源: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铜钱细辛的全草。叶片较小,展平后呈心形,长2.5-4cm,宽3-6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心形,叶缘有睫毛,上面散生白色柔毛,脉上毛密;性味:辛;肾经功能主治:发表散寒;温肺化痰;行气止痛;祛风除湿。肺寒喘咳;
-
肉果
性味归经:辛,温,有小毒。功能主治:功在温中,行气,消宿食,固大肠。主治脾胃虚寒,脘腹胀痛,食欲不振,霍乱中恶,呕吐,久泻,久痢。还含有毒物质肉豆蔻醚、二羟基三甲氧基-8-O-4’-新木脂素,2-(4-烯丙基-2,6-二甲氧基苯基)-1,4-二羟基-3-甲氧基苯基丙-1-醇、利卡灵B等。甲基异丁香酚有镇静、催眠及抗菌作用。
-
尾花细辛
拼音名:WěiHuāXìXīn别名:白三百棒、白马蹄香、魂筒草、铁螃蟹、花脸细辛、小麻药、土细辛、蜘蛛香、金耳环、马蹄香、马蹄金、白倒插花。芽胞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背面和边缘密生柔毛;花被裂片直立,喉部稍缢缩,内壁有柔毛和纵纹,花被裂片先端骤窄成细长尾尖,尾长可达1.2cm,外面被柔毛;小毒归经:肺;
-
玉果
概述:玉果为中药名,出自《药材学》,为《药性论》记载的肉豆蔻之别名。性味归经:辛,温,有小毒。治脾胃虚寒,脘腹胀痛,食欲不振,霍乱中恶,呕吐,久泻,久痢。还含有毒物质肉豆蔻醚、二羟基三甲氧基-8-O-4’-新木脂素,2-(4-烯丙基-2,6-二甲氧基苯基)-1,4-二羟基-3-甲氧基苯基丙-1-醇、利卡灵B等。
-
大细辛
拼音名:DàXìXīn别名:马蹄细辛、苕叶细辛。花被管钟状,在与花柱等高处向外膨胀形成一带状环突,喉部不缢缩或稍缩,喉孔直径约1cm,无膜环或仅有膜环状的横向间断的皱褶,内壁具纵行脊状皱褶,花破裂片宽卵形,中部以下有半圆状污白色斑块,干后淡棕色,向下具有数行横列的乳突状皱褶;肝经功能主治:祛风散寒;
-
辛夷
拉丁名:FlosMagnoliae(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英文名:biondmagnoliaflower-bud(《中医药学名词(2004)》)YulanMagnoliaFlowerBud别名:木笔花、望春花、玉兰花。性味归经:辛夷味辛,性温;花被片10~13μm,基部细胞短粗膨大,细胞壁极度增厚似石细胞。用于风寒头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10g,包煎。
-
红豆蔻
功能主治:功在温中燥湿,行气止痛,醒脾消食。治脘腹冷痛,呕吐,吞酸,噎膈反胃,食积腹胀,腹痛泄泻。又含乙酰氧基胡椒酚乙酸酯和乙酰氧基丁香油酚乙酸酯。(2)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2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残渣再加乙醚10ml洗涤一次,滤过,合并乙醚液,蒸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
阴香皮
原形态:阴香《岭南采药录》),又名:坎香草、阴草(《生草药性备要》),山肉桂、山玉桂、香胶叶(《岭南采药录》),胶桂、土肉桂、假桂枝、山桂、月桂、野玉桂、鸭母桂、香胶仔、潺桂。化学成份:树皮含挥发油(为桂皮醛、丁香油酚、黄樟醚等)性味:①《岭南采药录》:味辛。外用:研末调敷或浸酒搽擦。
-
斯里兰卡肉桂
拼音名:SīLǐLánKǎRòuGuì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锡兰肉桂的树皮。栽培:1.生物学特性原产热带,需高温高湿的生境条件。2.对糖皮质激素阳虚模型的影响斯里兰卡肉桂水提取物以0.5g(生药)/kg和2.5g(生药)/kg体重灌服,连续6d,对大剂量氟美松所致阳虚小鼠胸腺萎缩和高胆固醇有抑制作用。泄泻腹痛;
-
红蔻
概述:红蔻为中药名,出自《本草述钩元》,为《药性论》记载的红豆蔻之简称。性味归经:辛,温。入脾、肺经。功能主治:功在温中燥湿,行气止痛,醒脾消食。主治脘腹冷痛,呕吐,吞酸,噎膈反胃,食积腹胀,腹痛泄泻。药理作用:又含乙酰氧基胡椒酚乙酸酯和乙酰氧基丁香油酚乙酸酯,二者均有明显的抗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
-
末药
概述:末药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纲目》,即《药性论》记载的没药的别名。性味归经:苦,平。1.治胸腹瘀痛,痛经,经闭,癥瘕,跌打损伤,痈肿,肠痈,目赤肿痛。另含挥发油,其成分为丁香油酚、间苯甲酚、枯醛、桂皮醛、罕没药烯(Heerabolene)等。本品还能降低兔、大鼠及鸡的血胆甾醇水平,并有抗炎作用。
-
蒟酱叶
《*辞典》:蒟酱叶:出处:《唐本草》拼音名:JǔJi nɡY 别名:萎叶(《纲目》),蒟叶(《本经逢原》),橹叶(《纲目拾遗》),青荖叶(《岭南采药录》)。抗菌有效成分可能是其中所含的蒌叶酚。对大鼠和豚鼠可引起中枢抑制。治风寒咳嗽、胃痛,风毒脚气,子肿,疥癞,湿疹,脚癣,烫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
-
乌贝散
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不规则透明薄片或碎块,具细条纹或网状纹理(海螵蛸)。另取浙贝母对照药材2g,加浓氨试液5ml,拌匀,放置30分钟,加三氯甲烷3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贝母素甲对照品与贝母素乙对照品适量,加乙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
利凯片
药品说明书:适应症:本品每6片其内层含细菌淀粉酶原粉75mg、活性乳酸菌酶1000为120mg、蛋白酶复合剂1500为30mg、脂肪酶AP6为30mg、铝酸镁210mg、莨菪浸膏30mg、莪术粉18mg、甘草粉150mg、黄柏粉90mg、龙胆粉60mg;主治胃酸过多、厌食、消化不良及胃痛。
-
丹皮酚软膏
中药部颁标准:别名/通用名:丹皮酚霜拼音名:DanpifenRuangao标准编号:WS3-B-1900-95处方:丹皮酚50g丁香油7ml制法:取由硬脂酸110g、碳酸钾9g、单硬脂酸甘油脂25g、三乙醇胺3ml、甘油100g、水720ml制成的基质,加热至70℃,加入上述二味药,混匀,即得。另取丹皮酚对照品,加丙酮制成每1ml含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
牙齿感觉过敏症
概述:牙齿感觉过敏症(toothhypersensitivity)又称过敏性牙本质(hypersensitivedentine)或牙本质过敏(dentinehypersensitivity),是牙齿在受到外界刺激,如温度(冷、热)、化学物质(酸、甜)以及机械作用(磨擦或咬硬物)等所引起的酸痛症状,其特点为发作迅速、疼痛尖锐、时间短暂。牙本质小管是直径为0.8~
-
四奇毓麟丸
制备方法:上药各为极细末,称足,用半生蜜为丸,如龙眼核大,外用丁香油为衣,再加蜡壳。附注:四奇种子丸(《外治寿世方》卷四)。
-
中药牙髓失活剂
其他佐助成份有信石、朱砂、草乌、荜菝、樟脑、花椒等,常用赋形剂有甘油、细辛酊,95%酒精,为增加止痛效果,还可加入盐酸可卡因。液:丁香油。慢速失活剂配方2粉:蟾酥20g,草乌1.5g,荜菝1.5g,花椒适量;中药牙髓失活剂使用方法:(1)适应症:牙已穿髓且无叩痛反应的慢性牙髓炎,牙髓部分坏死,部分急性牙髓炎。
-
山萸肉
概述:山萸肉为中药名,出自《小儿药证直诀》。性味归经:酸,微温。治头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阳痿遗精滑泄,遗尿,老人尿频失禁,虚汗不止,月经过多,漏下不止。C、芳樟醇氧化物、甲基丁香油酚等,还含莫罗忍冬苷(Morroniside)、7-甲基莫罗忍冬苷、当药苷、番木鳖苷、山茱萸裂苷、熊果酸、鞣质以及皂苷。
-
月橘
别名:千里香、过山香、石辣椒、九秋香、千只眼、月橘来源及产地:芸香科植物九里香Murrayapanic-ulata(L.性味归经:辛、苦,微温,有小毒,入肝、胃经。根含九里香碱、月橘碱等生物碱。药理作用:以石油醚提取的结晶成分,对大鼠离体小肠有解痉作用。茎叶煎剂有局部麻醉作用,唯局部刺激性较大。
-
乌麻花
《备急千金要方》·胡麻花:乌麻花为中药名,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即《备急千金要方·食治》记载的胡麻花的别名。功能主治:祛风活血。或研末蜜调服。化学成分:麻花含挥发油约0.5%,内含丁香油酚、α-蒎烯和β-蒎烯、莰烯、β-水芹烯、芳樟醇、α-香柑油烯(α-Bergamotene)、香桧烯、β-金合欢烯、姜黄烯等。
-
香樟叶
出处:《红河中草药》拼音名:XiānɡZhānɡY 来源:为樟科植物黄樟的叶片,全年可采,阴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香樟条。同属植物黄樟的小品种鲜叶含挥发油2.6~3.5%、叶油含单萜烯类化合物为主,另外含有丁香油酚、1,8-桉叶素、莰烯、α-水芹烯、对-聚伞花素、樟脑、芳樟醇、α-松油醇及苄系倍半萜。功能主治:止血。
-
洋蓍草
头状花序排列呈伞房状,总苞倒卵形,长4~挥发油中除含薁外,还有l-α-及d-α-蒎烯、β-蒎烯,l-柠檬烯、l-龙脑、龙脑的乙酸酯和其他酯、l-樟脑、1,8-桉叶素、丁香油酚、侧柏酮、石竹烯、水杨酸、缬草酸、异缬草酸、甲酸、乙酸、甲醇、乙醇、甲醛、糠醛、丙酮等。治蛇犬咬伤,疮疖痈肿,跌打损伤,月经不调,阴虚骨蒸。
-
阴香叶
《*辞典》:阴香叶:出处:《岭南采药录》拼音名:YīnXiānɡY 来源:为樟科植物阴香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阴香皮条。化学成份:含丁香油酚,芳樟醇等挥发油。功能主治:治风湿骨痛,寒湿泻痢,腹痛。①《生草药性备要》:能发散。洗身,能消散皮肤风热。③《陆川本草》:祛风湿,止泻。
-
大鬼针草
概述:大鬼针草为中药名,出自《安徽中草药》。功能主治:养阴宣肺,清热解毒,利湿。化学成分:本品含木犀草素及其7-葡萄糖苷、异金鸡菊属苷(Isocoreopsin)、蛇目菊黄酮苷(Flavanomarein),秦皮乙素,3’,4’,6-三羟基噢哢,2,3’,4,4’-四羟基查耳酮,伞形花内酯,亚油酸,丁香油酚,东莨菪素,维生素C及挥发油等。
-
山香菜
概述:山香菜为中药名,出自南京药学院编著的《中草药学》。性味归经:辛,温。功能主治:祛风,胜湿,止痛。1.治风寒感冒,巅顶痛,偏头痛,风湿骨痛,寒湿腹痛,泄泻。化学成分:藁本含挥发油,其中主含3-丁基苯酞、川芎内酯(Cnidilide)、丁香油酚甲醚等。药理作用:煎剂在体外对某些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
过山香
概述:过山香为中药名,出自《福建中草药》,为萧步丹《岭南采药录》记载的九里香之别名。化学成分:叶含挥发油,油内含丁香油酚、荜澄茄烯、甜没药烯等,另含月橘素(Exoticin)、8-去甲氧基月橘素等黄酮类和九里香香豆精(Paniculatin)、月橘香豆精(Coumurrayin)、脱水长叶九里香内酯(Phebalosin)等香豆素类。
-
肉枣
概述:肉枣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纲目》,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山茱萸之别名。性味归经:酸,微温。主治头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阳痿遗精滑泄,遗尿,老人尿频失禁,虚汗不止,月经过多,漏下不止。3、梾木鞣质A~药理作用:果实煎剂在体外能抑菌。山茱萸苷毒性很低,有较弱的拟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不溶血。
-
月季花
叶柄、叶轴散生皮刺和短腺毛;花瓣上表皮细胞外壁突起,有细密脑纹状纹理;另取金丝桃苷对照品、异槲皮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0.4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性味与归经:甘,温。功能与主治:活血调经,疏肝解郁。用于气滞血瘀,月经不调,痛经,闭经,胸胁胀痛。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
叶绿油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YeluYou标准编号:WS3-B-1722-94处方:薄荷油50ml丁香油50ml桂皮油30ml薄荷脑300g冬青油200ml桉叶油50ml冰片50g樟脑50g制法:以上八味,取薄荷脑、冰片、樟脑等三味,研成细粉;鉴别:(1)取本品2滴,加乙醇5ml,摇匀,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显紫色。检查:相对密度应为0.970~折光率应为1.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