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鼻中隔偏曲
概述:鼻中隔偏曲(deviationofnasalseptum)系由于鼻中隔在发育过程中受某些因素影响所致的结构上的畸形,形态上向一侧或两侧偏斜,或局部突起,可影响鼻腔生理功能,并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筛骨垂直板偏曲,常压迫中鼻甲,阻塞中鼻道,影响该侧鼻腔通气和引流。(3)鼻中隔嵴突或距状突压迫鼻甲引起反射性头痛者。
-
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
3.用鼻中隔剥离子分离切口侧鼻中隔软骨膜及骨膜,弯曲面向软骨及筛骨垂直板分离时自上而下并与鼻梁平行分离黏软骨膜直至犁骨,此部位软骨膜常有粘连愈着,需用小刀切开。4.术后给以抗生素治疗。外鼻畸形既影响面容又影响鼻生理功能,故应在手术时加以预防,如已发生畸形,可于术后6个月进行鼻整形术。
-
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
3.用鼻中隔剥离子分离切口侧鼻中隔软骨膜及骨膜,弯曲面向软骨及筛骨垂直板分离时自上而下并与鼻梁平行分离黏软骨膜直至犁骨,此部位软骨膜常有粘连愈着,需用小刀切开。4.术后给以抗生素治疗。外鼻畸形既影响面容又影响鼻生理功能,故应在手术时加以预防,如已发生畸形,可于术后6个月进行鼻整形术。
-
鼻中隔偏曲临床路径(2019年版)
基本信息:《鼻中隔偏曲临床路径(2019年版)》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于2019年12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有关病种临床路径(2019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9〕933号)印发,供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参考使用。有明显症状并有典型鼻中隔偏曲者行鼻中隔矫正术。(5)鼻腔鼻窦CT。
-
鼻中隔偏曲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
基本信息:《鼻中隔偏曲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由卫生部于2012年12月27日《关于印发慢性扁桃体炎等耳鼻咽喉科4个病种县级医院版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155号)印发。(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③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
-
鼻中隔偏曲临床路径(2011年版)
基本信息:《鼻中隔偏曲临床路径(2011年版)》由卫生部于2011年3月22日《关于印发耳鼻咽喉科专业11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37号)印发。:第一诊断为鼻中隔偏曲(ICD-10:J34.2)。(5)鼻腔鼻窦CT。:1.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鼻窦气压伤
但在某些病理原因下,如发生窦口阻塞,鼻窦内外通气不畅时,因外界气压的变化,可产生窦腔内外压力不平衡,而发生气压损伤。鼻窦气压伤的预防:鼻窦、鼻腔通气功能欠佳者,包括急性鼻炎患者,尽量避免接触气压骤变的环境,如飞行、潜水及高空娱乐设施,必要时先使用血管收缩剂滴鼻,有助于预防本病的发生。
-
鼻中隔矫正术
鼻中隔矫正术手术图解图1手术切口正侧位图2分离粘骨膜图3切开鼻中隔软骨图4分离对侧粘骨膜图5用中隔旋转刀切除鼻中隔软骨图6用咬骨钳去除弯曲的鼻中隔骨部图7凿除鼻中隔骨缘图8缝合粘膜切口图9放橡皮指套内加纱条堵塞适应证1.鼻中隔偏曲显著,影响鼻腔通气、鼻窦引流者。剥离矩状突上方粘膜时,可用弧度向下的一面;
-
气压创伤性鼻窦炎
但在某些病理原因下,如发生窦口阻塞,鼻窦内外通气不畅时,因外界气压的变化,可产生窦腔内外压力不平衡,而发生气压损伤。鼻窦气压伤的预防:鼻窦、鼻腔通气功能欠佳者,包括急性鼻炎患者,尽量避免接触气压骤变的环境,如飞行、潜水及高空娱乐设施,必要时先使用血管收缩剂滴鼻,有助于预防本病的发生。
-
航空鼻窦炎
但在某些病理原因下,如发生窦口阻塞,鼻窦内外通气不畅时,因外界气压的变化,可产生窦腔内外压力不平衡,而发生气压损伤。鼻窦气压伤的预防:鼻窦、鼻腔通气功能欠佳者,包括急性鼻炎患者,尽量避免接触气压骤变的环境,如飞行、潜水及高空娱乐设施,必要时先使用血管收缩剂滴鼻,有助于预防本病的发生。
-
内镜下经鼻眶减压术
中鼻甲前端相当于泪囊窝的中部。(2)骨膜与总腱环:眶骨上的骨膜在眶上、下裂处变为较厚的结缔组织膜,将裂隙盖后只留神经和血管通过的小孔,而通过这些孔的神经和血管的外膜又与结缔组织膜融为一体,使颅脑与眼眶隔离,围绕眶尖部有一由骨膜增厚形成的结缔组织环,眼球的四条直肌都起始于该环,故称为总腱环。全身麻醉。
-
经鼻内窥镜眶内减压术
中鼻甲前端相当于泪囊窝的中部。(2)骨膜与总腱环:眶骨上的骨膜在眶上、下裂处变为较厚的结缔组织膜,将裂隙盖后只留神经和血管通过的小孔,而通过这些孔的神经和血管的外膜又与结缔组织膜融为一体,使颅脑与眼眶隔离,围绕眶尖部有一由骨膜增厚形成的结缔组织环,眼球的四条直肌都起始于该环,故称为总腱环。全身麻醉。
-
经鼻内镜眶减压术
中鼻甲前端相当于泪囊窝的中部。(2)骨膜与总腱环:眶骨上的骨膜在眶上、下裂处变为较厚的结缔组织膜,将裂隙盖后只留神经和血管通过的小孔,而通过这些孔的神经和血管的外膜又与结缔组织膜融为一体,使颅脑与眼眶隔离,围绕眶尖部有一由骨膜增厚形成的结缔组织环,眼球的四条直肌都起始于该环,故称为总腱环。全身麻醉。
-
口干燥症
绝经期妇女主诉口干也极常见。引致口腔干燥感副作用的药物多达数百种,其中主要是抗胆碱能的副交感阻滞药如阿托品、毛果云香碱等,减少胃酸分泌的解痉药如溴丙胺太林等,治疗高血压的可乐停(Clonidine),抗组胺类药以及对中枢神经系统起抑制作用的镇静安眠药等。阴虚致燥为根本原因,治则为滋阴生津、润燥健脾。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临床路径(2011年版)
基本信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临床路径(2011年版)》由卫生部于2011年3月22日《关于印发耳鼻咽喉科专业11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37号)印发。5.上气道影像学检查。(6)纤维内镜检查。3.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鼻出血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
基本信息:《鼻出血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由卫生部于2012年12月27日《关于印发慢性扁桃体炎等耳鼻咽喉科4个病种县级医院版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155号)印发。:第一诊断为鼻出血(ICD-10:R04.0)。1.可行鼻腔出血点烧灼或前鼻孔填塞;2.术中用药:全身止血药物,局部使用止血剂。(2)凝血功能;
-
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人工耳蜗植入)临床路径(2011年版)
基本信息:《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人工耳蜗植入)临床路径(2011年版)》由卫生部于2011年3月22日《关于印发耳鼻咽喉科专业11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37号)印发。:根据《人工耳蜗植入工作指南》(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2003年,长沙)。听性脑干反应;
-
鼻炎
镜下可见鼻粘膜上皮层内杯状细胞增多,基底膜增厚,间质水肿,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肥大细胞也较多。镜下常见粘膜上皮呈广泛的鳞状化生,血管呈闭塞性脉管炎变化,由于血管闭塞,血液循环不良,导致粘膜、腺体以至骨质萎缩,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纤维化)。
-
突发性耳聋临床路径(2011年版)
基本信息:《突发性耳聋临床路径(2011年版)》由卫生部于2011年3月22日《关于印发耳鼻咽喉科专业11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37号)印发。6.除第八颅神经外,无其他颅神经受损症状。5.神经营养类药物。(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4)听性脑干反应,40Hz相关电位(或多频稳态诱发电位);
-
下咽癌临床路径(2011年版)
基本信息:《下咽癌临床路径(2011年版)》由卫生部于2011年3月22日《关于印发耳鼻咽喉科专业11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37号)印发。行下咽切除术、下咽加喉部分或喉全切除术(ICD-9-CM-3:29.33/30.2-30.4)。
-
腺样体肥大临床路径(2011年版)
基本信息:《腺样体肥大临床路径(2011年版)》由卫生部于2011年3月22日《关于印发耳鼻咽喉科专业11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37号)印发。(4)鼻咽侧位X线摄片、鼻腔鼻窦CT。: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或局麻。2.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慢性扁桃体炎临床路径(2011年版)
基本信息:《慢性扁桃体炎临床路径(2011年版)》由卫生部于2011年3月22日《关于印发耳鼻咽喉科专业11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37号)印发。:第一诊断为慢性扁桃体炎(ICD-10:J35.0)。2.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鼻中隔血肿、脓肿切开引流术
手术名称:鼻中隔血肿、脓肿切开引流术别名:鼻中隔血肿、脓肿切开分流术;鼻中隔软骨膜与骨膜为一坚韧致密的结缔组织,其下出血时,血液淤积而形成血肿,鼻中隔血肿感染后则形成鼻中隔脓肿(图9.4.3.3-1)。2.剪去鼻毛。麻醉和体位:1.1%丁卡因及肾上腺素棉片做鼻中隔表面麻醉。3.清除鼻中隔血肿或脓肿时勿损伤黏骨膜。
-
鼻中隔血肿、脓肿切开分流术
手术名称:鼻中隔血肿、脓肿切开引流术别名:鼻中隔血肿、脓肿切开分流术;鼻中隔软骨膜与骨膜为一坚韧致密的结缔组织,其下出血时,血液淤积而形成血肿,鼻中隔血肿感染后则形成鼻中隔脓肿(图9.4.3.3-1)。2.剪去鼻毛。麻醉和体位:1.1%丁卡因及肾上腺素棉片做鼻中隔表面麻醉。3.清除鼻中隔血肿或脓肿时勿损伤黏骨膜。
-
鼻中隔穿孔修复术
手术名称:鼻中隔穿孔修补术别名:鼻中隔穿孔修复术;5d后抽出凡士林纱布。图8切断下鼻甲粘膜瓣蒂鼻甲粘膜瓣转移法:如鼻中隔穿孔位置不在下鼻甲或中鼻甲平面时,则可在下鼻甲上取一带蒂粘膜瓣修补。2.在穿孔的鼻中隔前方作一纵形切口,并以剥离器剥离至穿孔周围的粘膜,剥离的范围应相距穿孔边缘约0.5cm(图11)。
-
慢性扁桃体炎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
基本信息:《慢性扁桃体炎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由卫生部于2012年12月27日《关于印发慢性扁桃体炎等耳鼻咽喉科4个病种县级医院版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155号)印发。(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③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
-
突发性耳聋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
基本信息:《突发性耳聋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由卫生部于2012年12月27日《关于印发慢性扁桃体炎等耳鼻咽喉科4个病种县级医院版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155号)印发。(2)肝功能、肾功能;(4)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1.主诉听力恢复病前水平且纯音听阈达到2005年济南会议制定的治愈标准。
-
唇裂鼻畸形整复术
手术名称:唇裂鼻畸形整复术别名:唇裂术鼻畸形修复整形;鼻翼的矫正可因鼻翼软骨周围剥离,使血运发生障碍或软骨膜受损而影响其发育生长。切开皮肤,用单钩或缝线将鼻翼皮肤牵开,用小剪刀仔细剥离,将整个患侧大翼软骨背侧显露,并显露健侧大翼软骨之内侧脚(图10.9.1.5-5)。2.剥离大翼软骨时应小心,勿使皮肤穿通。
-
唇裂术鼻畸形修复整形
手术名称:唇裂鼻畸形整复术别名:唇裂术鼻畸形修复整形;鼻翼的矫正可因鼻翼软骨周围剥离,使血运发生障碍或软骨膜受损而影响其发育生长。切开皮肤,用单钩或缝线将鼻翼皮肤牵开,用小剪刀仔细剥离,将整个患侧大翼软骨背侧显露,并显露健侧大翼软骨之内侧脚(图10.9.1.5-5)。2.剥离大翼软骨时应小心,勿使皮肤穿通。
-
唇裂鼻畸形修复手术
手术名称:唇裂鼻畸形整复术别名:唇裂术鼻畸形修复整形;鼻翼的矫正可因鼻翼软骨周围剥离,使血运发生障碍或软骨膜受损而影响其发育生长。切开皮肤,用单钩或缝线将鼻翼皮肤牵开,用小剪刀仔细剥离,将整个患侧大翼软骨背侧显露,并显露健侧大翼软骨之内侧脚(图10.9.1.5-5)。2.剥离大翼软骨时应小心,勿使皮肤穿通。
-
慢性泪囊炎
常见于沙眼、泪道外伤、鼻炎、鼻中隔偏曲、鼻息肉、下鼻甲肥大等阻塞鼻泪道,泪液不能排出,长期滞留在泪囊内。(二)以手指挤压泪囊部,有粘液或粘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流出。6次,点药之前,挤净分泌物,作泪道冲洗,冲洗后注入少量0.25%氯霉素液l加0.5%可的松及1:5000糜蛋白酶,同时应治疗鼻腔疾病。
-
鼻腔堵塞术
鼻腔堵塞术手术图解图1前鼻腔堵塞适应证1.鼻出血经用烧灼、明胶海绵贴敷、麻黄素或肾上腺素棉片收敛等方法处理,出血仍未能控制者。2.鼻腔手术如鼻息肉摘除、鼻甲切除、鼻内肿瘤切除、鼻中隔矫正、鼻内刮筛等术后,术腔出血不易止住者。麻醉1%丁卡因喷布或棉片浸之作鼻粘膜表面麻醉。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常见病因有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咽部腺样体肥大、巨舌症、扁桃体肥大、下颌畸形、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心病、肥胖呼吸困难嗜睡综合征、肢端肥大症、黏液性水肿、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药物性呼吸抑制、延髓灰质炎等。治疗方案1.中枢型可采用人工机械通气行间歇或持续正压通气,吸氧,睡前口服乙酰唑胺125~普鲁替林5~
-
鼻中隔穿孔修补术
手术名称:鼻中隔穿孔修补术别名:鼻中隔穿孔修复术;5d后抽出凡士林纱布。图8切断下鼻甲粘膜瓣蒂鼻甲粘膜瓣转移法:如鼻中隔穿孔位置不在下鼻甲或中鼻甲平面时,则可在下鼻甲上取一带蒂粘膜瓣修补。2.在穿孔的鼻中隔前方作一纵形切口,并以剥离器剥离至穿孔周围的粘膜,剥离的范围应相距穿孔边缘约0.5cm(图11)。
-
鼻出血临床路径(2011年版)
基本信息:《鼻出血临床路径(2011年版)》由卫生部于2011年3月22日《关于印发耳鼻咽喉科专业11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37号)印发。:第一诊断为鼻出血(ICD-10:R04.0)。(3)鼻窦CT扫描;: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2)凝血功能;
-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临床路径(2011年版)
基本信息:《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临床路径(2011年版)》由卫生部于2011年3月22日《关于印发耳鼻咽喉科专业11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37号)印发。行鼻侧切开术或上颌骨全切除术(ICD-9-CM-3:21.31/22.6/76.39/76.44)。(3)如行上颌骨切除术可应用腭护板式牙托(赝复体)。一期修复者术后10-12天出院。
-
甲状腺肿瘤临床路径(2011年版)
基本信息:《甲状腺肿瘤临床路径(2011年版)》由卫生部于2011年3月22日《关于印发耳鼻咽喉科专业11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37号)印发。行甲状腺肿瘤切除术(ICD-9-CM-3:06.2-06.4)。1.甲状腺腺瘤:根据腺瘤情况,行腺瘤切除术、患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或患侧甲状腺叶切除术。(5)甲状腺B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