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咽鼓管阻塞
概述:咽鼓管软骨段在解剖上正常,但其机能发生障碍,即咽鼓管咽口被动开放而不能主动开放。临床表现:开始耳内发闷,有阻塞感,呈低音性持续耳鸣,有时鼓室内积液,可出现传导性耳聋现象,类似分泌性中耳炎,易被误诊为咽鼓管炎性阻塞而进行鼓膜切开或插管术。耳镜检查鼓膜多混浊,内陷,有时鼓室内积液。
-
纤维性中耳炎的手术治疗
手术名称:粘连性中耳炎的手术治疗别名:不张性中耳炎的手术治疗;其特点为咽鼓管阻塞,引起鼓室积液。1.5cm处相当于耳后切口上、中、下3点刺入,依次向上、下方皮下及骨膜下注药,再于乳突尖与耳垂后沟连线的中点以及乳突后缘分别皮下注药,阻滞麻醉耳大神经及枕小神经耳支,见本卷解剖部分。耳道碘仿纱条填塞。
-
粘连性中耳炎的手术治疗
手术名称:粘连性中耳炎的手术治疗别名:不张性中耳炎的手术治疗;其特点为咽鼓管阻塞,引起鼓室积液。1.5cm处相当于耳后切口上、中、下3点刺入,依次向上、下方皮下及骨膜下注药,再于乳突尖与耳垂后沟连线的中点以及乳突后缘分别皮下注药,阻滞麻醉耳大神经及枕小神经耳支,见本卷解剖部分。耳道碘仿纱条填塞。
-
不张性中耳炎的手术治疗
手术名称:粘连性中耳炎的手术治疗别名:不张性中耳炎的手术治疗;其特点为咽鼓管阻塞,引起鼓室积液。1.5cm处相当于耳后切口上、中、下3点刺入,依次向上、下方皮下及骨膜下注药,再于乳突尖与耳垂后沟连线的中点以及乳突后缘分别皮下注药,阻滞麻醉耳大神经及枕小神经耳支,见本卷解剖部分。耳道碘仿纱条填塞。
-
慢性卡他中耳炎的手术治疗
手术名称:粘连性中耳炎的手术治疗别名:不张性中耳炎的手术治疗;其特点为咽鼓管阻塞,引起鼓室积液。1.5cm处相当于耳后切口上、中、下3点刺入,依次向上、下方皮下及骨膜下注药,再于乳突尖与耳垂后沟连线的中点以及乳突后缘分别皮下注药,阻滞麻醉耳大神经及枕小神经耳支,见本卷解剖部分。耳道碘仿纱条填塞。
-
咽鼓管吹张术
手术图解图1橡皮球吹张法图2导管吹张法图3导管徐徐退至咽鼓管开口图4将导管向外转入咽鼓管开口处捏鼻自行吹张法又名自行吹张法,其法是:以麻黄素液滴鼻腔,清除鼻涕,用手指捏住两侧前鼻孔,张口吸气后屏气,促使气体自鼻腔进入鼻咽部达耳咽管,以达到通气目的,并可反复多次。但在上呼吸道感染、脓鼻涕增多时忌用。
-
经外耳道鼓室置管术
手术名称:经外耳道鼓室置管术别名:鼓室外耳道置管手术分类:耳鼻喉科/中耳手术/非化脓性中耳炎、鼓室硬化症的手术ICD编码:20.0102概述: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多见于儿童。其特点为咽鼓管阻塞,引起鼓室积液。2.从鼓沟向内分离鼓膜时注意勿损伤鼓膜。应迅速控制感染,不能重新放置通气管。
-
鼓室外耳道置管手术
手术名称:经外耳道鼓室置管术别名:鼓室外耳道置管手术分类:耳鼻喉科/中耳手术/非化脓性中耳炎、鼓室硬化症的手术ICD编码:20.0102概述: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多见于儿童。其特点为咽鼓管阻塞,引起鼓室积液。2.从鼓沟向内分离鼓膜时注意勿损伤鼓膜。应迅速控制感染,不能重新放置通气管。
-
中耳炎
中耳炎是中耳的全部或部分的炎症,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急性传染病。非化脓性中耳炎多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咽鼓管阻塞,致使鼓室空气被吸收而得不到补充,鼓室出现负压,引起鼓室粘膜血管扩张、瘀血,血清从血管内漏出,造成鼓室积液而产生一些临床症状,如耳堵塞感、听力减退及耳鸣等,经耳部检查后诊断多无困难。
-
粘连性中耳炎
概述:又名慢性卡他或纤维性中耳炎。组织学检查粘膜上皮下为坚实的纤维组织,其内可有钙化或新骨形成,但比鼓室硬化少得多,两者病理很难区别。(三)乳突小房含气吸收小房骨质吸收,咽鼓管早期水肿阻塞,后期可重新消肿通畅。传导性耳聋,有时为混合型耳聋,因鼓膜严重粘连,声阻抗检查价值不大。
-
咽鼓管
咽鼓管亦称耳咽管,它连通鼓室和鼻咽部,这就使鼓室内空气和大气相通,因而通过咽鼓管,可以平衡鼓室内空气和大气压之间有可能出现的压力差,这对于维持鼓膜的正常位置、形状和振动性能有重要意义。咽鼓管阻塞时,鼓室气体将被吸收,使鼓室内压力下降,引起鼓膜内陷。
-
耳咽管
咽鼓管亦称耳咽管,它连通鼓室和鼻咽部,这就使鼓室内空气和大气相通,因而通过咽鼓管,可以平衡鼓室内空气和大气压之间有可能出现的压力差,这对于维持鼓膜的正常位置、形状和振动性能有重要意义。咽鼓管阻塞时,鼓室气体将被吸收,使鼓室内压力下降,引起鼓膜内陷。
-
传导性聋
概述:外耳或中耳病变引起的听力障碍称为传导性聋。慢性中耳炎可以分为单纯型、骨疡型、胆脂瘤型,症状为耳部流脓、听力下降、耳痛甚至耳朵周围出现脓肿等。对先天性外耳道与中耳发育异常和各类中耳炎后遗症,在确定咽鼓管及耳蜗功能正常时,可做听力重建手术,如鼓膜修补术、鼓室成形术、镫骨切除术等。
-
功能性欧氏管阻塞手术
手术名称:功能性咽鼓管阻塞手术别名:功能性欧氏管阻塞手术;39mm,由骨部与软骨部构成。2.鼻咽部检查咽鼓管咽口无异常,Valsalva通气法见咽鼓管不通或微通,饮水加压法咽鼓管均通畅,声导抗测试为鼓室B型曲线,纯音测听骨气导间距20~取仰卧垂头位,用Davis开口器张口,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和腭大孔神经阻滞麻醉。
-
功能性耳咽管阻塞手术
手术名称:功能性咽鼓管阻塞手术别名:功能性欧氏管阻塞手术;39mm,由骨部与软骨部构成。2.鼻咽部检查咽鼓管咽口无异常,Valsalva通气法见咽鼓管不通或微通,饮水加压法咽鼓管均通畅,声导抗测试为鼓室B型曲线,纯音测听骨气导间距20~取仰卧垂头位,用Davis开口器张口,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和腭大孔神经阻滞麻醉。
-
鼻咽部血管瘤(鼻咽纤维血管瘤)临床路径(2017年版)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2017年5月31日临床路径全文:鼻咽部血管瘤(鼻咽纤维血管瘤)临床路径(2017年版)一、鼻咽部血管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1.咯血、咽部异物感。2.同侧或双侧鼻塞及咽鼓管阻塞症状,如耳闭、耳痛、听力下降、鼓室积液等。(2)体位。2.术后予以抗感染、补液等对症处理。
-
功能性咽鼓管阻塞手术
手术名称:功能性咽鼓管阻塞手术别名:功能性欧氏管阻塞手术;39mm,由骨部与软骨部构成。2.鼻咽部检查咽鼓管咽口无异常,Valsalva通气法见咽鼓管不通或微通,饮水加压法咽鼓管均通畅,声导抗测试为鼓室B型曲线,纯音测听骨气导间距20~取仰卧垂头位,用Davis开口器张口,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和腭大孔神经阻滞麻醉。
-
鼻腔和鼻窦血管瘤
疾病描述:血管瘤为鼻腔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发生于鼻窦的血管瘤则少见。鼻部血管瘤一般分为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两类。以前者为多见,多发于鼻中隔前部和下鼻甲前端。症状体征:鼻出血反复发作,每次出血量不等,出血侧鼻腔进行性鼻塞。肿瘤向后突出入鼻烟可造成咽鼓管阻塞,出现耳鸣/听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