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鼓室成形术
将皮瓣上下翻起d.此时,来自咽鼓管的空气可经鼓膜张肌腱的前后进入上鼓室和乳突腔;(2)暴露鼓室后,应检查鼓室充气是否良好,鼓室粘膜是否健康,咽鼓管是否通畅,特别要检查镫骨和镫骨足板处有无遗留的胆脂瘤上皮母质形成的新胆脂瘤。如镫骨足板和卵圆窗骨质愈着固定,则应做足板部分切除术,再以结缔组织膜修复。
-
重建听骨链的鼓室成形术
若疑有上鼓室病灶,可去除部分上鼓室外侧壁骨质,显露锤骨头及砧骨体(图9.2.2.7.2-3),然后在高倍手术显微镜下仔细检查听骨表面有无鳞状上皮、肉芽、胆脂瘤及硬化病灶。此时锤骨柄活动多能恢复正常。有些作者对鼓室硬化症引起镫骨底板固定者,不主张做镫骨切除术,而仅行鼓膜成形术,以便于佩戴助听器。
-
鼓室玻璃变性的手术治疗
手术名称:鼓室硬化症的手术治疗别名:鼓室硬化的手术治疗;2.残存鼓膜有钙化斑及瘢痕。鼓膜有穿孔伴黏膜炎症现象者,不宜行之,应先行鼓膜修补术,6个月后再行镫骨或足板切除术或镫骨足板钻孔活塞术。2.全鼓室型鼓室硬化症,若在鼓岬或面神经管上过多地剥离易造成创面,术后易发生粘连性中耳炎或面神经损伤。
-
鼓室硬化症的手术治疗
手术名称:鼓室硬化症的手术治疗别名:鼓室硬化的手术治疗;2.残存鼓膜有钙化斑及瘢痕。鼓膜有穿孔伴黏膜炎症现象者,不宜行之,应先行鼓膜修补术,6个月后再行镫骨或足板切除术或镫骨足板钻孔活塞术。2.全鼓室型鼓室硬化症,若在鼓岬或面神经管上过多地剥离易造成创面,术后易发生粘连性中耳炎或面神经损伤。
-
乳突根治术后外耳道重建和鼓室成形术
3.术前1d剪去外耳道软骨段耳毛,清除外耳道内耵聍及痂皮。封闭穿孔的移植筋膜要尽可能大,以覆盖大部移植骨片(图9.2.2.7.5-3)。肌骨膜瓣一般取自颞肌乳突骨膜瓣。2.胆脂瘤复发原因有:①上鼓室外壁缺损,鼓膜后上象限凹陷,形成内陷囊袋性胆脂瘤;4.迷路瘘术中开放面神经隐窝或清除半规管表面病灶时损伤半规管所致。
-
隐蔽性乳突炎临床路径(2017年版)
基本信息:《隐蔽性乳突炎临床路径(2017年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制(修)定,在中华医学会网站发布。3.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3.术中用药:必要时糖皮质激素、非耳毒性抗菌药物冲洗术腔。2.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2019年版)
(2)鼓膜内陷,伴中耳胆脂瘤。3.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含一期听骨链重建。2.视情况而定:中耳脓液细菌培养+药敏试验,面神经功能测定(对于术前面瘫患者建议完善面肌电图检查),颅脑MRI(MRA及MRV),ABO血型等。3.术中用药:必要时糖皮质激素、非耳毒性抗菌药物冲洗术腔。docx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表单.
-
鼓室硬化临床路径(2017年版)
基本信息:《鼓室硬化临床路径(2017年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制(修)定,在中华医学会网站发布。3.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3.术中用药:必要时糖皮质激素、非耳毒性抗菌药物冲洗术腔。2.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2009年版)
基本信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2009年版)》由卫生部于2009年9月18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耳鼻咽喉科4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53号)印发。3.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5)临床听力学检查(酌情行咽鼓管功能检查);3.术中用药:必要时糖皮质激素、非耳毒性抗菌药物冲洗术腔。
-
改良乳突根治术的鼓室成形术
手术名称:改良乳突根治术的鼓室成形术别名:改良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5.做外耳道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若病变仅限于上鼓室,且包绕锤骨头和砧骨体,则应剪断锤骨颈,钳除头部和砧骨,然后仔细彻底清除病灶(图9.2.2.7.6-2)。事先于上鼓室内放置明胶海绵,以支持移植骨片。述评:1.面瘫。2.胆脂瘤复发。
-
乳突根治术及鼓室成形术
手术名称:乳突根治术及鼓室成形术别名:开放式乳突根治的鼓室成形术;②术后胆脂瘤复发易早期发现;2.咽鼓管功能良好。全麻者切口亦注射加肾上腺素的1%普鲁卡因,以减少切口出血。听骨链重建的方法则视镫骨的条件。若术前临床及检查无半规管瘘管征象、术中无损伤,可能因术腔纱条填塞过紧,宜及时松动耳内纱条。
-
开放式乳突根治的鼓室成形术
手术名称:乳突根治术及鼓室成形术别名:开放式乳突根治的鼓室成形术;②术后胆脂瘤复发易早期发现;2.咽鼓管功能良好。全麻者切口亦注射加肾上腺素的1%普鲁卡因,以减少切口出血。听骨链重建的方法则视镫骨的条件。若术前临床及检查无半规管瘘管征象、术中无损伤,可能因术腔纱条填塞过紧,宜及时松动耳内纱条。
-
改良乳突根治术
手术名称:改良乳突根治术别名:乳突改良根治术分类:耳鼻喉科/中耳手术/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手术ICD编码:20.4202概述:改良乳突根治术是在清除乳突腔、鼓窦入口及上鼓室病变组织的前提下,不损伤或少损伤中、下鼓室内结构,从而保持或增进人听力的一种手术方法。禁忌症:1.胆脂瘤累及鼓室范围较广者。
-
传导性聋
概述:外耳或中耳病变引起的听力障碍称为传导性聋。慢性中耳炎可以分为单纯型、骨疡型、胆脂瘤型,症状为耳部流脓、听力下降、耳痛甚至耳朵周围出现脓肿等。对先天性外耳道与中耳发育异常和各类中耳炎后遗症,在确定咽鼓管及耳蜗功能正常时,可做听力重建手术,如鼓膜修补术、鼓室成形术、镫骨切除术等。
-
经颅内窝径路咽鼓管成形术
手术名称:经颅内窝径路咽鼓管成形术别名:颅中窝径路咽鼓管成形术;39mm,由骨部与软骨部构成。硬脑膜分离后用拉钩掀起,暴露颅中窝底,认清以下标志:①岩大浅神经所穿过的面神经裂孔,多数病例膝神经节为骨质覆盖,约有5%~术中注意要点:1.注意分离硬脑膜时勿撕裂,以免形成脑脊液漏,若有撕裂,宜取颞肌筋膜修补。
-
颅中窝径路欧氏管成形术
手术名称:经颅内窝径路咽鼓管成形术别名:颅中窝径路咽鼓管成形术;39mm,由骨部与软骨部构成。硬脑膜分离后用拉钩掀起,暴露颅中窝底,认清以下标志:①岩大浅神经所穿过的面神经裂孔,多数病例膝神经节为骨质覆盖,约有5%~术中注意要点:1.注意分离硬脑膜时勿撕裂,以免形成脑脊液漏,若有撕裂,宜取颞肌筋膜修补。
-
颅中窝径路耳咽管成形术
手术名称:经颅内窝径路咽鼓管成形术别名:颅中窝径路咽鼓管成形术;39mm,由骨部与软骨部构成。硬脑膜分离后用拉钩掀起,暴露颅中窝底,认清以下标志:①岩大浅神经所穿过的面神经裂孔,多数病例膝神经节为骨质覆盖,约有5%~术中注意要点:1.注意分离硬脑膜时勿撕裂,以免形成脑脊液漏,若有撕裂,宜取颞肌筋膜修补。
-
全耳缺损再造一次法
手术名称:全耳缺损再造一次法别名:耳再造一次手术法;3.耳区皮肤及血管健康。取自体肋软骨膜,长宽≥1.5cm,使软骨面向外置入鼓室腔,与听小骨接触,再放入自体刃厚皮片,最后用氯霉素明胶海明胶海绵及纱条填塞固定植皮片。术中注意要点:1.切口切勿伤及耳后及颞浅动静脉,以免翻起之超薄皮瓣发生血供障碍。
-
全耳再造一次法
手术名称:全耳缺损再造一次法别名:耳再造一次手术法;3.耳区皮肤及血管健康。取自体肋软骨膜,长宽≥1.5cm,使软骨面向外置入鼓室腔,与听小骨接触,再放入自体刃厚皮片,最后用氯霉素明胶海明胶海绵及纱条填塞固定植皮片。术中注意要点:1.切口切勿伤及耳后及颞浅动静脉,以免翻起之超薄皮瓣发生血供障碍。
-
耳再造一次手术法
手术名称:全耳缺损再造一次法别名:耳再造一次手术法;3.耳区皮肤及血管健康。取自体肋软骨膜,长宽≥1.5cm,使软骨面向外置入鼓室腔,与听小骨接触,再放入自体刃厚皮片,最后用氯霉素明胶海明胶海绵及纱条填塞固定植皮片。术中注意要点:1.切口切勿伤及耳后及颞浅动静脉,以免翻起之超薄皮瓣发生血供障碍。
-
耳结核
疾病分类:耳鼻喉科疾病概述:结核杆菌感染。中耳结核好发于小儿,原发性结核性中耳乳突炎很少见,多为继发性,主要继发于肺结核,亦可由腺样体结核或骨,关节结核及颈淋巴结结核等播散而来,病菌可循咽鼓管侵入中耳,而经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传入中耳和乳突,按病理变化可分为粟粒型,坏死型(或称干酪型)及肉芽型。
-
急性坏死性中耳炎临床路径(2017年版)
基本信息:《急性坏死性中耳炎临床路径(2017年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制(修)定,在中华医学会网站发布。(6)中耳-乳突薄层HRCT;4.乳突根治术。(2).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doc急性坏死性中耳炎临床路径表单.
-
外耳道成形术
2.寻找鼓窦:用剥离子分离切口,剪除部分皮下组织,可见局部凹陷或有粗糙骨面,类似后上嵴和筛区,可在此处由外向内去除骨质及气房,寻找鼓窦,如无明显标志,可在颞颌关节后上方由外向内去除乳突骨质和气房(图9.1.2.2-5),也可直接经闭锁的骨性耳道进路切除软组织和去除骨质,软组织造成的闭锁采用此进路较好。
-
外耳道重建术
2.寻找鼓窦:用剥离子分离切口,剪除部分皮下组织,可见局部凹陷或有粗糙骨面,类似后上嵴和筛区,可在此处由外向内去除骨质及气房,寻找鼓窦,如无明显标志,可在颞颌关节后上方由外向内去除乳突骨质和气房(图9.1.2.2-5),也可直接经闭锁的骨性耳道进路切除软组织和去除骨质,软组织造成的闭锁采用此进路较好。
-
爆震聋
诊断:根据确切的职业性爆震接触史,有自觉的听力障碍及耳鸣、耳痛等症状,耳科检查可见鼓膜充血、出血或穿孔,有时可见听小骨脱位等,纯音测听为传导性聋、感音神经性聋或混合性聋,结合客观测听资料,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并排除其他原因所致听觉损害,方可诊断。合并继发性中耳胆脂瘤的患者应行手术治疗。
-
粘连性中耳炎
概述:又名慢性卡他或纤维性中耳炎。组织学检查粘膜上皮下为坚实的纤维组织,其内可有钙化或新骨形成,但比鼓室硬化少得多,两者病理很难区别。(三)乳突小房含气吸收小房骨质吸收,咽鼓管早期水肿阻塞,后期可重新消肿通畅。传导性耳聋,有时为混合型耳聋,因鼓膜严重粘连,声阻抗检查价值不大。
-
粘连性中耳炎临床路径(2017年版)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中耳炎的分类和分型》(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2012年)手术:1.鼓室探查+鼓膜切开置管;3.术中用药:必要时糖皮质激素、非耳毒性抗菌药物冲洗术腔。
-
耳外伤
耳廓暴露于头颅两侧,易遭外伤。2.耳廓挫伤有皮下瘀血、血肿,撕裂伤有皮肤撕裂,软骨破碎,部分或完全切断。有时合并面瘫。应注意有无复合伤,如颞骨骨折、颅底骨折及脑脊液耳漏。全身情况稳定或好转后,如有手术适应征,可行鼓室成形术或面神经手术。用药原则耳外伤出现感染如细菌增减结果未出前抗感染治疗宜联合用药。
-
欧氏管异常开放症手术
手术名称:咽鼓管异常开放症手术别名:咽鼓管异常开放手术;39mm,由骨部与软骨部构成。棘孔在峡口外下方,卵圆孔在峡口的前下方,颈内动脉管在峡口后外方。取仰卧垂头位,用Davis开口器张口,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和腭大孔神经阻滞麻醉。3.用丝线将肌腱固定缝合在翼突前方,借以长期保持咽口松弛,恢复咽鼓管闭合状态。
-
间断脉冲噪音损伤
二.代谢紊乱爆震引起毛细胞内的SDH(琥珀酸脱氢酶)、MDH(苹果酸脱氢酶)活性降低,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流阻塞和细胞变性。预防:爆震伤多发生在战争中,故应改进武器,减少爆震声强,加强防御工事建筑,教育战士注意作战时保护性体位,枪炮射击和火药爆破时,注意张口呼吸及吞咽动作,以利于咽鼓管开放。
-
耳咽管异常开放症手术
手术名称:咽鼓管异常开放症手术别名:咽鼓管异常开放手术;39mm,由骨部与软骨部构成。棘孔在峡口外下方,卵圆孔在峡口的前下方,颈内动脉管在峡口后外方。取仰卧垂头位,用Davis开口器张口,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和腭大孔神经阻滞麻醉。3.用丝线将肌腱固定缝合在翼突前方,借以长期保持咽口松弛,恢复咽鼓管闭合状态。
-
浆液性迷路炎
疾病分类:耳鼻喉科疾病概述:迷路炎即内耳炎,是化脓性中耳乳突炎较常见的并发症。晚期患侧迷路功能明显减退,眼震快相指向健侧。瘘管试验可为阳性。鼓室成形术、内耳开窗术或镫骨足板切除术后出现的浆液性迷路炎一般为迷路反应。化脓性迷路炎时,迷路已全部损毁,故眼震方向朝健侧,病侧前庭功能及听功能全部丧失;
-
后天性外耳道狭窄及闭锁
后天性外耳道狭窄及闭锁常因外耳道烧伤、炎症、肿瘤、外伤及手术等引起。严重时可发生外耳道胆脂瘤,压迫甚至破坏鼓膜、中耳及乳突骨质,并可继发感染出现耳聋,耳鸣、耳痛及流脓。2.耳道有瘢痕组织增生。3.听力检查为传音性耳聋。2.有外耳道骨性狭窄或外耳道、鼓室胆脂瘤者宜行乳突根治术或鼓室成形术。
-
功能性咽鼓管阻塞手术
手术名称:功能性咽鼓管阻塞手术别名:功能性欧氏管阻塞手术;39mm,由骨部与软骨部构成。2.鼻咽部检查咽鼓管咽口无异常,Valsalva通气法见咽鼓管不通或微通,饮水加压法咽鼓管均通畅,声导抗测试为鼓室B型曲线,纯音测听骨气导间距20~取仰卧垂头位,用Davis开口器张口,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和腭大孔神经阻滞麻醉。
-
功能性欧氏管阻塞手术
手术名称:功能性咽鼓管阻塞手术别名:功能性欧氏管阻塞手术;39mm,由骨部与软骨部构成。2.鼻咽部检查咽鼓管咽口无异常,Valsalva通气法见咽鼓管不通或微通,饮水加压法咽鼓管均通畅,声导抗测试为鼓室B型曲线,纯音测听骨气导间距20~取仰卧垂头位,用Davis开口器张口,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和腭大孔神经阻滞麻醉。
-
功能性耳咽管阻塞手术
手术名称:功能性咽鼓管阻塞手术别名:功能性欧氏管阻塞手术;39mm,由骨部与软骨部构成。2.鼻咽部检查咽鼓管咽口无异常,Valsalva通气法见咽鼓管不通或微通,饮水加压法咽鼓管均通畅,声导抗测试为鼓室B型曲线,纯音测听骨气导间距20~取仰卧垂头位,用Davis开口器张口,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和腭大孔神经阻滞麻醉。
-
咽鼓管异常开放症手术
手术名称:咽鼓管异常开放症手术别名:咽鼓管异常开放手术;39mm,由骨部与软骨部构成。棘孔在峡口外下方,卵圆孔在峡口的前下方,颈内动脉管在峡口后外方。取仰卧垂头位,用Davis开口器张口,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和腭大孔神经阻滞麻醉。3.用丝线将肌腱固定缝合在翼突前方,借以长期保持咽口松弛,恢复咽鼓管闭合状态。
-
先天性小耳及外耳道闭锁
疾病分类:耳鼻喉科疾病概述:先天性小耳及外耳道闭锁常合并发生,系胚胎发育过程中第一,第二鳃弓或第一鳃沟发育不全所致,可伴有第一咽囊发育不全所引起的咽鼓管、鼓室或乳突畸形。第二型:耳廓畸形,外耳遭闭锁,鼓膜及锤骨柄未发育,砧骨体与锤骨小头融合,镫骨巳育或未育。呈传音性聋,此型多见。内耳功能丧失。
-
咽鼓管异常开放手术
手术名称:咽鼓管异常开放症手术别名:咽鼓管异常开放手术;39mm,由骨部与软骨部构成。棘孔在峡口外下方,卵圆孔在峡口的前下方,颈内动脉管在峡口后外方。取仰卧垂头位,用Davis开口器张口,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和腭大孔神经阻滞麻醉。3.用丝线将肌腱固定缝合在翼突前方,借以长期保持咽口松弛,恢复咽鼓管闭合状态。
-
人工镫骨手术
术前准备同鼓室成形术。取2%利多卡因溶液2ml作耳后皮下浸润麻醉,再取2ml利多卡因溶液作耳屏和耳 间及外耳道皮下浸润麻醉。4、安装人工镫骨以小鳄鱼钳将活塞式小柱的钢丝钩套在砧骨长突后方,小柱的末端放在足板窗旁,用微型钩将小柱下端推进窗内,再用套铯夹将钢丝钩夹紧,使其不能脱离砧骨长突,但又不过紧。
-
蹬骨撼动术
蹬骨撼动术适应证镫骨手术最适合的对象应是镫骨固定较牢固、足板不易浮动者,其气骨导差在35-40db,256、512、1024hz的rinne试验为阴性。术前准备同鼓室成形术。取2%利多卡因溶液2ml作耳后皮下浸润麻醉,再取2ml利多卡因溶液作耳屏和耳 间及外耳道皮下浸润麻醉。注意事项术中防止损伤面神经及内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