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内上皮样瘤
1.8%,在日本可高达2.2%。恶性变:表皮样囊肿囊壁为典型的复层鳞状上皮,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恶性变,成为鳞状上皮癌,多次手术后反复复发可发生癌变,尤其是脑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辅助检查:颅骨X线平片:除有颅内压增高征的表现外,各不同部位者亦有各自改变。颅中窝表皮样囊肿可发生岩骨尖或岩骨嵴破坏;
-
表皮样囊肿(胆脂瘤)
疾病描述表皮样囊肿也称为胆脂瘤或珍珠瘤,是由神经管闭合期间外胚层细胞移行异常所致,占原发性颅内肿瘤的1%,好发于青壮年,以脑桥小脑角区最为常见,其次为鞍上池、四迭体、颅中窝及脑室系统亦可以发生于颅骨板障内。(3)脑脊液蛋白含量正常。(4)颅骨平片内听道正常。颅中窝表皮样囊肿可发生岩骨尖或岩骨嵴破坏;
-
表皮囊肿
1.8%,在日本可高达2.2%。恶性变:表皮样囊肿囊壁为典型的复层鳞状上皮,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恶性变,成为鳞状上皮癌,多次手术后反复复发可发生癌变,尤其是脑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辅助检查:颅骨X线平片:除有颅内压增高征的表现外,各不同部位者亦有各自改变。颅中窝表皮样囊肿可发生岩骨尖或岩骨嵴破坏;
-
脑内表皮样囊肿
1.8%,在日本可高达2.2%。恶性变:表皮样囊肿囊壁为典型的复层鳞状上皮,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恶性变,成为鳞状上皮癌,多次手术后反复复发可发生癌变,尤其是脑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辅助检查:颅骨X线平片:除有颅内压增高征的表现外,各不同部位者亦有各自改变。颅中窝表皮样囊肿可发生岩骨尖或岩骨嵴破坏;
-
脑内珍珠瘤
1.8%,在日本可高达2.2%。恶性变:表皮样囊肿囊壁为典型的复层鳞状上皮,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恶性变,成为鳞状上皮癌,多次手术后反复复发可发生癌变,尤其是脑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辅助检查:颅骨X线平片:除有颅内压增高征的表现外,各不同部位者亦有各自改变。颅中窝表皮样囊肿可发生岩骨尖或岩骨嵴破坏;
-
脑内真性胆脂瘤
1.8%,在日本可高达2.2%。恶性变:表皮样囊肿囊壁为典型的复层鳞状上皮,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恶性变,成为鳞状上皮癌,多次手术后反复复发可发生癌变,尤其是脑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辅助检查:颅骨X线平片:除有颅内压增高征的表现外,各不同部位者亦有各自改变。颅中窝表皮样囊肿可发生岩骨尖或岩骨嵴破坏;
-
小脑脑桥角脑膜瘤
疾病别名桥小脑角脑膜瘤,meningiomaofcerebellopontineangle疾病代码ICD:M9530/0疾病分类神经外科疾病概述小脑幕脑膜瘤是指肿瘤基底附着在小脑幕(包括幕切迹和窦汇区)的脑膜瘤,可向小脑幕上或幕下两个方向发展,亦可呈哑铃形生长。X线平片示少数桥小脑角胆脂瘤可见岩骨尖或岩骨嵴破坏,内听道口不扩大;
-
岩骨斜坡脑膜瘤
在T2加权像上可表现为高、等、低信号,注射Gd-DTPA后绝大部分肿瘤出现强化,大部分脑膜瘤与相邻脑组织特别是脑干有包膜相隔。通常有以下几种手术入路:幕上、下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颞下-耳前颞下窝入路、颞下经岩骨前路入路等。术后一旦发生脑脊液漏可先行腰穿持续引流放出脑脊液,局部加压包扎。
-
颈动脉创伤性栓塞
疾病名称:颈动脉创伤性栓塞英文名称:traumaticembolismofcarotid分类:普通外科颈部疾病颈部损伤闭合性损伤ICD号:S15.0颈动脉创伤性栓塞的病因:直接损伤动脉:颈部挫伤可直接挤压颈动脉管壁。短暂性大脑缺血性发作:短暂性大脑缺血性发作,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及血栓形成所发生的大脑缺血性发作的机制相同。
-
Collet–Sicard氏综合征
概述:又称,枕骨髁—颈静脉孔连接部综合征;同侧胸锁乳突肌及斜方肌麻痹和萎缩。鉴别诊断:(一)颈静脉球体瘤(tumorofglomusjugulare)50%发生于中耳鼓室下壁,肿瘤可经岩骨破坏内耳迷路,向上伸入后颅窝,出现Ⅶ、Ⅷ、Ⅸ、Ⅹ、Ⅺ、Ⅻ颅神经麻痹症状,尚有耳鸣、耳聋和耳流浓等症状。
-
Dolenc手术
麻醉和体位:常规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在以上三点之间用微型钻磨除颈内动脉管的前上壁和颈内动脉与耳咽管之间的骨质,暴露出岩骨段的颈内动脉,以便必要时在颈内动脉进入海绵窦之前,将其临时阻断。吞咽障碍病人,食物易误吸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必须在完全清醒后,试行少量进食,证明无问题时方可进食。
-
外伤性脑脊液漏
疾病别名外伤性脑脊髓液漏疾病代码ICD:G96.0疾病分类神经外科疾病概述颅底骨折后脑脊液经鼻腔或耳道流出。不过,小儿的鼓室、乳突气房发育较早,故脑脊液耳漏并不少见。其他辅助检查:1.颅骨X线平片鼻漏者多可发现额骨、额窦、眶顶、筛板或蝶骨骨折,有时鼻旁窦内可见液平面,耳漏者可见岩骨骨折、乳突气房模糊。
-
脑脊液鼻漏和耳漏修补术
手术名称:脑脊液鼻漏和耳漏修补术别名:脑脊髓液鼻漏和耳漏修补术;4.合并有慢性鼻窦炎短期不能自愈者。此外,有少数蝶窦气化远达蝶骨大翼,当颅底骨折累及蝶骨大翼时,脑脊液可经骨折线流入大翼内窦部形成脑脊液鼻漏。唯此部位的硬脑膜缝合更为困难,多采用经硬脑膜内以肌肉片和筋膜片覆盖漏口的方法(图4.2.1.11-5F)。
-
脑脊髓液鼻漏和耳漏修补术
手术名称:脑脊液鼻漏和耳漏修补术别名:脑脊髓液鼻漏和耳漏修补术;4.合并有慢性鼻窦炎短期不能自愈者。此外,有少数蝶窦气化远达蝶骨大翼,当颅底骨折累及蝶骨大翼时,脑脊液可经骨折线流入大翼内窦部形成脑脊液鼻漏。唯此部位的硬脑膜缝合更为困难,多采用经硬脑膜内以肌肉片和筋膜片覆盖漏口的方法(图4.2.1.11-5F)。
-
脑脊液漏修补术
手术名称:脑脊液鼻漏和耳漏修补术别名:脑脊髓液鼻漏和耳漏修补术;4.合并有慢性鼻窦炎短期不能自愈者。此外,有少数蝶窦气化远达蝶骨大翼,当颅底骨折累及蝶骨大翼时,脑脊液可经骨折线流入大翼内窦部形成脑脊液鼻漏。唯此部位的硬脑膜缝合更为困难,多采用经硬脑膜内以肌肉片和筋膜片覆盖漏口的方法(图4.2.1.11-5F)。
-
脑脊液漏
概述:脑脊液耳漏常为颅中窝骨折累及鼓室所致,因岩骨位于颅中、后窝交界处,无论岩骨的中窝部分或后窝部分骨折,只要伤及中耳腔,则皆可有血性脑脊液进入鼓室。漏孔不大的可以用肌肉片蘸医用胶填堵,其上再用手术区可利用的硬脑膜、脑镰、骨膜、颞肌筋膜或帽状腱膜,平铺在漏口上,然后严密缝合或用医用胶贴牢、压紧。
-
横窦、乙状窦硬脑膜动静脉瘘手术
手术名称:横窦、乙状窦硬脑膜动静脉瘘手术别名:横窦、乙状窦硬脑膜AVF手术分类:神经外科/脑血管疾病的手术/硬脑膜动静脉瘘手术ICD编码:38.6112概述:横窦、乙状窦区硬脑膜AVF是硬脑膜AVF中最常见的一种。麻醉和体位: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注意边电凝边切开,对大的供血动脉要用丝线结扎后再切断,以防大量失血。
-
横窦、乙状窦硬脑膜AVF手术
手术名称:横窦、乙状窦硬脑膜动静脉瘘手术别名:横窦、乙状窦硬脑膜AVF手术分类:神经外科/脑血管疾病的手术/硬脑膜动静脉瘘手术ICD编码:38.6112概述:横窦、乙状窦区硬脑膜AVF是硬脑膜AVF中最常见的一种。麻醉和体位: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注意边电凝边切开,对大的供血动脉要用丝线结扎后再切断,以防大量失血。
-
颅底区肿瘤手术
surgeryoftumorsofthecranialbase分类:口腔科/颅底外科手术ICD编码:01.5932概述颅底部解剖:适应症:颅底肿瘤手术适用于:1.颅内肿瘤侵犯颅底和颌面颈部,如脑膜瘤、神经纤维瘤、软骨瘤及畸胎瘤等。(5)去除岩骨:联合应用骨钻和咬骨钳,从上面和下面进行操作,切除岩骨内管的内壁。③直接切开硬脑膜,放出适量脑脊液;
-
颅底肿瘤手术
surgeryoftumorsofthecranialbase分类:口腔科/颅底外科手术ICD编码:01.5932概述颅底部解剖:适应症:颅底肿瘤手术适用于:1.颅内肿瘤侵犯颅底和颌面颈部,如脑膜瘤、神经纤维瘤、软骨瘤及畸胎瘤等。(5)去除岩骨:联合应用骨钻和咬骨钳,从上面和下面进行操作,切除岩骨内管的内壁。③直接切开硬脑膜,放出适量脑脊液;
-
颞骨岩部炎
概述:在颞骨发育过程中,气化最好的部位是乳突,而岩骨气化较差,仅有30%岩骨发育好,气房可达岩尖,慢性中耳炎时炎症只能通过小房感染而累及岩尖,故临床上岩尖炎发病率很低。岩骨小房分为两组,后上组围绕鼓窦、鼓室和半规管,后下组围绕以下鼓室、咽鼓管和耳蜗。有时不一定有球后剧痛,但肯定有眼外展肌麻痹。
-
颅底部肿瘤及侵入瘤
3.头颅X线平片从各种投射位置检查,注意鼻窦、眼眶、蝶鞍、颅中窝、颅前窝、蝶骨大小翼、岩骨尖、枕大孔有无骨质破坏、骨质增生,有无眶上裂、视神经孔、卵圆孔、破裂孔和颈静脉孔的扩大。3.上斜坡区硬脑膜内肿瘤包括脑膜瘤、神经鞘瘤及胆脂瘤,可采用:①颞底入路,切除颧弓,磨除岩尖骨质显露上斜坡。
-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④Fish法:适用于病变原发于颞骨,外耳道、中耳、内耳、岩骨及颅中窝底受累者。有胆脂瘤者,常导致颞颌关节炎、面瘫、迷路炎或颅内并发症,病变累及耳蜗及内听道可产生感音性耳聋。镜下,以纤维骨的纤维成分为主,不规则的骨小梁杂乱地分布于纤维基质中,并构成网状骨的中心,但在板状骨的外围与咬合缘有成骨细胞。
-
颞骨部X线摄影
名称:颞骨部X线摄影适应证:颞骨部X线摄影适用于:1.乳突——许氏位(Schüller′s位)适应证(1)渗出性及化脓性中耳乳突炎。(5)中心线自头侧向足侧倾斜45°,经被检侧岩骨尖(相当对侧眉弓上约7.5cm处)射入暗盒。(4)采用滤线器或滤线栅摄影。(2)为保持头颅稳定,摆体位时,病人对侧手握拳支撑下颌。
-
经小脑幕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经小脑幕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分类:神经外科/颅内肿瘤手术/幕下肿瘤手术/听神经瘤手术ICD编码:04.0104概述:听神经瘤为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的8%~2.听神经瘤经一侧枕下乳突后入路手术,未能达到全切,靠小脑桥脑角上部及小脑幕裂孔处尚残留瘤结节压迫脑干。取坐位或侧卧位,病侧向上。
-
颞骨恶性肿瘤切除术
对侧乙状窦发育不良者,则需用静脉移植重建。严密缝合修复硬脑膜,密封耳咽管和内听道,用颞肌或胸锁乳突肌填塞颞骨切除后留下的空腔,术后数天内经腰椎穿刺置管引流脑脊液,对防止脑脊液漏都是至关重要的。2.听力丧失和面瘫是根治性颞骨切除的必然后果,虽做舌下-面神经吻合,术后相当时间内仍有面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