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别分化
性别分化sexdifferentiation指个体发生中表现雌雄特征的过程。在原始生殖细胞向卵原细胞或精原细胞分化、生殖腺的发生、附属生殖器官的形成、二次性征的出现等情况下,无论那一方面,最初皆具既可向雌性又可向雄性的分化能力(性双能性)系统,以后再逐渐向某一性别方向发展。
-
性决定物质
但接受性染色体或性基因的个体在其作用下究竟向哪一方性别分化,据信还是有某种能导致雌雄性别最后得以实现的物质存在。此外,J.R.Rapar在藻菌植物中曾使用雌雄同株的种与雌雄异株的种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其生殖器官形成与性别决定有几个阶段,并提出有与各个阶段性发育有关的物质存在。在软体动物及甲壳类中也有所报道。
-
性别烦躁
概述:性身份障碍(genderidentitydisorder),DSM-5称之为性别烦躁(genderdysphoria),是指个体所体验或行为表现出来的性别与其生物性别不一致,导致该个体的主观痛苦,并希望通过使用激素或变性手术的手段得到自己渴望的另外一种性别。③寻求医治,如果可能外科手术,以便其躯体改变为其所体会的真正性属;
-
性身份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
基本信息:《性身份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是《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的一部分。此类患者往往终身需要综合治疗和专业服务,尤其因此产生的精神心理障碍(如抑郁障碍、焦虑症等)和身体疾病(如变性手术失败、激素治疗未能达到目标等),需要多学科、跨领域的团队合作提供专业服务。
-
性身份障碍
概述:性身份障碍(genderidentitydisorder),DSM-5称之为性别烦躁(genderdysphoria),是指个体所体验或行为表现出来的性别与其生物性别不一致,导致该个体的主观痛苦,并希望通过使用激素或变性手术的手段得到自己渴望的另外一种性别。③寻求医治,如果可能外科手术,以便其躯体改变为其所体会的真正性属;
-
连锁基因遗传规律
利用具有这两种性状的亲本杂交,其测交结果如下表:亲本型和重组型百分数分别为:(40354032)/8368=96.4(%)(149152)/8368=3.6(%)*由于测交一代的表现型类型和比例直接反映F1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可知F1不仅产生亲本型配子AB和ab(占多数),还产生了重组型配子Ab和aB(占少数)。
-
同配生殖
同配生殖是有性生殖方式之一。有性生殖时进行交配的两个配子在形态、大小和结构方面相同,性别分化不明显,常以“十”“一”表示。“十”“一”配子融合形成合子,由合子再长成新个体。同配生殖又有同宗、异宗之分。由同一母体产生的配子进行交配叫同宗,由不同母体产生的配子进行交配叫异宗。
-
异配生殖
异配生殖是有性生殖方式之一。有性生殖时,进行交配的两个配子在形态、大小和结构方面有区别,同时有性别分化,通常大的配子活动性差,相当雌配子;小的配子活动性强相当雄配子,大小配子融合形成合子,合子长成新个体。如绿藻中的实球藻、空球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