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睡眠问题
定义:睡眠问题(sleepdisorders)是指在睡眠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睡眠启动、睡眠过程、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等方面的异常表现,如入睡困难、夜醒等。关于睡眠:睡眠(sleep)是指个体与外界环境互动及反应水平降低,表现为身体活动度降低、闭眼、卧位等特征,并可恢复清醒的一种生理和行为状态。
-
WS/T 579—2017 0岁~5岁儿童睡眠卫生指南
3.6睡眠姿势:1岁之前宜仰卧位睡眠,不宜俯卧位睡眠,直至婴幼儿可以自行变换睡眠姿势。4.1.3睡眠期间的问题:关键问题:儿童睡眠中是否会经常醒来、打鼾、呼吸困难或有其他问题。5.2.2儿童睡眠习惯问卷评分:总分54(见附录C),提示需要进一步医学评估。
-
心理生理性失眠
疾病分类:神经内科疾病概述:心理生理性失眠是由于患者过分全神贯注于睡眠问题而引起的一种原发性失眠类型,亦称失眠症,患者表现为持续相当长时间地对睡眠的质和量不满意,因此产生忧虑或恐惧,并在心理上形成恶性循环,而使本症持续存在。2.生物反馈,可加强自我放松训练,对于减轻焦虑情绪有效。
-
强制入睡性睡眠障碍
疾病分类:神经内科疾病概述:由于父母亲或照顾者不适当地强迫孩子就寝,导致小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引起入睡延迟。症状体征:睡眠不足可出现情绪不稳、烦燥、易激惹、注意力部分不集中和学习能力下降等。不要让电视、电脑或游戏机占据你们的睡眠时间。目前还没有证据提示,睡眠联结障碍儿童到成年后更易发生失眠症;
-
世界睡眠日
为唤起全民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2001年,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发起了一项全球性的活动,将每年初春的第一天—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医学研究表明,偶尔失眠会造成第二天疲倦和动作不协调,长期失眠则会带来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出现障碍和工作力不从心等后果。
-
睡眠障碍
睡眠与觉醒的平衡调节是维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生命活动。异态睡眠是指从入睡至觉醒这一过程中任意时段发生的非自主性躯体行为或体验,包括睡行症(sleepwalking,SW)及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REMsleepbehaviordisorder,RBD)等,成人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常起病于中老年,并可预测中枢神经系统突触核蛋白病变。
-
中枢神经兴奋剂所致障碍
概述:中枢神经兴奋剂所致障碍(disorderduetostimulants)是指临床常见急性中毒、依赖、戒断症状及中枢神经兴奋剂所致精神病性障碍。对于伴有失眠患者,建议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米氮平15~对于不合作患者,可选择肌内抗精神病药物,如氟哌啶醇、齐拉西酮等,必要时24小时内每6~
-
托育机构保育指导大纲(试行)
基本信息:《托育机构保育指导大纲(试行)》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021年1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托育机构保育指导大纲(试行)的通知》(国卫人口发〔2021〕2号)印发。3.关注个体差异及睡眠问题,采取适宜的照护方式。2.达到良好的精细动作发育水平。2.有初步的自我意识,逐步发展情绪和行为的自我控制;
-
中枢神经兴奋剂所致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
一、临床表现:中枢神经兴奋剂所致障碍(disorderduetostimulants)临床常见急性中毒、依赖、戒断症状及中枢神经兴奋剂所致精神病性障碍。对于伴有失眠患者,建议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米氮平15~对于不合作患者,可选择肌内抗精神病药物,如氟哌啶醇、齐拉西酮等,必要时24小时内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