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颌窦癌
概述上颌窦癌(carcinomaofthemaxillarysinus)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耳鼻咽喉各部恶性肿瘤总数的20%。临床表现多原发于上颌窦内,故早期症状常不明显,及至破坏骨壁,侵入邻近器官,出现颜面外形改变后,始被注意。2.头痛:癌肿侵犯神经和颅底,引起剧烈头痛。如见鼻腔有新生物或息肉样组织,应作活检。
-
上颌骨切除合并眶内容摘除术
手术名称:上颌骨切除合并眶内容摘除术别名:上颌骨切除合并眶内容物摘除术分类:耳鼻喉科/鼻和鼻窦手术/上颌窦癌手术ICD编码:76.3903概述:上颌窦癌侵入眶内组织,已穿破眶骨膜者,除将上颌骨根治切除术,应将眶内容完全摘除,始可达到治愈目的。创面敷以热盐水纱布(图9.4.7.4-4)。过于深入取肿瘤会引起脑脊液漏。
-
上颌骨切除合并眶内容物摘除术
手术名称:上颌骨切除合并眶内容摘除术别名:上颌骨切除合并眶内容物摘除术分类:耳鼻喉科/鼻和鼻窦手术/上颌窦癌手术ICD编码:76.3903概述:上颌窦癌侵入眶内组织,已穿破眶骨膜者,除将上颌骨根治切除术,应将眶内容完全摘除,始可达到治愈目的。创面敷以热盐水纱布(图9.4.7.4-4)。过于深入取肿瘤会引起脑脊液漏。
-
上颌窦癌的放射治疗
操作名称:上颌窦癌的放射治疗适应证:1.早期上颌窦癌行根治性放射治疗。3.局部感染严重,应延期治疗。②术前放射治疗:原发灶剂量DT50~(4)角膜炎及溃疡:病期晚、肿瘤侵入眶内时易发生这一并发症。(7)骨坏死:骨受肿瘤侵蚀或伴有炎症时,有可能伴发骨坏死症而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
上颌骨根治切除术
手术名称:上颌骨根治切除术别名:根治性上颌骨切除术分类:耳鼻喉科/鼻和鼻窦手术/上颌窦癌手术ICD编码:76.4501概述:上颌骨根治切除术是将上颌骨、筛窦、鼻骨、鼻腔外侧壁、牙龈、牙、硬腭、眼眶底及内侧壁的一部分切除,以达到根治上颌窦恶性肿瘤或巨大良性肿瘤的目的。3.上颌骨原发性骨肉瘤。2.取仰卧位。
-
根治性上颌骨切除术
手术名称:上颌骨根治切除术别名:根治性上颌骨切除术分类:耳鼻喉科/鼻和鼻窦手术/上颌窦癌手术ICD编码:76.4501概述:上颌骨根治切除术是将上颌骨、筛窦、鼻骨、鼻腔外侧壁、牙龈、牙、硬腭、眼眶底及内侧壁的一部分切除,以达到根治上颌窦恶性肿瘤或巨大良性肿瘤的目的。3.上颌骨原发性骨肉瘤。2.取仰卧位。
-
经口内途径上颌骨部分切除术
经口内入路部分上颌骨切除术分类:耳鼻喉科/鼻和鼻窦手术/上颌窦癌手术ICD编码:76.3902适应症:经口内途径上颌骨部分切除术适用于:1.上颌骨的牙源性恶性肿瘤限于上颌骨的牙槽内,或上牙槽骨纤维样骨瘤。8.心、肺、肝、肾功能检查。2.如术中发现肿瘤已超出上颌窦底壁,侵及其他壁者应改为上颌骨根治切除术。
-
经口进路上颌骨部分切除术
经口内入路部分上颌骨切除术分类:耳鼻喉科/鼻和鼻窦手术/上颌窦癌手术ICD编码:76.3902适应症:经口内途径上颌骨部分切除术适用于:1.上颌骨的牙源性恶性肿瘤限于上颌骨的牙槽内,或上牙槽骨纤维样骨瘤。8.心、肺、肝、肾功能检查。2.如术中发现肿瘤已超出上颌窦底壁,侵及其他壁者应改为上颌骨根治切除术。
-
经口内入路上颌骨部分切除术
经口内入路部分上颌骨切除术分类:耳鼻喉科/鼻和鼻窦手术/上颌窦癌手术ICD编码:76.3902适应症:经口内途径上颌骨部分切除术适用于:1.上颌骨的牙源性恶性肿瘤限于上颌骨的牙槽内,或上牙槽骨纤维样骨瘤。8.心、肺、肝、肾功能检查。2.如术中发现肿瘤已超出上颌窦底壁,侵及其他壁者应改为上颌骨根治切除术。
-
经口内途径部分上颌骨切除术
经口内入路部分上颌骨切除术分类:耳鼻喉科/鼻和鼻窦手术/上颌窦癌手术ICD编码:76.3902适应症:经口内途径上颌骨部分切除术适用于:1.上颌骨的牙源性恶性肿瘤限于上颌骨的牙槽内,或上牙槽骨纤维样骨瘤。8.心、肺、肝、肾功能检查。2.如术中发现肿瘤已超出上颌窦底壁,侵及其他壁者应改为上颌骨根治切除术。
-
经口进路部分上颌骨切除术
经口内入路部分上颌骨切除术分类:耳鼻喉科/鼻和鼻窦手术/上颌窦癌手术ICD编码:76.3902适应症:经口内途径上颌骨部分切除术适用于:1.上颌骨的牙源性恶性肿瘤限于上颌骨的牙槽内,或上牙槽骨纤维样骨瘤。8.心、肺、肝、肾功能检查。2.如术中发现肿瘤已超出上颌窦底壁,侵及其他壁者应改为上颌骨根治切除术。
-
经口内入路部分上颌骨切除术
经口内入路部分上颌骨切除术分类:耳鼻喉科/鼻和鼻窦手术/上颌窦癌手术ICD编码:76.3902适应症:经口内途径上颌骨部分切除术适用于:1.上颌骨的牙源性恶性肿瘤限于上颌骨的牙槽内,或上牙槽骨纤维样骨瘤。8.心、肺、肝、肾功能检查。2.如术中发现肿瘤已超出上颌窦底壁,侵及其他壁者应改为上颌骨根治切除术。
-
上颌骨部分切除术
partialresectionofmaxilla分类:耳鼻喉科/鼻和鼻窦手术/上颌窦癌手术口腔科/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上颌骨切除术ICD编码:76.3901概述:上颌骨部分切除术是将上颌骨病变部分切除,保留牙龈、牙及硬腭,即可达到清除病灶的目的;3.暴露鼻腔自鼻底部沿梨状孔边缘向上剪开鼻腔外侧壁黏膜,暴露鼻腔。
-
部分上颌骨切除术
partialresectionofmaxilla分类:耳鼻喉科/鼻和鼻窦手术/上颌窦癌手术口腔科/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上颌骨切除术ICD编码:76.3901概述:上颌骨部分切除术是将上颌骨病变部分切除,保留牙龈、牙及硬腭,即可达到清除病灶的目的;3.暴露鼻腔自鼻底部沿梨状孔边缘向上剪开鼻腔外侧壁黏膜,暴露鼻腔。
-
鼻窦鳞状细胞癌
鼻窦鳞状上皮细胞癌分类:眼科眼眶疾病眼眶继发性肿瘤及转移性肿瘤鼻窦恶性肿瘤ICD号:C79.8流行病学:上颌窦的恶性肿瘤的鳞状细胞癌常见,可以占到该窦肿瘤的60%~初发蝶窦内鳞状上皮癌常无明显症状,继后出现血性鼻涕,也可在蝶筛隐窝区发现肉芽或息肉样组织。鼻窦鳞状细胞癌的并发症:海绵窦综合征以及视神经萎缩等。
-
鼻窦扁平细胞癌
鼻窦鳞状上皮细胞癌分类:眼科眼眶疾病眼眶继发性肿瘤及转移性肿瘤鼻窦恶性肿瘤ICD号:C79.8流行病学:上颌窦的恶性肿瘤的鳞状细胞癌常见,可以占到该窦肿瘤的60%~初发蝶窦内鳞状上皮癌常无明显症状,继后出现血性鼻涕,也可在蝶筛隐窝区发现肉芽或息肉样组织。鼻窦鳞状细胞癌的并发症:海绵窦综合征以及视神经萎缩等。
-
鼻窦鳞状上皮细胞癌
鼻窦鳞状上皮细胞癌分类:眼科眼眶疾病眼眶继发性肿瘤及转移性肿瘤鼻窦恶性肿瘤ICD号:C79.8流行病学:上颌窦的恶性肿瘤的鳞状细胞癌常见,可以占到该窦肿瘤的60%~初发蝶窦内鳞状上皮癌常无明显症状,继后出现血性鼻涕,也可在蝶筛隐窝区发现肉芽或息肉样组织。鼻窦鳞状细胞癌的并发症:海绵窦综合征以及视神经萎缩等。
-
鼻窦鳞状细胞癌的眼部病变
上壁前部与左右视神经及视束交叉相近,故蝶窦肿瘤常并发眼外肌麻痹,三叉神经痛和视功能改变。鼻窦鳞状上皮细胞癌的眼部病变分类:肿瘤科头部肿瘤眼部肿瘤眼眶肿瘤眼眶继发性肿瘤及转移性肿瘤鼻窦肿瘤的眼部病变ICD号:C79.8流行病学:上颌窦的恶性肿瘤的鳞状细胞癌常见,可以占到该窦肿瘤的60%~
-
鼻窦扁平细胞癌的眼部病变
上壁前部与左右视神经及视束交叉相近,故蝶窦肿瘤常并发眼外肌麻痹,三叉神经痛和视功能改变。鼻窦鳞状上皮细胞癌的眼部病变分类:肿瘤科头部肿瘤眼部肿瘤眼眶肿瘤眼眶继发性肿瘤及转移性肿瘤鼻窦肿瘤的眼部病变ICD号:C79.8流行病学:上颌窦的恶性肿瘤的鳞状细胞癌常见,可以占到该窦肿瘤的60%~
-
鼻窦鳞状上皮细胞癌的眼部病变
上壁前部与左右视神经及视束交叉相近,故蝶窦肿瘤常并发眼外肌麻痹,三叉神经痛和视功能改变。鼻窦鳞状上皮细胞癌的眼部病变分类:肿瘤科头部肿瘤眼部肿瘤眼眶肿瘤眼眶继发性肿瘤及转移性肿瘤鼻窦肿瘤的眼部病变ICD号:C79.8流行病学:上颌窦的恶性肿瘤的鳞状细胞癌常见,可以占到该窦肿瘤的60%~
-
上颌骨截除及眶内容剜出术
上颌骨截除及眶内容剜出术手术图解图1上颌骨截除及眶内容剜出术切口图2分离眼睑,暴露眶缘图3剥离眶骨膜图4剪断视神经图5上颌骨截除线路(左图)和取出眶内容与上颌骨以后的术腔(右图)适应证上颌窦癌向上发展,穿破眼眶底壁并且眶骨膜已受肿瘤侵蚀者,除应将上颌骨截除以外,尚须同时作眶内容剜除术。
-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
临床表现:口腔癌按其发生部位可分为龈癌(Carcinomaofgingivae)、唇癌(Carcinomaoflip)、颊癌(Carcinomaofbuccalmucosa)、舌癌(Carcinomaoftongue)、口底癌(Carcinomaoffloorofthemouth)、腭癌(carcinomaofpalate)、上颌窦癌(Carcinomaofthemaxillarysinus)等(图3-28)(附图18、19、20、21)。
-
硬腭癌和上牙龈癌
操作名称:硬腭癌和上牙龈癌适应证:因肿瘤贴近骨骼,放射治疗常引起放射性骨坏死,且复发率很高,放射治疗后复发率达20%~2.术前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每日3次,口腔感染严重,应延期治疗。3.常规检查血象,给予高营养、易消化的饮食。方法:1.放射源的选择选用钴60Coγ射线或高能X射线治疗。
-
颌骨癌
口腔颌面部的恶性肿瘤以癌最常见,在癌瘤中又以鳞状细胞癌为最多见。2.可有牙痛、局部疼痛,侵犯下牙槽神经可出现下唇麻木。手术范围较大,同时植骨或同时作较复杂修复者则一般采用联合用药,较常用为: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的药物(如青酶素)+作用于革兰氏阴性菌的药物(如庆大酶素)+作用于厌氧菌的药物(如灭滴灵);
-
新制癌菌素
其对微管发生作用,认为是细胞分裂障碍的主要原因。药品说明书别名新制癌菌素,新制癌素适应症对急性白血病、单核细胞白血病、红白血病、胰腺癌、胃癌、上颌窦癌、妇科癌症及皮肤癌有一定疗效。5日为1疗程。注意事项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肾损害等,偶见过敏性休克。规格粉针剂。
-
新制癌素
药品说明书:别名:新制癌菌素,新制癌素适应症:对急性白血病、单核细胞白血病、红白血病、胰腺癌、胃癌、上颌窦癌、妇科癌症及皮肤癌有一定疗效。用量用法:静滴:3mg/日,溶于5%葡萄糖液500ml中,4~5日为1疗程。注意事项: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肾损害等,偶见过敏性休克。规格:粉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