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癌基因
引起原癌基因突变的DNA结构改变包括点突变(如90%的胰腺癌有ras基因的点突变)、染色体易位(如伯基特淋巴瘤的t(8:14),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Phl染色体)、插入诱变、基因缺失和基因扩增(如神经母细胞瘤的N-myc原癌基因可复制成多达几百个拷贝,在细胞遗传学上表现为染色体出现双微小体和均染区)。
-
儿童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病毒癌基因整合进宿主细胞后可以被激活表达而诱导细胞恶性转化,也可以受宿主细胞的遗传调控处于静止期,当在射线或化学物质等作用下激活时可诱发肿瘤。有些髓系抗原也表达于幼稚淋巴细胞上,因此也不能仅根据免疫表型来作诊断,4%~3.白血病细胞浸润可并发骨髓衰竭和全身组织器官被浸润,并发绿色瘤,肝脾、淋巴结肿大;
-
女性生殖道多部位原发癌
1.延伸的米勒管系统(extenderMolltriansystem)在胚胎发生过程中,卵巢的生发上皮与米勒管密切相关。C组,子宫内膜和卵巢是两个组织学类型不同的癌,例如子宫内膜为内膜癌,而卵巢为透明细胞癌。②子宫内膜癌侵及深肌层或宫颈,或Ⅱ~4.顺铂联合药物化疗主要用于卵巢癌盆、腹腔浸润或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者。
-
抑癌基因
抑癌基因是一类抑制细胞过度生长、增殖从而遏制肿瘤形成的基因。同时,抑癌基因的丢失或失活也可能导致肿瘤发生。这意味着癌基因即使有其野生型等位基因存在时,对细胞的转化效应在遗传上似是显性。仔细分析了恢复致癌能力的杂合细胞的染色体后,发现这些杂合细胞总是丢失了来自正常细胞的某条染色体。
-
细胞凋亡
2线粒体通透性转变孔道在细胞凋亡过程中线粒体跨膜电位的耗散主要是由于线粒体内膜的通透性转变,这是由于生成了动态的由多个蛋白质组成的位于线粒体内膜与外膜接触位点的通透性转变孔道(PT孔道)(图1)。苍术苷只能与ADP-ATP载体的胞液侧结合而米酵菌酸可与ADP-ATP载体的胞液及基质二侧结合。
-
老年垂体瘤
概述:垂体瘤(hypophyseoma)是指腺垂体细胞腺瘤,它不包括鞍旁发生的瘤,也不包括从远处转移到垂体的恶性肿瘤。(2)外部促发因素的介入或缺乏抑制因素:①DA(多巴胺)受体基因表达的缺陷。正常垂体柄居中,小于4mm,垂体柄移位是垂体病变的间接指征。头颅侧位X线片上可见蝶鞍呈球形或对称性增大。89%,ACTH瘤70%~
-
老年人垂体肿瘤
概述:垂体瘤(hypophyseoma)是指腺垂体细胞腺瘤,它不包括鞍旁发生的瘤,也不包括从远处转移到垂体的恶性肿瘤。(2)外部促发因素的介入或缺乏抑制因素:①DA(多巴胺)受体基因表达的缺陷。正常垂体柄居中,小于4mm,垂体柄移位是垂体病变的间接指征。头颅侧位X线片上可见蝶鞍呈球形或对称性增大。89%,ACTH瘤70%~
-
治疗相关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髓系白血病
在染色体数目异常中,常为亚二倍体染色体,超二倍体少见,而原发性AML多为二倍体或超二倍体,烷化剂使用后的继发性白血病多出现复合染色体异常,最常见为-5/5q-,-7/7q-,继发于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的继发性白血病最易累及11q23或2lq22,致染色体易位。10天,尽量减少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不采用白细胞输注。
-
继发性白血病
在染色体数目异常中,常为亚二倍体染色体,超二倍体少见,而原发性AML多为二倍体或超二倍体,烷化剂使用后的继发性白血病多出现复合染色体异常,最常见为-5/5q-,-7/7q-,继发于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的继发性白血病最易累及11q23或2lq22,致染色体易位。10天,尽量减少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不采用白细胞输注。
-
老年人垂体瘤
概述:垂体瘤(hypophyseoma)是指腺垂体细胞腺瘤,它不包括鞍旁发生的瘤,也不包括从远处转移到垂体的恶性肿瘤。(2)外部促发因素的介入或缺乏抑制因素:①DA(多巴胺)受体基因表达的缺陷。正常垂体柄居中,小于4mm,垂体柄移位是垂体病变的间接指征。头颅侧位X线片上可见蝶鞍呈球形或对称性增大。89%,ACTH瘤70%~
-
甲状腺瘤
概述:甲状腺腺瘤(thyroidadenoma)是起源于甲状腺滤泡细胞的良性肿瘤,此病在全国散发性存在,于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稍多见。组织学:镜下观察发现,甲状腺腺瘤的组织学类型不同,可分为滤泡性腺瘤、乳头状腺瘤和不典型腺瘤,它们具有某些共同的组织学特点,又具有各自不同的病理表现。3.颈部淋巴结无肿大。
-
甲状腺腺瘤
概述:甲状腺腺瘤(thyroidadenoma)是起源于甲状腺滤泡细胞的良性肿瘤,此病在全国散发性存在,于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稍多见。组织学:镜下观察发现,甲状腺腺瘤的组织学类型不同,可分为滤泡性腺瘤、乳头状腺瘤和不典型腺瘤,它们具有某些共同的组织学特点,又具有各自不同的病理表现。3.颈部淋巴结无肿大。
-
RNA致瘤病毒
RNA致瘤病毒对动物逆转录病毒致癌的研究发现,由于病毒类型的不同,它们是通过转导(transduction)或插入突变(insertionalmutagenesis)这两种机制将其遗传物质整合到宿主细胞DNA中,并使宿主细胞分生转化的。HTLV-1病毒与AIDS病毒一样,转化的靶细胞是CD4+的T细胞亚群(辅助T细胞)。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淋巴瘤
淋巴瘤性脑膜炎常有复发,尤其那些在开始治疗时未接受鞘内预防性治疗的病人。实验室检查:病理检查:对可疑部位的组织取材活检是确诊本病的主要方法,其确诊率为75%~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淋巴瘤的治疗:大部分AIDS相关淋巴瘤属于高度恶性淋巴瘤,其组织类型为弥漫性大B细胞性(免疫母细胞变异型)或Burkitt样淋巴瘤。
-
艾滋病相关淋巴瘤
淋巴瘤性脑膜炎常有复发,尤其那些在开始治疗时未接受鞘内预防性治疗的病人。实验室检查:病理检查:对可疑部位的组织取材活检是确诊本病的主要方法,其确诊率为75%~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淋巴瘤的治疗:大部分AIDS相关淋巴瘤属于高度恶性淋巴瘤,其组织类型为弥漫性大B细胞性(免疫母细胞变异型)或Burkitt样淋巴瘤。
-
获得性免疫缺损综合征相关淋巴瘤
淋巴瘤性脑膜炎常有复发,尤其那些在开始治疗时未接受鞘内预防性治疗的病人。实验室检查:病理检查:对可疑部位的组织取材活检是确诊本病的主要方法,其确诊率为75%~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淋巴瘤的治疗:大部分AIDS相关淋巴瘤属于高度恶性淋巴瘤,其组织类型为弥漫性大B细胞性(免疫母细胞变异型)或Burkitt样淋巴瘤。
-
老年胆囊癌
概述:在胆囊恶性肿瘤中胆囊癌(carcinomaofthegallbladder)占首位,其他尚有肉瘤、类癌、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巨细胞腺癌等。肝门部胆管梗阻、肝内胆管扩张、肝门部淋巴结肿大等重要征象。常伴胆囊结石或囊壁钙化。经皮肝穿胆道造影(PTC)、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CT及MRI都有一定诊断价值。早期术后5年生存率为60%~
-
老年人胆囊癌
概述:在胆囊恶性肿瘤中胆囊癌(carcinomaofthegallbladder)占首位,其他尚有肉瘤、类癌、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巨细胞腺癌等。肝门部胆管梗阻、肝内胆管扩张、肝门部淋巴结肿大等重要征象。常伴胆囊结石或囊壁钙化。经皮肝穿胆道造影(PTC)、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CT及MRI都有一定诊断价值。早期术后5年生存率为60%~
-
老年急性白血病
急单白血病血清和尿溶菌酸活性增高,急粒白血病不增高,而急淋白血病常降低。肝、脾或淋巴结肿大极少见;在DA方案基础上附加第3种药,如硫鸟嘌呤(6TG)组成DAT方案)或依依托泊苷(VP-16)(DAE方案),也被探索可否提高老年AML的疗效,结果显示在CR率,DFS和生存期方面,DAT和DAE方案与DA方案相比同样无明显差别。
-
端粒酶
端粒酶的定义端粒酶(Telomerase),是基本的核蛋白逆转录酶,可将端粒DNA加至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端粒酶在保持端粒稳定、基因组完整、细胞长期的活性和潜在的继续增殖能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6、线粒体DNA。人工合成四膜虫端粒的重复DNA片段(TTGGGG)4.人和小鼠的端粒DNA重序列为TTGGG.人类端粒的长度约为15Kb碱基。
-
异位ACTH综合征
第一型主要为燕麦细胞肺癌患者,多见于男性。三、癌基因学说有些癌基因的功能与内分泌功能密切相关,其产物类似生长因子,生长因子受体或生长因子受体的功能性亚单位。四、细胞分化障碍学说产生异位激素的组织细胞在其正常的发育分化过程中,原来具有产生某些多肽激素和其他蛋白质的能力。证明静脉血中激素水平高于动脉。
-
老年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概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约50%患者在初诊时无症状;②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RAS);鉴别诊断:巨幼红细胞贫血患者血清维生素B12或叶酸减少,治疗后巨幼样变很快消失,骨髓活检无ALIP,有助鉴别。阿柔比星(阿克拉霉素)3~40%直接死于感染和出血。
-
生长因子
培养细胞的生长、增殖需要一系列营养物质:各种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等。其中一种能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称为神经生长因子;另一种有助于皮肤细胞的发育,称为表皮生长因子。一旦基因发生突变,通过错误的表达,新生的生长因子会出现缺陷,组织及器官就会出现病态性状,造成发育畸形。
-
膀胱胶样癌
包括原发性膀胱腺癌、脐尿管腺癌和转移性腺癌,其中主要为原发性膀胱腺癌,占膀胱癌的0.9%~④无其他原发癌。腺性膀胱炎:临床表现和膀胱肿瘤十分相似,一般需经膀胱镜检查和活组织检查鉴别。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时常引起排尿梗阻,黏膜充血,如合并膀胱结石和感染,其血尿症状酷似膀胱癌,且有时两者可同时存在。
-
膀胱黏液腺癌
包括原发性膀胱腺癌、脐尿管腺癌和转移性腺癌,其中主要为原发性膀胱腺癌,占膀胱癌的0.9%~④无其他原发癌。腺性膀胱炎:临床表现和膀胱肿瘤十分相似,一般需经膀胱镜检查和活组织检查鉴别。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时常引起排尿梗阻,黏膜充血,如合并膀胱结石和感染,其血尿症状酷似膀胱癌,且有时两者可同时存在。
-
膀胱印戒细胞癌
包括原发性膀胱腺癌、脐尿管腺癌和转移性腺癌,其中主要为原发性膀胱腺癌,占膀胱癌的0.9%~④无其他原发癌。腺性膀胱炎:临床表现和膀胱肿瘤十分相似,一般需经膀胱镜检查和活组织检查鉴别。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时常引起排尿梗阻,黏膜充血,如合并膀胱结石和感染,其血尿症状酷似膀胱癌,且有时两者可同时存在。
-
成人T细胞白血病
本病于1976年首先由日本学者高月清提出,其临床特征为肝、脾、淋巴结肿大、皮肤浸润、间质性肺浸润及高钙血症。B超:浅表淋巴结肿大,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者可提示。(2)外周血必须有异常T淋巴细胞,包括典型成人T淋巴白血病细胞(亦称花细胞及小而成熟的T细胞,细胞核有切入的凹陷或分叶核)。④LTHV-1抗体阳性。
-
成人T细胞性白血病
本病于1976年首先由日本学者高月清提出,其临床特征为肝、脾、淋巴结肿大、皮肤浸润、间质性肺浸润及高钙血症。B超:浅表淋巴结肿大,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者可提示。(2)外周血必须有异常T淋巴细胞,包括典型成人T淋巴白血病细胞(亦称花细胞及小而成熟的T细胞,细胞核有切入的凹陷或分叶核)。④LTHV-1抗体阳性。
-
成人型T细胞性白血病
本病于1976年首先由日本学者高月清提出,其临床特征为肝、脾、淋巴结肿大、皮肤浸润、间质性肺浸润及高钙血症。B超:浅表淋巴结肿大,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者可提示。(2)外周血必须有异常T淋巴细胞,包括典型成人T淋巴白血病细胞(亦称花细胞及小而成熟的T细胞,细胞核有切入的凹陷或分叶核)。④LTHV-1抗体阳性。
-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本病于1976年首先由日本学者高月清提出,其临床特征为肝、脾、淋巴结肿大、皮肤浸润、间质性肺浸润及高钙血症。B超:浅表淋巴结肿大,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者可提示。(2)外周血必须有异常T淋巴细胞,包括典型成人T淋巴白血病细胞(亦称花细胞及小而成熟的T细胞,细胞核有切入的凹陷或分叶核)。④LTHV-1抗体阳性。
-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
绝大多数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增生程度在活跃以上,约10%左右的急性白血病发病时为全血细胞减少,外周血可无幼稚细胞,无肝脾淋巴结肿大,骨髓活检增生减低,幼稚细胞比例占5%~苯致慢性白血病主要为CML,未见CLL。②增生中度减低:造血细胞面积在15%~2.小剂量阿糖胞苷联合阿地白介素(γIL-)治疗,阿糖胞苷(Ara-C)30~
-
白血病前期
绝大多数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增生程度在活跃以上,约10%左右的急性白血病发病时为全血细胞减少,外周血可无幼稚细胞,无肝脾淋巴结肿大,骨髓活检增生减低,幼稚细胞比例占5%~苯致慢性白血病主要为CML,未见CLL。②增生中度减低:造血细胞面积在15%~2.小剂量阿糖胞苷联合阿地白介素(γIL-)治疗,阿糖胞苷(Ara-C)30~
-
冒烟性白血病
绝大多数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增生程度在活跃以上,约10%左右的急性白血病发病时为全血细胞减少,外周血可无幼稚细胞,无肝脾淋巴结肿大,骨髓活检增生减低,幼稚细胞比例占5%~苯致慢性白血病主要为CML,未见CLL。②增生中度减低:造血细胞面积在15%~2.小剂量阿糖胞苷联合阿地白介素(γIL-)治疗,阿糖胞苷(Ara-C)30~
-
疱疹病毒乙亚科
本亚科包括巨细胞病毒属、鼠巨细胞病毒属和玫瑰疱疹病毒属,主要成员有:人巨细胞病毒(人疱疹病毒V型,HHV-5)、小白鼠巨细胞病毒(鼠疱疹病毒I型)。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已在HCMV基因组中查到了与鸟骨髓瘤病毒的v-myc癌基因和人c-myc原癌基因有关的核苷酸序列。病毒具有种特异性和培养细胞的细胞类型特异性。
-
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概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约50%患者在初诊时无症状;②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RAS);鉴别诊断:巨幼红细胞贫血患者血清维生素B12或叶酸减少,治疗后巨幼样变很快消失,骨髓活检无ALIP,有助鉴别。阿柔比星(阿克拉霉素)3~40%直接死于感染和出血。
-
膀胱腺癌
包括原发性膀胱腺癌、脐尿管腺癌和转移性腺癌,其中主要为原发性膀胱腺癌,占膀胱癌的0.9%~④无其他原发癌。腺性膀胱炎:临床表现和膀胱肿瘤十分相似,一般需经膀胱镜检查和活组织检查鉴别。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时常引起排尿梗阻,黏膜充血,如合并膀胱结石和感染,其血尿症状酷似膀胱癌,且有时两者可同时存在。
-
妊娠合并白血病
按细胞形态学分类,又将急性白血病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放射因素2.病毒因素3.遗传因素4.化学因素(1)化疗药物(2)乙亚胺及乙亚胺衍生物(3)苯等化学制剂(4)其他:氯霉素、布他酮(保泰松)、磺胺类等能抑制骨髓的药物均可诱发继发性白血病。(3)成分输血:贫血时可输浓缩红细胞。③泼尼松(P)40~
-
ATL
本病于1976年首先由日本学者高月清提出,其临床特征为肝、脾、淋巴结肿大、皮肤浸润、间质性肺浸润及高钙血症。B超:浅表淋巴结肿大,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者可提示。(2)外周血必须有异常T淋巴细胞,包括典型成人T淋巴白血病细胞(亦称花细胞及小而成熟的T细胞,细胞核有切入的凹陷或分叶核)。④LTHV-1抗体阳性。
-
老年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概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约50%患者在初诊时无症状;②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RAS);鉴别诊断:巨幼红细胞贫血患者血清维生素B12或叶酸减少,治疗后巨幼样变很快消失,骨髓活检无ALIP,有助鉴别。阿柔比星(阿克拉霉素)3~40%直接死于感染和出血。
-
异位抗利激素综合征
异位抗利激素综合征常见于肺癌,主要是燕麦细胞癌和未分化小细胞癌,鳞状细胞癌、腺棘皮癌也可引起。较少见与胸腺癌,胰腺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等。就仍然产生这些多肽激素或其他蛋白质。证明静脉血中激素水平高于动脉。地美环素可抑制水的重吸收,每日0.6—1.2g,分3次口服,可纠正低钠血症,需注意引起氮质血症的可能。
-
促肝细胞生长素
pHGF分类:消化系统药物肝脏疾病辅助治疗药物剂型:注射(冻干粉)剂:每支含多肽20mg。2.促肝细胞生长素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对吞噬细胞、T细胞、NK细胞有免疫增强作用;促肝细胞生长素的药代动力学:(尚不明确)促肝细胞生长素的适应证:适用于重症肝炎(肝功能衰竭早期或中期)、慢性活动性肝炎及肝硬化的综合治疗。
-
肝细胞水解物
pHGF分类:消化系统药物肝脏疾病辅助治疗药物剂型:注射(冻干粉)剂:每支含多肽20mg。2.促肝细胞生长素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对吞噬细胞、T细胞、NK细胞有免疫增强作用;促肝细胞生长素的药代动力学:(尚不明确)促肝细胞生长素的适应证:适用于重症肝炎(肝功能衰竭早期或中期)、慢性活动性肝炎及肝硬化的综合治疗。
-
亲嗜性逆转录病毒
逆转录病毒即RNA病毒,需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首先将RNA转变为cDNA,再在DNA复制、转录、翻译等蛋白酶作用下扩增的一类病毒。这时,由于骨髓细胞里面没有辅助病毒,所以整合进宿主基因组的逆转录病毒,不再有外壳蛋白可供包装,因此也就无法增殖,而只能被“陷”在宿主基因组中,通过细胞分裂而传给下一代子细胞。
-
逆转录病毒
逆转录病毒是RNA病毒,它有三个基因:gag-编码病毒的核心蛋白;有的逆转录病毒还带有癌基因(vonc),即有的逆转录病毒有致癌作用。这时,由于骨髓细胞里面没有辅助病毒,所以整合进宿主基因组的逆转录病毒,不再有外壳蛋白可供包装,因此也就无法增殖,而只能被“陷”在宿主基因组中,通过细胞分裂而传给下一代子细胞。
-
基因检测
通过基因检测,我们可以了解自己是否容易患上某些常见疾病(易感风险),如心脑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肿瘤等。后来人们在此基础上又结合微阵列芯片技术,发明了单碱基延伸法,目前一次检测多达18432个SNP位点,可以灵活的分给最多384人使用,使得检测可以标准化、高通量地进行,从而大大满足了基因检测普及化的要求。
-
亮氨酸拉链
亮氨酸拉链(leucinezipper)是由伸展的氨基酸组成,每7个氨基酸中的第7个氨基酸是亮氨酸,亮氨酸是疏水性氨基酸,排列在。c—fos的蛋白质产物本身不能同DNA结合,可是一旦同c-jun的蛋白质产物形成“拉链”式的异源二聚体后,却能与jun-jun同源二聚体一样具有DNA结合能力,且表现出更高的亲和力。
-
基因异常
在近亲婚配的群体中,比如基督教的阿曼门诺派,机率也较高。基因异常举例基因显性隐性常染色体马方(Marfan)综合征亨廷顿(Hutington)舞蹈病囊性纤维变性镰状细胞贫血X连锁家族性佝偻病遗传性肾炎红绿色盲血友病一个人的基因组成称之为基因型。异常X连锁隐性基因遗传X连锁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这种基因。
-
Burkitt淋巴瘤
但EB病毒常引起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生症,而少有发生本型淋巴瘤,因此本病的发生可能还有其它因素的存在。免疫组化染色表明,瘤细胞相当于不成熟的B细胞,个别病例属前B细胞表型,瘤细胞表达全B抗原CD20、CDl9及单克隆性SIg,常为λ轻链,重链可为μ、γ或α,也可表达CALLA,部分病例还表达TdT抗原。
-
卵巢硬化性间质瘤
是一种主要发生在年轻妇女的良性肿瘤。血浆中雌激素、睾酮、雄烯二酮、脱氢表雄酮均有升高。瘤细胞胞质透明或空泡、泡沫状或颗粒状,其中以核位于中央的空泡状瘤细胞和核偏于一侧的印戒样瘤细胞最具诊断价值(图1)。当年轻(30岁以下)患者盆腔有实性光滑包块,伴不育或月经紊乱症状时,诊断应考虑卵巢硬化性间质瘤的可能。
-
肿瘤抗原
此类肿瘤抗原虽由病毒基因所表达,但与病毒本身基因表达的产物有区别,故被称为病毒相关的肿瘤抗原,常见者如SV40病毒转化细胞表达的T抗原、人类腺病毒诱发肿瘤细胞表达的E1A抗原等。此类肿瘤抗原具有明显的肿瘤特异性;由于个体发育过程中对此类抗原已形成免疫耐受,故难以诱导机体产生针对胚胎抗原的杀瘤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