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错合畸形
乳牙是儿童的咀嚼器官,同时在引导恒牙萌出、保持牙弓长度、促进颌骨发育及维持正常颌间关系上起重要作用。如下颌乳磨牙过早缺失,则下切牙及乳尖牙可能向远中及舌侧移位,使前牙覆合、覆盖加深。X线头影测量是分析研究颅面生长发育和分析错合机制的重要手段。各种固定矫治器大都由带环、矫治弓丝及附件等3部分组成。
-
X线头影测量分析
X线头影测量(Cephalometrics),主要是测量X线头颅定位照像所得的影像,对牙颌、颅面各标志点描绘出一定的线角进行测量分析,从而了解牙颌、颅面软硬组织的结构,使对牙颌、颅面的检查、诊断由表面形态深入到内部的骨骼结构中去。下唇突点(LL):下唇之最突点。(7)上下中切牙角:上中切牙长轴与下中切牙长轴的交角。
-
前牙深覆盖
概述前牙深覆盖是指自下前牙切端至下前牙唇面的最大水平距离超过3mm者。4)导下颌向前形成中性合关系:这主要适合于上颌骨基本正常,下牙弓完好但处于远中后缩位的功能型前牙深覆盖错合畸形,可使用功能性矫正器矫正远中磨牙关系。(3)多生牙:上颌前牙区多生牙可使牙弓变大或引起上切牙唇向错位,造成前牙深覆盖过大。
-
矫治器
它可产生作用力,或由咀嚼肌口周肌功能作用力藉矫治器使畸形的颌骨、错位牙齿及牙周支持组织发生变化,以利于牙颌面正常生长发育。预防性矫治器、作用性矫治器、保持性矫治器、磁力矫治器、机械性矫治器、功能性矫治器等根据病人能否自行取戴,可分别归类于活动矫治器或固定矫治器范围。④能矫治较复杂的错合畸形。
-
功能性矫治器
功能性矫治器(FunctionalAppliance)是一种可摘矫治器,本身并不产生任何机械力,在口内的固位一般也不严格,其作用是通过改变口面肌肉功能促进合发育和颅面生长,从而矫正形成中的错合畸形。相反,下后牙垂直萌出多于上后牙时有利于建立Ⅲ类磨牙关系。颌骨关系严重不调者,可保持3~10个月积极治疗期,保持1年~
-
双颌前突
双颌前凸是上下颌都向前突出。5.前牙覆合浅,甚至成对刃合,嘴唇不易闭上;3.双颌前突伴口呼吸习惯者,应及早治疗,以制止口呼吸。辅助检查以“A”项检查为主,其中尤应以X线头影测量侧位片的检查为重要。疗效评价1.治愈:做过减数治疗,美观与咀嚼功能均有改善。3.未愈:错合畸形未有改善。
-
上下牙弓近远中关系异常
前牙反合、近中错合及下颌前突3个症状均是上下牙弓近远中关系异常。下颌的形态、大小基本正常,上下颌骨关系无明显异常,颏部不前突或显前突,颜面基本正常。4.上颌发育不足而下颌过度发育,反覆合深,反覆盖大,畸形最严重。疗效评价1.治愈:前牙反合解除,覆合覆盖正常,牙齿排列整齐,后牙有咬合接触;
-
地包天
前牙反合、近中错合及下颌前突3个症状均是上下牙弓近远中关系异常。下颌的形态、大小基本正常,上下颌骨关系无明显异常,颏部不前突或显前突,颜面基本正常。4.上颌发育不足而下颌过度发育,反覆合深,反覆盖大,畸形最严重。疗效评价1.治愈:前牙反合解除,覆合覆盖正常,牙齿排列整齐,后牙有咬合接触;
-
非拔牙矫治
非拔牙矫治,即在治疗过程中不需因正畸目的而拔牙齿的矫治方法。在正畸始疗中拔牙与否历来是争论的焦点。定的适应证,对于牙颌畸形要做科学的诊断分析;有时某些为拔牙矫治适应证的病例采用非拔牙矫治,往往导致拥挤复发,矫治后牙齿及颔骨前突,只有掌握好非拔牙矫正的适应证,才能成功地矫正错合畸形。
-
锁合
概述锁合是后牙的一种错合畸形,上颌个别后牙或多数后牙被锁结在下后牙的颊侧,或是下颌个别后牙或多数后牙被锁在结在上后牙的颊侧,为锁合畸形。治疗措施锁合对咀嚼功能、颌面发育及咀嚼器官的健康影响大,应尽早矫治。病因学1.个别牙锁合可因个别乳磨牙早失、滞留或恒牙胚位置异常,错位萌出而造成锁合。
-
生物调节器
生物调节器是一种调节舌位置,促使唇闭合,改善牙弓形态和牙弓关系以确定中性合的颌骨功能矫形器。矫治器制作与一般活动矫治器制作工序相似,要严格按合蜡记录的关系将石膏模型上合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形成后牙的牙导面和前牙区塑胶托;上颌牙齿接触的“光亮区”在近中龈侧,以刺激上后牙向远中合向萌出。
-
吮咬习惯
吮咬习惯(SuckingandBitingHabits)常发生在婴儿时期,由于吮吸活动不足、过早断奶或缺乏与家人交流情感,常常在哺乳时间之外或睡眠时吮吸手指、吮颊、吮唇等,这种下意识的吮吸活动常常持续到儿童时期。吮咬颊部的患者,由于吮咬颊部,牙弓颊侧的压力过大,妨碍了牙弓宽度的发育,可使上下牙弓狭窄。
-
骨性反合
骨性反合是上下颌骨大小不调所致的上下颌矢状向关系异常的错合畸形,常为上颌骨发育不足,下颌骨发育过度所致。病因(1)遗传因素:遗传性下颌前突,发育过大。如果牵引方向与平面平行,上颌除向前移外还将产生旋转(前份上旋、后份下旋),同时随着面罩向后方的反作用力,可将下颌向后移并抑制下颌生长。
-
下颌前突畸形临床路径(2009年版)
基本信息:《下颌前突畸形临床路径(2009年版)》由卫生部于2009年9月18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口腔科6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61号)印发。2.全身无手术禁忌证。:必须检查的项目:1.线头影测量、模型外科设计;(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2.上下牙列就位于咬合导板内,咬合关系稳定。
-
牙性Ⅲ类错合正畸治疗临床路径(2016年版)
同时,要落实以下要求,进一步提高临床路径管理水平和实施效果。: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表现:后牙近中关系、前牙反合、面型基本正常。3.存在骨性开合、骨性后牙反合的患者不进入该路径。4.头颅侧位片、全口曲面断层片;16月)复诊(粘着矫治器后16~
-
牙性Ⅲ类错合正畸治疗临床路径(2016年县级医院版)
同时,要落实以下要求,进一步提高临床路径管理水平和实施效果。: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表现:后牙近中关系、前牙反合、面型基本正常。2.X线表现:头颅侧位片显示上下颌骨矢状向关系正常、上颌前牙位置偏后、直立,下颌前牙前凸或唇倾。10月复诊(粘着矫治器后11~
-
恒牙
恒牙的生长顺序人六岁左右乳牙开始逐渐脱落,第一磨牙首先长出,大部分恒牙在14岁左右出齐。同时恒中切牙萌出,乳中切牙脱落,随后侧切牙,尖牙、第二、三磨牙依次长出。4.牙齿X线片:临床上乳、恒牙不易区分时,可摄X线片,观察颌骨内的牙胚来区别。换牙时的注意事项换牙的时候,儿童已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