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尿儿茶酚胺
概述:儿茶酚胺是由肾上腺髓质,肾上腺神经元及肾上腺外嗜铬体分泌的激素,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上腺上腺素、多巴胺和多巴。留取24h尿液,以浓盐酸5~附注:(1)使用维生素C、维生素B2、氯丙嗪、氨苄西林、肾上腺素、水合氯醛、甲基多巴、四环素、地西泮、咖啡因、利血平、哌替啶和抗高血压药等可影响测定结果。
-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临床路径(2009年版)
基本信息:《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临床路径(2009年版)》由卫生部于2009年10月13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内分泌科5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73号)印发。2.血压监测提示为阵发性高血压、阵发性高血压加重或持续性高血压。(3)血、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测定,激发试验和/或抑制试验;
-
嗜铬细胞瘤(外科)
胰岛血糖素(glucagon)可兴奋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瘤释放儿茶酚胺,引起高血压,而对正常人及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无此反应。嗜铬细胞瘤能自主分泌儿茶酚胺,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以及多巴胺。发作时可伴有心悸、气短、胸部压抑、头痛、面色苍白、大量出汗、视力模糊等,严重者可出现脑溢血或肺水肿等高血压危象。
-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临床路径(2019年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900-923.)及《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诊断治疗的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肾上腺学组.1.进行术前药物准备、控制血压及对症治疗。2.手术切除肿瘤。(3)血、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测定;(4)X线胸片或胸部CT、心电图、动态血压监测、超声心动图、腹部超声、腹盆或肾上腺CT或MRI。
-
组胺激发试验
操作名称:组胺激发试验适应证:嗜钠细胞瘤鉴别诊断。禁忌证:严重高血压病伴心力衰竭。2.药物组胺针。同时记录脉率,观察患者反应。5、收集试验前和注射组胺后2h的尿液,测定儿茶酚胺,亦可测血儿茶酚胺和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2.正常人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注射组胺后血压上升<2.6kPa(20mmHg),不如冷压试验显著。
-
尿苦杏仁酸
概述:儿茶酚胺几乎全部在体内代谢,产物为VMA。其代谢途径有二:少部分的CA经单胺氧化化酶作用,生成对-二羟杏仁酸,大部分CA经CA-O-甲基转移酶作用后变为3-甲氧肾上腺肾上腺素或去甲氧肾上腺肾上腺素,最后变为VMA。试剂:(1)醋酸乙酯。(2)氯仿。(6)0.1mol/L氢氧化钠溶液。在留尿过程中应置4℃冰箱或冰冻保存。
-
尿3-甲氧基-4-羟苦杏仁酸
概述:儿茶酚胺几乎全部在体内代谢,产物为VMA。其代谢途径有二:少部分的CA经单胺氧化化酶作用,生成对-二羟杏仁酸,大部分CA经CA-O-甲基转移酶作用后变为3-甲氧肾上腺肾上腺素或去甲氧肾上腺肾上腺素,最后变为VMA。试剂:(1)醋酸乙酯。(2)氯仿。(6)0.1mol/L氢氧化钠溶液。在留尿过程中应置4℃冰箱或冰冻保存。
-
去甲-3-甲氧肾上腺素
概述:甲氧肾上腺肾上腺素及去甲氧肾上腺肾上腺素为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上腺上腺素的中间产物,其测定方法为化学荧光法。因此,如遇一项检查结果正常,不能排除嗜铬细胞瘤。相关疾病:嗜铬细胞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肝硬化、原发性高血压、库欣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低血压、风湿热
-
3-甲氧基肾上腺素
概述:甲氧肾上腺肾上腺素及去甲氧肾上腺肾上腺素为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上腺上腺素的中间产物,其测定方法为化学荧光法。因此,如遇一项检查结果正常,不能排除嗜铬细胞瘤。相关疾病:嗜铬细胞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肝硬化、原发性高血压、库欣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低血压、风湿热
-
肾上腺素肿瘤的131I-MIBG治疗
概述:自1979年美国密执安大学Weiland等报道131I-MIBG作为肾上腺髓质显像剂后,131I-MIBG不但用于显像诊断嗜铬细胞瘤及其他神经内分泌肿瘤,还可用大剂量131I-MIBG治疗恶性嗜铬细胞瘤及神经母细胞瘤,经国内外学者临床应用证明,是一种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适应证:适应证如下:1.不能手术切除的嗜铬细胞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