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迷路听神经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经迷路听神经瘤切除术分类:神经外科/颅内肿瘤手术/幕下肿瘤手术/听神经瘤手术ICD编码:04.0103概述:经迷路听神经瘤切除术最初由Iange(1934)提出,House等(1964)倡用并将此手术规范化。3.切除骨迷路后,进行内耳道周围管壁的切除,沿岩上窦扩大开口朝向内耳道,其后方即见到颅后窝硬脑膜。
-
听神经鞘瘤
概述:听神经鞘瘤(Acousticneurinoma)占颅内肿瘤的7.79%~诊断:有典型桥小脑角综合征和内耳道扩大者,即可确诊。脑干移位,压在对侧天幕切迹时则可出现同侧锥体束征及感觉减退。肿瘤向下发展,压迫第9、10、11颅神经,可引起吞咽困难,进食呛咳、声音嘶哑、同侧咽反射减退或消失、软腭麻痹、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乏力。
-
经颅中窝进路听神经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经颅中窝进路听神经瘤切除术别名:经中颅窝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分类:耳鼻喉科/内耳及听神经、面神经手术/听神经瘤切除术ICD编码:04.0101概述:听神经瘤是指生长在蜗神经及前庭神经各分支上的神经鞘膜瘤,70%以上原发于前庭神经,其中以前庭上神经为多。分别形成蛛网膜内、硬脑膜下及骨板内、外积血。
-
岩椎炎岩部切除术
手术名称:岩椎炎岩部切除术别名:岩部炎岩部切除术分类:耳鼻喉科/中耳手术/耳源性并发症的手术治疗ICD编码:20.5901概述:岩锥炎系中耳、乳突炎症扩展至颞骨岩部气房引起的化脓性炎症。①清除前半规管与颅中窝硬脑膜板间的气房,向内可达岩尖上部,注意避免损伤从内耳道至膝神经节的面神经;
-
经迷路进路听神经瘤切除术
听神经瘤的临床表现与肿瘤原发部位和体积有直接关系。1917年,以Cushing为代表的发展时期,此时已开展了经枕下、经乳突术式及结扎乙状窦的联合术式等,并注意到出血和感染是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3.脑脊液耳鼻漏可发生在内耳道及鼓窦入口部封闭不全者,脑脊液由此进入鼓室、经咽鼓管流至鼻咽部,病人低头时由前鼻孔滴出。
-
面神经移植术
耳大神经切取方法:在同侧胸锁乳突肌的中部,横行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在胸锁乳突肌表面即可找到该神经。腓肠神经切取方法;若在行内耳道段或迷路段面神经手术之后封闭内耳道和覆盖面神经之后,鼓室盖用骨片及筋膜重建。11.乙状窦损伤注意乙状窦位置的异常,有时就在乳突皮质下,有时盖有气房而乙状窦位置较深。
-
面神经
面神经由两个根组成,一个是较大的运动根,另一个是较小的中间神经(感觉和副交感纤维),自小脑中脚下缘出脑后进入内耳门,两根合成一干,穿过内耳道底进入面神经管,由茎乳孔出颅,向前穿过腮腺到达面部。否则须施行神经移植术。否则肉芽瘢痕和结缔组织可沿神经鞘膜破损处长入,不仅增加手术困难,并将减少恢复机会。
-
面神经减压术
在脑膜中动脉后方外侧为岩大浅神经,走行于脑膜与颅中窝底之间,向后分离可见弓状隆凸,为前半规管标志。(4)切开神经鞘:内耳道段、迷路段、膝状神经节和鼓室段的面神经鞘已切开,继续切开锥段和乳突段,进行面神经全程减压(图9.3.4.1-29)。乳突段在茎乳孔处1cm的范围,神经鞘膜很厚,约2~给维生素可帮助神经再生。
-
面神经松解减压术
在脑膜中动脉后方外侧为岩大浅神经,走行于脑膜与颅中窝底之间,向后分离可见弓状隆凸,为前半规管标志。(4)切开神经鞘:内耳道段、迷路段、膝状神经节和鼓室段的面神经鞘已切开,继续切开锥段和乳突段,进行面神经全程减压(图9.3.4.1-29)。乳突段在茎乳孔处1cm的范围,神经鞘膜很厚,约2~给维生素可帮助神经再生。
-
面神经-舌下神经吻合术
在颅中窝进路行内耳道手术,分离颅中窝脑膜时要避免损伤。(4)面神经垂直段常分为2支或3支,各有其骨管,或在出茎乳孔前又融合而出颞骨,有的不融合,分别出颞骨(图9.3.4.4-0-6A、B)。该种畸形常伴有前庭窗或镫骨发育异常。否则肉芽瘢痕和结缔组织可沿神经鞘膜破损处长入,不仅增加手术困难,并将减少恢复机会。
-
舌下神经与面神经吻合术
在颅中窝进路行内耳道手术,分离颅中窝脑膜时要避免损伤。(4)面神经垂直段常分为2支或3支,各有其骨管,或在出茎乳孔前又融合而出颞骨,有的不融合,分别出颞骨(图9.3.4.4-0-6A、B)。该种畸形常伴有前庭窗或镫骨发育异常。否则肉芽瘢痕和结缔组织可沿神经鞘膜破损处长入,不仅增加手术困难,并将减少恢复机会。
-
经迷路后进路听神经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经迷路后进路听神经瘤切除术别名:经迷路后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前方保留耳道后壁一薄层骨板,以鼓窦入口和面神经垂直段为前界;上方以颞线为界,与天盖取平;后、下方以乙状窦为界,充分清除窦脑膜角、坚角及乙状窦周围气房,开放乳突尖,显露下述标志:①鼓窦入口的钻骨窝、钻骨体部及面神经乳突段上端骨管;
-
感音神经性聋
疾病概述:由于螺旋器毛细胞,听神经,听传导径路或各能神经元受损害,致声音的感受与神经冲动传递障碍者,称感音性或神经性聋。以上两者同时或其中之一出现于内耳,就会阻断耳蜗微循环、造成供血减少、代谢紊乱,继之累及听和前庭感觉上皮,导致潜涵性聋。
-
耳硬化
无明显原因的、与年龄不相符的感音性聋患者,如有耳硬化家族史,鼓膜上有Schwartze,如有耳硬化家族史,鼓膜上有Schwartze征,听力图上仍可见气骨导间距,As型鼓室导抗图,言语识别率低,特别是在X线断层片上发现迷路或内耳道骨壁上有增生区者,可确诊为迷路性耳硬化。
-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别名: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分类:神经外科/颅内肿瘤手术/幕下肿瘤手术/听神经瘤手术ICD编码:04.0102概述:听神经瘤为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的8%~耳蜗神经解剖保留率68%,功能保留率39%。小脑桥脑角前界是颞骨岩部、岩上窦、三叉神经;
-
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别名: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分类:神经外科/颅内肿瘤手术/幕下肿瘤手术/听神经瘤手术ICD编码:04.0102概述:听神经瘤为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的8%~耳蜗神经解剖保留率68%,功能保留率39%。小脑桥脑角前界是颞骨岩部、岩上窦、三叉神经;
-
前庭神经切除术
适应症:前庭神经切除术适用于:1.凡有不能控制的眩晕而听力良好,经内淋巴囊手术失败的病人,可考虑行颅中窝或迷路后前庭神经切断。骨窗上缘达横窦,前缘近乙状窦。Pulec报道,约有15%病例面神经的膝神经节无骨板覆盖,在显微镜下从后向前分离可避免掀起岩大浅神经。10mm厚,将内耳道上壁磨成1cm×1cm大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