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胸廓成形术
目前多采用改良式的胸廓成形术,只切除脓胸表面相应肋骨及增厚的壁层胸膜,保留肋骨骨膜、肋间肌、肋间血管及神经。第一期可切除3或4根肋骨。取后外侧切口,沿脓腔中部所在肋床进胸,吸净脓液并彻底刮净脓腔内壁上的结核肉芽组织和干酪样物质。术前尽量减少痰液,手术时头部稍低,麻醉师勤吸痰,防止痰液流入对侧。
-
胸膜外胸廓改形
手术名称:胸膜外胸廓成形术别名:胸廓外成形术;麻醉和体位: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第1肋骨短小,呈水平位,其上前部有锁骨下静脉经过,前斜角肌肌腱附着点之后为锁骨下动脉,第1肋后端及第1胸椎横突前为臂丛神经根,在剥离第1肋骨骨膜及切除时,必须注意保护上面的血管神经,在骨膜鞘中操作可避免对它们的损伤。
-
胸膜外胸廓成形术
手术名称:胸膜外胸廓成形术别名:胸廓外成形术;麻醉和体位: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第1肋骨短小,呈水平位,其上前部有锁骨下静脉经过,前斜角肌肌腱附着点之后为锁骨下动脉,第1肋后端及第1胸椎横突前为臂丛神经根,在剥离第1肋骨骨膜及切除时,必须注意保护上面的血管神经,在骨膜鞘中操作可避免对它们的损伤。
-
骨成形胸廓成形术
手术名称:骨成形胸廓成形术别名:骨成形胸廓改形术分类:胸外科/肺手术/肺结核的手术治疗/胸廓成形术ICD编码:34.7905概述:胸廓成形术是一种永久性的,不可复原的萎陷治疗方法。3.不宜做一侧全肺切除者。空洞型肺结核及支气管扩张者,如痰量较多或合并有继发感染,术前应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设法使痰量减少。
-
骨成形胸廓改形术
手术名称:骨成形胸廓成形术别名:骨成形胸廓改形术分类:胸外科/肺手术/肺结核的手术治疗/胸廓成形术ICD编码:34.7905概述:胸廓成形术是一种永久性的,不可复原的萎陷治疗方法。3.不宜做一侧全肺切除者。空洞型肺结核及支气管扩张者,如痰量较多或合并有继发感染,术前应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设法使痰量减少。
-
肺结核肺切除术
空洞型肺结核及支气管扩张者,如痰量较多或合并有继发感染,术前应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设法使痰量减少。手术步骤:见肺切除术术中注意要点:1.选择全肺切除术要慎重全肺切除术的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对心肺功能的影响很大,选择手术对象应严格,特别是作右全肺切除更要慎重。
-
支气管瘘修补术
概述:支气管瘘分为支气管胸膜瘘和支气管淋巴瘘。操作名称:支气管瘘修补术适应证:支气管瘘修补术的适应证如下:1.患者一般状况可,不伴有严重的感染。2.若合并严重的胸腔内感染,则应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胸腔内闭式引流充分后(引流量<10ml/d),多于肺切除术后3~6个月行手术治疗。
-
胸椎结核椎旁脓肿穿入胸腔
概述:脊椎结核寒性脓肿可以局部浸润或直接破溃穿入相邻的器官,最常见者为肺脏,穿入食管或结肠等则少见,破溃穿入胸腔时可遇到。4种抗结核药物治疗,加用强的松20~2.体位病人侧卧位,胸腔包裹脓腔侧进行手术。辅助检查:X线摄片:除有胸膜炎或包裹积液,纵隔隐约可见扩大的椎旁阴影外,两肺野及纵隔无活动性结核病灶。
-
开窗引流法
手术名称:开窗引流术别名:开窗引流法分类:胸外科/胸膜手术/脓胸的手术治疗ICD编码:34.0902概述:开窗引流术是为了在胸壁上建立一个大小适中,皮肤为衬里的持久引流。不能闭窗或闭窗失败的脓胸患者,因开窗后脓腔缩小,患者全身情况改善,为胸廓成形术和其他手术创造了条件。向上游离皮瓣至起点线高度(图5.3.2.4-1)。
-
支气管造影术
手术名称:支气管造影术别名:支气管造影检查;游离碘易被机体吸收,产生毒性反应,故变色的碘油不能使用。②碘水剂:造影用的碘水剂品种很多,主要成分是水溶性碘盐,混合于纤维素胶性溶液内,被吸收后,经水解成为复杂的有机碘化物,由肾脏排出,并分解为游离碘或其他无机碘化物,故无碘过敏反应或其他中毒之虞。
-
开窗引流术
手术名称:开窗引流术别名:开窗引流法分类:胸外科/胸膜手术/脓胸的手术治疗ICD编码:34.0902概述:开窗引流术是为了在胸壁上建立一个大小适中,皮肤为衬里的持久引流。不能闭窗或闭窗失败的脓胸患者,因开窗后脓腔缩小,患者全身情况改善,为胸廓成形术和其他手术创造了条件。向上游离皮瓣至起点线高度(图5.3.2.4-1)。
-
常用手术体位
俯卧位用于颅后窝、背部手术,脊柱(如椎间盘手术)、脊髓手术(如椎板切开探查减压术),胸交感神经切除术,臀部手术等。侧卧30°-45°1.腰交感神经切除手术患侧背部垫一小软枕,使向对侧倾斜30°-45°,上腿稍屈。低头、前倾,枕颈部伸直,前额颞部用托架固定,双上肢微屈肘、向前固定于托板上。需要时,两下肢缠弹性绷带。
-
支气管造影检查
手术名称:支气管造影术别名:支气管造影检查;游离碘易被机体吸收,产生毒性反应,故变色的碘油不能使用。②碘水剂:造影用的碘水剂品种很多,主要成分是水溶性碘盐,混合于纤维素胶性溶液内,被吸收后,经水解成为复杂的有机碘化物,由肾脏排出,并分解为游离碘或其他无机碘化物,故无碘过敏反应或其他中毒之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