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苯达唑
阿苯达唑药典标准:品名:中文名:阿苯达唑汉语拼音:Abendazuo英文名:Albendazole结构式:分子式与分子量:C12H15N3O2S265.34来源(名称)、含量(效价):本品为5-(丙硫基)-2-苯并咪唑-氨基甲酸甲酯。(2)取本品约0.1g,溶于微温的稀硫酸中,滴加碘化铋钾试液,即生成红棕色沉淀。扑尔虫,肠虫清,阿丙条;
-
土源性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2010年版)
对不同地区的重点人群,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式,广泛宣传寄生虫病的危害和核心知识,提高群众自我防病意识,增强群众参与查病、驱虫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以钩虫感染为主的地区,重点人群为职业暴露人群;以蛔虫感染为主的地区,可选用噻嘧啶、阿苯达唑、甲苯达唑、伊维菌素、复方阿苯达唑等药物驱虫。
-
阿苯达唑片
阿苯达唑片药典标准:品名:中文名:阿苯达唑片汉语拼音:AbendazuoPian英文名:AlbendazoleTablets含量或效价规定:本品含阿苯达唑(C12H15N3O2S)应为标示量的90.0%~(2)取含量测定项下的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ⅣA)测定,在295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277nm波长处有最小吸收。
-
阿苯达唑颗粒
阿苯达唑颗粒药典标准:品名:中文名:阿苯达唑颗粒汉语拼音:AbendazuoKeli英文名:AlbendazoleGranules含量或效价规定:本品含阿苯达唑(C12H15N3O2S)应为标示量的90.0%~(2)取含量测定项下的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ⅣA)测定,在295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277nm的波长处有最小吸收。
-
多房性包虫病
概述:多房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multilocularis)是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泡型棘球蚴(泡球蚴)寄生人体所致的疾病,又称泡球蚴病(alveolarechinococcosis,Ae)、多房性包虫病(multilocularhydatidosis)。节片有四五个。在本病流行区,受感染的鼠类被狐或野狗等捕食,泡球蚴囊腔中原头节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
-
多房棘球蚴病
概述:多房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multilocularis)是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泡型棘球蚴(泡球蚴)寄生人体所致的疾病,又称泡球蚴病(alveolarechinococcosis,Ae)、多房性包虫病(multilocularhydatidosis)。节片有四五个。在本病流行区,受感染的鼠类被狐或野狗等捕食,泡球蚴囊腔中原头节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
-
泡状棘球蚴病
概述:多房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multilocularis)是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泡型棘球蚴(泡球蚴)寄生人体所致的疾病,又称泡球蚴病(alveolarechinococcosis,Ae)、多房性包虫病(multilocularhydatidosis)。节片有四五个。在本病流行区,受感染的鼠类被狐或野狗等捕食,泡球蚴囊腔中原头节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
-
泡型包虫病
概述:多房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multilocularis)是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泡型棘球蚴(泡球蚴)寄生人体所致的疾病,又称泡球蚴病(alveolarechinococcosis,Ae)、多房性包虫病(multilocularhydatidosis)。节片有四五个。在本病流行区,受感染的鼠类被狐或野狗等捕食,泡球蚴囊腔中原头节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
-
阿苯达唑胶囊
阿苯达唑胶囊药典标准:品名:中文名:阿苯达唑胶囊汉语拼音:AbendazuoJiaonang英文名:AlbendazoleCapsules含量或效价规定:本品含阿苯达唑(C12H15N3O2S)应为标示量的90.0%~其他:应符合胶囊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ⅠE)。注意事项:1.蛲虫病易自身重复感染,故在治疗2周后应重复治疗一次。
-
眼囊尾蚴病
3、人群易感性任何性别、年龄都可患本病。(三)治疗中注意事项1、必须住院治疗,皮肤型囊尾蚴病患者因亦有潜在的脑囊尾蚴病之可能,治疗中亦可能出现较剧烈的副反应或脑部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脑疝故亦应住院治疗。3、眼囊尾蚴病禁止杀虫治疗,因活虫被杀死后引起的炎症反应会加重视力障碍,甚至失明,必须手术摘。
-
皮下及肌肉囊尾蚴病
疾病分类:感染科疾病概述:囊尾蚴病俗称囊虫病,其危害程度大于绦虫病。2.脑囊尾蚴病。个别人反应较重,可发生过敏性休克或脑疝,原有癫痫发作者尤应注意,也可加重脑水肿,此主要是虫体死亡后产生炎症脑水肿,引起颅内压增高以及过敏反应所致。疗程中亦可常规应用地塞米松和甘露醇,以防止副反应的发生或加重。
-
颚口线虫病
疾病名称:颚口线虫病英文名称:gnathostomiasis别名:棘颚口线虫病分类:感染内科寄生虫病蠕虫病ICD号:B83.1流行病学:传染源:棘颚口线虫的第一中间宿主剑水蚤、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类)、转续宿主(蛙、蛇、鸭、猪等)和终宿主(猫、狗)等都是本病的传染源。多无皮下游走性肿块。皮下结节活检可发现猪囊尾蚴。
-
鞭虫病
概述:鞭虫病(trichuriasis)为病名。成虫以其细长的前段插入肠粘膜乃至肠粘膜下层,从组织中和血液中摄取营养,加上分泌物的刺激作用,肠壁粘膜组织呈现轻度炎症或点状出血,亦可见到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粪便涂片检查有大量虫卵。相关药品:甲硝唑、阿苯达唑、左旋咪唑、奥克太尔、氟苯达唑相关检查:浆细胞、血红蛋白
-
蛲虫性阴道炎
疾病代码:ICD:N77.1*疾病分类:妇产科疾病概述:蛲虫性阴道炎是由于蛲虫寄生于人体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1.内服疗法(1)甲苯达唑(甲苯咪唑,安乐士,Mebendazole):小儿为4~200mg,顿服。2.外用疗法蛲虫药膏(含百部浸膏3%,甲紫0.2%)、10%氧化锌软膏、2%氯化氨汞(白降汞)软膏、1%薄荷软膏、10%硫黄软膏等。
-
肺部钩虫病
药物驱虫治疗可选用阿苯达唑(肠虫清)、左旋咪唑、奥苯达唑(Oxibendazole)等。肺部钩虫病的临床表现:患者接触污染物的手、足部位常出现小出血点、丘疹、小疱疹,甚痒,即钩蚴性皮炎,或有低热、咽痒、疼痛、干咳,痰中带血,甚至大咯血,部分患者可出现一过性气急、胸闷、喘息等哮喘样发作症状。痰检或可找到丝状蚴。
-
肺钩虫病
药物驱虫治疗可选用阿苯达唑(肠虫清)、左旋咪唑、奥苯达唑(Oxibendazole)等。肺部钩虫病的临床表现:患者接触污染物的手、足部位常出现小出血点、丘疹、小疱疹,甚痒,即钩蚴性皮炎,或有低热、咽痒、疼痛、干咳,痰中带血,甚至大咯血,部分患者可出现一过性气急、胸闷、喘息等哮喘样发作症状。痰检或可找到丝状蚴。
-
肺钩口线虫病
药物驱虫治疗可选用阿苯达唑(肠虫清)、左旋咪唑、奥苯达唑(Oxibendazole)等。肺部钩虫病的临床表现:患者接触污染物的手、足部位常出现小出血点、丘疹、小疱疹,甚痒,即钩蚴性皮炎,或有低热、咽痒、疼痛、干咳,痰中带血,甚至大咯血,部分患者可出现一过性气急、胸闷、喘息等哮喘样发作症状。痰检或可找到丝状蚴。
-
肺十二指肠虫病
药物驱虫治疗可选用阿苯达唑(肠虫清)、左旋咪唑、奥苯达唑(Oxibendazole)等。肺部钩虫病的临床表现:患者接触污染物的手、足部位常出现小出血点、丘疹、小疱疹,甚痒,即钩蚴性皮炎,或有低热、咽痒、疼痛、干咳,痰中带血,甚至大咯血,部分患者可出现一过性气急、胸闷、喘息等哮喘样发作症状。痰检或可找到丝状蚴。
-
椎管内寄生虫病手术
手术名称:椎管内寄生虫病手术分类:神经外科/椎管其他疾病手术ICD编码:03.414概述:椎管内寄生虫病的外科治疗国内外时有报道。临床表现主要是:背痛,两下肢麻木和无力,多见于椎管内囊虫病人;2.来自牧区病人,患进行性两下肢感觉和运动障碍,二便困难。3.脑脊液漏多因硬脊膜和(或)肌肉层缝合不严引起。
-
肺蛔虫病
肺蛔虫病患者主要有畏寒、发热、胸闷、咽痒、干咳、荨麻疹等症状,少部分患者可有哮喘、呼吸困难、痰中带血、胸痛、头痛、抽搐、昏迷等中毒性脑病症状。②经小肠黏膜淋巴管、胸导管、左心到肺;肺蛔虫病的诊断:肺蛔虫病的诊断需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但蛔虫感染仍以寄生虫学诊断为主。
-
内脏蠕虫蚴移行症
肝、肺、脑、眼、肠等有关器官可造成肉牙肿损害。3、管圆线虫蚴移行症除根据临床所见的脑膜症状及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外,还应疗效有无吞食或接触此寄生虫的中间宿主或转续宿主的历史,如未检到病原,职能作推断性诊断。阿苯达唑或用海群生、噻苯咪唑及硫双二氯酚等均未见效,份儿刺激裂头蚴移行,增加局部疼痛和肿胀。
-
猪巨吻棘头虫病
概述:巨吻棘头虫病(macracanthorhynchiasis)是猪巨吻棘头虫(Macrocanthorhushirudinaceus)寄生于小肠所致。棘头虫病;猪巨吻棘头虫病分类:感染内科寄生虫病蠕虫病ICD号:B83.8流行病学:猪是重要的传染源,人传播的意义不大。颈部短,圆柱形,与吻鞘相连。驱虫治疗:尚无特效驱虫药。相关药品:阿苯达唑、左旋咪唑
-
艾氏小杆线虫病
症状体征艾氏小杆线虫浸入泌尿系统可引起发热、腰痛、血尿、尿频或尿痛等症状,当肾实质受累时亦可出现下肢和阴囊水肿、乳糜尿、蛋白尿或脓尿,尿液镜检有红、白细胞和管型。诊断检查诊断本病依据从患者尿液沉淀物中或从粪便中镜检出虫体或虫卵。治疗方案治疗药物可用甲苯咪唑、阿苯达唑、左旋咪唑等。
-
肠蛔虫症
疾病分类:感染科疾病概述:胆道蛔虫症是肠道蛔虫病中最严重的一种并发症。粪便检查发现蛔虫卵,胃肠钡餐透视发现蛔虫阴影,或有粪便排出或吐出蛔虫史者,均可明确蛔虫病的诊断。1、驱虫治疗苯咪唑类药物是广谱、高效、低毒的抗虫药物,应用最广的有甲苯咪唑和阿苯达唑。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有利于本病的控制。
-
蛔蚴移行症
疾病分类:感染科疾病概述:弓首蛔蚴移行症在国外系指内脏蠕虫蚴移行症,为动物蛔虫蚴在人体各脏器中移行所致的疾病。诊断:怪食癖儿童有持续较高的嗜酸粒细胞增多,伴肝肿大、压痛和高丙球蛋白血症时,即应考虑本病的可能。1、驱虫治疗苯咪唑类药物是广谱、高效、低毒的抗虫药物,应用最广的有甲苯咪唑和阿苯达唑。
-
蛔虫性脑病
疾病分类:感染科疾病概述:蛔虫病是由似蚯蚓蛔线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引起传染病。3、易感人群人对蛔虫普遍易感。本病以散发为主,但有时可发生集体性感染。除肠蛔虫症状外,还可引起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1、驱虫治疗苯咪唑类药物是广谱、高效、低毒的抗虫药物,应用最广的有甲苯咪唑和阿苯达唑。
-
异位蛔虫症
疾病分类:感染科疾病概述:蛔虫病是由似蚯蚓蛔线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引起传染病。3、易感人群人对蛔虫普遍易感。蛔虫有钻孔习性,引起异味性损害和相应的临床表现,常见的有胆道蛔虫症,胰管蛔虫症及阑尾蛔虫症。1、驱虫治疗苯咪唑类药物是广谱、高效、低毒的抗虫药物,应用最广的有甲苯咪唑和阿苯达唑。
-
巨吻棘头虫病
概述:巨吻棘头虫病(macracanthorhynchiasis)是猪巨吻棘头虫(Macrocanthorhushirudinaceus)寄生于小肠所致。棘头虫病;猪巨吻棘头虫病分类:感染内科寄生虫病蠕虫病ICD号:B83.8流行病学:猪是重要的传染源,人传播的意义不大。颈部短,圆柱形,与吻鞘相连。驱虫治疗:尚无特效驱虫药。相关药品:阿苯达唑、左旋咪唑
-
脑包虫摘除术
手术名称:脑包虫摘除术别名:脑内棘球蚴摘除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包虫病仅占所有包虫病的2%~3%,其中以细粒棘球蚴病(囊型包虫)占绝对多数,约占92.68%,其他则为多房棘球蚴病(泡型包虫病)。麻醉和体位:气管内插管全麻。囊液漏出应立即用3%过氧化化氢溶化氢溶液或3%高渗盐水冲洗,以损毁溢出的头节。
-
脑内棘球蚴摘除术
手术名称:脑包虫摘除术别名:脑内棘球蚴摘除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包虫病仅占所有包虫病的2%~3%,其中以细粒棘球蚴病(囊型包虫)占绝对多数,约占92.68%,其他则为多房棘球蚴病(泡型包虫病)。麻醉和体位:气管内插管全麻。囊液漏出应立即用3%过氧化化氢溶化氢溶液或3%高渗盐水冲洗,以损毁溢出的头节。
-
脑棘球蚴摘除术
手术名称:脑包虫摘除术别名:脑内棘球蚴摘除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包虫病仅占所有包虫病的2%~3%,其中以细粒棘球蚴病(囊型包虫)占绝对多数,约占92.68%,其他则为多房棘球蚴病(泡型包虫病)。麻醉和体位:气管内插管全麻。囊液漏出应立即用3%过氧化化氢溶化氢溶液或3%高渗盐水冲洗,以损毁溢出的头节。
-
微孢子虫
微孢子虫感染引起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无特异性,例如感染脑炎微孢子虫属的虫种后,患者出现头痛、喷射性呕吐,并可致眼部及肝、肾病变,发病者以艾滋病者人多见;HIV感染或艾滋病患者中微孢子虫的发病率为7%~50%不等,我国的发病率也有增加,故微孢子虫病作为一重要的机会致病原虫病应得到更多的重视。
-
脑实质猪囊尾蚴手术
手术名称:脑实质囊虫手术别名:脑实质猪囊尾蚴手术分类:神经外科/脑寄生虫病手术/脑囊虫手术ICD编码:01.5924概述:脑囊虫是最常见的脑寄生虫病。CT平扫单发囊虫为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呈环状增强伴周围水肿带,有时可见到高密度头节。该药为广谱抗寄生虫药,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常用剂量12~
-
棘头虫病
概述:巨吻棘头虫病(macracanthorhynchiasis)是猪巨吻棘头虫(Macrocanthorhushirudinaceus)寄生于小肠所致。棘头虫病;猪巨吻棘头虫病分类:感染内科寄生虫病蠕虫病ICD号:B83.8流行病学:猪是重要的传染源,人传播的意义不大。颈部短,圆柱形,与吻鞘相连。驱虫治疗:尚无特效驱虫药。相关药品:阿苯达唑、左旋咪唑
-
驱钩虫药
概述钩虫病系因十二指肠钩虫或美洲钩虫所引起的感染。小儿赤足在泥土中行走时,幼虫也会钻入皮肤而引起感染。常有腹痛、发育停滞、肚子增大等,严重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驱钩虫药是指用于驱除钩虫的药物,除噻嘧啶、甲噻嘧啶、左旋咪唑、噻苯唑、噻乙吡啶等外,尚有阿苯达唑也有驱钩虫作用。
-
脑实质囊虫手术
手术名称:脑实质囊虫手术别名:脑实质猪囊尾蚴手术分类:神经外科/脑寄生虫病手术/脑囊虫手术ICD编码:01.5924概述:脑囊虫是最常见的脑寄生虫病。CT平扫单发囊虫为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呈环状增强伴周围水肿带,有时可见到高密度头节。该药为广谱抗寄生虫药,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常用剂量12~
-
肺部粪类圆线虫病
阿苯达唑为治疗肺部粪类圆线虫病的首选药,噻苯达唑疗效良好但不良反应过多,现已很少使用。血清总IgE水平50%增高,针对丝状蚴抗原的血清IgG和IgE90%患者阳性。肺部粪类圆线虫病的诊断:粪类圆线虫病肺部损害诊断需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但肺部粪类圆线虫需新鲜粪便查找病原虫即可诊断。
-
皮肤幼虫移行症
疾病别名migrans,cutaneouslarva疾病代码ICD:B83.8疾病分类感染科疾病概述皮肤幼虫移行症主要表现为匐行疹,常由一些寄生于动物如猫、犬的钩虫如巴西钩虫(Ancylostomabraziliensis),犬钩虫(A.caninum)等的幼虫钻入人体皮肤而引起的,寄生于人体的钩虫如十二指肠钩虫或美洲钩虫的感染期幼虫偶也可引起此病。
-
丙硫哒唑
药品说明书:别名:丙硫苯咪唑;扑尔虫,肠虫清,阿丙条;本品尚可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囊虫病、如脑型(皮肌型),显效率为80%以上,用于治疗旋毛虫病,总有效率达100%,疗效优于甲苯咪唑。10日为1疗程。重度感染病人必须住院治疗,进行脑脊液及眼底检查,并密切观察,必要时可酌情给予地塞米松,20%的甘露醇。
-
丙硫咪唑
药品说明书:别名:丙硫苯咪唑;扑尔虫,肠虫清,阿丙条;本品尚可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囊虫病、如脑型(皮肌型),显效率为80%以上,用于治疗旋毛虫病,总有效率达100%,疗效优于甲苯咪唑。10日为1疗程。重度感染病人必须住院治疗,进行脑脊液及眼底检查,并密切观察,必要时可酌情给予地塞米松,20%的甘露醇。
-
艾氏小杆线虫
艾氏小杆线虫[Rhabditis(Rhabditella)axei(Cobbold,1884)Chitwood,1933]亦称艾氏同杆线虫,属小杆总科的小杆科(Rhabditidae)。雄虫长约1.2mm。侵入泌尿系统可引起发热、腰痛、血尿、尿频、尿急或尿痛等泌尿系统感染症状,肾实质受损时可出现下肢水肿和阴囊水肿、乳糜尿、尿液检查有蛋白尿、脓尿、低比重尿和氮质血症。
-
兽比翼线虫
龟和鳖可能是喉兽比翼线虫的转续宿主或中间宿主,当人生食或半生食了龟、鳖的肝、胆、血时,亦可被感染。除可以在痰液中检获成虫,粪便或痰液中检获虫卵外,气管镜检查亦可发现呼吸道壁附有虫体或囊包块,气管镜检冲洗液亦可检获成虫和虫卵。本病为人畜共患病,保虫宿主或传染源较多,以食草动物牛、羊、鹿较常见。
-
肾膨结线虫
肾膨结线虫[Dioctophymarenale(Goeze,1782)Stiles,1901]是一种大型寄生线虫,俗称巨肾虫(Thegiantkidneyworm)。雄虫长14~0.6㎝,尾端有钟形无肋的交合伞,具交合刺一根;患者临床表现主要有腰痛、肾绞痛、反复血尿、尿频,可并发肾盂肾炎、肾结石、肾功能障碍等。阿苯达唑和噻嘧啶可治疗本病,但需反复多个疗程用药。
-
抗蠕敏
药品说明书:别名:丙硫苯咪唑;扑尔虫,肠虫清,阿丙条;本品尚可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囊虫病、如脑型(皮肌型),显效率为80%以上,用于治疗旋毛虫病,总有效率达100%,疗效优于甲苯咪唑。10日为1疗程。重度感染病人必须住院治疗,进行脑脊液及眼底检查,并密切观察,必要时可酌情给予地塞米松,20%的甘露醇。
-
扑尔虫
药品说明书:别名:丙硫苯咪唑;扑尔虫,肠虫清,阿丙条;本品尚可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囊虫病、如脑型(皮肌型),显效率为80%以上,用于治疗旋毛虫病,总有效率达100%,疗效优于甲苯咪唑。10日为1疗程。重度感染病人必须住院治疗,进行脑脊液及眼底检查,并密切观察,必要时可酌情给予地塞米松,20%的甘露醇。
-
丙硫苯咪唑
药品说明书:别名:丙硫苯咪唑;扑尔虫,肠虫清,阿丙条;本品尚可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囊虫病、如脑型(皮肌型),显效率为80%以上,用于治疗旋毛虫病,总有效率达100%,疗效优于甲苯咪唑。10日为1疗程。重度感染病人必须住院治疗,进行脑脊液及眼底检查,并密切观察,必要时可酌情给予地塞米松,20%的甘露醇。
-
阿丙条
药品说明书:别名:丙硫苯咪唑;扑尔虫,肠虫清,阿丙条;本品尚可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囊虫病、如脑型(皮肌型),显效率为80%以上,用于治疗旋毛虫病,总有效率达100%,疗效优于甲苯咪唑。10日为1疗程。重度感染病人必须住院治疗,进行脑脊液及眼底检查,并密切观察,必要时可酌情给予地塞米松,20%的甘露醇。
-
兽比冀线虫病
本虫生活史过程尚未研究清楚。本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咳嗽、哮喘及咯学,伴有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若虫体寄生咽喉部,可出现搔爬刺激感和阵发性干咳,用抗生素药物治疗,症状不能得到明显改善,有的患者可咳出带有色条状血样物(即虫体)的痰,有的经支气管内窥镜检可发现支气管壁上附有活动的血红色虫体或囊包块。
-
史克肠虫清
药品说明书:别名:丙硫苯咪唑;扑尔虫,肠虫清,阿丙条;本品尚可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囊虫病、如脑型(皮肌型),显效率为80%以上,用于治疗旋毛虫病,总有效率达100%,疗效优于甲苯咪唑。10日为1疗程。重度感染病人必须住院治疗,进行脑脊液及眼底检查,并密切观察,必要时可酌情给予地塞米松,20%的甘露醇。
-
肝毛细线虫病
疾病分类:消化内科疾病概述:肝毛细线虫是一种鼠类和多种哺乳动物的寄生虫,偶尔感染人。治疗:药物有锑剂、甲苯咪唑、阿苯达唑等。成虫较鞭虫纤细,雌虫长53—78mm,尾端呈钝锥形,雄虫长为24—37mm,尾端有1突出的交合刺被鞘膜所包裹;肝病患者伴有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者,可考虑用免疫学方法作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