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桦木科
中文名桦木科拼音名huamuke拉丁名Betulaceae描述Betulaceae桦木科,双子叶植物,只有Alnus和Betula2属,140种,主产北温带,向南至印度及印度支那,在西半球向南分布到南美,我国2属均产之,34种,大部分布于北部、中部和西南部,他处较少,为次生林重要树种。雄花排成倒垂的葇荑花序,花3-6朵聚生于每一苞片的腋内;
-
香菇
在自然条件下,野生香菇生于壳斗科(Fagaceae)、桦木科(Betulaceae)、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等阔叶树的倒木上。菌丝体在pH3-6.5范围内均可生长,以4.5左右最为适宜,原基发育和子实体形成的适宜pH值3.5-4.5之间。压块3周左右出现菇蕾后,注意保湿,以利出菇。4.香菇多糖能提高辅助性T细胞的活力而增强人体体液免疫功能。
-
川滇桤木
拼音名:ChuānDiānQīMù别名:滇赤杨来源: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川滇桤木的嫩茎叶或树皮。单叶互生,叶柄长1-2cm;叶片宽椭圆形、长圆形或倒卵形,长5-14cm,先端钝尖,基部楔形或圆形,上面中脉凹下,下面沿中脉侧脉及近脉腋处被须毛或微被毛,密被树脂点,侧脉12-17对,粗锯齿具小尖头。性凉功能主治:凉血解毒。
-
榛子花
拼音名:ZhēnZi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榛和川榛及毛榛的雄花。叶片圆卵形至宽倒卵形,长4-13cm,宽2.5-10cm先端凹缺或截形,中央有三角状突尖,基部心形,边缘有不规则重锯齿,中部以上有浅齿,上面几无毛,下面没脉有短柔毛,侧脉5-7对。雄花序2-7排成总状,长约4cm,花药黄色。果单生或2-6簇生;主外伤出血;
-
桦木属
中文名桦木属拼音名huamushu拉丁名Betula中国植物志21:103描述BetulaL.桦木属,桦木科,约100种,分布于北美、欧洲和亚洲,从北极圈至亚热带高山地区,我国26种,全国均产,主产东北部、中部至西南部,其乔木种类为我国主要森林植物之一,极喜光,速生,耐寒及耐干旱瘠薄土壤。花3朵聚生于每一苞片的腋内;萼1-4齿裂;
-
榛子
榛子Filbert(Corylusmaxima)榛子为桦木科植物棒、毛榛、华棒、滇棒、川棒、的种仁,它果形似栗子,外壳坚硬,果仁肥白而圆,有香气,含油脂量很大,吃起来特别香美,余味绵绵,因此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坚果食品,有“坚果之王”的称呼;2.它的维生素E含量高达36%,能有效地延缓衰老,防治血管硬化,润泽肌肤的功效;
-
白桦皮
采伐树木时剥皮,晒干,生用或炒炭用。叶互生,常2叶聚生一处,三角状卵形或菱状卵形,长3~果苞3裂,中裂片三角形,侧裂片下弯,比中裂片长;生境分布:生于河滩、山谷或针叶林缘。分布新疆北部。治急、慢性痢疾,咳嗽气喘,乳痈。附方:①治急性细菌性痢疾、慢性痢疾:白桦皮三两,枣树皮一两,分别焙焦,共为细末。
-
赤杨
《*辞典》:赤杨:出处:《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拼音名:Ch Y nɡ别名:木拨树、木瓜树、水冬果来源:为桦木科植物赤杨的嫩枝叶及树皮。叶互生,椭圆形至倒卵状椭圆形,先端渐尖或骤尖,基部楔形,长6~雌花为穗状花序。果熟期7月。生境分布:生于山沟、河边及山坡。尚有β-谷甾醇、廿七烷、脂族醇和焦性儿茶酚鞣质。
-
东北桤木
拼音名:DōnɡBěiQīMù来源: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东北桤木的果实或树皮。雄葇荑花序顶生,较长,下垂,雄花与叶同时开放,花丝比花被短,花药黄色;小坚果卵形,长约2mm;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1700m的林边、河岸或山坡林中。性味:苦;性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外伤出血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50g。
-
华鹅耳枥
拼音名:HuáéěrLì来源: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华千金榆的根或根皮。雌菜英花序顶生,长约3cm,花序轴长约1cm,苞片线形,每苞内藏雌花2,左右各有3小苞合成的副苞,以后结果时即成果苞,雌花具萼,与子房附着,柱头细长2裂。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地阴坡或山谷杂木林中。性味:淡;利湿通淋。主跌打损伤;
-
江南桤木
拼音名:JiānɡNánQīMù来源: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江南桤木的茎、叶。原形态:乔木,高约10m。芽有柄,芽鳞2枚,光滑。侧脉6-13对。雄花序春季先叶开放,多个簇生。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1000m的山谷、沟边、河岸及村落附近。性味:苦;性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摘录:《中华本草》
-
桤木
拼音名:QīM 别名:水青冈来源:桦木科桤木属植物桤木AlnuscremastogyneBurk.,以树皮、嫩枝叶入药。春季采集嫩枝叶;四季采树皮,鲜用或晒干。性味:苦、涩,凉。功能主治:清热凉血。用于鼻衄,肠炎,痢疾。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桤木皮
拼音名:QīMù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桤木的树皮。单叶互生;叶片倒卵形、倒卵状长圆形或椭圆形,长4-14cm,宽2.5-8cm,先端急尖,基部阔楔形,边缘具疏锯齿,上面疏生腺点,幼时疏生长柔毛,下面密生腺点,几无毛,脉腋间有时具簇生的髯毛;雌花序球形,每苞片2朵花,无花萼,小苞片附着于苞片上。性味:苦;
-
桤木枝梢
《*辞典》:桤木枝梢:出处:《四川中药志》拼音名:QīM ZhīShāo来源:为桦木科植物桤木的嫩枝叶。性味: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性凉,味苦涩。功能主治:清热降火,止血止泻。治吐血,衄血,水泻,痢疾,黄水疮。(《四川中药志》)③治毒蛇咬伤:牛屎树嫩叶适量,捣敷伤处。
-
色赤杨
单叶互生。药理作用:①止咳、祛痰与平喘作用小鼠腹腔注射色赤杨树皮水煎液0.2克/只,有止咳作用,但口服上述剂量的10倍仍然无效(氨水喷雾法)。②抑菌作用色赤杨树皮水煎浓缩乙醇提取液在0.1克生药/毫升浓度时,对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双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及奈瑟氏球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治老年慢性气管炎。
-
岳桦
拼音名:YuèHuà来源: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岳桦的树皮。叶片三角状卵形至卵形,长2-7cm,宽1.2-5cm,先端锐尖或渐尖,有时成短尾状,基部圆形、截形、宽楔形或微心形,边缘具较粗重锯齿,齿端有短刺尖,上面暗绿色,疏生毛,下面几无毛,部分有硬毛和腺点,侧脉8-12对,两面沿脉均密生长柔毛。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苔原
苔原又叫做冻原,为典型的寒带生态系统,分布于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边缘地带,形成一条大致连续的冻原地带。主要是苔藓、地衣和莎草科、禾本科、毛茛科、十字花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及杨柳科、石楠科与桦木科的矮小灌木。它们多数紧贴地面生长,避免风寒。群落结构简单,通常仅1-2层。夏季多有候鸟迁来繁息。
-
多脉鹅耳枥
拼音名:DuōMàiéěrLì来源: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多脉鹅耳枥的根皮。单叶互生;果苞卵状披针形,长1-1.5cm,宽约5mm,内缘基部直或稍内卷,外缘具细缺刻状锯齿,内面无毛,外面沿主脉及基部被长柔毛。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00-1500m的岩山丛林中。性味:淡;性平功能主治:活血散瘀;利湿通淋。主跌打损伤;
-
旱冬瓜
《全国中草药汇编》:旱冬瓜:拼音名:H nDōnɡGuā别名:冬瓜树、蒙自桤木、水冬瓜来源:桦木科旱冬瓜AlnusnepalensisD.Don,以树皮入药。生境分布: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性味:苦、涩,平。功能主治:止泻,消炎,接骨。主治腹泻,痢疾,鼻衄,骨折,跌打损伤。用法用量:1两,水煎服或配伍。
-
华南桦
拼音名:HuáNánHuà来源: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华南桦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tulaaustro-sinensisChunexP.C.Li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剥取树皮,除去杂质,鲜用或晒干。单叶互生,叶柄长0.8-2.5cm;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1800m的山顶或山坡杂木林中。功能主治:利水通淋;清热解毒。
-
桦树液
《*辞典》:桦树液:出处:《吉林中草药》拼音名:Hu Sh Y 来源:为桦木科植物华北白桦或白桦树干中流出的液汁。功能主治:①《吉林中草药》:止咳。治痰喘咳嗽。②《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坏血病,肾脏病,痛风。有清热解毒作用。附方:治咳嗽气喘:5月间将桦树皮划开,取流出汁液内服。
-
桦桃树
别名:花皮木、吾处处树来源:桦木科桦桃树BetulaalnoidesBuch.-Ham.exD.Donvar.pyrifoliaFranch.,以树皮入药。生境分布:云南。性味:甘、辛,温。功能主治:温中散寒,祛风除湿。主治感冒,胃酸痛,风湿骨痛。5钱,水煎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亮叶桦
拼音名:Li nɡY Hu 别名:光皮桦、尖叶桦、大叶榔、红桦树、桦角、花胶树、狗啃木来源:桦木科亮叶桦BetulaluminiferaWinkl.,以叶入药。生境分布:江西、湖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性味:甘、辛,凉。功能主治:清热利尿。疖毒:鲜叶捣烂敷患处。水肿:5钱,水煎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亮叶桦根
《*辞典》:亮叶桦根:出处:《贵州草药》拼音名:Li nɡY Hu Gēn别名:狗啃木(《贵州草药》)。原形态:亮叶桦,又名:光皮桦、花胶树。3毫米,中裂片矩圆形至披针形,侧裂片卵形,有时不发育;翅果倒卵形,长2毫米,膜质翅宽为果的2~生境分布:生向阳山坡和杂木林内。功能主治:清热利尿。治小便不利,水肿。
-
亮叶桦皮
《*辞典》:亮叶桦皮: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拼音名:Li nɡY Hu P 别名:桦树皮、桦杆树皮(《四川常用中草药》)。树皮和木材干馏可得桦焦油,主要成分为愈创木酚、苯甲酚、焦性儿茶酚、甲醇等。功能主治:《四川常用中草药》:除湿,消食,解毒,治食积停滞,乳痈红肿,时行热毒疮,风疹,小便短赤,胸腹饱胀,黄疸。
-
亮叶桦叶
拼音名:LiànɡYèHuàYè别名:光叶桦叶来源: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亮叶桦的叶。叶片卵形至宽卵圆形,长4.5-10cm,宽2.5-6cm,先端骤尖或呈细尾状,基部圆形、楔形或近心形,边缘具不规则刺毛状重锯齿,上面幼时密生短柔毛,下面密生腺点,没脉生长柔毛,脉腋间有髯毛,侧脉12-14对。性凉功能主治:清热利尿;
-
毛桤
拼音名:M oQī别名:牛屎树、罗拐木、菜壳蒜来源:桦木科毛桤AlnuslanataDuthie,以嫩叶、皮入药。生境分布:西南地区。性味:涩,平。功能主治:解毒,清热,利湿。毒蛇咬伤:嫩叶适量捣烂敷患处。腹泻:树皮3钱,捣烂,白开水送服,每天3次。注意:忌食蒜、冷、油荤食物。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西桦
《全国中草药汇编》:西桦:别名:西南桦木、蒙自桦木来源:桦木科西桦BetulaalnoidesBuch.-Ham.exD.Don,以叶入药。生境分布:浙江、广西、云南。功能主治:解毒,敛口。主治疖毒,已出脓久不收口。
-
托叶
指从叶柄或靠近叶柄基部的茎上生长出来的,除叶身外所有叶性器官都称托叶。因此其外部形态,组织构造,着生位置,以及数目的多少,均随着植物种类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此外,禾本科的叶鞘也有认为是托叶的。从植物的系统发生和个体发生的观点来看,把不相同的几种器官,归纳在托叶中的也是有的。
-
外生菌根
外生菌根是指菌根中,菌丝覆盖着高等植物的根,在其表面或近于表面的组织中繁殖,而形成“菌被”一种菌根类型。例如在桦木科、山毛榉科、松科等森林树木的根上,大多附生很多担子菌类特别是伞菌类的菌[牛肝菌属(Boletus)、丝膜菌属(Cortinarius)、红菇属(Russula)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