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壤
土壤是地壳表面未固结的物质的最表层,在一定期间连续受母质、水分、温度和空气等气候条件,高等植物和土壤生物以及地形等的综合影响。此外,从作为陆生植物生长基地的作用来看,土壤是地壳表面未固结物质中植物根现在伸长的层次,或植物根能够伸长的部分。
-
WS/T 88-2012 煤及土壤中总氟测定方法 高温热水解-离子选择电极法
《煤及土壤中总氟测定方法高温热水解-离子选择电极法》由卫生部于2012年11月28日卫通〔2012〕20号发布,自2013年5月1日起施行。样品中氟被转化成氟化氢或其他含氟的挥发性化合物,冷凝后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以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吸收液的氟含量。若空白值过高,在结果计算时应扣除,并检查空白值过高原因,加以消除。
-
精确农业
目前精确农业技术在美国中西部地区应用得最为广泛,主要用于甜菜、玉米和大豆等作物的种植。国际上精准农业的实践表明,实施精准农业要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装备技术和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经营技术的集成组装,综合是其典型特征,技术集成是其核心,因此需要多部门、多学科联合作战。
-
土壤水分
土壤中含有的水,存在于土壤颗粒之间,也称为土壤水。(2)由分子间引力吸着于土壤颗粒表面的吸着水(adsorption、wat-er)(或吸湿水hygroscopicwater),由土壤胶体粒子表面解离离子吸持的水;土壤含水量超过持水量时,土壤水受重力势支配,低于持水量时受基质势支配,渗透压在含有大量盐类的土壤中必然是一个重要因素。
-
土壤质地
土壤颗粒根据粒径大小分为砂粒、粉粒和粘粒三级,根据各级的含量比例而对土壤所作的划分称为土壤质地。根据百分含量算出土壤中砂粒、粉粒和粘粒的比例,用三角图划分土壤质地。土壤质地是土壤的一种基本性质,它不仅与土壤养分的保持和供给,而且还与水及空气的供给、耕作的难易、植物生长等有密切关系。
-
茶苗根结线虫病
茶苗根结线虫病防治方法①选择生荒地作苗圃,若是种过花生、瓜类、豆类、红薯等作物的地则不宜作苗圃,如需用作苗圃则应进行土壤消毒,每667平方米用3%的呋喃丹5千克拌细土撒在苗床上,或每667平方米用二溴丙烷2.5千克,兑水100倍浇灌苗床,然后再放基肥和铺心土。用1:20的茶枯水施入土壤中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
葡萄缺铁症
葡萄缺铁症铁是植物叶绿素的重要组成物质,同时参与葡萄体内一系列代谢活动。ph过高(盐碱土)时,土壤中铁元素常转化为根系不能吸收利用的不溶性铁(这时土壤分析并不表现缺铁,但土壤中的铁不能被植物利用),土壤过分黏重、灌溉水偏碱性时也会出现类似现象。
-
缺素调查
缺素调查是在作物发生了病症或生长不正常的时候,进行纵的(即历史的)、横的(即地域的)调查,排除大量不可能的因素,把“可能性”尽量缩小到某一特定的原因上,然后进行化学分析或生物试验,以求得正确结论。微量元素缺素症很容易与大、中量元素缺乏症和致病微生物引起的真正病害相混淆,应认真排除。(4)环境情况。
-
土壤硼
土壤硼根据作物对土壤中硼的吸收、利用情况,通常将土壤中的硼分为水溶态硼、酸溶态硼和全硼。水溶态硼指在进行土壤分析时,用沸水5分钟所溶解的硼,包括土壤溶液中的硼和可溶性硼酸盐中的硼。酸溶态硼除了可溶的硼酸盐以外,还包括溶解度较小的硼酸盐以及部分有机物中的硼。
-
酸雨
通常由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等时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硫的烟气在大气中逐渐氧化成酸性氧化物后,再与大气中的水汽结合成雾状的硫酸,并随雨水一起降落下来而成。酸雨对环境有多方面的危害:使水域和土壤酸化,损害农作物和林木生长,危害渔业生产(pH值小于4.8,鱼类就会消失);因此酸雨会破坏生态平衡,造成很大经济损失。
-
绿色食品
产品类型;2、生产操作规程A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肥料、化学农药及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A级绿色食品标准:1、环境质量标准A级绿色食品的环境质量评价标准与AA级绿色食品相同,但其评价方法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绿色食品产地的大气、土壤和水等各项环境监测指标的综合污染指数均不得超过1。
-
微量元素肥料
微量元素肥料土壤中需要的微量元素是指铁、锰、锌、硼、铜、钼等,这些元素在植物中的含量很低,但不可缺。对变价元素来说,还原态盐的溶解度一般比氧化态盐大,所以土壤具有还原性,铁、锰、铜这些元素的肥效增大。土壤有机质中的有机酸对有些元素有配合作用,跟铁形成的配合物能增大铁的肥效,但会降低铜、锌的肥效。
-
硫细菌
硫细菌是能氧化硫化氢,元素硫、硫化亚铁或无机硫化物生成硫酸盐的微生物,可分为硫磺细菌和硫化细菌。分布于土壤、淡水、咸水、温泉和硫矿中。以上均为化能自养型。通常在光线充足并含有硫化氢的厌氧环境中生长良好。土壤硫细菌的活动,能提高土壤各种矿物质的溶解性,并能同时抑制某些对酸敏感的病原菌的生长。
-
化肥
化学肥料简称化肥,它是含有经人工化学合成或机械加工制成的对植物生长有促进和增产作用的肥料。1909年,哈伯与C?但是,那时人们并没有认识到尿素作为一种人工氮肥的作用,当时合成尿素的重要意义在于维勒最先打破了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的界限,首次用人工方法制取了原先认为只有在活的有机体里才能产生的有机化合物。
-
化学肥料
化学肥料简称化肥,它是含有经人工化学合成或机械加工制成的对植物生长有促进和增产作用的肥料。1909年,哈伯与C?但是,那时人们并没有认识到尿素作为一种人工氮肥的作用,当时合成尿素的重要意义在于维勒最先打破了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的界限,首次用人工方法制取了原先认为只有在活的有机体里才能产生的有机化合物。
-
持水量
持水量指某种状态的土壤抵抗重力所能吸持的最大水量。以占土壤体积的百分数表示,用于比较土壤的保水能力。土壤颗粒的物理化学性质特别是颗粒大小、结构和有机质含量都与此数值有关。自然状态下的土壤持水量称为田间持水量,是决定植物有效水的上限值。
-
硝化细菌
硝化细菌nitrifyingbacteria好氧的氧化氨为亚硝酸(亚硝酸细菌)和氧化亚硝酸为硝酸(硝酸细菌)的一群土壤细菌。其中一部分因形成来自细胞色素系统的反向电子流而被消耗,而细胞色素系统是固定和同化二氧化碳所必需的还原能力(NADH或NADPH)这个机制是受细胞的无机营养生活密切的控制。
-
棚架栽培
棚架栽培是利用竹、木、水泥柱,金属等材料搭成棚架,支撑果树树冠的栽培方式。适用于蔓生型葡萄、猕猴桃、罗汉果等果树。栽植行内柱间间距4-6m,埋土深30-50cm,木竹之类埋入土中部分须先用沥青涂抹或炙焦,金属柱涂防锈漆以防锈。苹果、梨为单干漏斗形。果树的根系主要分布在架面以下,土壤管理主要在架下进行。
-
茶紫纹羽病
茶紫纹羽病分布及为害症状分布于全国各产茶区,但在华北和华东发生较普遍。前期种过红薯、马铃薯和果树且曾发生此病的土地,要用70%的五氯硝基苯消毒,每667平方米用2.5千克加细土进行拌土消毒,或用福尔马林30倍稀释液浇灌土壤,发病初期用高锰酸钾或多茵灵1000倍稀释液浇灌根颈部。
-
茶苗白绢病
茶苗白绢病症状发生在根颈部,病部初呈褐色斑,表面生白色绵毛状物,扩展后绕根颈一圈,形或白色绢丝状菌膜,可向土面扩展。在湿热条件下产生繁殖体,即担子和担孢子,但不常见,传病作用也不大。茶苗白绢病发生规律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或附于病组织上越冬,干燥条件下可存活5~8月发生最盛。药剂用70%五氯硝基苯每方1~
-
紫花苜蓿
紫花苜蓿是苜蓿属中的一个种,学名MedicagosativaL.,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紫苜蓿、牧蓿、苜蓿、路蒸。紫花苜蓿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饲料作物,全世界共3300万公顷左右的播种面积,其干草产量居多种豆科牧草之冠,而且营养成分完全,富含蛋白质、微量元素和十种以上的维生素。种子肾形、千粒重1.5-2.5g。
-
长效氮肥
铵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都属于速效肥料,施入土壤后一部分被作物吸收,一部分分解或流失,降低了作为肥料的经济效益,也污染环境。20世纪40年代以来,世界上很多国家在研究长效氮肥,研制成功的有合成有机氮肥(如脲甲醛、脲乙醛等)、包膜肥料(如硫衣尿素、缓效无机肥、长效碳铵)等。它能提供氮素和硫素。
-
团粒结构
团粒结构是土壤中由若干单粒粘结在一起形成为团聚体的一种土壤结构。小孔隙能保持水分,大孔隙则保持通气,团粒结构土壤能保证植物根的良好生长,适于作物栽培。团粒是通过干湿交替,高等植物根、土壤动物和菌类的活动,由多种微生物分泌的多糖醛酸甙、粘粒矿物以及铁、铅的氢氧化物和腐殖质等胶结而成。
-
单粒结构
单粒结构指土壤颗粒不集聚在一起而呈单粒存在的土壤结构。例如,仅仅由砂构成的海滨土壤或由钠质粘粒构成的土壤,置于水中后立即分散为单粒。雨滴的冲击、耕作和有机质的分解消失,一般都可促进土壤结构向单粒化方向发展。
-
土壤锌
土壤锌锌以二价状态存在于自然界中,主要的含锌矿物为闪锌矿(硫化锌),其次为红锌矿(氧化锌)、菱锌矿(碳酸锌)。含锌矿物分解产物的溶解度大,并以二价阳离子或一价络离子[ZnCl]、[Zn(OH]、[Zn(NO3)]等状态存在于土壤当中,进而被植物吸收利用。土壤中的锌可区分为水溶态锌、代换态锌、难溶态锌和有机态锌。
-
能源作物
这种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从大气中吸收多少二氧化碳,燃烧时就释放多少二氧化碳,不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4.成本低:芒属作物所产生的能源相当于用油菜籽制作的生物柴油的两倍,其成本还不及种植油菜的1/3。因而能源作物的开发与种植,不仅使能源可再生和综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也为农业经济的复苏创造了契机。
-
化能合成作用
化能合成作用是自然界中存在某些微生物,它们能以二氧化碳为主要碳源,以无机含氮化合物为氮源,合成细胞物质,并通过氧化外界无机物获得生长所需要的能量。例如硝化细菌、硫细菌、铁细菌、氢细菌等。这些微生物的活动,对维持地球上物质循环的平衡以及对净化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
粟
粟是禾本科黍族狗尾草属中的一个栽培种,学名Setariaitalica(L.长披针形。粟对土壤选择不严,能在瘠薄土地上生长,适宜在壤土、沙壤土或粘壤土上种植。氨基酸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谷氨酸、丙氨酸、脯氨酸及天冬氨酸。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41.9%,限制氨基酸为赖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为92.97,因此营养价值较高。
-
钒
CAS号:7440-62-2中文名称:钒英文名称:Vanadium分子式:V外观与性状:银白色金属分子量:50.94沸点:3000℃熔点:1820±10℃溶解性:溶于硝酸、王水及浓硫酸等密度:相对密度(水=1)5.87稳定性:稳定主要用途:主要用于制合金钢和催化剂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急性毒性:钒化合物属中等至高毒性物质。
-
棕色森林土
棕色森林土(brownforestsoil)指发育于温带湿润气候下的阔叶落叶林地带的土壤。呈中性至微酸性反应。随着风化的进行,A层有粘粒生成和积聚,与此同时由于有蚯蚓等土壤动物与腐殖质充分混合而形成的复合体,因此土色较暗;根据水分环境的差异,还可细分为干燥型、半湿型和湿润型等棕色森林土。
-
蒲桃
蒲桃是桃金娘科蒲桃属常绿果树,乔木。又名香果、风鼓、水葡桃、水石榴。果球形或卵形,纵径3-5cm,横径3-4cm,淡黄色或杏黄色,肉白色,质松,具玫瑰香,肉薄,中空,种子1-2粒,摇动有声。蒲桃成熟果实含水分84.15%,糖11.73%,蛋白质0.79%,脂肪0.18%,酸0.03%,粗纤维0.98%,灰分0.29%。功能与主治温肾祛寒。
-
坐棵
水稻赤枯病俗称锈稻、坐棵等,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初期叶片略呈暗绿色或深绿色,叶尖端或叶脉附近产生赤褐色的小斑,进一步发展成大小不等的铁锈状斑点,一般老叶先发生,根系发黄,赤褐色,甚至变黑腐烂,白根极少。②未腐熟的有机肥和绿肥施用过量,易产生大量有毒物质,造成稻根窒息中毒,影响对钾等元素的吸收;
-
水稻赤枯病
水稻赤枯病俗称锈稻、坐棵等,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初期叶片略呈暗绿色或深绿色,叶尖端或叶脉附近产生赤褐色的小斑,进一步发展成大小不等的铁锈状斑点,一般老叶先发生,根系发黄,赤褐色,甚至变黑腐烂,白根极少。②未腐熟的有机肥和绿肥施用过量,易产生大量有毒物质,造成稻根窒息中毒,影响对钾等元素的吸收;
-
锈稻
水稻赤枯病俗称锈稻、坐棵等,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初期叶片略呈暗绿色或深绿色,叶尖端或叶脉附近产生赤褐色的小斑,进一步发展成大小不等的铁锈状斑点,一般老叶先发生,根系发黄,赤褐色,甚至变黑腐烂,白根极少。②未腐熟的有机肥和绿肥施用过量,易产生大量有毒物质,造成稻根窒息中毒,影响对钾等元素的吸收;
-
萎蔫系数
萎蔫系数可由于砂土和粘土等土壤性质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而在一定土壤上,若为中生植物,即使种类不同也可得到大致相同的数值。因为相对含水量的幅度较小,所以不用植物的平均值-15巴来表示所测定的含水量,而是多以永久萎蔫的百分率(permanentwiltingper-centage)来表示。
-
农业生态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地区内,人类从事农业生产,利用农业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与生物种群之间的关系,在人工调节和控制下,建立起来的各种形式和不同发展水平的农业生产体系。(4)农业生态系统受到自外部的有目的控制,并非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通过内部的反馈实现的。
-
葡萄缺钾症
葡萄缺钾症钾对葡萄的生长和结果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据分析,葡萄果实中含氮0.1596、磷0.10%、钾0.19%,以钾的含量最高,因此葡萄常被称为典型的钾质果树,即使在含钾量丰富的土壤上,葡萄也常常发生缺钾现象。(1)葡萄缺钾症状缺钾时引起碳水化合物和氮代谢紊乱,蛋白质合成受阻,植株抗病力降低。
-
野生稻
野生稻是稻属野生种的泛称,通常还包含野生种与栽培种天然杂交形成的杂草型后裔。其分布海拔高度在600m以下。普通野生稻根为须根,发达,从地上部接近地面的茎节或在水中的茎节也能长出不定根。极易落粒,边成熟,边掉落。在中国普通野生稻资源中,鉴定出不少抗白叶枯病、稻瘟病、褐飞虱、稻瘿蚊以及耐涝、耐寒的系统。
-
稀土微肥
稀土从广义上讲也是一种微肥,但稀土是不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或组成部分。稀土必须在氮、磷、钾、硼、锌、锰、铁、钼、铜等元素充分满足作物需要情况下,才能取得一定效果,并应该针对稀土元素含量比较少的土壤施用,例如石灰岩发育土壤稀土含量少,施用效果会好。并且应首先针对敏感作物施用。
-
根系
大多数蕨类植物的根系,也是由不定根所组成,这些不定根从茎、根状茎发育而来。须根根系在土壤中伸展的范围及根量的多少,与植物种类和外界环境,如土壤的结构、通气程度以及水分状况等有关。大多数木本植物的主根深达10-20米,某些生长在干旱沙漠地区的植物,如骆驼刺的根系可伸入土层达20米左右。
-
孢粉学
孢粉学是研究植物的孢子、花粉(简称孢粉)的形态、分类及其在各个领域中应用的一门科学。食物孢粉学是近来才兴起的,人们可以通过对孢粉的成分的研究或研究对其有机质壁的破碎方法等,为人类食品提供重要的微量元素及有机化合物的补充等。这就使得孢粉化石可以在较大范围内用于地层对比和古植被、古气候分析判断等。
-
嫌钙植物
嫌钙植物calciphobousplant是如果土壤中钙质(特别是碳酸钙)过多则显著妨碍生长发育,而对钙的存在不适应的植物称为嫌钙植物。实际上,土壤从中性到碱性都成为不适宜的条件。泥炭藓(Sphagnum)就是最好的例子。
-
生物圈
概述:生物圈亦称生态圈、生物层,是地球表层中的全部生物和适于生物生存的范围,它包括岩石圈上层、水圈的全部和大气圈下层。生物圈是一个不断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并具有一定调节功能的动态平衡的系统。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人类对生物圈的主要影响有:温室效应、破坏大气臭氧层、酸雨和排放有毒物质造成环境污染。
-
细胞内分枝杆菌感染
概述:胞内分枝杆菌感染(mycobacteriumintracellulareinfection)的病原菌胞内分枝杆菌于1967年由Runyon命名,该菌属生长慢、非光产色菌,菌体短小,可从土壤、水和动物排泄物中分离到,感染的鸟类、哺乳动物和富含鸟粪的土壤可能是该菌的自然宿主。
-
胞内分枝杆菌感染
概述:胞内分枝杆菌感染(mycobacteriumintracellulareinfection)的病原菌胞内分枝杆菌于1967年由Runyon命名,该菌属生长慢、非光产色菌,菌体短小,可从土壤、水和动物排泄物中分离到,感染的鸟类、哺乳动物和富含鸟粪的土壤可能是该菌的自然宿主。
-
硝化作用
硝化作用nitrification一群称为硝化细菌的土壤细菌,在好氧条件下氧化氨生成亚硝酸,再氧化亚硝酸生成硝酸,此作用称为硝化作用。高等植物及藻类能够直接从土壤或海洋中摄取的硝态的无机氮,是通过这种生物学作用而形成的,在自然界氮的循环中,这种氧化过程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
地道药材
地道药材又称道地药材。如宁夏枸杞、杭白芍、怀地黄等。不同的药材具有不同的对某些微量元素的富集作用,而所富集的元素的多少恰好和该药的传统药效有明显的一致性,每一种药材都有其特殊的微量元素谱(种类和数量分布),同一种属的药材无论生长在哪里,都有相似的微量元素组成,由于产地木同,其含量又有差异。
-
土壤图
土壤图是根据土壤调查结果将一定地区的土壤加以分类并在地形图上标示其分布范围的一种图。
-
香林投
香林投学名PandanusodorusRidl.露兜树科Pandanaceae俗名香草、香兰、吉祥草、碧血草、避邪树、珍珠兰等。性状多年生常绿灌木,具有香气,成树近根处生多数气根,上部多数分枝,树干表面具环状叶痕,枝端着生密集的叶片,并作螺旋状排列,叶形如剑状,平行脉,叶线状披针形,中脉有尖刺;
-
三叶草
三叶草是豆科三叶草属植物,学名TrifoliumL.,为多年生或一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全世界温带地区。掌状三出复叶,小叶全缘或有锯齿。托叶连生于叶柄。荚小、膜质、包于萼内,不裂开,含种子一至数粒,种子大小颜色差异显著。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热、不耐旱,各种土壤均能生长,而以排水通畅,富有机质与钙质土壤最为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