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萱草根
萱草根萱草根RadixHemerocallis(英)DaylilyRoot别名黄花菜根、藜芦。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短,具肉质纺锤状块根。苞片小,披针形;子房上位。蒴果矩圆形。化学成分含有生物碱及蒽醌类化合物。性味性凉,味甘。功能主治清热利尿,凉血止血。用于小便不利、尿血、膀胱炎、乳汁缺乏、月经不调、便血等。
-
健肝片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JianganPian标准编号:WS3-B-0376-90处方:萱草根100g板蓝根150g茵陈250g丹参150g大枣100g制法:以上五味,板蓝根粉碎成细粉,过筛;茵陈提取挥发油;检查: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6页)。功能与主治:清热利湿。规格:每片重0.55g(相当于总药材1.5g)。贮藏:密封。
-
柞木汤
《普济方》卷二八三引《王蘧得效方》:方名:柞木汤组成:竹叶4两,柞叶4两,地榆根1两,萱草根1两,干荷叶1两,甘草节1两。主治:发背,及诸般痈肿。《普济方》卷二八三引《卫生家宝》:方名:柞木汤别名:柞木饮子组成:柞木叶(焙干)、地偷根(刷洗去土,切片,煨)、萱草根(洗去土,切片,焙干)、干荷叶各等分。
-
萱草
萱草释名亦名忘居、疗愁、丹棘、鹿葱、鹿剑、宜男。气味(苗、花)甘、凉、无毒。主治1、通身水肿。用萱草根、叶晒干研细,每服二钱,饭前服,米汤送下。2、小便不通。用萱草根煎水随时取饮。3、大便后带血。用萱草根,加生姜(油炒)适量,酒冲服。
-
柞叶汤
别名:柞木散(《普济本事方》卷六),柞木饮子(《外科精要》卷上)。处方:柞木叶(干)120克干荷叶120克萱草根(干)60克甘草节30克地榆30克制法:上药锉细。功能主治:治痈疽发背。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早、晚分服,滓并煎作一服。注意:服药期间,忌食一切毒物。摘录:《苏沈良方》卷九
-
调经种子丸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TiaojingZhongziWan标准编号:WS3-B-1824-94处方:熟地黄40g当归40g川芎30g白芍20g丹参30g黄芪30g白术30g砂仁20g香附(醋制)60g延胡索(醋制)40g郁金20g木香16g续断40g龟甲(炒)40g黄芩(酒炒)80g萱草根(姜酒制)60g制法:以上十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110g制成大蜜丸,即得。
-
忘忧散
处方:白术15克茯神9克远志6克柴胡1.5克郁金3克白芍30克当归9克巴戟天6克陈皮1.5克白芥子6克神曲1.5克麦冬9克丹皮9克功能主治:治男子情志不遂,不能生育者。(不育)用法用量:水煎服。连服十剂。摘录:《辨证录》卷十《杨氏家藏方》卷四:别名:琥珀散组成:琥珀不以多少。主治:心经蓄热,小便赤涩不通,淋沥作痛。
-
萱草嫩苗
《*辞典》:萱草嫩苗:出处:《日华子本草》拼音名:XuānCǎoN nMi o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萱草、黄花萱草或小萱草的嫩苗。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萱草根条。性味:①《救荒本草》:叶味甘。归经: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肺二经。功能主治:利湿热,宽胸,消食。①《日华子本草》:治小便赤涩,身体烦热,除酒疸。
-
托里连翘散
《普济方》卷二八五:组成:柏叶半两(干者),黄耆1两(炙),萱草根半两,乳香1分(研),甘草半两,连翘半两。主治:痈疽。用法用量:每服1钱,温酒或米饮下,不拘时候。制备方法:上为末。
-
萱麦汤
《医级》卷九:方名:萱麦汤组成:萱草根、栝楼壳、麦牙、连翘、银花、草节、钩藤。主治:乳妬。内吹外吹,结而肿痛,其脉滑实,必作寒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