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鸡心七
鸡心七此药为蛇菰科植物多药蛇菰(Balanophorapolyandra)的全株。因其形态状如鸡心,故得此名。雌雄同株或异株。花茎深红色,基部有苞片5—8枚,卵圆形;雄肉穗花序棒状,雌肉穗花序长卵形;子房为长卵形。分布于新华、老君山、酒壶坪、千家坪、红坪等地。生长于海拔1600。用于胃痛、dE血、血崩、痢疾、外伤出血,C/慌等。
-
白背杨
出处:《广西植物名录》拼音名:B iB iY nɡ来源:为杨柳科植物银白杨的叶。单叶互生,长短枝叶形有显着区别:长枝的叶宽卵形或三角卵形,长5~雄花序长3~功能主治:祛痰、消炎、平喘、止咳。剂型及用法:㈠1:2糖浆剂一日服3次,每次10毫升。部分病例同时并用注射剂或加服百蕊草(每次5钱,冲泡后分3次服)。
-
小青杨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青杨:拼音名:XiǎoQīnɡY nɡ别名:东北杨来源:杨柳科小青杨Populuspseudo-simoniiKitag.,以树皮入药。雄花序长5-8cm;抑菌实表明:小青杨树皮中分离出的成分,2,6-二甲氧基对苯醌、邻苯二酚、香草酸、阿魏酸、水杨甙、对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肉桂酸、壬二酸、咖啡酸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
-
小叶杨
韧皮部纤维束与筛管群及韧皮薄壁细胞交互排死成不连续的环状;2.抗炎镇痛作用,抗炎实验表明:杨芽脂湿悬液灌胃给药,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熟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显着抑制大鼠实验性腹膜炎的炎症渗出,亦可使大鼠琼脂性破肤炎症和足趾肿胀程度明显减轻,且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增长也有抑制作用。清热利湿。小便淋沥;
-
水杨根
《*辞典》:水杨根:出处:《纲目》拼音名:ShuǐY nɡGēn来源:为杨柳科植物红皮柳的根。葇荑花序常弯曲,雄花序长1.5~2.5厘米,雄蕊2,花丝全部连合,花药淡红色,腺体1,生于腹面;本植物的树皮(水杨木白皮)、枝叶(水杨枝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生境分布:分布东北及黄河流域。功能主治:《纲目》:治乳痈诸肿。
-
毛白杨
苞片卵圆形,尖裂,具长柔毛;雌花序长4~蒴果长卵形,2裂。生境分布:分布辽宁及华北、西北、华东等地,一般为栽培。化学成份:树皮含总甙、皂甙、强心甙、黄酮甙、酚类、蛋白质、氨基酸。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取鲜白杨树皮2两,加水煎沸半小时后加入鲜蛤蟆草2两,再煎15分钟,滤出药液,药渣再加水煎沸15分钟。
-
苍白秤钩风
《*辞典》:苍白秤钩风: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拼音名:CānɡB iCh nɡGōuFēnɡ别名:穿墙风(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防已科植物苍白秤钩风的藤茎。叶互生,菱状阔卵形至阔卵形,长3.5~雌花序长15~20厘米,萼片和花瓣与雄花相似,退化雄蕊6,心皮3,子房半卵球形,柱头向外伸展呈唇形。
-
老虎俐根皮
单叶互生;叶片形状多样,椭圆形、椭圆状或长圆状披针形,有时倒卵状披针形,长10-35cm,宽5-16cm,先端锐尖至渐尖,基部楔形、钝圆形或心形,全缘或在中、下部以上有浅齿或牙齿,两面在脉上疏生小刺毛或近于无毛;雌雄异株;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00-800m的河谷两岸混交林中。性平功能主治:健脾消疳。
-
老虎俐
叶柄长3-10cm,疏生刺毛和柔毛;性状:性状鉴别叶片椭圆形、椭圆状或矩圆状披针形,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全缘或微波状,羽状脉侧脉近缘处彼此连结,表面绿色或深绿色,上表面较粗糙(密布点状钟乳体),下表面叶片处有刺毛。
-
沙柳
《全国中草药汇编》:沙柳:拼音名:ShāLiǔ别名:筐柳、降马[藏名]来源:杨柳科沙柳SalixcheilophilaSchneid.,以鲜茎、叶、树皮入药。生境分布:内蒙古、河北、陕西、山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功能主治:解表祛风。芽具长柔毛。苞片基部具柔毛;雌花序长1.3-2cm,密花,花序轴具柔毛;性味:辛;散瘀消肿。
-
柳枝
苞片圆形至线状披针形,早落;药理作用:水杨甙与稀盐酸或硫酸共煮可水解为水杨甙元及葡萄糖。归经:《得配本草》:入足阳明、厥阴经。治风湿痹痛,淋病,白浊,小便不通,传染性肝炎,风肿,疔疮,丹毒,齿龋,龈肿。折碎煎汤,倾坐桶内,被围住熏。亦可每日取柳枝、枫杨枝各3两,柳叶、枫杨叶各1.5两,制成煎剂两次分服。
-
银白杨叶
叶三角状卵圆形或近圆形,长宽近等,长3-6cm,先端钝尖,急尖或短渐尖,基部圆形截形或浅心形,边缘有波状浅齿,萌枝叶大,三角状卵圆形,下面被柔毛,花序轴有疏毛或密毛;雌花序长4-7cm;栅栏组织细胞2列,海绵组织细胞长方形,主脉维管束外韧型,略近环状,中柱鞘纤维断续环列,主脉上、下表皮内方有厚角组织。
-
胡桐泪
归经:入胃经。①《唐本草》:主大毒热,心腹烦满,水和服之取吐。②《本草汇言》:胃家虚寒不食者勿用。(《圣惠方》)⑤治牙齿宣露有脓血出,及小儿虫蚀疳断:葶苈、胡桐泪各半两。《日华子》以之治风虫牙齿痛,李珣谓其能治骨槽风、齿匿,元素言瘰疬非此不能除,皆资其苦能杀虫,咸能入骨软坚,大寒能除极热之用耳。
-
白杨树皮
《中医大辞典》·白杨树皮:白杨树皮为中药名,出自《新修本草》。功能主治:清热,祛风,行瘀,消痰,杀虫。1.治肺热咳嗽,风痹,脚气,高血压病,妊娠下痢,仆损瘀血,痰癖,蛔虫腹痛。单叶互生;雌花序长7~"②《本草拾遗》:"去风痹宿血,折伤,血沥在骨肉间,痛不可忍,及皮肤风瘙肿,杂五木为汤,捋浸损处。
-
香胶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香胶木:拼音名:XiānɡJiāoM 别名:假玉桂来源:榆科香胶木CeltisphilippinensisBlanco,以根皮、叶入药。雄花序长6cm,雄花花被裂片椭圆形,长3mm,有长柔毛,雄蕊9,最内的3枚基部的腺体通常无柄,花丝有长柔毛,花药长圆形,退化雌蕊细小,柱头2浅裂;性平归经:肺经功能主治:活血止痛;
-
痄腮树
拼音名:ZhàSāiShù来源:药材基源:为山龙眼科植物痄腮树的根皮或叶。雄花序长10-24cm,被疏毛;不育花药长约1.5mm,具腺体4;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1400m的山谷或山坡热带湿润常绿阔叶林中。小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紫芋
出处:《新修本草》载:“芋有6种 白芋、真芋、禅芋、紫芋,并毒少,正可蒸煮啖之,又宜冷啖,疗热止渴。”秋后采挖块茎,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基部雌花序长3-4.5cm,粗1.2cm,子房绿色,稍侧向压扁,柱头脐状凸出,黄绿色,4-5浅裂,l室,子房之间杂以棒状不育中性花,黄色,截头;
-
太白参
玄参科植物大卫马先蒿或美观马先蒿等的根·《中医大辞典》·太白参:太白参为中药名,出自《陕西中草药》。叶互生,卵状长圆形,一般长约7厘米,宽约2厘米,下部的叶较大,羽状全裂;穗状花序长达20厘米,多腺毛;(《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②治骨蒸潮热,周身关节疼痛:太白洋参四两至半斤,炖猪肉或猪蹄,分数次食。
-
小毒芋
拼音名:XiǎoDúYù别名:香芋、团芋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泉七的根茎。SteudnerahenryanaEngl.]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挖,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雌花序长2-2.5cm,圆柱形,粗2-3mm,背面3/4与佛馅苞合生;雌花子房近球形,柱头4-5裂,子房周围有假雄蕊;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50-1400m的密林下潮湿地。
-
桑白皮
桑白皮治小儿鹅口疮:鲜根皮捣汁涂敷。桑白皮为眼科常用利水渗湿药,具有泻肺平喘,利尿消肿的功效:(1)用于肺经郁热所致金疳、火疳,常与地骨皮配伍,如泻白散。薄壁细胞含淀粉粒,有的细胞含草酸钙方晶。但大鼠口服则无效。而正丁醇提取物或水提取物给小鼠灌胃或腹腔注射10g/kg,或静脉注射5g/kg均未引起死亡。
-
桑椹子
气微,味微酸而甜。腰酸耳鸣;肠燥便秘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湖北省药品标准》1980年)1.2.桑椹膏:取新鲜成熟桑椹,压榨取汁,静置,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等量水稀释液的相对密度1.168-1.173),每稠膏350g加蔗糖615g的转化糖液适量,搅拌均匀,浓缩至稠膏状,制成1000g。功能补肝益肾,养血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