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鞣质
概述:鞣质亦称鞣酸、单宁或丹宁。缩合鞣质类,例如儿茶素、鞣红等。五倍子、诃子及石榴皮等具有抗肠道菌的活性,实验证明与所含鞣质有关。中草药注射剂中若含有少量鞣质,肌肉注射可引起局部硬结、疼痛、坏死,静脉注射可致凝血。药物相互作用:本品与重金属及蛋白质有配伍禁忌,故忌与铁器接触。规格:软膏剂10%,20%.
-
茶叶
24%,红茶因经过发酵,鞣质含量减少,一般仅6%左右,茶叶鞣质中以没食子酰-l-表没食子儿茶精为主,并含少量l-表没食子儿茶精、没食子酰表儿茶精、l-表儿茶精等。⑤抑菌作用茶叶浸剂或煎剂在试管中,对各型痢疾杆菌皆具有抗菌作用,其抑菌效价与黄连不相上下。主下气,消宿食。其陈年者曰腊茶,以其经冬过腊,故以命名。
-
孩儿茶
12厘米,均被长伏毛,叶轴基部具长圆形腺体;总状花序腋生;35%,儿茶鞣酸24%,以及黑儿茶萤光素、槲皮素、没食子酸、并没食子酸、焦性儿茶酚、儿茶红等鞣质。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止血,消食,生肌,定痛。在17例溃疡病合并出血的病例中,除1例因大量出血初服此剂未能止血即改用其他治法外,其余16例在2~
-
中药炮制
中药炮制理论:中药炮制的理论,历代本草都有一定的解说,如酒制提升,姜制温散,入盐走肾,用醋止痛,乳制润枯生血,蜜制润燥益元。据近代研究证明,大黄泻下的主要成分为结合性蒽醌,其游离蒽醌泻下作用较弱,但具有抗茵消炎作用,而大黄鞣质则为收敛止泻成分。火制:(1)炒:有炒黄、炒焦、炒炭等程度不同的清炒法。
-
清宁片
《药性论》:味苦甘。用于实热便秘,高热,谵语,发狂,吐血,衄血,湿热黄疸,跌打瘀肿,血瘀经闭,产后瘀阻腹痛,痈肿疔毒;(3)抑菌作用:大黄中游离苷元如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为抑菌、抗肿瘤的有效成分,其泻下作用极其微弱。熟大黄的阻断效力明显强于生品及其他制品,大黄炭作用最弱。
-
醋大黄
大黄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的功效,用于实热积滞便秘,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痈肿疗疮,肠痈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跌打损伤,湿热痢疾,黄疸尿赤,淋证,水肿;研究结果表明,炒大黄总鞣质含量下降约18%,熟大黄降低50%,大黄炭减少近80%。
-
酒军
大黄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的功效,用于实热积滞便秘,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痈肿疗疮,肠痈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跌打损伤,湿热痢疾,黄疸尿赤,淋证,水肿;酒炙大黄其苦寒泻下作用稍缓,并借酒升提之性,引药上行,善清上焦血分热毒。
-
酒大黄
大黄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的功效,用于实热积滞便秘,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痈肿疗疮,肠痈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跌打损伤,湿热痢疾,黄疸尿赤,淋证,水肿;酒炙大黄其苦寒泻下作用稍缓,并借酒升提之性,引药上行,善清上焦血分热毒。
-
熟大黄
概述:熟大黄为大黄的炮制品,方法为清蒸或酒蒸(酒炖)。《药性论》:味苦甘。用于实热便秘,高热,谵语,发狂,吐血,衄血,湿热黄疸,跌打瘀肿,血瘀经闭,产后瘀阻腹痛,痈肿疔毒;(3)抑菌作用:大黄中游离苷元如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为抑菌、抗肿瘤的有效成分,其泻下作用极其微弱。
-
大黄炭
大黄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的功效,用于实热积滞便秘,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痈肿疗疮,肠痈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跌打损伤,湿热痢疾,黄疸尿赤,淋证,水肿;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大黄炭泻下作用极微,并有凉血化瘀止血作用。
-
熟军
概述:熟大黄为大黄的炮制品,方法为清蒸或酒蒸(酒炖)。《药性论》:味苦甘。用于实热便秘,高热,谵语,发狂,吐血,衄血,湿热黄疸,跌打瘀肿,血瘀经闭,产后瘀阻腹痛,痈肿疔毒;(3)抑菌作用:大黄中游离苷元如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为抑菌、抗肿瘤的有效成分,其泻下作用极其微弱。
-
槐米
用于咯血、衄血、便血、崩漏下血、痔疮出血等出血证。叶轴有毛,基部膨大;炒槐花外表深黄色。炮制研究:本品主要含芦丁(Rutin),槐花米甲、乙、丙素(SophorinA、B、C),槲皮素,异鼠李素(Isorhamnetin),槐花皂苷Ⅰ、Ⅱ、Ⅲ(KaikasaponinⅠ、Ⅱ、Ⅲ)等。精密量取10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
-
槐花炭
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槐花生品以清肝泻火、清热凉血见长。槐花炭的炮制研究:本品主要含芦丁(Rutin),槐花米甲、乙、丙素(SophorinA、B、C),槲皮素,异鼠李素(Isorhamnetin),槐花皂苷Ⅰ、Ⅱ、Ⅲ(KaikasaponinⅠ、Ⅱ、Ⅲ)等。
-
炒槐花
炒槐花外表深黄色。炒槐花的炮制方法:宋代有微炒(《太平圣惠方》)、炒黄黑色(《苏沈良方》)、炒焦(《史载之方》)、麸炒(《圣济总录》)、地黄汁炒(《产育宝庆集》)。研究首次发现槲皮素有止血作用,经含量测定,槲皮素确实有增加,国外学者测定炒炭品是生品的1.5倍,国内学者测定炒炭品是生品的3倍或10倍。
-
槐花
用于咯血、衄血、便血、崩漏下血、痔疮出血等出血证。叶轴有毛,基部膨大;炒槐花外表深黄色。炮制研究:本品主要含芦丁(Rutin),槐花米甲、乙、丙素(SophorinA、B、C),槲皮素,异鼠李素(Isorhamnetin),槐花皂苷Ⅰ、Ⅱ、Ⅲ(KaikasaponinⅠ、Ⅱ、Ⅲ)等。精密量取10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
-
石榴根
可治蛔虫病,绦虫病,久泻,久痢,赤白带下。使用注意:用于驱虫,忌用油类泻下剂并忌食油脂类食物。化学成分:本品含异石榴皮碱、伪石榴皮碱等生物碱,β-谷甾醇,甘露醇,鞣质等。《*辞典》·石榴根:出处:《本草经集注》拼音名:ShíLiuGēn别名:石榴根皮(《摘元方》),酸榴根(《纲目》)。性味:苦涩,温。
-
方儿茶
拼音名:FānɡérChá别名:棕儿茶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儿茶钩藤带叶嫩枝煎汁浓缩而成的干浸膏。其中所含的儿茶鞣质给小鼠口服或注射,能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儿茶鞣质还能抑制大鼠实验性膀胱结石的形成,研究认为这可能与降低大鼠尿液pH有关。(检查儿茶荧光素)2.取本品粉末约0.1g,加水10ml溶解,滤过。
-
连香树果
拼音名:LiánXiānɡShùGuǒ别名:芭蕉香清、山白果来源:药材基源:为连香树科植物连香树的成熟果实。花腋生,先叶开放或与叶同放,单性,雌雄异株;2.栽培技术用种子或扦插繁殖。化学成份:连香树的叶中含麦芽醇(maltol),糖类,山梨糖醇(sorbitol)和焦性儿茶酚(catechol);
-
黑面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面叶:拼音名:HēiMi nY 别名:黑面神、鬼划符、暗鬼木、青凡木、铁甲将军、夜兰茶、锅盖仔、四眼草、乌漆臼、青漆、山树兰来源:大戟科山漆茎属植物黑面树Breyniafruticosa(L.单叶互生;化学成份:枝、叶和茎皮均含鞣质,茎皮含量为12.02%。性味:味微苦;4.《岭南草药志》:解热散毒,化瘀化滞。
-
收涩药
又能涩肠止血,治久痢便血等。《本草经》载:“主黄疽,泄利肠澼,脓血,阴蚀,下痢赤白,邪气痈肿,疽痔恶疮,头疡疥瘙”。乌梅乙醇浸液、煎剂及粉剂,体外对革兰氏阳性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枯草杆菌及人型结核杆菌等皆有显著的抗菌作用。
-
山茶花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散瘀。化学成分:本品含山茶酮一醇(camellenodiol)、山茶二酮醇(camellendionol)、芸香苷、对羟基苯甲酸、山茶鞣质A、B等、槲皮素、山柰酚、可可豆碱、β-香树脂醇、羽扇豆醇、儿茶精、表儿茶精、矢车菊素的3-半乳糖苷和3-葡萄糖苷等。雄蕊多数,外侧花丝基部连合,附着于花瓣基部,内侧离生;
-
都咸子
《*辞典》:都咸子:出处:《本草拾遗》拼音名:DōuXi nZǐ来源:为漆树科植物鸡腰果的果实。树皮(内皮)煎剂对动物也能降血糖。两者对小鱼毒性很强,水提取液(1:3)对小鼠几无毒性(每只腹腔注射0.8毫升并不引起死亡),酒精提取液对小鼠则有一定毒性。②《海药本草》:主烦躁,心闷,痰鬲,伤寒清涕,咳逆上气。
-
鞣质含量测定法
取药材样品粉末(三号筛)适量(含鞣质约1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加水150ml,于水浴上加热30分钟,冷却后,移入250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滤过,滤液作为供试液。皮粉水溶性部分的测定:精密量取水100ml,加皮粉(干燥品6g),振摇15分钟,滤过,精密量取25ml,蒸干,残渣于105℃干燥3小时称重(T[0])。
-
胃石症
疾病别名肠胃结石,胃石,bezoar疾病代码ICD:K31.8疾病分类消化内科疾病概述摄入某种植物成分或吞入毛发或某些矿物质如碳酸钙、钡剂、铋剂等在胃内凝结而形成的异物,称为胃石症。南方产柿子果肉松、多汁,不易形成柿石。上述纤维内镜下碎石过程中,可经活检钳插入细塑管,对着被击碎的胃石注入10%碳酸氢钠150~
-
肉枣
概述:肉枣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纲目》,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山茱萸之别名。性味归经:酸,微温。主治头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阳痿遗精滑泄,遗尿,老人尿频失禁,虚汗不止,月经过多,漏下不止。3、梾木鞣质A~药理作用:果实煎剂在体外能抑菌。山茱萸苷毒性很低,有较弱的拟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不溶血。
-
山萸肉
概述:山萸肉为中药名,出自《小儿药证直诀》。性味归经:酸,微温。治头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阳痿遗精滑泄,遗尿,老人尿频失禁,虚汗不止,月经过多,漏下不止。C、芳樟醇氧化物、甲基丁香油酚等,还含莫罗忍冬苷(Morroniside)、7-甲基莫罗忍冬苷、当药苷、番木鳖苷、山茱萸裂苷、熊果酸、鞣质以及皂苷。
-
山茱萸
性味归经:酸,微温。C、芳樟醇氧化物、甲基丁香油酚等,还含莫罗忍冬苷(Morroniside)、7-甲基莫罗忍冬苷、当药苷、番木鳖苷、山茱萸裂苷、熊果酸、鞣质以及皂苷。浸出物:同药材含量测定:同药材,含马钱苷(C17H26010)不得少于0.60%。用于眩晕耳呜,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
虾子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虾子花:拼音名:XiāZǐHuā别名:红蜂蜜花、吴福花、野红花、破血药、沙花、虾花来源:千屈菜科虾子花Woodfordiafruticosa(L.生境分布:贵州、云南。主治妇女血崩,月经不调,风湿关节炎,腰肌劳损,鼻衄,咳血。聚伞花序腋生,圆锥状,长约3cm,花序轴被毛:小苞片早落;性味:味微甘;舒筋活络。
-
黄栌枝叶
《*辞典》:黄栌枝叶:出处:《河北中药手册》拼音名:Hu nɡL ZhīY 来源:为漆树科植物黄栌的枝叶。鞣质中有没食子酸、没食子酸四糖、三没食子酰葡萄糖、三甲基没食子酰葡萄糖、黄酮类、飞燕草素3-半乳糖甙、越橘花青甙、矮牵牛素-3-葡萄糖甙、矢车菊素单葡萄糖甙、飞燕草素单葡萄糖甙、芍药素单葡萄糖甙等。
-
大叶紫薇
拼音名:DàYèZǐWēi来源:药材基源:为千屈菜科植物大叶紫薇的根及叶。L.flos-reginaeRetz.]采收和储藏:根,秋、冬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叶互生或近对生;侧脉7-17对,在叶缘糨拱连接。栽培技术用扦插繁殖。还含并没食子鞣质类成分:紫薇鞣质(lagerstannin)A、B、C和石榴皮葡萄糖酸鞣质(punigluconin);
-
草原老鹳草
出处:《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拼音名:CǎoYu nLǎoGu nCǎo别名:红根草(甘肃省卫生防疫站《红根草治疗急性菌痢的疗效观察》)。来源:为牻牛儿苗科植物草原老鹳草的全草。萼片有同样的腺毛;蒴果长约8厘米。化学成份:根茎含鞣质,其中能被乳清蛋白沉淀的鞣质为11.9%,多酚21%。3疗程后大便培养均转阴;
-
焦栀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栀子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功能。常用于温病高热,湿热黄疸,湿热淋症,疮疡肿毒;对药理作用的影响:(1)对胆红素的影响:山栀子对家兔结扎总输胆管后,血中胆红素出现量有轻度的抑制作用,生栀子与焦栀子之间差别不大。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崩漏。
-
地菍
化学成分:叶含鞣质7.4%。《全国中草药汇编》·地菍:拼音名:DìRěn别名:地茄子、地兰子、地石榴、铺地锦来源:为野牡丹科野牡丹属植物地菍MelastomadodecandrumLour.,以全草或根入药。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利湿,补血止血。短者药隔不伸延,药隔基部具2小瘤;子下位,先端具刺毛。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
一叶萩
对脊髓的兴奋作用,可用于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一叶萩的毒性:《中药大辞典》:“硝酸一叶萩碱小鼠灌胃、腹腔注射及静注的LD50分别为270±20.2mg/kg、31.8±1.58mg/kg和6.23±0.16mg/kg,对大鼠则分别为800mg/kg、41±2.2mg/kg及15.1±0.48mg/kg[1]。一叶萩中毒是兴奋脊髓,引起强直性惊厥,最后死于呼吸停止。
-
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Ⅹ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Ⅹ附录ⅩA浸出物测定法:1.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测定用的供试品需粉碎,使能通过二号筛,并混合均匀。理论板数按桉油精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测定法:取供试品约100mg,精密称定,置10ml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2ml,用正己烷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
石榴皮
明代有用醋炒、醋焙(《普济方》)、醋浸炙黄(《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和醋煮焙干(《证治准绳》)等炮制方法。炒炭后收涩力增强,多用于久泻,久痢,崩漏。石榴皮的功效与主治:石榴皮具有涩肠,止血,驱虫的功能。中果皮较厚,薄壁细胞内含淀粉粒和草酸钙簇晶或方晶;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鞣质不得少于10.0%。
-
炒栀子
宋代增加了“炙酥拌微炒”(《太平圣惠方》)、姜汁炒焦黄(《产宝杂录》)等炮制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栀子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功能。常用于温病高热,湿热黄疸,湿热淋症,疮疡肿毒;对溶血性链球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的抑制作用以生山栀为佳;
-
栀子炭
同时还对炮制作用的论述也比较多,如“生用泻火,炒黑止血,姜汁炒止烦呕,内热用仁,表热用皮”(《本草备要》);常用于温病高热,湿热黄疸,湿热淋症,疮疡肿毒;对药理作用的影响:(1)对胆红素的影响:山栀子对家兔结扎总输胆管后,血中胆红素出现量有轻度的抑制作用,生栀子与焦栀子之间差别不大。
-
地榆
概述:地榆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1.治肠风下血,血痢,尿血,崩漏,痔疮出血,吐血,衄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带。含量测定:鞣质: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约0.4g,精密称定,照鞣质含量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XB)测定,在“不被吸附的多酚”测定中,同时作空白试验校正,计算,即得。
-
地茄
概述:地茄为中药名,出自《植物名实图考》,为萧步丹《岭南采药录》记载的地菍之别名。别名:地茄、地稔、地石榴。2.治肠炎,痢疾,消化道出血,肺脓疡,尿路感染。3.治痛经,产后腹痛,血崩,带下,盆腔炎。4.治外伤出血,痈肿疔疮,蛇咬伤。药理作用:本品煎剂在体外对伤寒、痢疾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
荔枝核
概述:荔枝核荔枝核为中药名,出《本草衍义》。性味归经:荔枝核性温,味甘、微苦。入肝、肾经。荔枝核的功效与主治:荔枝核具有散寒,理气,止痛,散结的功效,治胃气冷痛,疝气痛,睾丸肿痛,妇女腹中血气刺痛。荔枝核的化学成分:荔枝核含α-亚甲环丙基甘氨酸[α-(methylenecyclopropyl)-glycine]、皂甙、鞣质。
-
水萍
概述:水萍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为《新修本草》记载的浮萍之别名。性味归经:辛,寒。功能主治:发汗,祛风,行水,凉血解毒。化学成分:紫背浮萍主含荭草素,牡荆素,大波斯菊苷,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等。还含1-阿魏酰葡萄糖、叶黄素、新黄质、亮氨酸等。另含鞣质,类脂化合物以及醋酸钾、氯化钾、碘、溴等。
-
红茶
概述:红茶是全发酵的茶叶,在发酵的过程中,茶叶的茶鞣质经氧化而生成鞣质红,不仅使茶叶色泽乌黑,水色叶底红亮,并且使茶叶的香气和滋味也发生了变化,具有水果香气和醇厚滋味,与绿茶截然不同。茶中含有氟、茶多酚等成分,饮茶能防龋固齿。茶中维生素A、维生素E含量丰富,并含有多种抗癌防衰的微量元素。
-
一点血
概述:一点血为中药名,是一点血秋海棠的根茎及通城虎的别名。为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网脉秋海棠Begoniawil-soniiGagn的根茎。聚伞状花序着生先端,有花5-6朵,花梗纤弱,基部有卵状披针形的小苞叶,花单性同株;主治病后虚弱,吐血,咯血,衄血,崩漏,血虚经闭,带下,跌打损伤。治吐血,肾病黄肿,蛇咬伤,妇女干病。”
-
药鼠李实
拼音名:YàoShǔLǐShí别名:清泻鼠李。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药鼠李的成熟果实。花单生,雌雄异株,通常十余个簇生在短枝上或长枝下部叶腋,4基数;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1400m的山地河谷或山坡灌丛中。药鼠李树皮含鞣质(0.57%-0.97%),糖(3.34%-3.71%),醌类化合物(1.93%-2.65%)。性味:苦;
-
牡丹皮炭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炒炭等。生牡丹皮长于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用于温毒发斑或发疹,阴虚发热,无汗骨蒸,肠痈,痈肿疮毒,肝火头痛,经闭,痛经,跌打损伤。还含有芍药苷,氧化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苯甲酰氧化芍药苷和鞣质等成分。其含量顺序是生丹皮炒丹皮酒炒品酒蒸品炒焦品炒炭品。丹皮炭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
小对叶草
金丝桃科植物小连翘的全草·《中医大辞典》·小对叶草:小对叶草为中药名,出自《四川中药志》,为《本草纲目》记载的小连翘之别名。化学成分:本品含挥发油、贯叶连翘素(Hyperforin)、金丝桃素(Hypericin)、金丝桃苷、芸香苷、槲皮苷、异槲皮苷、槲皮素、大黄素蒽酚、鞣质、绿原酸、咖啡酸、β-谷甾醇等。
-
迎山红
药理作用:①祛痰、镇咳作用小鼠灌服煎剂4克生药/只或迎山红挥发油0.2毫升/只有明显的祛痰作用(酚红法)。满山红的用法用量:煎服,25~满山红还含杜鹃素、去甲杜鹃素、东莨菪素、伞形花内酯、槲皮素、山柰酚、杨梅树皮素、香草酸、原儿茶酸、杜鹃醇、金丝桃苷、异金丝桃苷等。先端钝,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全缘;
-
田萍
概述:田萍为中药名,出自《中药志》,为《新修本草》记载的浮萍之别名。性味归经:辛,寒。功能主治:发汗,祛风,行水,凉血解毒。化学成分:紫背浮萍主含荭草素,牡荆素,大波斯菊苷,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等。还含1-阿魏酰葡萄糖、叶黄素、新黄质、亮氨酸等。另含鞣质,类脂化合物以及醋酸钾、氯化钾、碘、溴等。
-
地稔
概述:地稔为中药名,出自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即萧步丹《岭南采药录》记载的地菍的别名。别名:地茄、地稔、地石榴。3.治痛经,产后腹痛,血崩,带下,盆腔炎。4.治外伤出血,痈肿疔疮,蛇咬伤。药理作用:本品煎剂在体外对伤寒、痢疾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