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炒炭
炒炭(carbonizingbystir-frying)指将净药材或切制品置热锅内,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黄色或至规定程度时,喷淋清水少许,熄灭火星,取出,晾干的炮制方法。
-
清炒法
降低毒性或副作用:如牵牛子有小毒,炒后可以降低毒性,同时缓和峻泻作用。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某些药本身就有凉血止血作用,炒炭后作用增强,如地榆、槐花、茜草等。炒焦:炒焦是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或武火加热,炒至药物表面呈焦黄或焦褐色,内部颜色加深,并具有焦香气味。
-
荆芥
花冠多脱落,宿萼钟状,先端5齿裂,淡棕色或黄绿色,被短柔毛;荆芥为眼科常用祛风散寒药,具有祛风,止血,消疮,止痒的功效:(1)用于外感风邪所致目病。荆芥全草含挥发油,其中主成分是右旋薄荷酮,还有右旋柠檬烯,左旋胡薄荷酮等。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胡薄荷酮(C10H16O)不得少于0.020%。性味与归经:辛,微温。
-
荆芥炭
若炒黑用,须炒极黑存性,至肠红下血,女人崩漏,产后血晕,取其凉血及血遇黑则止之义也”(《药品辨义》)和“止血炒炭,散风生用,敷毒醋调,治崩漏童便炒黑”(《得配本草》)。炒荆芥具有祛风理血的作用。荆芥炭中有8种成分未检出,但另检出了9种成分,而主要成分薄荷酮(注:止痛成分)、胡薄荷酮仍存在。
-
槐花
用于咯血、衄血、便血、崩漏下血、痔疮出血等出血证。叶轴有毛,基部膨大;炒槐花外表深黄色。炮制研究:本品主要含芦丁(Rutin),槐花米甲、乙、丙素(SophorinA、B、C),槲皮素,异鼠李素(Isorhamnetin),槐花皂苷Ⅰ、Ⅱ、Ⅲ(KaikasaponinⅠ、Ⅱ、Ⅲ)等。精密量取10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
-
槐米
用于咯血、衄血、便血、崩漏下血、痔疮出血等出血证。叶轴有毛,基部膨大;炒槐花外表深黄色。炮制研究:本品主要含芦丁(Rutin),槐花米甲、乙、丙素(SophorinA、B、C),槲皮素,异鼠李素(Isorhamnetin),槐花皂苷Ⅰ、Ⅱ、Ⅲ(KaikasaponinⅠ、Ⅱ、Ⅲ)等。精密量取10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
-
中药炮制
中药炮制理论:中药炮制的理论,历代本草都有一定的解说,如酒制提升,姜制温散,入盐走肾,用醋止痛,乳制润枯生血,蜜制润燥益元。据近代研究证明,大黄泻下的主要成分为结合性蒽醌,其游离蒽醌泻下作用较弱,但具有抗茵消炎作用,而大黄鞣质则为收敛止泻成分。火制:(1)炒:有炒黄、炒焦、炒炭等程度不同的清炒法。
-
火制法
麸炒:药物用蜜炙过的麦麸拌炒,称为麸炒。操作方法:将碾细的灶心土置铁锅内炒热,再将药物加入,以灶心土能淹没药物为度,用锅铲炒至表面微显焦黄色,并放出焦香气味,即可取出,筛去灶心土,冷后收藏,土炒火力不宜过大,以免药物焦化。经煅后,质地酥松易碎,易于煎出有效成分,使药物发挥应有作用。
-
炒荆芥
炒荆芥具有祛风理血的作用。若炒黑用,须炒极黑存性,至肠红下血,女人崩漏,产后血晕,取其凉血及血遇黑则止之义也”(《药品辨义》)和“止血炒炭,散风生用,敷毒醋调,治崩漏童便炒黑”(《得配本草》)。荆芥炭中有8种成分未检出,但另检出了9种成分,而主要成分薄荷酮(注:止痛成分)、胡薄荷酮仍存在。
-
山楂炭
山楂的功效及主治:山楂具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的功能,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胸痹心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2)枸橼酸含量:山楂加热后,枸橼酸含量变化较大,炒山楂比生山楂下降了17.47%,焦山楂下降了57.22%;
-
大蓟炭
概述:大蓟炭为大蓟的炮制品。大蓟的性味归经:大蓟味甘、苦,性凉。1.治衄血,吐血,咯血,尿血,便血,月经过多,崩漏,乳痈,肠痈,高血压,肺结核。如用鲜大蓟根洗净捣汁,加热水炖1小时,饭前服,治热结血淋(《福建民间草药》);治心热吐血及衄血、崩中下血,均可用本品捣后绞取汁内服(《太平圣惠方》)。
-
炒槐花
炒槐花外表深黄色。炒槐花的炮制方法:宋代有微炒(《太平圣惠方》)、炒黄黑色(《苏沈良方》)、炒焦(《史载之方》)、麸炒(《圣济总录》)、地黄汁炒(《产育宝庆集》)。研究首次发现槲皮素有止血作用,经含量测定,槲皮素确实有增加,国外学者测定炒炭品是生品的1.5倍,国内学者测定炒炭品是生品的3倍或10倍。
-
槐花炭
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槐花生品以清肝泻火、清热凉血见长。槐花炭的炮制研究:本品主要含芦丁(Rutin),槐花米甲、乙、丙素(SophorinA、B、C),槲皮素,异鼠李素(Isorhamnetin),槐花皂苷Ⅰ、Ⅱ、Ⅲ(KaikasaponinⅠ、Ⅱ、Ⅲ)等。
-
牡丹皮炭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炒炭等。生牡丹皮长于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用于温毒发斑或发疹,阴虚发热,无汗骨蒸,肠痈,痈肿疮毒,肝火头痛,经闭,痛经,跌打损伤。还含有芍药苷,氧化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苯甲酰氧化芍药苷和鞣质等成分。其含量顺序是生丹皮炒丹皮酒炒品酒蒸品炒焦品炒炭品。丹皮炭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
丹皮炭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炒炭等。生牡丹皮长于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用于温毒发斑或发疹,阴虚发热,无汗骨蒸,肠痈,痈肿疮毒,肝火头痛,经闭,痛经,跌打损伤。还含有芍药苷,氧化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苯甲酰氧化芍药苷和鞣质等成分。其含量顺序是生丹皮炒丹皮酒炒品酒蒸品炒焦品炒炭品。丹皮炭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
炒栀子
宋代增加了“炙酥拌微炒”(《太平圣惠方》)、姜汁炒焦黄(《产宝杂录》)等炮制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栀子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功能。常用于温病高热,湿热黄疸,湿热淋症,疮疡肿毒;对溶血性链球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的抑制作用以生山栀为佳;
-
山栀
同时还对炮制作用的论述也比较多,如“生用泻火,炒黑止血,姜汁炒止烦呕,内热用仁,表热用皮”(《本草备要》);
-
焦栀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栀子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功能。常用于温病高热,湿热黄疸,湿热淋症,疮疡肿毒;对药理作用的影响:(1)对胆红素的影响:山栀子对家兔结扎总输胆管后,血中胆红素出现量有轻度的抑制作用,生栀子与焦栀子之间差别不大。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崩漏。
-
栀子炭
同时还对炮制作用的论述也比较多,如“生用泻火,炒黑止血,姜汁炒止烦呕,内热用仁,表热用皮”(《本草备要》);常用于温病高热,湿热黄疸,湿热淋症,疮疡肿毒;对药理作用的影响:(1)对胆红素的影响:山栀子对家兔结扎总输胆管后,血中胆红素出现量有轻度的抑制作用,生栀子与焦栀子之间差别不大。
-
山楂
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山楂的功效及主治:山楂具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的功能,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胸痹心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所含黄酮、皂苷能增加小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兔心冠脉流量。焦山楂消食导滞作用增强。
-
小蓟
全缘或微齿裂至羽状深裂,齿尖具针刺;头状花序单个或数个顶生;气微,味微苦。6层,雄花序总苞长1.8cm,雌花序总苞长约2.3cm;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炒炭等。如用鲜大蓟根洗净捣汁,加热水炖1小时,饭前服,治热结血淋(《福建民间草药》);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蒙花苷(C28H32014)不得少于0.70%。两面均具白色柔毛。
-
栀子
同时还对炮制作用的论述也比较多,如“生用泻火,炒黑止血,姜汁炒止烦呕,内热用仁,表热用皮”(《本草备要》);
-
石榴皮
明代有用醋炒、醋焙(《普济方》)、醋浸炙黄(《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和醋煮焙干(《证治准绳》)等炮制方法。炒炭后收涩力增强,多用于久泻,久痢,崩漏。石榴皮的功效与主治:石榴皮具有涩肠,止血,驱虫的功能。中果皮较厚,薄壁细胞内含淀粉粒和草酸钙簇晶或方晶;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鞣质不得少于10.0%。
-
炒山楂
炒山楂表面颜色加深,味酸微甜。用于脾虚食滞,食欲不振,神倦乏力。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炒黄、炒焦、炒炭等。山楂的功效及主治:山楂具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的功能,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胸痹心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
焦山楂
清代增加了炒炭(《外科证治全生集》)、姜汁拌炒黑(《本草述钩元》)、姜汁炒(《温热暑疫全书》)、童便浸(《本经逢原》)等炮制方法。气微清香,味酸微甜。用于脾虚食滞,食欲不振,神倦乏力。(2)枸橼酸含量:山楂加热后,枸橼酸含量变化较大,炒山楂比生山楂下降了17.47%,焦山楂下降了57.22%;
-
焦楂
清代增加了炒炭(《外科证治全生集》)、姜汁拌炒黑(《本草述钩元》)、姜汁炒(《温热暑疫全书》)、童便浸(《本经逢原》)等炮制方法。气微清香,味酸微甜。用于脾虚食滞,食欲不振,神倦乏力。(2)枸橼酸含量:山楂加热后,枸橼酸含量变化较大,炒山楂比生山楂下降了17.47%,焦山楂下降了57.22%;
-
黄栀子
同时还对炮制作用的论述也比较多,如“生用泻火,炒黑止血,姜汁炒止烦呕,内热用仁,表热用皮”(《本草备要》);
-
茅根炭
概述:茅根炭为白茅根的炮制品。主治热病烦渴,胃热呕吐,肺热咳嗽,吐血,衄血,咳血,尿血,急性肾炎水肿,黄疸。生白茅根长于凉血、清热利尿。常用于血热妄行的多种出血证,热淋,小便不利,水肿,湿热黄疸,热盛烦渴,胃热呕哕及肺热咳嗽。动物实验证明,炒炭后止血作用比生品强,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均比炒炭前缩短。
-
小蓟炭
清代则有童便拌微焙(《握灵本草》)和童便拌微炒、酒洗(《本草汇》)等炮制方法,并有“消肿捣汁用,止血烧灰存性用”(《本草述钩元》)的论述。气微,味微苦。小蓟炭的炮制作用:小蓟生品和炒炭品各自的擅长、用法与大蓟情况相似,二者常配伍应用:生大蓟以凉血消肿力胜,常用于热淋,痈肿疮毒及热邪偏盛的出血证。
-
茅根
茅根炭表面呈焦褐色,味微涩。白茅根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的功能。治血热偏盛的出血证可单用大剂量煎服,尤其对尿血可起到利尿与止血二者兼顾的作用。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炒炭等。本品呈圆柱形的段。切面皮部白色,多有裂隙,放射状排列,中柱淡黄色或中空,易与皮部剥离。性味与归经:甘,寒。
-
白茅根
茅根炭表面呈焦褐色,味微涩。白茅根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的功能。治血热偏盛的出血证可单用大剂量煎服,尤其对尿血可起到利尿与止血二者兼顾的作用。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炒炭等。本品呈圆柱形的段。切面皮部白色,多有裂隙,放射状排列,中柱淡黄色或中空,易与皮部剥离。性味与归经:甘,寒。
-
十灰散
概述:十灰散同名方剂约有七首,其中《劳证十药神书》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大蓟、小蓟、荷叶、侧柏叶、白茅根、茜草根、栀子、大黄、丹皮、棕榈皮各等份(各9g),具有凉血止血之功效。丹皮配大黄凉血祛瘀,使止血而不留瘀。本方炒炭存性,可加强收涩止血作用,用藕汁或萝卜汁京墨调服,增加清热止血作用。9g,一日1~
-
牡丹皮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炒炭等。还含有芍药苷,氧化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苯甲酰氧化芍药苷和鞣质等成分。对化学成分的影响:丹木(丹皮根木质部)和牡丹皮的化学成分比较研究表明,丹木中所含化学成分与丹皮相似,并且细根的丹皮酚和单萜苷均较粗根为高。牡丹皮还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对动物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
-
丹皮
概述:丹皮为中药名,出自《本草正》,为《珍珠囊》记载的牡丹皮之简称。心皮5,密生柔和。还含有芍药苷,氧化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苯甲酰氧化芍药苷和鞣质等成分。牡丹酚对小鼠有镇静、催眠、镇痛、解热、抗炎和抗惊厥作用。丹木与丹皮水提取液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抑制纤维蛋白酶原活性及抗纤维蛋白原作用。
-
乌梅炭
乌梅炭的炮制方法为:取净乌梅或乌梅肉,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炒至皮肉发泡,表面呈焦黑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乌梅味酸,性平,归肝、脾、肺、肾、胃、大肠经(《中华本草》)。1.治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烦渴,蛔虫病腹痛,便血,尿血,血崩,遗尿,带下不止。生乌梅长于生津止渴,敛肺止咳,安蛔。
-
莲房炭
概述:莲房炭为莲房的炮制品。莲房炭的炮制方法:炒炭:取净莲房碎块,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炒至外表焦黑色,内部棕褐色,喷淋少许清水,灭尽火星,取出晾干。用于崩漏,尿血,痔疮出血,产后瘀阻,恶露不尽。多用于胎衣不下、痔疮及产后恶露不绝。如治疗血崩的莲壳散(《儒门事亲》)、莲房饮方(《温热经纬》);
-
大蓟
30cm,羽状深裂,边缘齿状,齿端具针刺,上面疏生白我丝状毛,下面脉上有长毛;大蓟的性味归经:大蓟味甘、苦,性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约0.5g,精密祢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0%乙醇l0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
鸡冠花
10月,果期9~鸡冠花的性味归经:鸡冠花味甘、涩,性凉。鸡冠花具有凉血止血,止带,止泻的功效,治吐血,咳血,痔血,泄泻,痢疾,崩漏,带下,产后瘀血腹痛,尿路感染。鸡冠花的药典标准:品名:鸡冠花JiguanhuaCELOSIAECRISTATAEFLOS来源:本品为苋科植物鸡冠花CelosiacristataL.的干燥花序。可见黑色扁圆肾形的种子。
-
石榴皮炭
宋代有微炒、炒焦、蒸制(《太平圣惠方》)、烧制(《重修政和经使证类备用本草》)、酒制(《圣济总录》)、涂蜜炙焦(《小儿卫生总微方论》)、醋制(《女科百问》)等方法。明代有用醋炒、醋焙(《普济方》)、醋浸炙黄(《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和醋煮焙干(《证治准绳》)等炮制方法。
-
鸡冠花炭
鸡冠花炒炭清代已有,见《幼幼集成》、《串雅内编》等。常用于吐血、便血、崩漏反复不愈及带下、久痢不止。鸡冠花炭的炮制方法:取净鸡冠花段,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喷淋少许清水,灭净火星,取出晾干。生鸡冠花性凉,收涩之中兼有清热作用,多用于湿热带下,湿热痢疾,湿热便血和痔血等证。
-
荷叶丸
草酸钙簇晶直径18~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2μl、对照药材溶液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已烷-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主治:《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之荷叶丸主治咳嗽吐血,痰中带血,咯血、衄血、溺血。
-
干姜
姜炭味苦、涩,性温。其温经作用弱于炮姜,固涩止血作用强于炮姜,可用于各种虚寒性出血,且出血较急,出血量较多者。(3)毒性: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表明,炮姜水煎液灌胃毒性较干姜增大,表明干姜经加热炮制后水溶性毒性成分可能有某些变化。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6一姜辣素(C17H2604)不得少于0.60%。性味与归经:辛,热。
-
藕节
入肝、肺、胃经。藕节的功效与主治:藕节具有止血,化瘀的功效,治吐血,衄血,咳血,尿血,便血,血痢,崩漏:煎服,炒炭9~藕节药典标准:品名:藕节OujieNELUMBINISRHIZOMATISNODUS来源: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nuciferaGaerth.的干燥根茎节部。浸出物:同药材,不得少于20.0%性味与归经:甘、涩,平。
-
莲房
用于崩漏,尿血,痔疮出血,产后瘀阻,恶露不尽。临床多用莲房炭,制炭后收涩力增强。如本品用甜酒煎服,治胎衣不下(《岭南采药录》);如治疗血崩的莲壳散(《儒门事亲》)、莲房饮方(《温热经纬》);莲房具有消瘀,止血,收敛的功效:莲房治瘀血腹痛,血崩,月经过多,胎漏下血,血淋,尿血,痔疮脱肛:煎服,4.5~
-
白桦皮
采伐树木时剥皮,晒干,生用或炒炭用。叶互生,常2叶聚生一处,三角状卵形或菱状卵形,长3~果苞3裂,中裂片三角形,侧裂片下弯,比中裂片长;生境分布:生于河滩、山谷或针叶林缘。分布新疆北部。治急、慢性痢疾,咳嗽气喘,乳痈。附方:①治急性细菌性痢疾、慢性痢疾:白桦皮三两,枣树皮一两,分别焙焦,共为细末。
-
蒲黄
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通经,胸腹刺痛,跌扑肿痛,血淋涩痛。炮制研究:蒲黄含柚皮素(naringenin)、异鼠李素(isorhamnetin)、槲皮素(quercetin)、β-谷甾醇及棕榈酸、琥珀酸、氨基酸和20余种微量元素。蒲黄为眼科常用止血药,具有收敛止血,行血祛瘀的功效:(1)用于眼内外各种出血。
-
侧柏叶
小枝扁平,直径1~用于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不止、血热脱发、须发早白。侧柏叶的药理作用:侧柏叶有止血作用,还能镇咳、平喘、镇静、祛痰,亦可抗菌、抗肿瘤等。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3.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K)。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槲皮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50μg的溶液,即得。
-
地榆
概述:地榆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1.治肠风下血,血痢,尿血,崩漏,痔疮出血,吐血,衄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带。含量测定:鞣质: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约0.4g,精密称定,照鞣质含量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XB)测定,在“不被吸附的多酚”测定中,同时作空白试验校正,计算,即得。
-
艾叶
雌花长约1mm;药理作用:艾叶油、β-石竹烯及松油烯醇对豚鼠有镇咳及明显的平喘作用,对小鼠有祛痰作用。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2.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如入正己烷25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正己烷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
卷柏
拼音名:JuǎnBǎi拉丁名:HerbaSelaginellae(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英文名:spikemoss(《中医药学名词(2004)》)别名:长生草、九死还魂草、万年松、回阳草、佛手草、老虎爪。中叶(腹叶)两行,卵状矩圆形或卵状披针形,斜向或直向上排列,叶缘膜质,有不整齐的细锯齿或全缘;性味与归经: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