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囊壳
为即使子囊孢子成熟后,子实层亦不裸露的子囊果,为子囊盘的对应词。子囊壳呈球形、卵形或梨形,顶端有突起部分,内部为空腔,着生子实层,成熟时子囊孢子从子囊壳突出部分的顶端口孔散出。链孢霉属和类壳属(Sordaria)等的子囊壳是单独产生的。但是蛹蕈等在接近棒状子座的鼓起的表面的菌丝组织内形成很多的子囊壳。
-
子囊座
子囊座(ascostroma)在子囊菌中,可以看到在子座状组织内形成子囊腔,并且子囊腔内不形成子囊壳壁就有形成子囊的菌群,此时称子座状组织为子囊座。如果不从早期了解子囊果的发育,往往就不易区别是子囊壳还是假子囊壳。然而提出具有子囊座和单囊壁菌类的报告也正在增多。关于二者的系统关系,目前尚无定论。
-
凉山虫草
虫体似蚕,长3-6cm,直径0.6-1cm,外表菌丝膜棕褐色,虫皮暗红棕色,足和气门不明显;2,4-二硝基氯苯所致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性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实验表明:凉山虫草能增强小鼠的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肺经功能主治:补肺益肾。
-
竹菌
拼音名:ZhúJūn别名:肉球菌、竹生、竹球菌、竹荷包、竹包、竹宝、竹寄生、竹生肉球来源:药材基源:为肉座菌科真菌竹生肉球菌的子座。侧丝很多,线形。药理作用:从竹菌(肉球菌)的子实体分离到的松胞菌素D能专一性地影响哺乳动物细胞的微丝系统排列,抵抗病毒对细胞的感染,并具有有效地杀灭阴道滴虫的作用。性味:苦;
-
亚香棒虫草
子座椭圆形至圆柱状;还含有维生素C,烟酸(nicotinicacid),烟酰胺(nicotinicacidamide),锌,铜,锰,铁,钴和铬。药理作用:1.对中枢的影响10%亚香棒虫草水浸液按2.5g/kg剂量给小鼠灌胃给药,45分钟后,在光电管小鼠活动记录装置中,记录小鼠活动次数,结果显示亚香棒虫草对小鼠自发活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性味:甘;
-
竹砂仁
拼音名:ZhúShāRén别名:竹果、竹红菌、竹花、竹生小肉座菌来源:药材基源:为肉座菌科真菌竹小肉座菌的子座。侧丝略长于子囊。化学成份:竹砂仁含5%D-甘露醇(D-mannitol),竹红菌素(hypocrellin)A、B,过氧竹红菌素(peroxyhpocrellin),十六烷酸(hexadecanoicacid)和十八烷酸(octadecanoicacid)。
-
子囊果
原子囊菌纲(半子囊菌纲)虽不形成子实体,但腔菌纲则形成假囊壳。在真子囊菌纲中,有的形成没有开口的闭囊果或是有开口的烧瓶形的子囊果即子囊壳(核菌纲);子囊壳或子囊盘均单独产生,或是形成子座,多数产生在子座上。子囊果与担子果不同,是通过初级菌丝和次级菌丝形成的。
-
滇肉棒
拼音名:DiānRòuBànɡ来源:药材基源:为肉座菌科真菌滇肉棒的子实体。原形态:子座直立,不规则双分叉。柄圆柱状。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混交林中地上。2.显微鉴别子座横切面:子囊壳卵圆形,长120-200 m,直径75-124 m,内有多数子囊及侧丝。子囊孢子16个,单列,圆形或近方形。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止血。
-
葡萄黑腐病
葡萄黑腐病病状葡萄黑腐病是真菌病害,在东北、华北等地发生较多,一般为害不重,在长江以南地区,如遇连续高温高湿天气,则发病较重,如1991年遇到特大洪涝灾害后,不少园子均发生了程度不一的黑腐病。黑腐病和房枯病,病菌形态上的主要区别——房枯病分生孢子比黑腐病的分生孢子狭而长,子囊孢子比黑腐病的大。
-
冬虫夏草
概述:冬虫夏草冬虫夏草我中药名,出自《本草从新》。全草上部为子实体,生于幼虫头部,长约4—11厘米,有一个细长的柄,柄上生着一个圆柱形的头部,表面生长许多子囊壳,里面含有传宗接代的子囊孢子。化学成分:本品含粗蛋白、冬虫夏草素(cordycepin)、虫草酸(即D-甘露醇)、维生素B12等。30个,近头部的环纹较细;
-
蝉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蝉花:拼音名:Ch nHuā别名:蝉蛹草、蛹茸、蝉茸菌、虫花来源:真菌类子囊菌纲肉座目麦角科蝉花Cordycepssobolifera(Hill)Berk.etBr.,以子实体入药。2.显微鉴别(1)蝉棒束孢菌分生孢子梗瓶状,中部膨大,末端渐细或突然窄细,长5-8 m,直径2-3 m常成丛聚生在束丝上,形如花瓣状。主外感风热;
-
大团囊虫草
拼音名:DàTuánNánɡChónɡ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麦角菌科真菌大团囊虫草的子座。子囊壳卵形,(600-650) m×300 m,孔口凸出。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寄生于竹林或栎树林下疏松土壤中大团囊菌的子实体上。子囊孢子线形,多横隔,或断裂成段,长3-4 m,直径2-2.5 m。性味:微涩;温归经:肝经功能主治:活血;
-
红曲
曲霉科真菌紫色红曲霉的寄生在粳米上而成的红曲米·《中医大辞典》·红曲:红曲为中药名,出自《饮膳正要》。功能主治:功在活血化瘀,健脾消食。子囊孢子卵形或近球形,光滑,透明,无色或淡红色,(5.5-6)μm×(3.5-5)μm。枝端可见单个或成串的分生孢子;1.《本草经疏》:无积滞者勿用,又善破血,无瘀血者禁使。
-
水稻恶苗病
水稻恶苗病发病规律带菌种子是该病的主要初侵染来源,其次是病稻草。另外,病稻草做铺盖物,病株上产生的分生孢子也可传播到健苗,从水稻茎部伤口等部位侵入,引起再侵染。3天后直接催芽;②温汤浸种:52~③药剂浸种: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2~
-
稻曲病
有性态为稻麦角菌侵染引起的真菌病害。稻曲病诊断该病仅在穗部发生,危害小穗。翌年厚壁孢子萌发产生分生孢子,菌核萌发形成子座产生子囊壳和子囊孢子,在水稻的孕穗期(主要在破口期前6~10天每亩用5%井岗霉素水剂150毫升或20%粉锈宁乳油75毫升或12.5%灭黑灵可湿性粉剂50克或12.5%纹霉清水剂150毫升对水喷洒1~
-
乌灵参
能益气。”子座棍棒状,长3-12cm,直径2.5-7mm,中部稍粗,顶端圆钝,初生时灰白色,后变为褐色,外表有疣状突起的子囊盖,子囊壳椭圆形,埋于子座外层,子囊盖外突,疣状孔口黑色,子囊孢子众多,类球形,熟时黑褐色,侧丝单根或分枝。以皮纹细、体结实、入水下沉、内部色白,俗称“细花货”者为佳;性味:甘;高血压病;
-
产孢体
产孢组织指担子菌类的腹菌纲和子囊菌类的块菌纲中,产生覆有包被的子实体内孢子的组织。在腹菌纲,这种组织有的全部形成子囊壳,有的通过不实性的菌髓板隔成许多空室,而在其内面形成子实层。在成熟后产孢组织变成含有残存菌丝体的孢子块,此时有的将其全部称作产孢组织。
-
子囊菌
除单细胞的酵母菌外,营养体所谓菌丝中有隔膜。通过有性繁殖,在子囊中产生子囊孢子。无性繁殖一般是依靠分生孢子。子囊菌有以下几种:不形成子囊果的原子囊菌纲;在真子囊菌纲中又有:闭囊果中分散存在着球状子囊,或子囊壳中柱状子囊并列的核菌类;子囊盘内表面柱状子囊并列的盘菌类。
-
子囊盘
子囊盘(apothecium)指真子囊菌类的一种子实体(子囊果)。指子囊孢子成熟时子实层展开而在子实体上可见的结构,与封闭的子囊壳一词相对应。呈盘状或杯状,除在盘菌属(Peziza)和火丝菌属(Pyronema)等真菌中可见到外,在地衣类此形态是属的分类的重要依据。
-
产孢组织
产孢组织指担子菌类的腹菌纲和子囊菌类的块菌纲中,产生覆有包被的子实体内孢子的组织。在腹菌纲,这种组织有的全部形成子囊壳,有的通过不实性的菌髓板隔成许多空室,而在其内面形成子实层。在成熟后产孢组织变成含有残存菌丝体的孢子块,此时有的将其全部称作产孢组织。
-
子囊
子囊ascus子囊菌类的囊状器官子囊指子囊菌类继其有性生殖而产生的囊状器官,通常在其中藏有8个子囊孢子。多数子囊呈圆柱状或棒状。首先,作为其第一阶段,互相对应的菌丝与菌丝,或是菌丝与小分生孢子或性孢子,或是象在火丝菌属(Pyronema)等可明显看到的从产囊器伸出的受精丝与雄器相接合。
-
水稻云形病
水稻云形病诊断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上蔓延,叶片受害后一般从叶尖或叶缘开始产生水渍状小斑,后迅速向下部扩展,病斑呈灰褐色和暗褐色相交的波浪状云纹,病健交界处明显,高湿时叶片病部呈水渍状腐烂,病斑上产生白色粉状物(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后期产生许多褐色小点(子囊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