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稀树干草原群落
多半为粘土质的冲积土壤,旱季严重干燥。椰子类多是零散地生长在干草原中。湿生稀树干草原群落,是由高约1.5—3米的禾本科植物组成,并与阔叶高茎植物、一年生藤本植物等混交。在下层,则生长着高约1米以下的草本植物,长势较劣。有刺稀树干草原群落,干旱期达8—10个月,在降水量200—700毫米的不稳定地区常可见到。
-
玉米
玉米又名苞谷、棒子、玉蜀黍、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子实,一年生,草本,禾本科植物,原产于中美洲,是印地安人培育的主要粮食作物,喜高温,17世纪时传入中国,由于气候适宜,产量高,迅速普及开来,主要在中国北方和西南山地,很快取代了原来这些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粟。第二小花外稃似第一小花者,具一内稃;
-
仙人杖
《中医大辞典》·仙人杖:仙人杖为中药名,出自《本草拾遗》。性味:咸,平。功能主治:主治哕逆,反胃,小儿吐乳,水肿。痔疮,烧存性研末服;脚气,与赤小豆煎水熏洗。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及苦竹等枯死的幼竹茎秆。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竹茹"及"苦竹叶"条。"②《日华子本草》:"主痔病,烧为末,水服方寸匕。
-
竹茹
分枝常于秆基部第一节开始分出,数枝簇生节上。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长10~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的丝条,卷曲成团或长条形薄片。主治胃热呕吐、呃逆,虚烦不寐,妊娠恶阻,肺热咳嗽,咯痰黄稠,小儿热痫;竹茹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烦热呕吐、惊悸失眠、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
花粉性哮喘
概述:空气中飘散的各种致敏花粉是引起变应性哮喘的一组重要变应原,目前已知可以引起人类致敏的植物花粉多达数百种。直至1873年Blackley利用凡士林玻片曝片进行大气中花粉调查和采用花粉浸液作特异性皮试,才首次在临床上证实了枯草热的发生与花粉过敏有关,并提出花粉症(Pollinosis)这一新诊断名称取代花粉症。
-
枯草热
概述:空气中飘散的各种致敏花粉是引起变应性哮喘的一组重要变应原,目前已知可以引起人类致敏的植物花粉多达数百种。直至1873年Blackley利用凡士林玻片曝片进行大气中花粉调查和采用花粉浸液作特异性皮试,才首次在临床上证实了枯草热的发生与花粉过敏有关,并提出花粉症(Pollinosis)这一新诊断名称取代花粉症。
-
花粉过敏性哮喘
概述:空气中飘散的各种致敏花粉是引起变应性哮喘的一组重要变应原,目前已知可以引起人类致敏的植物花粉多达数百种。直至1873年Blackley利用凡士林玻片曝片进行大气中花粉调查和采用花粉浸液作特异性皮试,才首次在临床上证实了枯草热的发生与花粉过敏有关,并提出花粉症(Pollinosis)这一新诊断名称取代花粉症。
-
花粉变应性哮喘
概述:空气中飘散的各种致敏花粉是引起变应性哮喘的一组重要变应原,目前已知可以引起人类致敏的植物花粉多达数百种。直至1873年Blackley利用凡士林玻片曝片进行大气中花粉调查和采用花粉浸液作特异性皮试,才首次在临床上证实了枯草热的发生与花粉过敏有关,并提出花粉症(Pollinosis)这一新诊断名称取代花粉症。
-
花粉性气喘
概述:空气中飘散的各种致敏花粉是引起变应性哮喘的一组重要变应原,目前已知可以引起人类致敏的植物花粉多达数百种。直至1873年Blackley利用凡士林玻片曝片进行大气中花粉调查和采用花粉浸液作特异性皮试,才首次在临床上证实了枯草热的发生与花粉过敏有关,并提出花粉症(Pollinosis)这一新诊断名称取代花粉症。
-
糯米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小穗长圆形,两侧压扁,长6-8mm,含3小花,下方两小花退化仅存极小的外稃而位于1两性小花之下;糯米的营养价值1.糯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索B2、烟酸及淀粉等,营养丰富,为温补强壮食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对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