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莰烯
国标编号:41537CAS号:79-92-5中文名称:莰烯英文名称:Camphene别名:樟脑萜;对皮肤有刺激性。《分析化学文摘》1987.10.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标准:前苏联(1975)水体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0.2mg/L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
毒杀芬
2.4mg/kg、4.8mg/kg,大鼠灌胃,7个月,发现半乳糖试验中血糖曲线的特征发生变化,血液中碱性磷酸酯酶活性增加,盖克塞纳睡态缩短。LD5071mg/kg,1次,鸟经口;对长期(10年)接触毒杀芬而引起中毒妇女普查表明,那些受到毒杀芬轻微中毒者中有中枢神经系统官能性动态变化,呆滞植物性综合症和植物性血官紧张异常。
-
蔓荆子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炒黄等。另有报道,镇痛作用以酒拌品和生品作用最强。蔓荆子为眼科常用祛风清热药,具有祛风止泪,清利头目的功效,用于风热上扰或肝经风热所致的迎风热泪多泪,目赤肿痛,或兼有头昏头痛及偏头痛等。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蔓荆子黄素(C19H18O8)不得少于0.030%。性味与归经:辛、苦,微寒。
-
松节油
170℃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氯仿、醚等多数有机溶剂密度:相对密度(水=1)0.85~爆炸极限:下限0.8%引燃温度:253℃危险标记:7(易燃液体)主要用途:用作油漆溶剂,合成樟脑、胶粘剂、塑料增塑剂等,也用物制药、制革工业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鉴别:(1)取本品1g,加石油醚(30~
-
马蒁
别名:马蒁、玉金来源及产地:姜科植物温郁金CurcumaWenyujinY.H.ChenetC.Ling、广西莪术C.kwangsiensisS.LeeetC.F.Liang或姜黄C.longaL.、郁金C.aromaticaSalisb.、莪术C.aeruginosaRoxb.的块根。还含蓬莪术呋喃烯酮(Curzerenone)、莪术二酮(Curdione)等以及微量的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去二甲氧基姜黄素。
-
郁金
功效与主治:郁金具有活血止痛,行气解郁,疏肝利胆,清心凉血的功效:郁金治胸腹胁肋胀痛,痛经,倒经,经闭。莪术根茎含挥发油1%~还含蓬莪术呋喃烯酮(Curzerenone)、莪术二酮(Curdione)等以及微量的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去二甲氧基姜黄素。鉴别:(1)本品横切面:温郁金表皮细胞有时残存,外壁稍厚。
-
玉金
3.治热病神昏,惊痫癫狂,吐血,衄血,尿血,血淋,砂淋。还含蓬莪术呋喃烯酮(Curzerenone)、莪术二酮(Curdione)等以及微量的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去二甲氧基姜黄素。姜黄根茎含挥发油,内有姜烯、龙脑、水芹烯等;郁金、温郁金、莪术挥发油中抗肿瘤成分为姜黄醇(Curcumol)及莪术二酮,临床对宫颈癌疗效较好;
-
缩砂蜜
拼音名:S ShāM 英文名:FructusAmomiXanthioidis别名:缩砂、绿壳砂仁来源:为姜科植物缩砂蜜AmomumvillosumLour.Var.xanthioides(Wwall.exBak.)T.L.WuetSenjen的果实。苞片披针形,膜质;主产云南。性状:蒴果类圆形,长1.5~种子团类圆形至长圆形,具钝三棱,每瓣有种子12~功能主治:行气宽中,健胃消食,安胎。
-
樟木
子房上位。化学成分含挥发油,油中主成分为d-樟脑(d-camphor)、桉油精(cineole)、黄樟油醚(safrole),尚含僮脑醇(campherenol)、樟脑酮(campherenone)及d-蒎烯、莰烯、水芹烯(phellandrene)、α-柠檬烯(d-limonene)、杜松烯(cadinene)、龙脑奥等。用于风湿痹痛、心腹冷痛、霍乱腹胀、宿食不消、跌打损伤。
-
黄荆子
黄荆子黄荆子FructusViticisNegundo(英)NegundoChastetreeFruit别名五指柑、土常山、黄荆条。掌状复叶对生;9月,果期9~采制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用手搓下,晒干,扬净。化学成分含1,8-桉叶素、香桧烯、蒎烯、莰烯、石竹烯及二萜类、倍半萜醇及奥类化合物等。尚含黄酮类及强心甙。功能主治祛风,除痰,行气,止痛。
-
巴岩香
胡椒科植物细叶青蒌藤的藤茎·巴岩香:巴岩香为中药名,出自《中药志》,为清·叶小峰《本草再新》记载的海风藤之别名。性味归经:辛、苦,微温。功能主治:温中散寒,祛风利湿,行气止痛。1.治胃腹寒痛,疝痛,风寒咳嗽,泄泻,痢疾,肾炎水肿。化学成分:叶含α、β-细辛脑、细辛醚等及氢化桂皮酸、β-谷甾醇等。
-
乌麻花
《备急千金要方》·胡麻花:乌麻花为中药名,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即《备急千金要方·食治》记载的胡麻花的别名。功能主治:祛风活血。或研末蜜调服。化学成分:麻花含挥发油约0.5%,内含丁香油酚、α-蒎烯和β-蒎烯、莰烯、β-水芹烯、芳樟醇、α-香柑油烯(α-Bergamotene)、香桧烯、β-金合欢烯、姜黄烯等。
-
风藤
《中医大辞典》·风藤:风藤为中药名,出自《中药志》,为清·叶小峰《本草再新》记载的海风藤之别名。或浸酒饮。化学成分:茎含细叶青蒌藤素(Futoxide)、细叶青蒌藤烯酮(Futoenone)、细叶青蒌藤醌醇(Futoquinol)、细叶青蒌藤酰胺(Futoamide)、β-谷甾醇、豆甾醇及挥发油,油中主成分为蒎烯、柠檬烯、莰烯等。
-
广西莪术
拼音名:GuǎnɡXī Sh 英文名:RhizomaCurcumaeKwangsiensis别名:桂莪术、毛莪术来源:为姜科植物桂莪术CurcuamkwangsiensisS.G.LesetC.F.Liang的根茎。微生退化雄蕊形态与花瓣相似,淡黄色。化学成份:含挥发油,油中含a-蒎烯、莰烯、蒎烯、柠檬烯、1-8-桉油素、a-松油烯、芳樟醇、龙脑、樟脑、乙酸芳樟酯、丁香酚等。
-
海南砂仁
拼音名:HǎiN nShāR n英文名:FructusAmomiLongiligularis别名:海南壳砂仁、壳砂来源:为姜科植物海南砂仁AmomumlongiligulareT.L.Wu的果实。苞片披针形,褐色;小苞片包卷住萼管;化学成份:含挥发油,其中有a-蒎烯、莰烯、B-蒎烯、蒈烯-3、柠檬烯、桉油素及伞花烃等。性味:性温,味辛。功能主治:理气开胃,消食。
-
猴樟
来源:为樟科植物猴樟的根皮或茎皮。芽卵形,具绢状毛。油的化学成分大体可分3个类型:㈠以含黄樟醚为主(含量达84%),醛酮含量为1.8%,还含柠檬醛、莰烯、α-蒎烯、柠檬烯、芳樟醇、α-松油醇、樟脑、甲基庚烯酮、桉叶素、丁香油酚、苄系倍半萜等;④治劳伤疼痛:香樟根皮、铁筷子、辣蓼根、鹅不食草各五钱。
-
玳玳花
《*辞典》:玳玳花:出处:《药材资料汇编》拼音名:D iD iHuā别名:枳壳花(《草花谱》),代代花(《饮片新参》),酸橙花(《药材学》)。6月间采摘花蕾,先用急火烘至七、八成干,呈显黄色后,再用文火烘至全干,切勿烘焦。果熟期12月。上部较膨大,基部具花柄;尚含新橙皮甙和柚皮甙。功能主治:疏肝,和胃,理气。
-
蔓荆子叶
出处:《岭南采药录》拼音名:M nJīnɡZǐY 别名:白背叶(《岭南采药录》)。油含α-蒎烯和莰烯55%,乙酸松油醇酯10%,二萜醇20%。叶中还含紫花牡荆素、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和一种四羟基甲氧基黄酮-α-D-葡萄糖甙。性味:《陆川本草》:辛苦,微寒。煎服治头风。治刀伤止血,跌打损伤,风湿疼痛。
-
香樟叶
出处:《红河中草药》拼音名:XiānɡZhānɡY 来源:为樟科植物黄樟的叶片,全年可采,阴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香樟条。同属植物黄樟的小品种鲜叶含挥发油2.6~3.5%、叶油含单萜烯类化合物为主,另外含有丁香油酚、1,8-桉叶素、莰烯、α-水芹烯、对-聚伞花素、樟脑、芳樟醇、α-松油醇及苄系倍半萜。功能主治:止血。
-
三叶
概述:三叶为中药名,出自《名医别录》。即《国药提要》记载的鸭儿芹之别名。性味:辛、苦,平。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消肿。2.治痈疽疔肿,跌打损伤,带状疱疹,皮肤瘙痒。化学成分:茎叶含挥发油,其中有α-蒎烯及β-蒎烯、莰烯、对聚伞花素以及γ-松油烯等。药理作用: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
石荷叶
概述:石荷叶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纲目》,为《履 岩本草》记载的虎耳草之别名。性味:苦、辛,寒,有小毒。风火牙痛,口腔溃疡,取汁含漱或涂患处。化学成分:本品含生物碱、熊果酚苷、挥发油,油内含柠檬烯、莰烯、龙脑、芳樟醇等。全草含槲皮苷、岩白菜素、绿原酸、没食子酸等。药理作用:本品有抑菌作用。
-
罗汉松叶
《*辞典》:罗汉松叶:出处:《广东中药》Ⅱ拼音名:Lu H nSōnɡY 别名:江南柏叶、江南侧柏叶(《广东中药》Ⅱ)。剪取枝叶,晒干。生境分布:主产广东。叶互生,螺旋状排列,甚密,狭披针形,长5~土杉叶含挥发油,内含α-蒎烯、β-蒎烯、莰烯、毕澄茄烯和罗汉松烯。心材含罗汉松酸、双联陶塔酚、陶塔酚、半罗汉松酸。
-
毒芹根
《*辞典》:毒芹根:出处: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拼音名:D Q nGēn别名:走马芹(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来源:为伞形科植物毒芹的根。裂片广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深浅不等的粗锯齿:叶柄基部宽展呈长圆形的叶鞘。雄蕊5,与花瓣互生;化学成份:全草含有毒成分毒芹素和无毒成分毒芹醇。
-
沙姜
蒴果柱形。沙姜的别名:山柰、三奈沙姜的食用量:每次10克左右沙姜的营养价值:山柰的根茎含有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龙脑(Borneol)、桂皮酸乙酯(Ethylcinnamate)、莰烯(Camphene)。有温中散寒,开胃消食,理气止痛的功效;适宜胃寒之人心腹冷痛,肠鸣腹泻者,纳谷不香,不思饮食,或停食不化之人食用。
-
芫荽
芫荽伞形科芫荽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又名香菜、胡荽。茎生叶互生,2~小总苞片线形;果尚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芳樟醇(linalool)、对伞花烃(p-cymene)、α-蒎烯、β-蒎烯、dl蓉烯、α-萜品烯、γ-萜品烯、牛儿醇(geraniol)、龙脑、水芹烯(phellandrene)莰烯(camphene)、脂肪油、岩芹酸(petroselicacid)。
-
臭草
叶互生,2~化学成分含桉叶素、芳樟醇、莰烯、柠檬烯、对聚伞花素、芸香碱(graaveoline)、茵芋碱(skimmianine)、香草木宁碱(kokusaginine)、加锡弥罗果碱(edulinine)、山小橘碱(graveolinine)、佛手柑内酯、补骨脂素、花椒毒素(xanthotoxin)、伞形花内酯、东莨菪素、异虎耳草素等。性味性寒,味苦、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