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槠子
《*辞典》:槠子:出处:《本草拾遗》拼音名:ZhūZǐ别名:株子(《饮膳正要》)。来源:为壳斗科植物苦槠或青椆的种仁。羽状侧脉9~雌花序穗状腋生。壳斗扁球形,直径8~果期10月。叶互生,坚纸质;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至倒披针形,长3~功能主治:①《本草拾遗》:止泄痢,食之不饥,令健行,能除恶血,止渴。
-
粗叶悬钩子
《*辞典》:粗叶悬钩子: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拼音名:CūY Xu nGōuZi别名:大叶蛇泡竻、大破布刺、老虎泡、虎掌竻,九月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八月泡、牛尾泡、大竻坛(《广西中草药》)。全株密被锈色绒毛,枝、叶柄和花序柄有小钩刺。单叶互生,心状卵形或心状圆形,大小很不相等,直径5~
-
吹风藤
拼音名:ChuīFēnɡTénɡ别名:构芭、双飞蝴蝶、牛奶藤。叶片薄纸质,长卵形至卵形,长6-17cm,宽3-11cm,先端长渐尖有时急尖,基部圆形或微心形,上面沿脉被硬伏毛,密具细颗粒状突起,下面密被白色或淡黄色粗硬伏毛及少数直柔毛;花雌雄异株,伞房圆锥花序腋生,密被锈色绒毛;子房不发育,被刺状长柔毛;性味:辛;
-
漆姑草属
中文名漆姑草属拼音名qigucaoshu拉丁名Sagina中国植物志26:254描述SaginaL.漆姑草属,石竹科,约30种,分布于北温带,其中漆姑草S.japonica(SW.)Ohwi等4种,我国南北均有分布。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腋生;花小,白色,生于腋生的长花柄上,稀排成聚伞花序;属下物种根叶漆姑草、漆姑草、无毛漆姑草、仰卧漆姑草
-
细叶马料梢
《*辞典》:细叶马料梢:出处: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拼音名:X Y MǎLi oShāo别名:高脚硬梗太阳草(《浙江天目山药植志》),马料梢、鹁鸪梢、小号布纱(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白盲荚、千年勿大树、细叶野花生(《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无瓣花在枝条下部腋生;小苞片披针形,有毛;水煎冲糖服。
-
乌蔹莓
乌蔹莓概述:乌蔹莓为中药名,出自《新修本草》。别名:五爪龙草、五叶藤、五龙草、老鸦眼睛藤、老母猪藤。性味归经:苦、酸,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利尿。2.治咽喉肿痛,黄疸,痢疾,咯血,尿血,淋证,白浊,风湿性关节炎。全草含阿拉伯聚糖(araban)、粘液质、硝酸钾、甾醇、氨基酸、酚性成分、黄酮类。
-
木兰科
中文名木兰科拼音名mulanke拉丁名Magnoliaceae描述木兰科(Magnoliaceae,MagnoliaFamily)双子叶植物.单叶互生,很少分裂常全缘;托叶大,包被幼芽,早落,脱落后在节上留下环状托叶痕。常见属种如下木兰属(Magnolia)花顶生,无雌蕊群柄;含笑属(Michelia)花腋生,有雌蕊群柄,每心皮有2胚珠,聚合----果。
-
短柄南蛇藤根
拼音名:DuǎnBǐnɡNánShéTénɡGēn别名:大藤菜、白花藤。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短梗南蛇藤的根及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lastrusrosthornianusLoes.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洗净切片或剥皮晒干。单叶互生;雄花序顶生及腋生,顶生花序长达5cm,花序轴分枝短,腋生花序有花1-3朵;性味:辛;解毒消肿。
-
短柄南蛇藤果
拼音名:DuǎnBǐnɡNánShéTénɡ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短梗南蛇藤CelastrusrosthornianusLoes.的果实。单叶互生;花雌雄异株;雄花序顶生及腋生,顶生花序长达5cm,花序轴分枝短,腋生花序有花1-3朵;雌花有退化雄蕊,子房与杯状花盘离生,花柱细长,柱头3裂、每裂2叉分枝,蒴果近球状,径约1cm。
-
短柄南蛇藤茎叶
拼音名:DuǎnBǐnɡNánShéTénɡJīnɡ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短梗南蛇藤CelastrusrosthornianusLoes.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lastrusrosthornianusLoes.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收,切段晒干。单叶互生;雄花序顶生及腋生,顶生花序长达5cm,花序轴分枝短,腋生花序有花1-3朵;性味:辛;解毒消肿。
-
龙珠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珠果:拼音名:L nɡZhūGuǒ别名:龙须果、大种毛葫芦来源:西番莲科龙珠果PassiflorafoetidaL.,以全草入药。叶膜质,宽卵形至长圆状卵形,长4.5-13cm,宽4-12cm,3浅混生腺毛或腺点。聚伞花序退化而仅具花1朵,腋生,5数,白色或淡紫色,直径2-3cm苞片一至三回羽状分裂,小裂片丝状,先端具腺毛;
-
牛筋藤属
中文名牛筋藤属拼音名niujintengshu拉丁名Malaisia中国植物志23(1):28描述MalaisiaBlanco牛筋藤属,桑科,只有牛筋藤M.scandens(Lour.)Planch.1种,分布于东南亚和大洋洲,我国台湾、广东和广西亦有分布。托叶侧生;花单性异株;退化雌蕊小;雌花排成腋生的小头状花序,花为小苞片所围绕,只1-2朵结果,其他的常不育;
-
西番莲属
苞片和小苞片常形成总苞状;属下物种半边风、杯叶西番莲、长叶蛇王藤、长叶西番莲、大果西番莲、广东西番莲、蝴蝶藤、鸡蛋果、尖峰西番莲、蓝翅西番莲、镰叶西番莲、菱叶西番莲、龙珠果、马来蛇王藤、马来蛇王藤(原变种)、山峰西番莲、蛇王藤、西番莲、细柱西番莲、心叶西番莲、圆叶西番莲、月叶西番莲、樟叶西番莲
-
刺茉莉属
中文名刺茉莉属拼音名cimolishu拉丁名Azima中国植物志46:15描述AzimaLam.刺茉莉属,刺茉莉科,4种,分布于南非至菲律宾,其中刺茉莉A.sarmentosa(Bl.)Benth.etHook.f.我国海南亦产之。花小,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或有时部分为两性,排成腋生或顶生的圆锥花序或密伞花序;花瓣4,分离;雄蕊4,与花瓣互生;
-
紫木通
拼音名:ZǐMùTōnɡ别名:金丝木通、滑叶木通、大见血飞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菝葜叶铁线莲的全草。苞片、小苞片狭状卵形或线形;叶片多破碎,完整的叶片心形,长10-16cm,宽6-13cm,先端钝尖,基部浅心形,全缘或具浅齿,绿色或枯绿色,可见5-7条基出叶脉;有时可见腋生的花序,密生锈色绒毛。利尿通淋;
-
大红袍
豆科植物毛杭子梢的根·《中医大辞典》·大红袍:大红袍为中药名,出自《昆明民间常用草药》。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羟基丹参酮ⅡA、丹参酸甲酯及丹参酮ⅡB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耐药菌株有抑菌作用。还含铁仔醌等。摁贝素对绦虫有驱虫作用。雄蕊伸出花冠很多,花丝基部连合,均被微柔毛,花药伸出花冠约2/3;
-
龙头草属
中文名龙头草属拼音名longtoucaoshu拉丁名Meehania中国植物志65(2):334描述MeehaniaBritt.龙头草属,唇形科,约7种,其中1种分布于北美东部,6个相近种分布于亚洲东部,我国有龙头草M.henryi(Hemsl.)SunexC.Y.Wu等约5种,产东北、江南及西南。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直立或具匍匐茎;叶心状卵形至披针形,有齿;
-
半截叶
《*辞典》:半截叶:出处:《云南中草药》拼音名:B nJi Y 别名:锅铲叶、金边莲(《云南中草药选》),半节叶、半节观音(《云南思茅中草药选》),牙喃坝(傣名)。单叶互生,叶顶平截,形似锅铲,长3~有腋生卷须。功能主治:活血舒筋,燥湿杀虫。②《云南思茅中草药选》:舒筋活络,散瘀活血,止咳化痰,驱虫。
-
鸡眼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眼草:拼音名:JīYǎnCǎo别名:人字草、三叶人字草、掐不齐、老鸦须、铺地锦、白斑鸠窝来源:本品为豆科鸡眼草属植物鸡眼草Kummerowiastriata(Thunb.)Schindl.,以全草入药。萼基部具4枚卵状披针形小苞片;长萼鸡眼草水浸液在体外对弗氏、舒氏、志贺氏痢疾杆菌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平板法)。
-
天名精
化学成分:本品含天名精内酯(Carpesialactone)、天名精内酯酮(Carabrone)、大叶土木香内酯(Granilin)、鹤虱酯(Carpesiolin)、腋生豚草素(Ivaxillin)、豚草素(Ivalin)等。治乳蛾,喉痹,疟疾,急性肝炎,急慢惊风,虫积,血瘕,衄血,血淋,疔肿疮毒,皮肤痒疹。7天内蛋白及管型消失,红白细胞减少;
-
瘿花香茶菜
拼音名:YǐnɡHuāXiānɡCháCài别名:八厘麻、八棱麻、野苏、野紫苏、白野紫苏、野藿香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瘿花香菜菜的全草。叶柄长0.5-5cm,密被短柔毛;狭圆锥花序自茎中部以上腋生及顶生,长5-15cm,腋生者常短于叶片,由疏离的聚伞花序组成,聚伞花序通常3花;苞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短于花梗;
-
小九头狮子草
铁线牡丹、小九股牛、回龙草、白木通、细木通来源:药材基源:毛茛铁线莲,草质或半灌木状藤本,长0.5-4m。小叶片薄纸质或亚革质,卵圆形或近圆形,长4-6cm,宽2-4cm,先端钝圆或钝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常3裂,两面被疏柔毛,叶脉在下面凸起;聚伞花序腋生,1-3休花,花梗长2-4cm,基部有1对叶状苞片;
-
黄花仔
出处:《闽南民间草药》拼音名:Hu nɡHuāZǎi别名:吸血草(《闽南民间草药》),索仔草(《实用中草药》)。来源:为锦葵科植物粘毛黄花稔或心叶黄花稔的叶或根。花腋生,单生建成对,或数朵聚生于腋生的短小枝上,成一具叶的假总状花序;功能主治:《实用中草药》:活血行气,清热解毒。共捣烂敷患处,日换一、二次。
-
蓝花茶
拼音名:LánHuāChá别名:饿死鬼、吃不饱草、蓝花菜、山狼毒、白沙蒿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蒙古莸的嫩茎叶。花萼钟状,长约3mm,深5裂,裂片线形至线状披针形,长约1.5mm,外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花冠蓝紫色,长约1cm,外面被短毛,5裂,下唇中裂片较长大,边缘流苏状,花冠管长约5mm,管内喉部有细长柔毛;
-
铁拳头
拼音名:TiěQuánTou别名:铁菱角、四角薄茶、溪薄荷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长管香茶菜的根、叶或全草。花萼钟形,长达4mm,口部宽达6mm,常带紫红色,外面沿肋及边缘被细微柔毛,余部具腺点,萼齿5,明显呈3/2式二唇形,唇片裂至花萼长1/2,上唇3齿,外反,齿三角形,下唇2齿,果时花萼长达6m;尿路感染;
-
飞扬草
来源及产地:大戟科植物飞扬草EuphorbiahirtaL.的全草。茎基部膝曲状向上斜升,被粗毛,不分枝或下部稍有分枝。聚伞花序密集成头状,腋生。蒴果卵状三棱形。(2)取本品粗粉lg,加水5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40ml,30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
弯蕊芥属
中文名弯蕊芥属拼音名wanruijieshu拉丁名Loxostemon中国植物志33:231描述LoxostemonHook.f.etThoms.弯蕊芥属,十字花科,10种,分布于锡金和我国西南及西北,其中弯蕊芥L.pulchellusHook.f.etThoms.产四川、云南、西藏。一年生或多年生矮小纤细草本,根状茎匍匐,有肉质小瘤状鳞片状附属物;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
-
八角枫根
《*辞典》:八角枫根:出处:《简易草药》拼音名:BāJiǎoFēnɡGēn别名:白龙须(《简易草药》),白金条(《分类草药性》),白筋条(《四川中药志》)。苞片1,线形;治风湿疼痛,麻木瘫痪,心力衰竭,劳伤腰痛,跌打损伤。(①方以下出《贵阳民间药草》)⑥治跌打损伤:八角枫干根二钱,算盘子根皮五钱,刺五加一两。
-
绵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绵藤:拼音名:Mi nT nɡ别名:粉背南蛇藤、博根藤、麻妹条、落霜红、来阿片[苗语]来源:卫矛科绵藤CelastrusgemmatusLoes.,以根、叶入药。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长6-12cm,腋生花序短小,有花3-7朵,花梗中部以上有关节;
-
刺茉莉科
中文名刺茉莉科拼音名cimolike拉丁名Salvadoraceae描述Salvadoraceae刺茉莉科,双子叫植物,3属,12种,分布于热带亚洲和非洲,我国只有刺茉莉属Azima1属,1种,产海南岛。花小,两性或杂性,辐射对称,排成腋生或顶生的总状花序、圆锥花序或密伞花序;雄蕊4-5,花丝分离或于基部合生,有时在花丝间有腺体;种子无胚乳。
-
梵天花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梵天花的全草。原形态:直立半灌木,有分枝,高约1米,枝条密生星状短柔毛。粉红色,椭圆形,基部连合与雄蕊管合生:雄蕊合生,花丝连合成管状,花药紫红色;蒴果腋生,扁球形,副萼宿存,被毛茸和倒钩刺,果皮干燥厚膜质。治痢疾,疮疡,风毒流注,毒蛇咬伤。①《植物名实图考》:治风损。
-
灰叶南蛇藤
拼音名:HuīYèNánShéTénɡ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灰叶南蛇藤的根。花序腋生、侧生及顶生,腋生及侧生者多3-5花,顶生者成总状圆锥花序,长3-6cm;雄蕊花萼半裂或较深,裂片卵状椭圆形,长1.5-2mm;花瓣倒卵长方形,长4-5mm;雌蕊较雄花稍小,退化雄蕊长约1.5mm,雌蕊长约3mm,子房近圆形。性味:辛;
-
藤三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藤三七:拼音名:T nɡSānQī别名:藤子三七来源:落葵科藤三七BoussingaultiagracilisMiers.var.baselloidesBail.,以藤上块茎入药。功能主治:滋补,壮腰膝,外用消肿散瘀。花基合生呈杯状的苞片2,其上有与其交互对生的宽卵形或椭圆形小苞片2枚,较花被片短;性味:微苦;捣敷患部。
-
小茜草
拼音名:XiǎoQiànCǎo别名:滇茜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云南希草的地上部分。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biayunnanensis(Franch.)Dlels采收和储藏:秋季采集,洗净,晒干。生境分布:小茜草HerbaRubiaeYunnanensis产于云南、四川等地。性状:性状鉴别:全草卷曲成团。有时具顶生或腋生的聚伞花序。性味:甘;
-
南板蓝叶
药理作用:1.抗肿瘤作用:皮下和腹腔注射马蓝叶中所含靛玉红(4%吐温混悬液)每日200mg/kg共6-7天对大鼠瓦克癌肉瘤256(W256)的抑制率分别为47%-52%和50%-58%,经重复实验疗效稳定,皮下注射剂量在100mg/kg以下,抑制作用不明显,而注射剂量在200-800mg/kg递增时,抑制作用相近。临床应用:用于温热病高热头痛、发斑。
-
华清香藤
拼音名:HuáQīnɡXiānɡTénɡ别名:九龙藤、吊三角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华素馨的全株。小叶片纸质,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钝、锐尖至渐尖,基部圆形或圆楔形,叶缘反卷,两面被锈色柔毛,下面脉上尤密;顶生小叶片较大,长3-12.5cm,宽2-8cm,小叶柄长0.8-3cm;归经:肝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疮疡肿毒;
-
野绿麻根
拼音名:YěLǜMáGēn别名:牡丹三七、华艾麻草、红禾麻根、铁秤铊、红火麻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珠芽艾麻的根。L.bulb-iferaWedd.var.sinensisChien]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根部,除去茎、叶及泥土,晒干。有棱,疏生螫毛。单叶互生;雄花序腋生,长达4cm;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地林下或林边山谷。
-
南瓜
南瓜的别名:南瓜又称麦瓜、番瓜、倭瓜、金瓜、伏瓜、饭瓜、窝瓜、中国南瓜南瓜的营养成分:南瓜富含淀粉、糖类、胡萝卜素等。单叶互生;花单性,腋生,雌雄同株,黄色;化学成份:果肉含瓜氨酸20.9毫克%、精氨酸、天门冬素、胡芦巴碱、腺嘌呤、胡萝卜素、维生素B、抗坏血酸、脂肪2%、葡萄糖、蔗糖、戊聚糖及甘露醇等。
-
空心木
拼音名:KōnɡXīnMù别名:鬼吹哨、来色木、吹鼓清、泡掌筒、炮竹筒、鬼竹子、大笔杆草、空心草、猴桔子、梅竹叶、金鸡一把锁、大追风、野芦柴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鬼吹箫及狭萼鬼吹箫的茎叶或根。小枝、叶柄、花序梗、苞片和萼齿均被短柔毛。2.狭萼鬼吹箫与鬼吹箫一同点在于:穗状花序通常顶生,稀腋生;
-
番蒲
南瓜的别名:南瓜又称麦瓜、番瓜、倭瓜、金瓜、伏瓜、饭瓜、窝瓜、中国南瓜南瓜的营养成分:南瓜富含淀粉、糖类、胡萝卜素等。单叶互生;花单性,腋生,雌雄同株,黄色;化学成份:果肉含瓜氨酸20.9毫克%、精氨酸、天门冬素、胡芦巴碱、腺嘌呤、胡萝卜素、维生素B、抗坏血酸、脂肪2%、葡萄糖、蔗糖、戊聚糖及甘露醇等。
-
窝瓜
南瓜的别名:南瓜又称麦瓜、番瓜、倭瓜、金瓜、伏瓜、饭瓜、窝瓜、中国南瓜南瓜的营养成分:南瓜富含淀粉、糖类、胡萝卜素等。单叶互生;花单性,腋生,雌雄同株,黄色;化学成份:果肉含瓜氨酸20.9毫克%、精氨酸、天门冬素、胡芦巴碱、腺嘌呤、胡萝卜素、维生素B、抗坏血酸、脂肪2%、葡萄糖、蔗糖、戊聚糖及甘露醇等。
-
中国南瓜
南瓜的别名:南瓜又称麦瓜、番瓜、倭瓜、金瓜、伏瓜、饭瓜、窝瓜、中国南瓜南瓜的营养成分:南瓜富含淀粉、糖类、胡萝卜素等。单叶互生;花单性,腋生,雌雄同株,黄色;化学成份:果肉含瓜氨酸20.9毫克%、精氨酸、天门冬素、胡芦巴碱、腺嘌呤、胡萝卜素、维生素B、抗坏血酸、脂肪2%、葡萄糖、蔗糖、戊聚糖及甘露醇等。
-
番南瓜
南瓜的别名:南瓜又称麦瓜、番瓜、倭瓜、金瓜、伏瓜、饭瓜、窝瓜、中国南瓜南瓜的营养成分:南瓜富含淀粉、糖类、胡萝卜素等。单叶互生;花单性,腋生,雌雄同株,黄色;化学成份:果肉含瓜氨酸20.9毫克%、精氨酸、天门冬素、胡芦巴碱、腺嘌呤、胡萝卜素、维生素B、抗坏血酸、脂肪2%、葡萄糖、蔗糖、戊聚糖及甘露醇等。
-
饭瓜
南瓜的别名:南瓜又称麦瓜、番瓜、倭瓜、金瓜、伏瓜、饭瓜、窝瓜、中国南瓜南瓜的营养成分:南瓜富含淀粉、糖类、胡萝卜素等。单叶互生;花单性,腋生,雌雄同株,黄色;化学成份:果肉含瓜氨酸20.9毫克%、精氨酸、天门冬素、胡芦巴碱、腺嘌呤、胡萝卜素、维生素B、抗坏血酸、脂肪2%、葡萄糖、蔗糖、戊聚糖及甘露醇等。
-
金冬瓜
南瓜的别名:南瓜又称麦瓜、番瓜、倭瓜、金瓜、伏瓜、饭瓜、窝瓜、中国南瓜南瓜的营养成分:南瓜富含淀粉、糖类、胡萝卜素等。单叶互生;花单性,腋生,雌雄同株,黄色;化学成份:果肉含瓜氨酸20.9毫克%、精氨酸、天门冬素、胡芦巴碱、腺嘌呤、胡萝卜素、维生素B、抗坏血酸、脂肪2%、葡萄糖、蔗糖、戊聚糖及甘露醇等。
-
老缅瓜
南瓜的别名:南瓜又称麦瓜、番瓜、倭瓜、金瓜、伏瓜、饭瓜、窝瓜、中国南瓜南瓜的营养成分:南瓜富含淀粉、糖类、胡萝卜素等。单叶互生;花单性,腋生,雌雄同株,黄色;化学成份:果肉含瓜氨酸20.9毫克%、精氨酸、天门冬素、胡芦巴碱、腺嘌呤、胡萝卜素、维生素B、抗坏血酸、脂肪2%、葡萄糖、蔗糖、戊聚糖及甘露醇等。
-
北瓜
南瓜的别名:南瓜又称麦瓜、番瓜、倭瓜、金瓜、伏瓜、饭瓜、窝瓜、中国南瓜南瓜的营养成分:南瓜富含淀粉、糖类、胡萝卜素等。单叶互生;花单性,腋生,雌雄同株,黄色;化学成份:果肉含瓜氨酸20.9毫克%、精氨酸、天门冬素、胡芦巴碱、腺嘌呤、胡萝卜素、维生素B、抗坏血酸、脂肪2%、葡萄糖、蔗糖、戊聚糖及甘露醇等。
-
麦瓜
南瓜的别名:南瓜又称麦瓜、番瓜、倭瓜、金瓜、伏瓜、饭瓜、窝瓜、中国南瓜南瓜的营养成分:南瓜富含淀粉、糖类、胡萝卜素等。单叶互生;花单性,腋生,雌雄同株,黄色;化学成份:果肉含瓜氨酸20.9毫克%、精氨酸、天门冬素、胡芦巴碱、腺嘌呤、胡萝卜素、维生素B、抗坏血酸、脂肪2%、葡萄糖、蔗糖、戊聚糖及甘露醇等。
-
番瓜
南瓜的别名:南瓜又称麦瓜、番瓜、倭瓜、金瓜、伏瓜、饭瓜、窝瓜、中国南瓜南瓜的营养成分:南瓜富含淀粉、糖类、胡萝卜素等。单叶互生;花单性,腋生,雌雄同株,黄色;化学成份:果肉含瓜氨酸20.9毫克%、精氨酸、天门冬素、胡芦巴碱、腺嘌呤、胡萝卜素、维生素B、抗坏血酸、脂肪2%、葡萄糖、蔗糖、戊聚糖及甘露醇等。
-
倭瓜
南瓜的别名:南瓜又称麦瓜、番瓜、倭瓜、金瓜、伏瓜、饭瓜、窝瓜、中国南瓜南瓜的营养成分:南瓜富含淀粉、糖类、胡萝卜素等。单叶互生;花单性,腋生,雌雄同株,黄色;化学成份:果肉含瓜氨酸20.9毫克%、精氨酸、天门冬素、胡芦巴碱、腺嘌呤、胡萝卜素、维生素B、抗坏血酸、脂肪2%、葡萄糖、蔗糖、戊聚糖及甘露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