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粉块
花粉块是花粉成熟后,由多数花粉粒粘合而成的块状体。通常每一药室具l-4个花粉块,有花粉块柄系着干粉腺上。为萝摩科和兰科植物所特有,例如徐长卿、白及等。
-
兰科
中文名兰科拼音名lanke拉丁名Orchidaceae描述Orchidaceae兰科,单子叶植物,约700属,2000种,广布于全球,但主要产热带地区,我国有166属,1019种,南北均产之,而以云南、台湾与海南岛为最盛,大部分供观赏,少数如石斛、天麻、白芨等入药。陆生、附生或腐生草本;兰科植物大多数靠昆虫传粉,也有鸟媒传粉和自花传粉的。
-
勐腊藤属
中文名勐腊藤属拼音名menglatengshu拉丁名Goniostemma中国植物志63:291描述GoniostemmaWight勐腊藤属,萝藦科,2种,分布于印度和我国,其中勐腊藤G.punctatumTsiangetP.T.Li1种,产我国云南。花冠辐状,深5裂,裂片向左覆盖,内面有5枚与花冠裂片对生的鳞片或无;雌蕊由2枚离生心皮所组成,柱头纺锤形,顶端短2裂。
-
萝藦科
花粉粒联合,包在1层柔韧的薄膜内而成块状,称花粉块,通常通过花粉块柄而系结于着粉腺上,每花药有花粉块2个或4个,或花粉器通常为匙形,直立,其上部为载粉器,内藏四合花粉,载粉器下面有1载粉器柄,基部有1粘盘,粘于柱头上,与花药互生,稀有4个载粉器粘生成短柱状,基部有一共同的载粉器柄和粘盘;
-
弓果藤属
中文名弓果藤属拼音名gongguotengshu拉丁名Toxocarpus中国植物志63:280描述ToxocarpusWightetArn.弓果藤属,萝藦科,约70种,分布于亚洲、非洲热带地区,我国有11种,产西南部至东部。聚伞花序腋生;花粉块每室2个,每个着粉腺上有4个花粉块,无花粉块柄;柱头伸出于花冠之外,长喙状或圆柱状,稀环状,顶端2裂或全缘;
-
铰剪藤
[AsclepiasannularisRoxb]采收和储藏:冬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侧脉弧曲上升,在叶缘内连接。副花冠环状,10裂,肉质,着生于合蕊冠基部;丙氨酸(alanine),天冬氨酸(asparticacid),甘氨酸(glycine),丝氨酸(serine),缬氨酸(valine)和苏氨酸(threonine)。性味:甘;脾经功能主治:益气养血;通经下乳。
-
黑山蔗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唇瓣朝上,长圆形,比花瓣短,中裂片厚肉质,先端略下弯,上面密被乳突状毛,侧裂片直立,高约2mm,长圆锥形,短而钝,内壁密被长毛,腹壁内多少具隔膜;生境分布:生态环境:附生于海拔320-1100m的疏林中树上或溪边岩石上。性味:辛;平归经:入肝、肾二经功能主治:舒筋活络;
-
红花小独蒜
唇瓣3裂,侧裂片与中裂片近等长,先端钝;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草坡地、山坡路旁或杂木林中。性味:辛;温归经:肝经功能主治:活血调经。各家论述:1.《植物名实图考》:红花小独蒜,根如小蒜、尤如指;2.《新华本草纲要》:假鳞茎:有活血调经的功能。用于月经不调、经期腹痛。
-
火焰兰
拼音名:HuǒYànLán英文名:all-grassofCommonRenanthera别名:红珊瑚、山观带、山裙带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火焰兰的全草。侧萼片长圆形,长约3.5cm,宽约12mm,先端钝,基部狭窄,边缘波状,唇瓣小,黄白色带鲜红色条纹,侧裂片近圆形,直立,中裂片卵状长圆形,唇盘上面具2个半圆形的胼胝体;性味:苦;
-
建兰花
出处:《纲目拾遗》拼音名:Ji nL nHuā来源:为兰科植物建兰的花。原形态:建兰(《群芳谱》),又名:燕草(陶弘景),秋兰(《本草衍义》),八月兰(《分类草药性》),官兰。子房下位。性味:《泉州本草》:味辛,平,无毒。功能主治:理气,宽中,明目。治久咳,胸闷,腹泻,青盲内障。附方:治久嗽:建兰花十四朵。
-
金钗石斛
拼音名:JīnChāiSh H 英文名:HarbaDendroliiNobilis别名:金钗石、扁金钗、扁黄草、扁草来源:兰科植物金钗石斛DendrobiumnobileLindl.的茎。表面金黄色或绿黄色,基部有光泽,具纵沟及纵纹,节膨大,棕色,节上有互生花序柄及残存膜质叶鞘。用于热病伤津、口渴舌燥、病后虚热、胃病、干呕、舌光少苔。
-
金雀马尾参
拼音名:JīnQuèMǎYǐShēn别名:太子参来源:药材基源:为萝藦科植物金雀马尾参的全草。花萼5裂,裂片狭披针形,内面有腺体,花冠紫色,筒状,长约3cm,花冠裂片5,先端连合,喉部略膨大;花药先端无附属体,花粉块斜卵形,每室1个,直立,内角有1个透明薄膜,花粉块柄平展,着粉腺菱形。肝经功能主治:祛风杀虫。
-
丽子藤
出处: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拼音名:LìZǐTénɡ英文名:rootofYunanDregea别名:滇假夜来香、白血藤、公公藤、奶浆藤、隔山撬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植物丽子藤的全草。叶片卵圆形,长1.3-3cm,宽0.9-2.5cm,基部心形;性味:苦;平归经:肝;用于风湿疼痛,小儿腹胀痛,胃痛和外伤肿痛等。
-
龙角草
拼音名:LónɡJiǎoCǎo别名:鹿用草、光棍草、长隔距兰、吊兰、树葱、木石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马尾吊兰的全草。唇瓣3裂,中裂片卵状三角形,侧裂片长圆状三角形;距球形,与萼片近等长,距内壁上方具1个三裂的胼胝体,中裂片2裂,侧裂片下弯,隔膜远离胼胝体;性味:味微甘;舒筋活络。主扁桃体炎;风湿痹痛;
-
琴唇万带兰
拼音名:QínChúnWànDàiLán别名:松兰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琴唇万带兰的全草。花梗(连子房)长约3cm;花瓣倒卵形,比萼片略小,先端圆形,基部具短爪,唇瓣3裂,侧裂片小,直立,镰状三角形,中裂片提琴形,中上部缢缩,先端扩大并通常微凹,上面具多条疣状突起的条纹,在距的入口处着生2个乳突状毛的胼胝体;
-
铁草鞋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草鞋:拼音名:TiěCǎoXi 别名:琴叶球兰、豆瓣绿、岩浆草来源:萝藦科铁草鞋HoyapandurataTsiang[H.longipandurataW.T.Wang],以叶入药。生境分布:云南。花冠白色,心红色,直径约1cm,辐状,裂片宽卵形,内面具长柔毛;性味:味苦、辛、性平归经:肺经功能主治:活血祛散瘀;主跌打损伤;
-
小叶寄树兰
拼音名:XiǎoYèJìShùLán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小叶寄树兰的叶。花苞片卵状披针形,长约5mm,先端钻状;花瓣较小,楔状倒卵形,唇瓣侧裂片直立,耳状,等于或高于合蕊柱,中裂片肉质,狭长圆形,上表面中央具1对高褶片;花粉块2枚。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30-1100m的杂木林中树上或林下、溪边岩石上。
-
金凤藤属
中文名金凤藤属拼音名jinfengtengshu拉丁名Dolichopetalum中国植物志63:473描述DolichopetalumTsiang金凤藤属,萝藦科,仅金凤藤D.kwangsienseTsiang1种,产我国广西和贵州。花冠骨盆状,裂片摄合状排列,上部延伸成极长的钻状尾尖;雌蕊由2个离生心皮组成,球形,每个心皮有胚珠多颗,花柱短,柱头五角形,顶端微缺;
-
南山藤属
中文名南山藤属拼音名nanshantengshu拉丁名Dregea中国植物志63:492描述DregeaE.Mey.南山藤属,萝藦科,分布于亚洲和非洲的南部,我国有南山藤D.volubilis(L.f.)Benth.exHook.f.等4种,主产南部。花萼裂片卵形,内面有腺体;属下物种大丽子藤、贯筋藤、苦绳、苦绳(原变种)、丽子藤、丽子藤(原变种)、南山藤、楔叶南山藤
-
须花藤属
中文名须花藤属拼音名xuhuatengshu拉丁名Genianthus中国植物志63:293描述GenianthusHook.f.须花藤属,萝摩科,约10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中须花藤G.laurifolius.(Roxb.)Hook.f.我国云南亦产。花小,白色,组成腋生的聚伞花序,披红色茸毛;萼片间有腺体;花冠管短,裂片狭,镊合状排列,上部被疏长毛;
-
钉头果属
中文名钉头果属拼音名dingtouguoshu拉丁名Gomphocarpus中国植物志63:390描述GomphocarpusR.Br.钉头果属,萝藦科,约50种,产热带非洲,其中钉头果G.fruticosus(L.聚伞花序生于枝顶的叶腋,有花多朵;花萼裂片内面基部有腺体;花冠辐状或反折,裂片镊合状排列;花药顶端有薄膜片;雌蕊由2个离生心皮组成;属下物种钉头果
-
纤冠藤属
中文名纤冠藤属拼音名xianguantengshu拉丁名Gongronema中国植物志63:428描述Gongronema(Endl.)Decne.纤冠藤属,萝藦科,15种,分布于东半球热带地区,其中纤冠藤G.nepalense(Wall.副花冠的鳞片与花药的基部合生或缺;花粉块单生于每一药室内,直立;雌蕊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花柱圆锥状,柱头五角状凸起;种子有种毛。
-
天星藤属
中文名天星藤属拼音名tianxingtengshu拉丁名Graphistemma中国植物志63:412描述GraphistemmaChamp.exBenth.etHook.f.天星藤属,萝藦科,只有天星藤G.pictum(Champ.叶对生,具托叶,长椭圆形,基部稍心形或浑圆;雄蕊生于花冠基部,花丝合生成筒,花药顶端具膜片,贴盖着柱头;花粉块每室1个,下垂;属下物种天星藤
-
匙羹藤属
中文名匙羹藤属拼音名chigengtengshu拉丁名Gymnema中国植物志63:415描述GymnemaR.Br.匙羹藤属,萝藦科,25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非洲南部和大洋洲,我国有8种,产西南部和南部。属下物种匙羹藤、大叶匙羹藤、广东匙羹藤、海南匙羹藤、华宁藤、华宁藤(原变种)、会东藤、宽叶匙羹藤、毛脉华宁藤、云南匙羹藤
-
醉魂藤属
中文名醉魂藤属拼音名zuihuntengshu拉丁名Heterostemma中国植物志63:512描述HeterostemmawightetArn.醉魂藤属,萝藦科,30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11种,产西南和华南。花稍小,排成伞形花序式或总状花序式的聚伞花序;雄蕊着生于花冠筒的基部,花丝合生成筒状,花药微小,顶端有内弯的膜片;
-
铰剪藤属
中文名铰剪藤属拼音名jiaojiantengshu拉丁名Holostemma中国植物志63:410描述HolostemmaR.Br.铰剪藤属,萝摩科,2种,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其中铰剪藤区H.annulare(Roxb.)Schum.我国西南部亦产之。萼片无腺体;副花冠肉质,环状,10裂,着生于合蕊冠基部,比花药短;雌蕊由2个离生心皮组成,每心皮有胚珠多颗;
-
球兰属
中文名球兰属拼音名qiulanshu拉丁名Hoya中国植物志63:475描述HoyaR.Br.球兰属,萝藦科,约200种以上,分布于亚洲东南部至大洋洲各岛,我国有22种,产西南部至东南部,有些供观赏用。副花冠为5个肉质的鳞片,着生于雄蕊背部而呈星状开展,上部扁平,两侧反折而背面中空,其内角常常成1小齿靠着花药上;
-
牛奶菜属
中文名牛奶菜属拼音名niunaicaishu拉丁名Marsdenia中国植物志63:442描述MarsdeniaR.Br.牛奶菜属,萝藦科,约10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22种,产西南部至台湾,南部尤盛。花萼5裂,基部内面有腺体,稀缺;花粉块直立,具柄;雌蕊由2个心皮所组成,柱头平坦或有喙,高出于花药之上;种子顶端具白色绢质种毛。
-
驼峰藤属
中文名驼峰藤属拼音名tuofengtengshu拉丁名Merrillanthus中国植物志63:394描述MerrillanthusChunetTsiang驼峰藤属,萝藦科,只有驼峰藤M.hainanensisChunetTsiang1种,产我国广东。花冠辐状,5裂至中部,裂片略向右覆盖,未开时上端向内粘合;雄蕊着生于花冠的基部,花丝合生成筒,花药顶端具有阔卵形的膜片,盖着柱头;
-
萝藦属
中文名萝藦属拼音名luoshushu拉丁名Metaplexis中国植物志63:403描述MetaplexisR.Br.萝藦属,萝藦科,约6种,分布于亚洲东部,我国有萝藦M.japonica(Thunb.)Makino和华萝藦M.hemsleyanaOliv.2种,产西南部、西北部至东北部,前者种子的种毛可为棉的代用品或治皮肤创伤,茎的纤维可束物,嫩叶供食用。
-
脆兰属
中文名脆兰属拼音名cuilanshu拉丁名Acampe中国植物志19:286描述AcampeLindl.脆兰属,兰科,约15种,分布于非洲和亚洲的热带地区,其中脆兰A.multiflora(Lindl.)Lindl.与台湾脆兰A.longifolia(Lindl.)Lindl.等2种产我国南部。叶扁平,有关节;唇瓣位于上方,基部具浅囊;花粉块4,不等大,成2对,具蕊喙柄和很小的粘盘。
-
坛花兰属
中文名坛花兰属拼音名tanhualanshu拉丁名Acanthephippium中国植物志18:321描述AcanthephippiumBl.坛花兰属,兰科,约15种,分布于热带亚洲至斐济(大洋洲),我国有坛花兰A.sinenseRoyle等5种,其中3种产台湾。总状花序生于当年假鳞茎的节上,直立,较短,具数花;花粉块8,不等大,具花粉块柄。
-
指甲兰属
中文名指甲兰属拼音名zhijialanshu拉丁名Aerides中国植物志19:384描述AeridesLour.指甲兰属,兰科,约40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其中多花指甲兰A.multiforumRoxb.亦产我国云南与广西。叶扁平或圆柱状;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通常较长且具多花;唇瓣3裂,有距;距向上弯或伸直,内有胼胝体或附属物;花粉块2,有裂隙。
-
禾叶兰属
中文名禾叶兰属拼音名heyelanshu拉丁名Agrostophyllum中国植物志19:53描述AgrostophyllumBI.禾叶兰属,兰科,约60种,分布于塞舌尔群岛、东南亚至玻利尼西亚,其中禾叶兰A.callosumReichb.f.与台湾禾叶兰A.inocephalum(Schauer)Ames等2种亦产我国,前者见于海南岛与云南南部,后者产台湾。唇瓣基部多半囊状;
-
无柱兰属
中文名无柱兰属拼音名wuzhulanshu拉丁名Amitostigma中国植物志17:355描述AmitostigmaSchltr.无柱兰属,兰科,23种,主要分布于东亚及其邻近地区,我国有20种,南北大多数地区均产之。总状花序具疏花;唇瓣较大,3裂或中裂片再次2裂,有短距;花粉块2,粒粉质,具花粉块柄及粘盘,花粉块柄多少为蕊缘的边缘所包蔽。
-
宿苞兰属
中文名宿苞兰属拼音名subaolanshu拉丁名Cryptochilus中国植物志19:51描述CryptochilusWall.宿苞兰属,兰科,2种,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地区,其中宿苞兰C.luteusLindl.产我国西藏和云南。假鳞茎聚生,常为圆柱状,具2叶或有时3叶;花小,排成2列,具宿存的苞片;花瓣与唇瓣均藏于萼筒内;属下物种红花宿苞兰、宿苞兰
-
隐柱兰属
中文名隐柱兰属拼音名yinzhulanshu拉丁名Cryptostylis中国植物志17:236描述CryptostylisR.Br.隐柱兰属,兰科,约20种,分布于大洋洲与热带亚洲,其中隐柱兰C.arachnites(Bl.)Hassk.产我国台湾至广东沿海。叶基生,1-2枚或数枚,有长柄,花葶直立,具总状花序;属下物种台湾隐柱兰、隐柱兰、隐柱兰(原变种)
-
兰属
中文名兰属拼音名lanshu拉丁名Cymbidium中国植物志18:191描述CymbidiumSw.兰属,兰科,约40种,主要分布亚洲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少数见于大洋洲与非洲,我国有20种及许多变种,其中不少被广泛栽培,如墨兰C.sinense(Andr.)Willd.,建兰C.ensifolium(L.花粉块2,近球形,蜡质,有裂隙,生于共同的花粉块柄上,有粘盘。
-
杓兰属
中文名杓兰属拼音名shaolanshu拉丁名Cypripedium中国植物志17:20描述CypripediumL.杓兰属,兰科,约40种,分布于北温带至喜马拉雅地区,我国有23种,除南部炎热地区外,全国均产之。唇瓣囊状,较大;蕊柱下弯,具2枚侧生雄蕊和一个巨大的背生退化雄蕊;柱头顶生,下弯,柱头面扩大,稍3裂;花粉不粘合成花粉块。
-
石斛属
中文名石斛属拼音名shihushu拉丁名Dendrobium中国植物志19:67描述DendrobiumSw.石斛属,兰科,药1400种,分布于热带亚洲至大洋洲,我国有60种,产秦岭以南各省区,尤以西南与台湾最多,其中不少种类可供药用,如石斛D.nobileLindl.、细茎石斛D.monilforme(L.叶茎生,通常多枚,扁平,两侧压扁或圆柱状,基部有时具关节;
-
双唇兰属
中文名双唇兰属拼音名shuangchunlanshu拉丁名Didymoplexis中国植物志18:39描述DidymoplexisGriff.双唇兰属,兰科,约20种,分布于非洲和亚洲热带地区,以及太平洋一些岛屿,其中双唇兰D.pallensGriff.产我国台湾与海南岛。根状茎粗厚,分枝;总状花序具许多小花;唇瓣不裂;花粉块4,粒粉质,无花粉块柄,有时有粘盘。
-
山珊瑚属
中文名山珊瑚属拼音名shanshanhushu拉丁名Galeola中国植物志18:8描述GaleolaLour.山珊瑚属,兰科,约20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澳大利亚和马达加斯加,我国有4种,产西南至台湾,其中毛萼山珊瑚G.lindleyana(Hook.f.etThoms.)Reichb.f.与山珊瑚G.faberiRolfe等2种比较常见。唇瓣多少抱蕊柱;花粉块2,有裂隙,粒粉质;
-
盆距兰属
中文名盆距兰属拼音名penjulanshu拉丁名Gastrochilus中国植物志19:399描述GastrochilusD.Don盆距兰属,兰科,约20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我国有12种,其中6种产台湾,其余产西南至广东。总状花序或近伞形花序从叶鞘穿出;唇瓣常多少3裂,基部具囊状或盆状距;花粉块2,顶端稍有空隙,蜡质,具条形的蕊喙柄和较大的粘盘。
-
天麻属
中文名天麻属拼音名tianmashu拉丁名Gastrodia中国植物志18:29描述GastrodiaR.Br.天麻属,兰科,约20种,分布于东亚、马来西亚至大洋洲,我国有3种,其中天麻G.elataBI.从东北至西藏均产之,根状茎供药用,有熄风镇痉作用,为著名中药。花中等大;萼片与花瓣合生成管状,顶端5齿裂,萼裂片大于花冠裂片;唇瓣藏于管内;
-
地宝兰属
中文名地宝兰属拼音名dibaolanshu拉丁名Geodorum中国植物志18:186描述GeodorumJacks.地宝兰属,兰科,数种,分布于热带亚洲至大洋洲,我国有4种,产南部,其中密花地宝兰G.densiflorum.(Lam)Schltr.较为常见。花葶从假鳞茎侧面节上发出,常缩短成头状或球形,稍倾垂;花粉块2,蜡质,具蕊喙柄与粘盘。
-
斑叶兰属
中文名斑叶兰属拼音名banyelanshu拉丁名Goodyera中国植物志17:128描述GoodyeraR.Br.斑叶兰属,兰科,40种,分布于除南美洲外的全球热带至温带,我国25种,主要产南部。陆生兰,茎基部常匍伏;叶稍肉质,有柄,常具斑,花小,排成顶生的总状花序;花药背生;蕊喙直立,2裂;花粉块2,粒粉质,无花粉块柄,有粘盘。
-
手参属
中文名手参属拼音名shoucanshu拉丁名Gymnadenia中国植物志17:388描述GymnadeniaR.Br.手参属,兰科,约10种,分布于北温带,其中手参G.conopsea(L.陆生兰,具掌状分裂的块茎;总状花序顶生,具较密集的花;中萼片与花瓣分离;唇瓣前部3裂,基部具细长的距;花粉块2,由许多小块疏松粘合而成,有花粉块柄与粘盘。
-
玉凤花属
中文名玉凤花属拼音名yufenghuashu拉丁名Habenaria中国植物志17:422描述HabenriaWilld.玉凤花属,兰科,约600种,全球热带至温带地区均产之,我国约有70种,以西南为最多。花大小变化较大,通常多朵排成顶生的总状花序;唇瓣通常3裂,基部一般有距,极罕无距;花粉块2,由许多小块疏松粘合而成,有花粉块柄和粘盘。
-
对叶兰属
中文名对叶兰属拼音名duiyelanshu拉丁名Listera中国植物志17:103描述ListeraR.Br.对叶兰属,兰科,30种,分布于北温带,以我国与北美洲为最多,我国有21种,全国除华南外均产之。叶通常卵形至心形,近无柄;花序顶生,通常总状,稀为单花;唇瓣较大,顶端一般2深裂,有时浅裂或微缺,无距;花粉块2,粒粉质,无花粉块柄。
-
血叶兰属
中文名血叶兰属拼音名xueyelanshu拉丁名Ludisia中国植物志17:157描述LudisiaA.Rich.血叶兰属,兰科,仅血叶兰L.discolor(Ker-Gawl.)A.Rich.1种,产印度支那、马来半岛和我国广东与云南。花序具数朵花,花序轴被毛;唇瓣顶端横长圆形,基部有囊状短矩;蕊柱在花药下骤狭成柄;花粉块2,粒粉质,具纤细的花粉块柄和粘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