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地金钱
《全国中草药汇编》:落地金钱:拼音名:Lu D JīnQi n别名:丝线串铜钱、一朵芙蓉花、锦地罗来源:茅膏菜科茅膏菜属植物落地金钱DroseraburmanniVahl,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晒干。性味:甘、微苦,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化痰消积。用于肠炎,痢疾,咽喉肿痛,肺热咳嗽,咯血,衄血,小儿疳积。
-
疝气草
拼音名:ShànQìCǎo别名:双肾草、对对参、四块瓦、一面锣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落地金钱的块茎。中萼片卵形,直立,舟状,长约3mm,侧萼片反折,卵状长圆形,长约3.5mm;唇瓣3浅裂,裂片线形,例裂片向后反折,长约9mm,比中裂片长而狭;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850-4200m的山坡灌丛下和河谷草地。
-
广东金钱草
1.治湿热黄疽,泌尿系感染,尿路结石,胆石症,急性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腹水,肾炎水肿,口腔炎,喉头炎,小儿疳积。化学成分:本品含大豆皂苷Ⅰ、新西兰牡荆苷、广金钱草碱、羽扇豆醇等。②治肾结石:广东金钱草六钱,小茴香一钱五分,大茴香一钱五分,锦纹大黄五钱(后下),扁蓄一两。
-
玉凤花属
中文名玉凤花属拼音名yufenghuashu拉丁名Habenaria中国植物志17:422描述HabenriaWilld.玉凤花属,兰科,约600种,全球热带至温带地区均产之,我国约有70种,以西南为最多。花大小变化较大,通常多朵排成顶生的总状花序;唇瓣通常3裂,基部一般有距,极罕无距;花粉块2,由许多小块疏松粘合而成,有花粉块柄和粘盘。
-
黑塔子根
《*辞典》:黑塔子根:出处:《四川中药志》拼音名:HēiTǎZǐGēn别名:油柿根(《分类草药性》)来源:为柿科植物福州柿的根。11月采挖,晒干。雌花多为单生,花萼4深裂,阔卵形,先端尖,两面生柔毛,宿存,萼片于花后增大;附方:①治肠风下血:黑塔子根四两,牛奶子根二两,落地金钱二两,葛菌二两。炖猪大肠服。
-
锦地罗
一朵芙蓉花(《生草药性备要》),落地金钱、夜落金钱(《广州植物志》),文钱红(《陆川本草》),金线吊芙蓉(《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茅膏菜科植物锦地罗的去花茎的全草。10毫米,宽约6毫米,前部边缘有红色腺毛,基部渐狭而成柄;气微,味淡。功能主治:治痢疾,肺热咳嗽,咽喉碎痛,小儿疳积,耳内流脓。
-
椋子木
《*辞典》:椋子木:出处:《唐本草》拼音名:Li nɡZǐM 来源:为山茱萸科植物椋子木的心材。原形态:椋子木,又名:椋、梾(《尔雅》),松杨、凉木(《本草拾遗》),冬青果(《植物名实图考》),灯台树、落地金钱、大叶灯台树、丁木树。阔卵形至椭圆状卵形,长7~15厘米,平滑无毛,或有倒生短柔毛;20%,叶含鞣质5~
-
榕树叶
《*辞典》:榕树叶:出处:《岭南采药录》拼音名:R nɡSh Y 别名:小格叶(《生草药性备要》),落地金钱(《本草求原》)。化学成份:含三萜皂甙、黄酮甙、酸性树脂、鞣质。治跌打损伤,慢性气管炎,流感,百日咳,扁桃体炎,菌痢,肠炎,目赤,牙痛。一般药后2~1两(或加陈皮2钱),水煎内服,疗效亦无量著差异。
-
一朵芙蓉花
一朵芙蓉花为中药名,是锦地罗的别名。见《生草药性备要》。为茅膏菜科植物锦地罗DroseraburmanniiVahl去花茎的全草。又名一朵芙蓉花、落地金钱、文钱红、金线吊芙蓉。分布云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地。清热除湿,凉血解毒。1.治流行性感冒,咽喉肿痛,肺热咳嗽,咳血,衄血,痢疾,肠炎腹泻,疟疾,小儿疳积。
-
广金钱草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性味归经:广金钱草味甘、淡,性凉;广金钱草治湿热黄疽,泌尿系感染,尿路结石,胆石症,急性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腹水,肾炎水肿,口腔炎,喉头炎,小儿疳积:煎服,15~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夏佛塔苷(C26H28O14)计,不得少于0.13%。功能与主治:利湿退黄,利尿通淋。
-
文钱红
概述:文钱红为中药名,出自《陆川本草》,为《生草药性备要》记载的锦地罗之别名。别名:一朵芙蓉花、落地金钱、文钱红、金线吊芙蓉。来源及产地:茅膏菜科植物锦地罗DroseraburmanniiVahl去花茎的全草。1.治流行性感冒,咽喉肿痛,肺热咳嗽,咳血,衄血,痢疾,肠炎腹泻,疟疾,小儿疳积。
-
桂树根
出处:《纲目拾遗》拼音名:Gu Sh Gēn别名:桂根(《纲目拾遗》),桂花根(《分类草药性》)。④《四川中药志》:治风湿麻木及肾虚牙痛等症。附方:①治虚火牙痛:桂花根二至三两,路边姜、地骨皮根。②治风湿麻木及腰痛:桂花根粗皮一斤,麻油半斤,炒黄丹半斤。
-
蛟龙木
拼音名:JiāoL nɡM 别名:婆劈树、三不正、落地金钱、猴耳环、鸡三树、尿桶公来源:豆科围涎树属植物围涎树PithecellobiumclypeariaBenth.,以叶、果实及种子入药。夏秋采,晒干或鲜用。性味:微苦、微涩,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外用治烧烫伤,疮痈疖肿。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