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 31622—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杨梅红
取此试样液置于1cm比色皿中,以乙醇盐酸溶液做空白对照,用分光光度计在525nm±5nm的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吸光度应控制在0.2~A.4.1.5甲醇溶液:50%。A.4.4.3系统适用性试验:在A.4.3参考色谱条件下,多次进样,对对照溶液进行色谱分析,分离度R应大于1.5,理论塔板数按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计算应不低于2000。
-
土红花
概述:土红花为中药名,出自《陆川本草》。为《本草纲目》记载的扶桑花之别名。别名:土红花、吊钟花来源:锦葵科植物朱槿Hibiscusrosa-smensisL.的花。功能主治:清肺化痰,凉血解毒。1.治肺热咳嗽,咳血,衄血,痢疾,赤白浊,月经不调。化学成分:本品含矢车菊素二葡萄糖苷、矢车菊素槐糖葡萄糖苷和槲皮素二葡萄糖苷。
-
吊钟花
概述:吊钟花为中药名,出自《南宁市药物志》,为《本草纲目》记载的扶桑花之别名。别名:土红花、吊钟花。性味:甘、淡,寒。功能主治:功在清肺化痰,凉血解毒。1.治肺热咳嗽,咳血,衄血,痢疾,赤白浊,月经不调。化学成分:本品含矢车菊素二葡萄糖苷、矢车菊素槐糖葡萄糖苷和槲皮素二葡萄糖苷。
-
地椒
功能主治:功在祛风止咳,温中止痛,利尿通淋。又含高山黄芩素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等黄酮类成分和熊果酸、鞣质等。茎、叶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芳樟醇、龙脑、香芹酚(carvacrol)、对伞花烃、麝香草酚;叶尚含齐墩果酸、熊果酸、咖啡酸。地椒中毒:地椒又名地花椒、百里香、山椒、山胡椒、鲜地椒、麝香草。
-
精浆α-葡萄糖苷酶
概述:精液中的α-葡萄糖苷苷酶主要由附睾上皮细胞分泌,是附睾的特异性酶和标记酶,可催化蛋白质的糖类组成部分或低聚糖的分解,为精子成熟提供适宜的能量,该酶可作为附睾的功能性指标。计算用对硝基苯酚配制标准溶液,绘制成标准曲线,从标准曲线中查得样品中产生的对硝基苯酚含量。酶活力以毫国际单位表示。
-
浮萍
浮萍的化学成分:紫背浮萍主含荭草素,牡荆素,大波斯菊苷,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等。鉴别:理化鉴别取本品粗粉5g,加乙醇90ml,充分搅拌后,放置一夜,滤过,滤液于水浴蒸干,残渣加水3ml溶解,滤过。或捣汁饮;热气郁于皮肤则作痒,味辛而气清寒,故能散皮肤之湿热也。性状:本品为扁平叶状体,呈卵形或卵圆形,长径2~
-
水萍
概述:水萍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为《新修本草》记载的浮萍之别名。性味归经:辛,寒。功能主治:发汗,祛风,行水,凉血解毒。化学成分:紫背浮萍主含荭草素,牡荆素,大波斯菊苷,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等。还含1-阿魏酰葡萄糖、叶黄素、新黄质、亮氨酸等。另含鞣质,类脂化合物以及醋酸钾、氯化钾、碘、溴等。
-
田萍
概述:田萍为中药名,出自《中药志》,为《新修本草》记载的浮萍之别名。性味归经:辛,寒。功能主治:发汗,祛风,行水,凉血解毒。化学成分:紫背浮萍主含荭草素,牡荆素,大波斯菊苷,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等。还含1-阿魏酰葡萄糖、叶黄素、新黄质、亮氨酸等。另含鞣质,类脂化合物以及醋酸钾、氯化钾、碘、溴等。
-
刘芙蓉草
概述:刘芙蓉草为中药名,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救荒本草》记载的蓬子菜之别名。来源及产地:茜草科植物蓬子菜GaliumverumL.的全草。2.治急性荨麻疹,稻田皮炎,痈疖疔疮,蛇咬伤,跌打损伤。还含槲皮黄苷、异槲皮苷、槲皮素-3、7-二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芸香苷、喇叭茶苷(Palustroside)、绿原酸等。
-
地耳草
藤黄科植物地耳草的全草·《中医大辞典》·地耳草:地耳草为中药名,出自《植物名实图考》。别名:田基黄、雀舌草、七寸金、小田基黄、黄花仔。化学成分:本品含槲皮素及其3-葡萄糖苷、7-葡萄糖苷和3-鼠李糖苷,预试还含鞣质、内酯、蒽醌、酚类、氨基酸。外用治疮疖肿毒,带状疱疹,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
吊菜子
概述:吊菜子为中药名,出自《广州植物志》,为《本草拾遗》记载的茄子之别名。别名:落苏、矮瓜、吊菜子、草鳖甲。性味归经:甘,凉。入脾、胃、大肠经。1.治肠风下血,血痔。2.治热毒疮痈,研末调敷;化学成分:果实含对一香豆酸、绿原酸、δ-羟基谷氨酸、飞燕草苷,还含葫芦巴碱、水苏碱、胆碱、茄碱。
-
田基黄
《中医大辞典》·田基黄:田基黄为中药名,出自《生草药性备要》,为《植物名实图考》记载的地耳草之别名。别名:田基黄、雀舌草、七寸金、小田基黄、黄花仔。化学成分:本品含槲皮素及其3-葡萄糖苷、7-葡萄糖苷和3-鼠李糖苷,预试还含鞣质、内酯、蒽醌、酚类、氨基酸。异槲皮苷及总黄酮也是治疗肝炎、降酶的有效成分;
-
七寸金
又名田基黄、雀舌草、七寸金、小田基黄、黄花仔。为藤黄科植物地耳草HypericumjaponicumThunb.的全草。1.治传染性肝炎,早期肝硬化,泄泻,痢疾,阑尾炎,扁桃体炎。痈疖肿毒,毒蛇咬伤,煎服并捣敷。本品含槲皮素及其3—葡萄糖苷、7—葡萄糖苷和3—鼠李糖苷,预试还含鞣质、内酯、蒽醌、酚类、氨基酸。
-
小田基黄
别名:田基黄、雀舌草、七寸金、小田基黄、黄花仔来源及产地:藤黄科植物地耳草HypericumjaponicumThunb.的全草。1.治传染性肝炎,早期肝硬化,泄泻,痢疾,阑尾炎,扁桃体炎。痈疖肿毒,毒蛇咬伤,煎服并捣敷。化学成分:本品含槲皮素及其3-葡萄糖苷、7-葡萄糖苷和3-鼠李糖苷,预试还含鞣质、内酯、蒽醌、酚类、氨基酸。
-
透骨草
透骨草中毒:透骨草为大戟科植物地构叶或风仙花科植物凤仙的全草。叶含1,2,4-三羟基萘-4-葡萄糖苷与山柰酚及山柰酚-3-阿拉伯糖苷。外用治疮疡肿毒。叶片厚纸质,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1.5-7cm,宽0.5-2cm,先端钝尖或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上部全缘,下部具齿牙,两面被白色柔毛,以沿脉处为密。煎水外洗。
-
白背叶
还含桃叶珊瑚苷、穗花牡荆苷(Agnuside)、荭草素、异荭草素、牡荆定碱、对羟基苯甲酸、5-氧异酞酸、诺尼醇-葡萄糖(Gluco-nonitol)、维生素C、紫花牡荆素(casticin)、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艾黄素、3,4-二羟基苯甲酸、β-谷甾醇等。子房有软刺,刺上密生星状柔毛,3-4室,花柱3,短,基部连合,被皮刺及稠密星状毛。
-
凤仙透骨草
《中医大辞典》·凤仙透骨草:凤仙透骨草为中药名,出自《中药大辞典》。瘰疬,痈肿,鹅掌风,癣,捣敷,或水煎浓缩成膏,以纸摊贴患处。化学成分:凤仙花全草含指甲花醌及其甲醚,山柰酚及其3-阿拉伯糖苷以及山柰酚的、槲皮素的、蹄纹天竺素的和矢车菊素的3-葡萄糖苷,1,2,4-三羟基萘-4-葡萄糖苷等。或煎汤熏洗。
-
虎杖
虎杖中毒:虎杖主要含蒽醌类衍生物,有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及大黄素-8-葡萄糖苷等。鉴别:取本品粉末0.lg,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2.5mol/L硫酸溶液5ml,水浴加热30分钟,放冷,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2次,每次5ml,合并三氯甲烷液,蒸干,残渣加三氯甲烷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