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炒芡实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清炒、麸炒等。炒芡实的炮制作用:芡实生品性平,涩而不滞,补脾肾而兼能祛湿,常用于遗精,带下,白浊,小便不禁,兼有湿浊者尤宜。如治脾气虚弱,泄泻急迫,不能稍停的甘缓汤(《罗氏会约医镜》);治肾虚精关不固的滑精,腰膝酸软,头昏耳鸣,四肢无力等的锁阳固精丸(《中国药典》)。
-
芡实
气微,味淡。9月,果期7~芡实的炮制:唐代有蒸后晒干,去皮取仁(《食疗本草》)。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清炒、麸炒等。芡实的功效及主治:芡实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的功能。治遗精,滑精,尿频,遗尿,白浊,带下,久泻。性状:本品呈类球形,多为破粒,完整者直径5~总灰分同药材。性味与归经:甘、涩,平。
-
麸炒芡实
麸炒芡实的炮制作用:芡实生品性平,涩而不滞,补脾肾而兼能祛湿,常用于遗精,带下,白浊,小便不禁,兼有湿浊者尤宜。如治脾气虚弱,泄泻急迫,不能稍停的甘缓汤(《罗氏会约医镜》);治肾虚精关不固的滑精,腰膝酸软,头昏耳鸣,四肢无力等的锁阳固精丸(《中国药典》)。
-
易黄汤
概述:易黄汤记载于《傅青主女科》卷上,其组成为炒山药30g、炒芡实30g、黄柏(盐水炒)6g、车前子(酒炒)3g、白果12g,具有固肾止带,清热祛湿之功效。治妇人任脉不足,湿热侵注,致患黄带,宛如黄茶浓汁,其气腥秽者。用法用量:水煎,连服四剂。诸药合用,重在补涩,辅以清利,使肾虚得复,热清湿祛,则带下自愈。
-
化水种子汤
概述:化水种子汤为方剂名,出自《傅青主女科》卷上方。处方:巴戟天(盐水浸)、白术(土炒)各一两,茯苓、菟丝子(酒炒)、炒芡实各五钱,人参三钱,车前子(酒炒)二钱,肉桂(去粗皮)一钱。主妇人膀胱气不化,水湿不行,渗入胞胎,小水艰涩,腹胀脚肿,不能受孕者。各家论述:此方利膀胱之水,全在补肾中之气;
-
甘缓汤
概述:甘缓汤为方剂名,出自《罗氏会约医镜》卷十方。处方:人参(或用炒山药四钱代)、白术、茯苓、炙甘草各一钱半,升麻五分,陈皮七分,炒薏苡仁、炒芡实各二钱,木瓜、炒白蔻仁各一钱,大枣四枚(或加煨肉豆蔻一钱,煨木香四分)。功能主治:主治脾气虚,泄泻急而趋下,不能稍停。水煎,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