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桤木
拼音名:QīM 别名:水青冈来源:桦木科桤木属植物桤木AlnuscremastogyneBurk.,以树皮、嫩枝叶入药。春季采集嫩枝叶;四季采树皮,鲜用或晒干。性味:苦、涩,凉。功能主治:清热凉血。用于鼻衄,肠炎,痢疾。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蒙自赤杨
出处:《贵州草药》拼音名:M nɡZ Ch Y nɡ别名:桤木、旱冬瓜树、水冬瓜树(《云南思茅中草药选》),蒙自桤木(《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果苞木质,长约4毫米,先端5浅裂;果子次年3~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林中,路边、河边等阴湿的地方。治细菌性痢疾,腹泻,风湿骨痛,跌打骨折。附方:①治水肿:蒙自赤杨树皮适量。
-
桤木属
中文名桤木属拼音名qimushu拉丁名Alnus中国植物志21:93属下物种川滇桤木、东北桤木、江南桤木、辽东桤木、旅顺桤木、毛桤木、尼泊尔桤木、桤木、日本桤木、台北桤木、台湾桤木
-
草豆蔻
性味归经:草豆蔻味辛,性温;内种皮厚壁细胞黄棕色或红棕色,表面观多角形,壁厚,非木化,胞腔内含硅质块;4580→9520→5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山姜素对照品、乔松素对照品、小豆蔻明对照品、桤木酮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分别制成每1ml含山姜素、乔松素、小豆蔻明各40μg,桤木酮80μg的溶液,即得。
-
百灵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百灵草:拼音名:BǎiL nɡCǎo别名:小白药、小对节生、小掰角、长柄牛奶藤来源:萝藦科牛奶菜属植物百灵草MarsdenialongipesW.T.Wang,以根或全株入药。水煎酒引,泡酒或研末吞服。叶征长圆形至披针状长圆形,长5-10cm,宽2-4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肾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
-
旱冬瓜
《全国中草药汇编》:旱冬瓜:拼音名:H nDōnɡGuā别名:冬瓜树、蒙自桤木、水冬瓜来源:桦木科旱冬瓜AlnusnepalensisD.Don,以树皮入药。生境分布: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性味:苦、涩,平。功能主治:止泻,消炎,接骨。主治腹泻,痢疾,鼻衄,骨折,跌打损伤。用法用量:1两,水煎服或配伍。
-
桤木皮
拼音名:QīMù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桤木的树皮。单叶互生;叶片倒卵形、倒卵状长圆形或椭圆形,长4-14cm,宽2.5-8cm,先端急尖,基部阔楔形,边缘具疏锯齿,上面疏生腺点,幼时疏生长柔毛,下面密生腺点,几无毛,脉腋间有时具簇生的髯毛;雌花序球形,每苞片2朵花,无花萼,小苞片附着于苞片上。性味:苦;
-
桤木枝梢
《*辞典》:桤木枝梢:出处:《四川中药志》拼音名:QīM ZhīShāo来源:为桦木科植物桤木的嫩枝叶。性味: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性凉,味苦涩。功能主治:清热降火,止血止泻。治吐血,衄血,水泻,痢疾,黄水疮。(《四川中药志》)③治毒蛇咬伤:牛屎树嫩叶适量,捣敷伤处。
-
牛屎树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拼音名:Ni ShǐSh 别名:桤木皮(《天宝本草》),罗拐木、菜壳蒜(《贵州民间药物》)。花单性,雌雄同株;雌雄柔荑花序各单生于叶腋间,雄花序伸长,每1苞片有花3朵,雌花序球形,每苞片有花2朵.性味:性平,味涩,有小毒。附方:①治麻疯:牛屎树、小米柴,三棱草(八面风)各半斤。
-
夏绿林
夏绿林是指夏季生长绿叶,而冬季寒冷时期出现落叶的阔叶树构成的植物群落,这种季节变化多在温带北部附近。因此,林下一般明亮,灌木、小竹类、草本植物层等特别发达。在日本具有代表性的是超越高山森林限界线的岳桦(Betulaermanii)、马氏桤木(Alnusmaximowiczii)、松村花楸(Sorbusmatsumurana)等的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