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天竹子
《*辞典》:南天竹子:出处:《纲目拾遗》拼音名:N nTiānZh Zi别名:红杷子(王玷桂《不药良方》),天烛子(《三奇方》),红枸子(《现代实用中药》),南竹子(《广西中药志》),钻石黄(《上海常用中草药》)。(《福建中草药》)文堂集验方》)④治下疳久而溃烂,名蜡烛疳:红把子烧存性一钱,梅花冰片五厘。
-
南天竹根
《*辞典》:南天竹根: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拼音名:N nTiānZh Gēn别名:土黄连(《广西中药志》),钻石黄、山黄连(《重庆草药》),鸡爪黄连、山黄芩(《湖南药物志》)。功能主治:祛风,清热,除湿,化痰。治风热头痛,肺热咳嗽,湿热黄疸,风湿痹痛,火眼,疮疡,瘰疬。外用:煎水洗或点眼。水煎调酒服。
-
南天竹梗
《*辞典》:南天竹梗:出处:《纲目拾遗》拼音名:N nTiānZh Gěnɡ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的茎枝。化学成份:茎含木兰花碱、小檗碱、药根碱、蝙蝠葛碱、南天竹碱、南天竹碱甲醚、南天青碱、异波尔定碱,而未发现有南丁宁碱。药理作用:小檗碱见黄连条。附方:治目亦疼痛:南天竹梗五钱,路边荆、马兰、冬桑叶各三钱。
-
天竺子
天竺子概述:天竺子为中药名,出自《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的南天竹子之别名。叶互生,集生茎端,为三回羽状复叶,小叶革质,椭圆状披针形,长3~子房上位。性味归经:苦、涩、微甘,平,有小毒。药理作用:南天竹碱兴奋中枢神经系统,使反射活动亢进及肌肉痉挛,对离体及在体蛙心有抑制作用。
-
天烛子
概述:天烛子为中药名,出自《三奇方》,为《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的南天竹子之别名。别名:天竺子、天烛子、南竹子来源及产地:小檗科植物南天竹NandinadomesticaThunb.的果实。性味归经:苦、涩、微甘,平,有小毒。药理作用:南天竹碱兴奋中枢神经系统,使反射活动亢进及肌肉痉挛,对离体及在体蛙心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