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血丹
《女科百问》卷上:方名:活血丹组成:川乌1两,乳香1钱半(另研),草乌1两,地龙1两,天南星1两,没药3钱半(另研),牛膝1两,木瓜1两。《得效》卷十八:方名:活血丹别名:活血丸组成:干地黄(酒煮)2两,当归(煨)1两,白芍药1两,续断(盐水炒)1两,白术(煨)1两,川芎(醋炒)1两。
-
鸡峰活血丹
别名:活血丹处方:干地黄3两,白芍药1两,当归1两,川续断1两,白术1两。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病后重亡津液,血少不能荣养于筋,一边足膝无力,渐渐干瘦,上牵胁肋,下连膝胫,筋脉挛急,妨于步履。用法用量:活血丹(《全生指迷方》卷二)。摘录:《普济方》卷九十七引《指南方》
-
马蹄草
唇形科植物活血丹的全草·马蹄草:马蹄草为中药名,出自《植物名实图考》,为《质问本草》记载的连钱草之别名。功能主治:清热利尿,祛风解毒,散瘀消肿。化学成分:本品含积雪草苷、羟基积雪草苷和参枯尼苷、波热米苷等皂苷和积雪草酸、白桦脂酸等三萜酸。煎服并捣敷。基生叶丛生,肾圆形或卵状圆心脏形,长4.5~
-
养气活血丸
主治:产后诸虚不足,劳伤血气,真元内弱,四肢倦乏,肌肉消瘦。及脾元虚损,不入饮食,或吐利自汗,或寒热往来。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前温酒或米饮送下。制备方法:后9味为细末,入前膏子,并熟炒白面2两半,同和为剂,入杵臼内捣千下,为丸如梧桐子大。附注:养气活血丹(《女科百问》卷上)。
-
小活血丹
《鸡峰》卷十五:方名:小活血丹别名:活血丹组成:安息香2两,当归2两,延胡索2两,木香2两,桃仁2两,柏子仁2两,泽兰叶4两,牡丹皮4两,干姜4两,黄耆4两,桂心4两,艾叶4两,大附子2两,虎杖2两,山茱萸2两,吴茱萸2两,杜仲2两,肉苁蓉8两,厚朴8两。附注:活血丹(《卫生宝鉴》卷十八)。
-
活血丹属
中文名活血丹属拼音名huoxuedanshu拉丁名Glechoma中国植物志65(2):315描述MeehaniopsisKudo=GlechomaL.活血丹属,唇形科,原作为一独立的属,实误。见《植物分类学报》,12:29,1974。属下物种白透骨消、白透骨消(原变种)、大花活血丹、活血丹、欧活血丹、日本活血丹、无毛白透骨消、狭萼白透骨消
-
活络汤
《普济方》卷二四一:活络汤:别名:活络丹、活血丹处方:白术6钱(净者),杜仲6钱(去粗皮量,制,炒去丝了),牛膝半两(去根,酒浸,焙干),附子半两(炮,去皮脐了),甘草2钱半(炙),人参2钱半(洗,去芦),官桂2钱半(去粗皮了),川姜7钱半(炮),当归1两2钱半(洗去土,酒浸1宿,焙干了)。
-
四叶对
概述:四叶对为中药名,出自《安徽药材》,为《福建民间草药》记载的银线草之别名。别名:鬼督邮、独摇草、四叶对、四叶草、四块瓦。性味:辛、苦,温,有毒。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行瘀解毒。2.捣敷治跌打损伤,蛇咬伤;E、苍术内酯(Atractylenolide)、银线草螺二烯醇、异秦皮定、银线草醇A及东莨菪素等。
-
江苏金钱草
概述:江苏金钱草为中药名,出自《中药通报》1959,5(1):27,为《质问本草》记载的连钱草之别名。来源及产地:唇形科植物活血丹Glechomalongituba(Nakai)Kupr.的全草。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入肝、胆、膀胱经。功能主治:清热利尿,祛风解毒,散瘀消肿。又含熊果酸、胆碱、鞣质、苦味质、水苏糖、硝酸钾等。
-
野海棠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海棠:拼音名:YěHǎiT nɡ别名:金石榴、山糖浆、野靛、大山落苏、活血藤、白矮茶、大号狗卵、老鼠柴、活血丹、落地山落乌、水杨树、高脚山茄来源:野牡丹科野海棠属植物秀丽野海棠BrediaamoenaDiels,以根或全株入药。性味:苦,平。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月经不调,白带,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
白透骨消
拼音名:BáiTòuGǔXiāo英文名:WhiteGroundIvy别名:透骨消、连钱草、活血丹、见肿消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杆物白透滑消的全草。花冠粉红或淡紫色,名贵形,长2-2.4cm,外面被疏长柔毛,上唇宽卵形,先端凹,两侧裂片卵形;利湿解毒。跌打损伤;各家论述:《湖北中草药志》:全草有舒筋濡筋缓筋之用,可用于筋骨痛。
-
接骨仙桃
春、夏之间,趁果实内寄生虫尚未逸出之前采收,将全草晒干或蒸过后晒干,使果实内寄生虫死亡,干燥保存。苞片线状倒披针形;治跌打损伤,咳嗽痰中带血,吐血,鼻衄,咽喉肿痛,肝胃气痛,疝痛,痛经。(《江西民间草药》)⑤治肝气胃气小肠疝症:仙桃草(有虫者)、金橘核、福橘核、荜澄茄各等分,为末,砂糖调丸绿豆大。
-
蛇根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蛇根草:拼音名:Sh GēnCǎo别名:血和散、雪里梅、四季花来源:茜草科蛇根属植物蛇根草OphiorrhizajaponicaBlume的全草。叶片狭卵形、长椭圆状斜卵形或卵形,长2.5-7.5cm,宽1.5-3.2,先端钝或稍钝尖,基部圆形或楔形,全缘,上面近无毛,下面脉上有毛,干后常变淡红紫色,侧脉7-10对。月经不调;
-
马三七
别名:费菜、土三七、八仙草、吐血草、活血丹来源及产地:景天科植物景天三七SedumaizoonL.的根或全草。化学成分:全草含甲基异石榴皮碱(Methylisopelletierine)、景天碱(Sedinine)、景天胺(Sedamine)等生物碱,齐墩果酸,谷甾醇,没食子酸,景天庚糖及黄酮类等。药理作用:水溶性提取物能缩短兔凝血及出血时间。
-
血草
概述:血草为中药名,出自福建省晋江专区民卫组《中草药手册》,为《救荒本草》记载的费菜之别名。别名:费菜、土三七、八仙草、吐血草、活血丹。化学成分:全草含甲基异石榴皮碱(Methylisopelletierine)、景天碱(Sedinine)、景天胺(Sedamine)等生物碱,齐墩果酸,谷甾醇,没食子酸,景天庚糖及黄酮类等。
-
七角白蔹
《全国中草药汇编》:七角白蔹:拼音名:QīJiǎoB iLiǎn别名:小接骨丹、葎叶白蔹、活血丹、葎草叶山葡萄来源:葡萄科葎叶蛇葡萄AmpelopsishumulifoliaBunge,以根皮入药。生境分布:东北、华北、西北、南至安徽。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消炎解毒,生肌长骨,祛风除湿。主治跌打损伤,骨折疮疖肿痛,风湿性关节炎。
-
石蝴蝶
《*辞典》:石蝴蝶: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拼音名:Sh H Di 别名:猫舌草、活血丹(《浙江天目山药植志》),蟑螂头、红叶脚趾草、脚趾叶、大青、五里香、岩竹、岩脚趾、丁字草、丁拔、尖叶脚疗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蓇葖果披针形。治挫伤,吐血,小儿惊风,胸膜炎,毒蛇咬伤,腰肌劳损,烫伤,带状疱疹。
-
小接骨丹
出处:《陕西中草药》拼音名:XiǎoJiēGǔDān别名:活血丹、葎叶白蔹、七角白蔹来源:为葡萄科植物葎草叶蛇葡萄的根皮。叶互生,阔卵形,长宽7~花淡黄色;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或沟谷。性味:辛,热。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消炎解毒,生肌长骨,除风祛湿。附方:①治跌打损伤瘀血:小接骨丹研末,五分至一钱,温酒冲服。
-
紫花景天
拼音名:ZǐHuāJǐnɡTiān别名:石蝴蝶、蟑螂头、丁字草、丁拔、尖叶脚疔草、活血丹来源:景天科紫花景天SedummingjinianumFu,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安徽、浙江、广西。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活血生肌,止血解毒。主治挫伤,小儿惊风,胸膜炎,吐血,毒蛇咬伤,腰肌劳损,烫伤,带状疱疹。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茜草
性味归经:茜草味苦,性寒;茜草的功效与主治:茜草具有凉血止血,活血通经,止咳化痰的功效:茜草治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经闭,风湿痹痛,血栓性脉管炎,黄疸,慢性支气管炎:煎服,6~茜草的药理作用:茜草根煎剂对小鼠有镇咳、祛痰作用,对离体兔小肠有解痉作用;功能与主治:凉血,祛瘀,止血,通经。
-
大叶胡枝子
拼音名:D Y H ZhīZǐ别名:大叶乌梢、大叶马料梢、活血丹来源:豆科大叶胡枝子LespedezadavidiiFranch.,以根、叶入药。生境分布: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功能主治:宣开毛窍,通经活络。主治疹痧不透,头晕眼花,汗不出,手臂酸麻。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秀丽野海棠
《*辞典》:秀丽野海棠: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拼音名:Xi L YěHǎiT nɡ别名:高脚山茄、活血丹来源:为野牡丹科植物秀丽野海棠的全草及根。顶生圆锥花序,花序上有具柄的腺毛;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路边、林下或灌木丛中与山坡、沟边草丛中。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活血调经。或加牛膝一两,水煎,黄酒适量冲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