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漆树科
漆树科为双子叶植物,隶属无患子目。有些伸展至温带,我国有16属,约56种,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最盛,有些种类的果可食,漆属植物所产的漆和五倍子尤有经济价值。叶互生,稀对生,单叶或羽状复叶;花药纵裂。花粉二细胞型,子房上位。胚珠每室1枚,倒生。胚乳核型。杧果(Mangiferaindica)为著名热带水果。
-
人面子
主治: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热病口渴,风毒遍身疮痒。捣敷治背痈。人面子根皮:以酒煎服能散乳痈。即《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1977年版)记载之广枣,又名人面子、山枣子、五眼果。治气滞血瘀,心区作痛,心跳气短,心神不安,食滞腹满。(《食物本草会纂》)2.治背痈:人面子数粒,去核,和鲫鱼一条,捣烂敷之。
-
杧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杧果:拼音名:M nɡGuǒ别名:马蒙、莽果、麻蒙果来源:漆树科杧果属植物杧果MangiferaindicaL.,以果、果核、叶入药。注意:(1)有谓果皮峻泻,利尿杀虫;未成熟的果实中含葡聚糖(glucan),阿聚精(arabinan),聚半乳糖醛酸(galacturonan)。性味:甘;3.《本草纲目拾遗》:益胃气,止呕晕。
-
腰果
CashewNut腰果因其坚果呈肾形而得名,腰果果实成熟时香飘四溢,甘甜如蜜,清脆可口,为世界著名的四大干果之一。从果壳里可以提炼一种芳香油,用来制药,提炼高级润滑剂或合成橡胶,果壳里榨出的油,还可以用来制作绝缘油漆、防水纸、厚纸板等的胶粘剂。副产品有果壳液、果梨等。【制作】1.腰果、莲子加水煮熟,捞起沥干。
-
阿月浑子
概述:阿月浑子为漆树科植物阿月浑子PistaciaveraL.的果实。小叶无柄或几无柄,叶卵形或阔椭圆形,长4-10cm,宽2.5-6.5cm,顶生小叶较大,先端钝或急尖,具小尖头,基部阔楔形、圆形或截形,侧生小叶基部常不对称,全缘,叶上面无毛,叶下面疏被微柔毛,革质。生育期180-210天左右。主肾虚腰冷、阳痿、脾虚冷痢。
-
五眼果树皮
药理作用:鞣质能抑菌、收敛,亦用以治火烫伤。《*辞典》·五眼果树皮: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拼音名:WǔYǎnGuǒShùPí来源:为漆树科植物南酸枣的树皮。"功能主治:治疮疡,汤火伤,阴囊湿疹。如创面感染,痂下有脓液者,应及时去掉痂皮,重新清洗涂药;②治疗细菌性痢疾取酸枣树皮去掉表层粗糙部分,晾干。
-
芒果
芒果的别名:庵罗果、檬果、蜜望子、香盖芒果的营养价值:1.抗菌消炎:芒果未成熟的果实及树皮、茎能抑制化脓球菌、大肠杆菌等,芒果叶的提取物也同样有抑制化脓球菌、大肠杆菌的作用,可治疗人体皮肤、消化道感染疾病;2.防癌抗癌:芒果果实含芒果酮酸、异芒果醇酸等三醋酸和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癌的药理作用;
-
盐肤木果油
概述:盐肤木果油是以漆树科盐肤木属盐肤木(RhuschinensisMill.)果实为原料,经气爆、压榨、浸提、过滤等工艺而制成。质量要求:性状:黄色透明油状液体脂肪酸组成(占总脂肪酸含量比):油酸(C18:1)≥52%亚油酸(C18:2)≥14%棕榈酸(C16:0)≥5%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1.使用范围不包括婴幼儿食品。
-
五倍子苗
《中医大辞典》·五倍子苗:五倍子苗为中药名,出自《履 岩本草》。来源及产地:漆树科植物盐肤木RhuschinensisMill.的幼嫩茎枝。功能主治:主治咽喉疼痛,发声不出。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盐麸子"条。性味:性温,无毒。不以多少,晒干为细末,入百药煎,冷水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噙化。
-
开心果
七叶树科植物七叶树或天师栗的果实或种子·开心果:开心果为中药名,出自《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本草纲目》记载的娑罗子之别名。入肝、胃经。治肝胃气痛,脘腹胀满,经前腹痛、乳胀,疳积虫痛,痢疾。开心果的别名:阿月浑子、无名子开心果的营养价值:1.开心果果仁含有维生素E等成分,有抗衰老的作用,能增强体质;
-
干漆
具有破血、逐瘀、通经、杀虫之功效。入肝、脾经。治妇女经闭,癥瘕,瘀血疼痛,风湿寒痹,虫积腹痛。漆酚在虫漆酶作用下吸收空气中的氧变成黑色树脂状物质,则为干漆。治疗:干漆中毒的治疗要点为:1.出现接触性皮炎,可给予抗过敏药物如氯苯那敏、苯海拉明、阿司咪唑等,必要时也可给予糖皮质激素。性味与归经:辛,温;
-
大九股牛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九股牛:拼音名:D JiǔGǔNi 别名:羊角天麻[云南]来源:槭树科九子不离母属植物大九股牛Dobineadelavayi(Baill.)Engl.以根入药。用于肺热咳嗽,腮腺炎,乳腺炎,疔疮,肿毒。有叶状大苞片2枚,白色,苍片被柔毛,边线具睫毛;①淀粉粒众多,单粒或复粒。性味:微苦;肺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都咸子
《*辞典》:都咸子:出处:《本草拾遗》拼音名:DōuXi nZǐ来源:为漆树科植物鸡腰果的果实。树皮(内皮)煎剂对动物也能降血糖。两者对小鱼毒性很强,水提取液(1:3)对小鼠几无毒性(每只腹腔注射0.8毫升并不引起死亡),酒精提取液对小鼠则有一定毒性。②《海药本草》:主烦躁,心闷,痰鬲,伤寒清涕,咳逆上气。
-
都咸子树皮
单叶互生;雄蕊7-10,通常仅发育1,长8-9mm,在两性花中长5-6mm,不育雄蕊较短(长3-4mm),花丝基部多少合生,花药小,卵圆形;树皮(内皮)煎剂对动物也能降血糖。毒性:毒性:乙醇提取液对小鼠有一定毒性,水提取液(1:3)对小鼠几无毒性(每只腹腔注射0.8ml并不引起死亡)。性味:淡;有毒功能主治:截疟。
-
红麸杨
出处:《湖南药物志》拼音名:H nɡFūY nɡ来源:为漆树科植物红麸杨的根。原形态:落叶乔木,高7~单数羽状复叶,小叶7~小叶无柄,小叶片卵状长椭圆形至长椭圆形,长7~圆锥花序顶生,长11~花药紫色。果序下垂,核果红色,近圆形,密被柔毛。生境分布:生山坡灌木丛中。②《贵州药植目录》:涩肠。治痢疾,腹泻。
-
红麸杨根
拼音名:HónɡFūYánɡ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红麸杨的根。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轴上部有狭翅;核果近球形,略压扁,径约4mm,成熟时暗紫红色,被具节柔毛和腺毛。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60-3000m的石灰山灌丛或密林中。性味:酸;平功能主治:涩肠止泻。泄泻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
厚皮树皮
拼音名:H uP Sh P 别名:喃木、马楠、牛角麻、龙泥漆、胶皮麻、扒拉文公、万年青树[广东吊罗山]来源:漆树科厚皮树属植物厚皮树Lanneagrandis(Dennst.)Engl.,以树皮入药。全年可采,刮去粗皮,晒干,以鲜用较好。性味:淡、涩,凉。功能主治:解毒。用于治河豚鱼中毒,木薯中毒,地菠萝中毒。4两,水煎服。
-
黄练芽
出处:《纲目拾遗》拼音名:Hu nɡLi nY 别名:黄楝头、回味(《物理小识》),黄裢头、蓝香(《食物考》),黄连芽(《纲目拾遗》),黄鹂芽(《植物名实图考》),黄儿茶、黄连茶(《中国树木分类学》)。6对,有短柄,叶片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5~22厘米,基部亦具小苞片2,萼片2~性味:苦涩,寒。
-
黄楝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楝树:拼音名:Hu nɡLi nSh 别名:黄连木来源:漆树科黄连木属植物黄连木PistaciachinensisBunge,以树皮及叶入药。全年采树皮,夏秋采叶,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痢疾,皮肤瘙痒,疮痒。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粉敷患处。
-
黄栌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栌:拼音名:Hu nɡL 来源:为漆树科黄栌属植物黄栌CotinuscoggyriaScop.,以根、树枝及叶入药。夏季枝叶茂密时砍下枝条,摘下叶,分别晒干。性味:辛、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根、茎: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无黄疸肝炎,麻疹不出;叶:用于丹毒、漆疮。
-
黄栌根
《*辞典》:黄栌根:出处:《陕西中草药》拼音名:Hu nɡL Gēn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毛叶黄栌的根。全年可采,去净泥土,晒干。叶互生,近卵圆形,全缘,长3~叶柄有短柔毛。圆锥花序顶生。生境分布:生于山坡、山梁灌丛中。性味:味涩,性温。功能主治:祛风毒,活血散瘀。治皮肤瘙痒症,跌打损伤,骨折,虚肿。
-
黄栌枝叶
《*辞典》:黄栌枝叶:出处:《河北中药手册》拼音名:Hu nɡL ZhīY 来源:为漆树科植物黄栌的枝叶。鞣质中有没食子酸、没食子酸四糖、三没食子酰葡萄糖、三甲基没食子酰葡萄糖、黄酮类、飞燕草素3-半乳糖甙、越橘花青甙、矮牵牛素-3-葡萄糖甙、矢车菊素单葡萄糖甙、飞燕草素单葡萄糖甙、芍药素单葡萄糖甙等。
-
鸡腰果
拼音名:JīYāoGuǒ别名:腰果、槚如树来源:漆树科鸡腰果AnacardiumoccidentaleL.,以树皮入药。生境分布:云南。性味:淡,平。功能主治:截疟杀虫。主治疟疾。3分,水煎服,每日1剂。注意:本品毒性大,慎用。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林背子
叶含野漆树甙,也含鞣质。果实含漆树酸、木蜡树素A和木蜡树素B。药理作用:醇提取物在离体平滑肌器官上(如小肠、大肠、子宫、支气管),具有桔抗组织胺、5-羟色胺及乙酰胆碱的作用,与Antazoline(抗组织胺药)、麦角酸二乙胺(抗五羟色胺药)及阿托品之性质相似,唯强度较弱。附方:①治小便出血:林背子五钱。
-
杧果核
出处:《岭南采药录》拼音名:M nɡGuǒH 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杧果的果核,食用杧果后,收集果核,晒干。击碎后,内果皮纤维状,内表面平滑,淡黄色,木质化。其脂肪酸组成是:硬脂酸34%、油酸50%,以及棕榈酸、花生酸和少量肉豆蔻酸。性味:酸涩,平。附方:①治疝气及小儿食滞:杧果核、龙眼核、柚子核、桃核、黄皮核。
-
杧果树皮
《*辞典》:杧果树皮:出处:《岭南采药录》拼音名:M nɡGuǒSh P 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杧果的树皮。化学成份:树皮含杧果甙、高杧果甙、鞣质9.33%。杧果根含无羁萜、β-谷甾醇杧果甙。功能主治:《岭南采药录》:伤暑夹色,身热而恶热,取杧果树皮和露兜竻、鬼箭羽、榕树须、狗肝菜,不拘多少,煎一大碗,尽量饮之。
-
杧果叶
《*辞典》:杧果叶:出处:《岭南采药录》拼音名:M nɡGuǒY 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杧果的叶片,随时可采。化学成份:含抗坏血酸237毫克%、鞣质11.73%、杧果甙6.9%(以干叶计算);药理作用:叶的提取物能抑制化脓球菌、大肠杆菌。功能主治:①《陆川本草》:行气疏滞。②《南宁市药物志》:治小儿疳积,消渴。
-
青麸杨根
《*辞典》:青麸杨根:出处:《重庆草药》拼音名:QīnɡFūY nɡGēn来源:为漆树科植物青麸杨的树根。生境分布:喜生于向阳山坡、山谷的疏林或灌木草丛中。②治九子烂痒:青麸杨根二两,一味药二两,何首乌二两,肉连环二两。(性味以下出《重庆草药》)备注:本品在四川民间,与盐肤木的根同等使用。
-
人面子根皮
《*辞典》:人面子根皮:出处:《岭南采药录》拼音名:R nMi nZiGēnP 来源:漆树科植物人面子的根皮。功能主治:《岭南采药录》:切碎,酒煎,尽量饮之,能散乳痈。摘录:《*辞典》
-
人面子叶
拼音名:RénMiànZi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人面子DracontomelonduperreanumPierre的叶。原形态:人面子常绿大乔木,高达20m以上。雄蕊10,着生于花盘基部;核果扁球形,长约2.5cm,成熟时黄色,果核压扁,径1.7-1.9cm,上面盾状凹入,5室,通常1-2室不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350m林中。性味:苦;
-
山漆树
《*辞典》:山漆树:出处:《贵州草药》拼音名:ShānQīSh 别名:铁象杆、野漆树来源:为漆树科植物山漆树的根、叶。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子房无柄,1室,花柱30核果扁圆形,黄白色至黄绿色;生境分布:生于坡地灌丛中。性味:性温,味辛苦。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消肿止痛。附方:①治风湿:铁象杆根一两,浸酒服;
-
生漆
《*辞典》:生漆:出处:《本经》拼音名:ShēnɡQī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漆树的树脂。漆酚具有毒性,能引起皮肤强烈起泡与过敏性皮炎。性味:陶弘景:"毒烈。"功能主治:治虫积,水蛊。"②《本经逢原》:"用真漆涂鲮鲤甲煅入药,破血最捷。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四分,大麦芽煎汤下。(《医学入门》漆雄丸)摘录:《*辞典》
-
盐肤木
拼音名:Y nFūM 别名:盐霜柏、盐酸木、敷烟树、蒲连盐、老公担盐、五倍子树来源:漆树科植物盐肤木RhuschinensisMill.以根、叶入药。根全年可采,夏秋采叶,晒干。性味:酸、咸,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血。根:感冒发热,支气管炎,咳嗽咯血,肠炎,痢疾,痔疮出血;根、叶外用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漆疮。
-
盐肤木根
拼音名:YánFūMùGēn别名:盐麸子根、文蛤根、五倍根、泡木根、耳八蜈蚣、五倍子根。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轴及叶柄常有翅;雌花花萼裂片较短,长约0.6mm,花瓣椭圆状卵形,长约1.6mm;性味:酸;利水消肿;活血散毒。主风湿痹痛;岑公云,有人被鸡骨鲠,项肿可畏,用此根煎醋啜至三碗,便吐出也。”
-
盐肤木根皮
拼音名:YánFūMùGēnPí别名:盐麸树白皮。来源: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RhuschinensisMill.去掉栓皮的根皮。雌花花萼裂片较短,长约0.6mm,花瓣椭圆状卵形,长约1.6mm;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50-2300m的石灰山灌丛、疏林中。性味:酸;解毒散瘀。风湿痹痛;小儿疳积;疮疡肿毒;跌打损伤;
-
盐肤木皮
拼音名:YánFūMùPí别名:盐麸树白皮。来源: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RhuschinensisMill.去掉栓皮的树皮。原形态:盐肤子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2-10m。雌花花萼裂片较短,长约0.6mm,花瓣椭圆状卵形,长约1.6mm;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50-2300m的石灰山灌丛、疏林中。性味:酸;微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盐肤子
拼音名:YánFūZǐ别名:盐麸子、叛奴盐、盐梅子、木附子、盐肤木子、假五味子、油盐果、乌酸桃、红叶桃、红盐果、盐酸果、盐酸白来源: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的果实。R.javanicaThunb.]采收和储藏:10月采收成熟地时实,鲜用或晒干。雌花花萼裂片较短,长约0.6mm,花瓣椭圆状卵形,长约1.6mm;性味:味酸;
-
盐酸树
拼音名:YánSuānShù别名:盐霜柏、盐树、盐霜树、盐布根、野漆树、女木、五倍子树、枯盐箕、埔盐、山盐菁、山埔盐。来源: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滨盐肤木的根、叶。花萼5裂,裂片卵形,被柔毛;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80-2800m的山坡、沟谷的疏林或灌丛中。凉功能主治:解毒消肿;散瘀止痛。痈疮疔毒;
-
野漆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漆树:拼音名:YěQīSh 来源:漆树科漆树属植物野漆树RhussuccedaneaL.以根、叶、树皮及果入药。功能主治:平喘,解毒,散瘀消肿,止痛止血。误食过量引起强烈刺激,呕吐,疲倦,瞳孔散大,可大量饮水后服蛋清、面糊、活性炭,也可服苯海拉明及注射钙剂,酌情给予解痉剂等对症治疗,用时宜慎。
-
野漆树根
《*辞典》:野漆树根: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拼音名:YěQīSh Gēn来源:为漆树科植物野漆树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漆树叶条。性味:《闽东本草》:性温,味涩。归经:《闽东本草》:入肝、肾、心三经。功能主治:治气郁胸闷,胸肺受伤,咳血,吐血,腰痛。注意:《闽东本草》:孕妇和燥热体质不宜。煮猪夹心肉服。
-
野漆树叶
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拼音名:YěQīSh Y 来源:为漆树科植物野漆树的叶。药理作用:非瑟素有解痉作用,在小鼠小肠标本上,它对抗乙酰胆碱的致痉作用为罂粟碱的166%。《福建民间草药》:破血通经,消积杀虫。酌加水煎,取半小碗,早晚饭前温服。(《福建民间草药》)②治创伤出血:野漆树叶晒干研末敷掺。
-
腰果属
中文名腰果属拼音名yaoguoshu拉丁名Anacardium中国植物志45(1):72描述AnacardiumL.腰果属,漆树科,15种,全产热带美洲,其中腰果A.occidentaleL.现广植于各热带地区,我国广东、广西和云南亦有栽培。此外,树皮能产生一种树胶,闻可驱虫;叶互生,单叶,革质,全缘,具柄或无柄;萼深5裂,裂片直立,覆瓦状排列;
-
山檨子属
中文名山檨子属拼音名shanzishu拉丁名Buchanania描述BuchananiaSpreng山檨子属,漆树科,约45种,产亚洲东南部至大洋洲,我国有山檨子B.latifoliaRoxb.等4种,分布于西南部。叶互生,单叶;花小,两性,为顶生或腋生的圆锥花序;心皮5-6,分离,但只有一个结实;属下物种豆腐果、山檨子、小叶山檨子、云南山檨子
-
南酸枣属
中文名南酸枣属拼音名nansuanzaoshu拉丁名Choerospondias中国植物志45(1):86描述ChoerospondiasBurttetHill南酸枣属,漆树科,只有南酸枣C.axillaris(Roxb.)BurttetHill1种,产印度至我国南部,果可食。核果卵状,核骨质,顶有5个小孔。属下物种毛脉南酸枣、南酸枣、南酸枣(原变种)
-
黄栌属
中文名黄栌属拼音名huanglushu拉丁名Cotinus中国植物志45(1):96描述CotinusL.黄栌属,漆树科,约5种,分布于北温带,我国有黄栌C.coggygriaScop.var.glaucophyllaC.Y.Wu和矮黄栌C.nanaW.W.Sm.等3种,产西南部至西北部。叶互生,单叶,无托叶;花小,淡绿色,排成顶生的圆锥花序,不实性花的柄延长而被毛;
-
人面果
概述:人面果为中药名,为人面子之别名。见《广西本草选编》。人面子出又名银莲果、人面果。来源及产地:漆树科植物人面子DracontomelonduperreanumPierre的果实。分布广东、广西、云南。功能:健胃,生津,解毒。主治: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热病口渴,风毒遍身疮痒。捣敷治背痈。人面子根皮:以酒煎服能散乳痈。
-
山枣子
概述:山枣子为中药名,出自南川药物试验种植场编著《常用中草药手册》。别名:人面子、山枣子、五眼果来源及产地:漆树科植物南酸枣Choerospondiasaxillaris(Roxb.)BurttetHill的成熟果实。性味:甘、酸,平。功能主治:行气活血,养心安神,消食滞。治气滞血瘀,心区作痛,心跳气短,心神不安,食滞腹满。
-
广枣
概述:广枣为中药名,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1977年版)。行气活血,养心安神,消食滞。治气滞血瘀,心区作痛,心跳气短,心神不安,食滞腹满。中果皮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和少数方晶,簇晶直径17~浸出物:取本品去核粉末,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28.0%。
-
芒果核
藏药部颁标准:拼音名:Mangguohe英文名:SEMENMANGIFERAEINDICAE标准编号:WS3-BC-0032-95来源:本品为漆树科植物芒果MangiferaindicaL.的干燥种子。2cm,表面黄白色或土黄色,有数条略弯的浅沟纹,并被毛状纤维。性味:甘、酸、苦,平。功能与主治:滋阴,补肾。用于肾虚。贮藏:置通风干燥处。云南省药品检验所起草
-
扁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扁果:来源:漆树科扁果RhuspaniculataWall.,以皮、果入药。生境分布:云南。性味:皮:苦、涩,凉。果:酸、涩,凉。功能主治:消炎,收敛,舒筋活血。主治扁桃腺炎,风湿性关节炎,消化不良,腹泻。5钱,果5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