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苦木叶
拼音名:KǔMùYè来源:药材基源:为苦木科植物苦木的叶。小叶9-15,卵状披针形至阔卵形,长4-10cm,宽2-4cm,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两侧不对称,边缘具不整齐锯齿,二歧聚伞花序腋生,总花梗长达12cm,密被柔毛;2.取滤液2滴滴于滤纸上,滴加10%氢氧化钾乙醇溶液1-2滴,即显棕红色,稍放置,棕红色逐渐消失而呈黄色。
-
云防风
拼音名:YúnFánɡFēnɡ别名:竹叶防风、鸡脚暗哨、鸡足防风、西防风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竹叶西风芹、松叶西风芹和多毛西风芹的根。小总苞片6-10,基部联合,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质坚实,易折断,断面不平坦,显菊花心,皮部黄白皮,占根的大部分,散生棕色油点,接近木部龙多,木部淡黄色。
-
结膜色素痣
疾病分类:眼科疾病概述:痣为先天性良性瘤,在结膜各处可见,来源于神经外胚叶。2.常发生在角膜缘附近及睑裂部球结膜,发生在泪阜、半月皱襞处者常有囊样变。痣内无血管。疾病病因:病因不清。诊断检查:色素结膜色素痣要和原发性后天性结膜黑变病相鉴别,后者通常为单侧、不规则、扁平而弥散的色素沉着,有恶变趋势。
-
羚羊清肺散
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不规则碎块无色,稍有光泽,均匀分布裂缝状或圆形孔隙。种皮石细胞黄色或淡棕色,多破碎,完整者长多角形,长方形或形状不规则,壁厚,有大的圆形纹孔,胞腔棕红色。功能与主治: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化痰息风。用于温热病,高热神昏,烦燥口渴,痉厥抽搐及小儿肺热咳嗽。
-
二十一味寒水石散
壁木化纹孔较稀或密集,圆点状、斜裂缝状或人字状。纤维成束、棕红色或淡黄色,有的纵横交错或与石细胞、木化纤维相连。30μm,壁厚薄不一,纤维束周围细胞中含有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草酸钙簇晶大小不一,直径5~用于培根木布引起的呕吐酸水,胃部刺痛,大便干燥。四川省甘孜州药品检验所四川省南充市药品检验所起草
-
牛尾参
萝藦科植物青羊参的根·《中医大辞典》·牛尾参:牛尾参为中药名,出自《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植物名实图考》记载的青羊参之别名。治头晕,耳鸣,腰痛,癫痫,风湿骨痛,跌仆闪挫,食积,脘腹胀痛,小儿疳积,荨麻疹,狂犬咬伤,蛇咬伤。"按以上所述及附图考证,即为薯蓣科毛胶薯蓣。蒴果翅薄长约20mm,宽4-6mm;
-
地枫皮
概述:地枫皮为中药名,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地枫皮药典标准:品名:地枫皮DifengpiILLICIICORTEX来源:本品为木兰科植物地枫皮IlliciumdifengpiK.I.B.etK.I.M.的干燥树皮。内表面棕色或棕红色,具明显的细纵皱纹。性味与归经:微辛、涩,温;归膀胱、肾经。功能与主治:祛风除湿,行气止痛。用于风湿痹痛,劳伤腰痛。
-
蛇咬丸
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35μm,含淡黄色颗粒状物。草酸钙砂晶主存在于薄壁细胞及分泌物细胞中,腺毛头部多细胞,椭圆形,含棕黄色至棕红色物,柄2~功能与主治:解毒祛风,消肿止痛。用于毒蛇咬伤肿痛,蜈蚣、鼠咬及蜂螫伤等症。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3次。
-
鱼露
概述:鱼露又名鱼酱油,福建称鱼油,是各种小杂鱼和小虾加盐腌制加上蛋白酶和利用鱼体内的有关酶及各种耐盐细菌发酵,使鱼体蛋白质水解,经过晒炼溶化、过滤、再晒炼,去除鱼腥味,再过滤,加热灭菌而成。2.鱼露的烹调运用与酱油相似,可起鲜、增香、调色的作用。3.成熟:分解完毕后,移入大缸中进行露晒,每天翻拌1~
-
鱼酱油
概述:鱼露又名鱼酱油,福建称鱼油,是各种小杂鱼和小虾加盐腌制加上蛋白酶和利用鱼体内的有关酶及各种耐盐细菌发酵,使鱼体蛋白质水解,经过晒炼溶化、过滤、再晒炼,去除鱼腥味,再过滤,加热灭菌而成。2.鱼露的烹调运用与酱油相似,可起鲜、增香、调色的作用。3.成熟:分解完毕后,移入大缸中进行露晒,每天翻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