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塑剂
增塑(plasticizing)为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以增加高分子化合物的可塑性能的过程。内增塑是通过化学方法来改善高分子化合物的可塑性能。增塑剂为起增塑作用的助剂。品种有邻苯二甲酸酯、磷酸酯、氯化合物、己二酸酯类、癸二酸酯类等。在以硝酸纤维素和其他纤维素、乙烯类树脂、橡胶衍生物等制造涂料时,须使用增塑剂。
-
塑料
尤其在食品卫生领域,致癌保鲜膜、致癌餐盒、回收聚碳酸树酯塑料加工饮用水桶、餐具重金属迁移量、微生物超标等问题,尤其是儿童奶瓶中的双酚A,台湾运动饮料含塑化剂,以及酒鬼酒中“塑化剂超标”等社会热点问题,使人们对塑料材质的安全性大加质疑,派生出还有什么可以吃、还有什么可以用的感叹!
-
口香糖基料
典型的口香糖基料是由天然或合成树胶(或弹胶物)、亲水增塑剂、酯树胶(弹胶体溶剂和疏水增塑剂)、含油增塑剂、填料、乳化剂、色素和添加剂如抗氧化剂、稳定剂或防腐剂等配制而成的。弹胶体溶剂是一些松香衍生物,如二聚松香酯或聚合松香的甘油酯。也将高强度搅拌器的流出物注入中强度搅拌器里,使其同第二组配料结合。
-
磷酸三甲苯酯
国标编号:61112CAS号:1330-78-5中文名称:磷酸三甲苯酯英文名称:tricresylphosphate;(CH3C6H4O)3PO外观与性状:无色或淡黄色的透明油状液体分子量:368.36蒸汽压:1.33kPa/265℃闪点:225℃熔点:-33℃沸点:420℃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醇、苯等多有机溶剂密度:相对密度(水=1)1.16;
-
酞酸二甲酯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4.实验室监测方法监测方法来源类别气相色谱法《固体废弃物试验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固体废弃物气相色谱法《城市和工业废水中有机化合物分析》王克欧等译废水色谱-质谱法《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19版译文,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水质空气中:样品用活性碳管收集,再用气液色谱法测定。
-
多氯联苯
国标编号:61062CAS号:1336-36-3中文名称:多氯联苯英文名称:Polychlorinatedbiphenyls;健康危害:本品为高毒性化合物。与PCB长期接触的工人,常会发生痤疮皮疹,皮肤色素沉着,呈灰黑色或淡褐色,以脸部和手指为明显。PCB3:LD504250mg/kg(大鼠经口);可发生的污染事故有:加工和生产五氯联苯的工厂发生事故;
-
酞酸二丁酯
对皮肤和眼睛的作用:本品可经完整皮肤吸收少量。2100μg/m3(小鼠吸入)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经口1.25%×1年(喂饲)部分动物第1周死亡,无组织病变发生;尽管目前尚没有见到有并邻苯二甲酸酯类光解作用的报道,但根据其在紫外光、可见光范围内没有光谱吸收这一现象可以推断,它们是很难进行光化学反应的。
-
皮脂酸
辛二甲酸;在稀释剂甲酚的存在下,加碱加热到260-280℃进行裂解,生成癸二酸双钠盐及仲辛醇和氢气,裂解物经水稀释后,加热加酸中和,把双钠盐变成单钠盐;其主要酯类产品是甲酯、异丙酯、丁酯、辛酯、壬酯和苯甲酯,常用酯是癸二酸二丁酯和癸二酸二辛酯。癸二酸还是橡胶的软化剂、表面活性剂、涂料及香料的原料。
-
辛二甲酸
辛二甲酸;在稀释剂甲酚的存在下,加碱加热到260-280℃进行裂解,生成癸二酸双钠盐及仲辛醇和氢气,裂解物经水稀释后,加热加酸中和,把双钠盐变成单钠盐;其主要酯类产品是甲酯、异丙酯、丁酯、辛酯、壬酯和苯甲酯,常用酯是癸二酸二丁酯和癸二酸二辛酯。癸二酸还是橡胶的软化剂、表面活性剂、涂料及香料的原料。
-
癸二酸
辛二甲酸;在稀释剂甲酚的存在下,加碱加热到260-280℃进行裂解,生成癸二酸双钠盐及仲辛醇和氢气,裂解物经水稀释后,加热加酸中和,把双钠盐变成单钠盐;其主要酯类产品是甲酯、异丙酯、丁酯、辛酯、壬酯和苯甲酯,常用酯是癸二酸二丁酯和癸二酸二辛酯。癸二酸还是橡胶的软化剂、表面活性剂、涂料及香料的原料。
-
合成胶粘剂
合成胶粘剂酚醛-氯丁橡胶胶粘剂由酚醛树脂和氯丁橡胶混炼胶溶于苯或醋酸乙酯和汽油的混合溶剂中配制而成的。聚醋酸乙烯酯聚醋酸乙烯酯乳液是醋酸乙烯的聚合物。它就是市售的白胶。环氧胶粘剂环氧胶粘剂的主要组分是环氧树脂。先把环氧树脂和苯二甲酸二丁酯搅拌均匀,然后加入乙二胺,再搅拌均匀,就能使用。
-
苯乙烯
家兔经皮开放性刺激试验:500mg,轻度刺激。代谢和降解:诸多试验结果表明,在动物体内苯乙烯很快代谢,人吸入苯乙烯后约60%被吸收,在体内大部分转化成苯乙醇酸(扁桃酸),少量转化为苯酰甲酸并进一步与人体内的甘氨酸结合成马尿酸,两者均能迅速随尿排出。现场应急监测方法:便携式气相色谱法;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
磷酸三苯酯
48mg/kg×40日腹泻、软瘫、胆碱酯酶抑制部分动物死亡,大剂量组全部死亡。实验室监测方法:空气中磷酸三苯酯含量的测定:样品用过滤器收集,用乙醚洗脱,再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标准:美国车间卫生标准3mg/m3泄漏应急处理:切断火源。防护服:穿工作服。手防护:戴防护手套。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
正丁醛
与硝酸、硫酸、发烟硫酸、氯磺酸反应剧烈。爆炸极限:1.4%~12.5%燃烧热:2480.4kJ/mol引燃温度:190℃危险标记:7(易燃液体)主要用途:用作树脂、塑料增塑剂、硫化促进剂、杀虫剂等的中间体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
正己酸甲酯
健康危害: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具有刺激性。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标准: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1mg/m3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
已醛
健康危害: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在潮湿空气中缓慢分解。实验室监测方法: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第20版(美)环境标准:一、急救措施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也可以用不燃性分解剂制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
4-叔丁基苯酚
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动物实验证实本品经口或经呼吸道染毒可引起皮肤白斑。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环境监测资料,1986(1-2)》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标准:前苏联(1975)水体中有害物质的最大允许浓度3.2mg/L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
酞酸二乙酯
相对密度(空气=1)7.66稳定性:稳定主要用途:用作气相色谱固定液、纤维素的溶剂及用作塑料和合成橡胶等的增塑剂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色质联用仪(EPA625法)气相色谱法《固体废弃物试验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空气中:样品用过滤器收集后,用气液色谱法测定。防护服:穿工作服。
-
磷酸三丁酯
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实验室监测方法:空气中磷酸三丁酯含量测定:样品用过滤器收集,用乙醚洗脱,再用气相色谱法分析(NIOSH法)环境标准: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0.5mg/m3前苏联(1975)水体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0.01mg/L泄漏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
-
顺-9-十八烯酸
概述:油酸(oleicacid)是指含18个碳原子和1个双键的ω-9系单不饱和脂肪酸。按其碳链上是否存在双键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按含双键数目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按羧酸的空间结构又分为顺式和反式脂肪酸。顺-9-十八烯酸;十八烯酸;再经二次压榨,除去软脂酸,最后经脱水精制而得成品。
-
十八烯酸
概述:油酸(oleicacid)是指含18个碳原子和1个双键的ω-9系单不饱和脂肪酸。按其碳链上是否存在双键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按含双键数目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按羧酸的空间结构又分为顺式和反式脂肪酸。顺-9-十八烯酸;十八烯酸;再经二次压榨,除去软脂酸,最后经脱水精制而得成品。
-
正己醛
正己醛为高闪点液体,遇高温、明火、氧化剂有引起燃烧危险,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熔点:-56.3℃沸点:128.7℃饱和蒸气压:1.15kPa(20℃)相对密度:[水=1]:0.83[空气=1]:3.45外观性状:无色液体,有醛的气味,不溶于水,溶于苯、丙酮,易熔于乙醇乙醚。主要用途:用作增塑剂,以及用于橡胶树脂、杀虫剂的合成。
-
合成树脂皮炎
概述:合成树脂有很多种,常用的合成树脂有环氧树脂、聚酯树脂、酚醛树脂、脲醛树脂、丙烯酸单体等。指甲改变可补给维生素A/维生素/维生素D(鱼肝油)及铁剂。(2)慢性皮炎:长期从事环氧树脂、聚氯乙烯、酚醛树脂及氨基塑料等作业者,皮肤出现干燥、角化、皲裂、丘疹、粉刺等并有指甲变薄、脱发及色素沉着。
-
合成树脂与塑料所致的皮肤病
概述:合成树脂与塑料(syntheticresinsandplastics)所致的皮肤病是指从事合成树脂、塑料生产过程中接触合成原料、单体、辅助原料所致者。合成树脂与塑料所致的皮肤病的并发症:接触某些树脂如酚醛树脂的粉尘可有咽炎、结膜炎、支气管炎等黏膜刺激症状,偶有头痛、头晕、步履不稳、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
美容化妆品
美容化妆品是赋予各种鲜明的色彩、修饰和美化容貌的化妆品,如香粉、胭脂、唇膏、眉笔和指甲油等。(2)香水香水是用香精和溶剂混合制成的。香水中约含香精15~花露水的配方是:香柠檬油3.0%、苦橙花油0.6%、薰衣草油0.6%、丁香油0.2%、肉桂油0.5%、玫瑰油0.6%,酒精(95%)94.6%。
-
环氧乙烷
爆炸极限:3.0%~100%最小点火能:0.065mJ引燃温度:429℃最大爆炸压力:0.970MPa燃烧热:1262.8kJ/mol危险标记:4(易燃气体)主要用途:用于制造乙二醇、表面活性剂、洗涤剂、增塑剂以及树脂等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经皮吸收。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0.64g/m3,7小时/次,7次后出现继发性肺感染,引起死亡。
-
涂膜剂
概述:涂膜剂指用高分子化合物的有机溶剂溶解药物而制成的外用液体涂剂。涂膜剂是在硬膏剂和火棉胶剂及中药成膜剂应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中西结合的新剂型。增塑剂有甘油、丙二醇、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涂膜剂常用的成膜材料有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乙基纤维素和聚乙烯醇缩甲乙醛等;
-
α-蒎稀
溶于乙醚、无水乙醇和氯仿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以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现场应急监测方法:便携式气相色谱法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泄漏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防护服:穿工作服。
-
乙酰苯
CAS号:98-86-2中文名称:乙酰苯英文名称:Acetylbenzene;相对密度(空气=1)4.14稳定性:稳定主要用途:用于制造香皂和纸烟,也用作有机化学合成的中间体,纤维树脂等溶剂和塑料的增塑剂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对人的危害主要是对眼和皮肤的刺激作用,可引起皮肤局部灼伤。防护服:穿工作服。
-
正丁醇
闪点:35℃爆炸极限:1.4%-11.2%引燃温度:340℃燃烧热:26731kJ/mol危险标记:7(易燃液体)主要用途:用于制取酯类、塑料增塑剂、医药、喷漆,以及用作溶剂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LC5024240mg/m3,4小时(大鼠吸入)亚急性毒性:大鼠、小鼠吸入0.8mg/m3,24小时/周,4个月,肝皮肤功能异常;
-
邻苯二甲酸酯
当被用作塑料增塑剂时,一般指的是邻苯二甲酸与4~对人体的影响: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成昌梅说,研究表明,邻苯二甲酸酯在人体和动物体内发挥着类似雌性激素的作用,可干扰内分泌,使男子精液量和精子数量减少,精子运动能力低下,精子形态异常,严重的会导致睾丸癌,是造成男子生殖问题的“罪魁祸首”。
-
2-吡咯酮
CH2CH2CH2C(O)NH外观与性状:无色到淡黄色液体或结晶分子量:85.11蒸汽压:1.33kPa/122℃闪点:129℃熔点:25℃沸点:245℃溶解性:溶于水、乙醇、乙醚、氯仿、乙酸乙酯等多数有机溶剂密度:相对密度(水=1)1.11;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手防护:戴防护手套。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
2-丁烯醇
国标编号:33558CAS号:6117-91-5中文名称:2-丁烯醇英文名称:2-Buten-1-o1;相对密度(空气=1)2.49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7(易燃液体)主要用途:用作化学中间体,制造杀虫剂、增塑剂、医药、涂料等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
壬二酸
急性毒性:兔经皮接触500mg,24小时,可引起轻微的皮肤刺激。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泄漏应急处理:切断火源戴好防毒面具,穿一般消防防护服。
-
对苯二甲酸
CAS号:100-21-0中文名称:对苯二甲酸英文名称:p-Phthalicacid;实验室监测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环境标准: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0.1mg/m3前苏联(1975)水体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0.1mg/L泄漏应急处理:切断火源。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
对氯苯硫醇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氧化硫。实验室监测方法:氯亚胺二溴醌比色法《化工企业空气中有客观存在物质测定方法》,化学工业出版社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千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佩戴防毒口罩。避免高浓度吸入。
-
碳酰氯
氯代甲酰氯分子式:COCl2外观与性状:纯品为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气体,低温时为黄绿色液体分子量:98.92蒸汽压:202.65kPa(27.3℃)熔点:-118℃沸点:8.3℃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芳烃、苯、四氯化碳、氯仿、乙酸等多数有机溶剂密度:相对密度(水=1)1.37;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加重外,患者出现轻度呼吸困难、轻度紫绀;
-
邻苯二甲酸酐
吸入本品粉尘或蒸气,引起咳嗽、喷嚏和鼻衄。实验室监测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环境标准: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1mg/m3前苏联(1975)居民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0.1mg/m3(一次值;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
-
环己醇
22℃沸点:160.9℃溶解性:微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苯、乙酸乙酯、二硫化碳、油类等密度:相对密度(水=1)0.96;本品在空气中浓度在40mg/m3时,对人的眼、鼻、咽喉有刺激作用,液态的本品对皮肤有刺激作用,接触可引起皮炎,但经皮肤吸收很慢,经口摄入毒性小。特殊毒性:生殖试验小鼠经口1%死胎率增加。
-
酞酸二辛酯
C6H4(COOC8H17)2外观与性状:无色油状液体,有特殊的气味分子量:390.62蒸汽压:具有较低的蒸汽压熔点:-50℃沸点:231℃/0.67kPa溶解性:不溶于水、甘油、乙二醇,溶于其他有机溶剂密度:0.982(20℃/4℃)主要用途:作为聚氯乙烯及其共聚物的主要增塑剂之一;
-
α-蒎烯
国标编号:33642CAS号:7785-20-4中文名称:α-蒎烯英文名称:α-Pinene分子式:C10H16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松节油的气味分子量:136.23蒸汽压:1.33kPa/37.3℃闪点:33℃熔点:-102.2℃沸点:155℃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无水乙醇、乙醚、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密度:相对密度(水=1)0.86;防护服:穿工作服。
-
硼酸(三)乙酯
国标编号:32156中文名称:硼酸(三)乙酯英文名称:Triethylborate;危险标记:7(易燃液体)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制备高纯硼的原料、增塑剂和焊接助溶剂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应该佩带防毒口罩。
-
羰基铁
CAS号:13463-40-6中文名称:羰基铁英文名称:IronCarbonyl别名:增塑剂TBP分子式:Fe(CO)5外观与性状:粘稠的黄色液体分子量:195.90沸点:102.8℃(99.5kPa)熔点:-21℃溶解性: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强碱和浓酸稳定性:遇光、热易分解主要用途:用作雷普法(Reppe)烯烃加一氧化碳、水制脂肪醇的催化剂。
-
棕榈酸
概述:棕榈酸(palmiticacid)是指含16个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按其碳链上是否存在双键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微溶于冷醇及石油醚,溶于乙醇,易溶于乙醚、氯仿和醋酸,在100ml水中只溶解0.00072g。该品具有特殊香气和滋味,按我国GB2760-89规定,可用于配制各种食用香料,也用作消泡剂和其他食品添加剂的原料。
-
十六酸
概述:棕榈酸(palmiticacid)是指含16个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按其碳链上是否存在双键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微溶于冷醇及石油醚,溶于乙醇,易溶于乙醚、氯仿和醋酸,在100ml水中只溶解0.00072g。该品具有特殊香气和滋味,按我国GB2760-89规定,可用于配制各种食用香料,也用作消泡剂和其他食品添加剂的原料。
-
软脂酸
概述:棕榈酸(palmiticacid)是指含16个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按其碳链上是否存在双键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微溶于冷醇及石油醚,溶于乙醇,易溶于乙醚、氯仿和醋酸,在100ml水中只溶解0.00072g。该品具有特殊香气和滋味,按我国GB2760-89规定,可用于配制各种食用香料,也用作消泡剂和其他食品添加剂的原料。
-
鲸乙酸
概述:棕榈酸(palmiticacid)是指含16个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按其碳链上是否存在双键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微溶于冷醇及石油醚,溶于乙醇,易溶于乙醚、氯仿和醋酸,在100ml水中只溶解0.00072g。该品具有特殊香气和滋味,按我国GB2760-89规定,可用于配制各种食用香料,也用作消泡剂和其他食品添加剂的原料。
-
十六烷酸
概述:棕榈酸(palmiticacid)是指含16个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按其碳链上是否存在双键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微溶于冷醇及石油醚,溶于乙醇,易溶于乙醚、氯仿和醋酸,在100ml水中只溶解0.00072g。该品具有特殊香气和滋味,按我国GB2760-89规定,可用于配制各种食用香料,也用作消泡剂和其他食品添加剂的原料。
-
邻异丙基(苯)酚
邻异丙基(苯)酚为可燃其它腐蚀品,可燃,受热放出有毒气体。饱和蒸汽压:0.13kPa(56.6℃)。相对密度:[水=1]:0.99(25℃)。外观性状:无色到琥珀色液体,不溶于水,能溶于异己烷、甲苯、乙醇。主要用途:用作增塑剂、表面活性剂、香料合成中间体。
-
蓖麻籽油
蓖麻油概述:蓖麻油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作工程塑料聚酰胺的生产原料,也大量用作润滑油、液压油、土耳其红油、电绝缘油、表面活性剂、粘合剂、增塑剂等的生产原料。蓖麻油为刺激性泻药,服后在小肠上部被水溶解后释放出有刺激性的蓖麻油酸,使肠蠕动增加,而产生泻下作用。用于治疗习惯性便秘,常用量口服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