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动免疫
被动免疫指某一个体接受另一个体产生的抗体而获得的免疫状态,是该个体本身产生抗体的主动免疫的反义词。在实验上是以抗体价高的抗血清注射于未处理的动物体内造成的。在哺乳类,母体的抗体通过胎盘或母乳转移给胎儿或乳儿,在出生后一定时期内使新生儿对各种传染性疾病获得被动免疫。
-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操作指南
然后距伤口缘约0.5~1cm处进针进行浸润注射。3.再次暴露后的被动免疫制剂注射(1)再次暴露发生在首针疫苗接种后7天内,①上次暴露未注射被动免疫制剂,应对再次暴露的伤口注射被动免疫制剂。第二章暴露前免疫暴露前免疫是指未被动物致伤或未接触狂犬病病毒前进行狂犬病疫苗的预防性接种。
-
免疫血清球蛋白
2.7.2小白鼠试验用体重18~人免疫球蛋白;人血丙种球蛋白的药理作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是用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健康人后,取其血浆或血清,经低温乙醇法纯化制备的免疫球蛋白制剂,含有10%的蛋白质,其中90%以上为丙种球蛋白,并含有一定量抗-HBs(RIA法大于或等于6U/g蛋白质)及白喉抗体(PHA法大于或等于2U/g蛋白质)。
-
人血丙种球蛋白
2.7.2小白鼠试验用体重18~人免疫球蛋白;人血丙种球蛋白的药理作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是用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健康人后,取其血浆或血清,经低温乙醇法纯化制备的免疫球蛋白制剂,含有10%的蛋白质,其中90%以上为丙种球蛋白,并含有一定量抗-HBs(RIA法大于或等于6U/g蛋白质)及白喉抗体(PHA法大于或等于2U/g蛋白质)。
-
γ球蛋白
2.7.2小白鼠试验用体重18~人免疫球蛋白;人血丙种球蛋白的药理作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是用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健康人后,取其血浆或血清,经低温乙醇法纯化制备的免疫球蛋白制剂,含有10%的蛋白质,其中90%以上为丙种球蛋白,并含有一定量抗-HBs(RIA法大于或等于6U/g蛋白质)及白喉抗体(PHA法大于或等于2U/g蛋白质)。
-
普通免疫球蛋白
2.7.2小白鼠试验用体重18~人免疫球蛋白;人血丙种球蛋白的药理作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是用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健康人后,取其血浆或血清,经低温乙醇法纯化制备的免疫球蛋白制剂,含有10%的蛋白质,其中90%以上为丙种球蛋白,并含有一定量抗-HBs(RIA法大于或等于6U/g蛋白质)及白喉抗体(PHA法大于或等于2U/g蛋白质)。
-
丙种球蛋白
2.7.2小白鼠试验用体重18~人免疫球蛋白;人血丙种球蛋白的药理作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是用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健康人后,取其血浆或血清,经低温乙醇法纯化制备的免疫球蛋白制剂,含有10%的蛋白质,其中90%以上为丙种球蛋白,并含有一定量抗-HBs(RIA法大于或等于6U/g蛋白质)及白喉抗体(PHA法大于或等于2U/g蛋白质)。
-
胎盘球蛋白
冻干人胎盘血丙种球蛋白的药代动力学:(尚不明确)冻干人胎盘血丙种球蛋白的适应证:1.冻干人胎盘血丙种球蛋白主要用于预防麻疹、甲型病毒性肝炎和其他病毒性疾病。5.药物对妊娠的影响:因冻干人胎盘血丙种球蛋白含有少量A型血或B型血物质,进入O型血的母体后会产生相应抗体,并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可能导致新生儿溶血。
-
兽咬伤
严重的是狂犬病病毒,由患狂犬病的犬、猫或狼等咬伤或抓伤带入人体组织。此外,注射破伤风抗毒素1500U,并开始用抗菌药如青霉素、甲硝唑等。按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疫苗可以皮内注射(类似卡介苗接种),伤后第3、7日在上臂三角肌部位皮内注射两点(每点0.1ml),伤后第28、29日再注射一点(过去疫苗肌内注射,效果不满意)。
-
人胎盘球蛋白
冻干人胎盘血丙种球蛋白的药代动力学:(尚不明确)冻干人胎盘血丙种球蛋白的适应证:1.冻干人胎盘血丙种球蛋白主要用于预防麻疹、甲型病毒性肝炎和其他病毒性疾病。5.药物对妊娠的影响:因冻干人胎盘血丙种球蛋白含有少量A型血或B型血物质,进入O型血的母体后会产生相应抗体,并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可能导致新生儿溶血。
-
人胎盘血丙种球蛋白
冻干人胎盘血丙种球蛋白的药代动力学:(尚不明确)冻干人胎盘血丙种球蛋白的适应证:1.冻干人胎盘血丙种球蛋白主要用于预防麻疹、甲型病毒性肝炎和其他病毒性疾病。5.药物对妊娠的影响:因冻干人胎盘血丙种球蛋白含有少量A型血或B型血物质,进入O型血的母体后会产生相应抗体,并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可能导致新生儿溶血。
-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药典标准:药品名称: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拼音名:PoshangfengMianyiQiudanbai英文名:TETANUSIMMUNOGLOBULIN来源(分子式)与标准:本品系经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再经破伤风类毒素免疫球,获得破伤风抗体效价高的健康人血浆或血清,用适宜的方法提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制剂。1.2.4项规定相同。2.6抗-HBs测定。
-
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药典标准:药品名称: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拼音名:PoshangfengMianyiQiudanbai英文名:TETANUSIMMUNOGLOBULIN来源(分子式)与标准:本品系经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再经破伤风类毒素免疫球,获得破伤风抗体效价高的健康人血浆或血清,用适宜的方法提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制剂。1.2.4项规定相同。2.6抗-HBs测定。
-
冻干人胎盘血丙种球蛋白
冻干人胎盘血丙种球蛋白的药代动力学:(尚不明确)冻干人胎盘血丙种球蛋白的适应证:1.冻干人胎盘血丙种球蛋白主要用于预防麻疹、甲型病毒性肝炎和其他病毒性疾病。5.药物对妊娠的影响:因冻干人胎盘血丙种球蛋白含有少量A型血或B型血物质,进入O型血的母体后会产生相应抗体,并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可能导致新生儿溶血。
-
预防接种
概述:预防接种(vaccination)是指利用人工制备的抗原或抗体,通过适宜的途径接种于机体,使个体和群体产生对某种传染病特异性的自动免疫和被动免疫。6.乙脑疫苗1足岁以上儿童,第1年全程2针,剂量为0.1ml,皮下注射,间隔7-10d。5月份完成。9.狂犬疫苗及抗狂犬病血清被狂犬或疑似狂犬的动物咬伤、抓伤者使用。
-
穴位免疫疗法
穴位免疫疗法是将特异性抗原注射入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这是一种将中医针灸经络理论与免疫学原理相结合的疗法。其机理是既发挥了针刺对机体经络气血的调整作用,又通过注入特异性抗原使患者得到被动免疫。如苏州医学院等单位用尘螨浸液为特异性抗原,选择大椎、肺俞等穴进行穴位免疫注射,以治疗尘螨过敏性哮喘。
-
猪瘟病毒
CSFV分类类型:种分类: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猪瘟病毒猪瘟:猪瘟于1833年在美国俄亥俄州首先发现。2、妊娠母猪被中等毒力或低毒力毒株感染后,病毒穿过胎盘屏障感染胎儿,随着仔猪的出生而散播。免疫接种是防治猪瘟的主要手段,包括被动免疫(高免血清)和主动免疫(高免血清-血毒同时接种法、灭活结晶紫疫苗和弱毒疫苗)。
-
CSFV
CSFV分类类型:种分类: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猪瘟病毒猪瘟:猪瘟于1833年在美国俄亥俄州首先发现。2、妊娠母猪被中等毒力或低毒力毒株感染后,病毒穿过胎盘屏障感染胎儿,随着仔猪的出生而散播。免疫接种是防治猪瘟的主要手段,包括被动免疫(高免血清)和主动免疫(高免血清-血毒同时接种法、灭活结晶紫疫苗和弱毒疫苗)。
-
自然免疫
自然免疫(naturalimmunity)(1)自然免疫是指例如人不感染犬瘟病毒那样,即别种动物的强毒性病原体对于某动物来说是处于完全无害状态。(3)自然免疫指母体的抗体转移到胎儿体内,致新生儿对病原体保持抵抗能力(被动免疫)。(4)参见先天性免疫。
-
非典型麻疹综合症
继发性细菌性并发症需要使用适当抗菌药物。一般认为是以往接种的麻疹疫苗使机体获得了持久性细胞免疫,当再感染自然麻疹病毒时,则致敏的淋巴细胞对病毒的抗原及其改变了的宿主细胞成分发生迟发型变态反应,因而引起本症,但亦有人认为非典型麻疹综合征的发生是由于麻疹病毒抗原与循环中抗体所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所致。
-
异型麻疹综合征
继发性细菌性并发症需要使用适当抗菌药物。一般认为是以往接种的麻疹疫苗使机体获得了持久性细胞免疫,当再感染自然麻疹病毒时,则致敏的淋巴细胞对病毒的抗原及其改变了的宿主细胞成分发生迟发型变态反应,因而引起本症,但亦有人认为非典型麻疹综合征的发生是由于麻疹病毒抗原与循环中抗体所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所致。
-
血液制品
由健康人血浆或经特异免疫的人血浆,经分离、提纯或由重组DNA技术制成的血浆蛋白组分,以及血液细胞有形成分统称为血液制品(BloodProducts)。如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人凝血因子(天然或重组的)。用于治疗和被动免疫预防。
-
冻干人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药品说明书:成分:人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灰白色疏松体,无融化迹象。药理作用:本品含有高效价的乙型肝炎表面抗体,能与相应抗原专一结合起到被动免疫的作用。适用于1.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母亲及所生的婴儿。3.与乙型肝炎患者和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密切接触者。
-
胎盘制剂
药品说明书:使用说明:胎盘又称紫河车、胞衣、胎衣等,为健康妇女的胎盘。胎盘中含有与血液凝固有关的分子,其中有类似凝血因子Ⅷ的纤维蛋白稳定因子,尿激酶抑制物和纤维蛋白溶酶元活化物;还含有多种激素:促性腺激素A和B、催乳素、促甲状腺激素、催产素样物质、多种甾体激。为补阴阳两虚之药,有反本还元之功。
-
流感杆菌的皮肤感染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流感杆菌是人类上呼吸道的正常菌群,以往一直被误认为是流行性感冒的病原菌,但实际致病范围极广,除引起呼吸道病变外,尚可引起脑膜炎、败血症、结膜炎、女性生殖道感染、蜂窝织炎等。患儿有高热、嗜睡、败血症性关节炎等中毒症状,同时伴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副鼻窦炎。
-
非典型麻疹综合征
继发性细菌性并发症需要使用适当抗菌药物。一般认为是以往接种的麻疹疫苗使机体获得了持久性细胞免疫,当再感染自然麻疹病毒时,则致敏的淋巴细胞对病毒的抗原及其改变了的宿主细胞成分发生迟发型变态反应,因而引起本症,但亦有人认为非典型麻疹综合征的发生是由于麻疹病毒抗原与循环中抗体所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所致。
-
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
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EmilAdolfvonBehring,又译艾摩·阿道夫·比瑞格,1854年3月15日-1917年3月31日)是一位德国医学家、细菌学家和血清学家。1917年他在马尔堡因肺炎逝世。由于他在血清疗法和被动免疫上的研究,尤其是在对白喉治疗的贡献他于1901年辈授予首枚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并被封为贵族。
-
艾摩·阿道夫·比瑞格
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EmilAdolfvonBehring,又译艾摩·阿道夫·比瑞格,1854年3月15日-1917年3月31日)是一位德国医学家、细菌学家和血清学家。1917年他在马尔堡因肺炎逝世。由于他在血清疗法和被动免疫上的研究,尤其是在对白喉治疗的贡献他于1901年辈授予首枚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并被封为贵族。
-
类毒素
用细菌产生的外毒素,加入甲醛后使变为无毒性但仍有免疫性的制剂,称为“类毒素”,如破伤风类毒素、白喉类毒素等。类毒素也可与死疫苗混合制成联合疫苗。还可用来免疫动物,再从动物血液中提取含抗毒素的血清,将此抗血清注入人体后,可使人体通过被动免疫的方式,立即获得相应的特异性免疫力。
-
抗毒素
概述抗毒素是一类含有抗体的免疫血清制品。是将类毒素或毒素给马或其他大动物注射,使动物血清内产生大量抗体,然后将含有抗体的动物血清精制浓缩而成的,如破伤风抗毒素、肉毒抗毒素、白喉抗毒素及蛇毒抗毒素等。注意事项应用抗毒素血清来预防和治疗疾病时需注意:要早期使用、足量注射,并应注意防止超敏反应的发生。
-
自然被动免疫
自然被动免疫是母体的特异性抗体通过胎盘或初乳进入胎儿体内或婴儿体内,使胎儿或婴儿被动的获得母体抗体的方式。母体血清中五类免疫球蛋白中,仅有IgG能够通过胎盘,故胎儿通过胎盘获得的抗体均为IgG。而初生婴儿从初乳中获得的抗体是分泌型的IgA,婴儿在出生后6个月内很少得传染病,是从母体获得被动免疫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