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度
照度(illuminance)是指单位面积的光通量。1呎烛光,是指发光强度为1烛光的光源,在距离光源一呎、面积为一平方呎的垂直面上所产生的光照度。呎烛光平均的光照度就是每平方呎1流明,故可写作1流明/平方呎。光照度也有用“米烛光”为单位,称作“勒克司”,即一平方公尺的面积上受距离一米的烛光的照射。
-
有效口径
指每只镜头开足光圈时前镜的光束直径(亦可视作透镜直径)与焦距的比数。根据焦点平面的照度与镜头焦距成平方反比,一个镜头的F系数越小表示该镜头的纳光能力越大。由于每个镜头只有一个有效口径,故我们讲有效口径的比较时,都是在讲两个以上不同镜头。T制有效口径在镜头上所示数值和刻度方法、和F制没有什么不同。
-
平方反比律
平方反比律一个物面上的照度,不但和光源的发光强度有关,而且与光源到物面的距离也有关。平方反比定律在摄影中,常用于人工光摄影时,光源强度不变,被摄物与之距离改变后,计算物面光照度改变的倍数。这个倍数亦为爆光组合需要改变的倍数。此外,它还适用于近摄时由于象距增加后所引起的曝光增加倍数。
-
补偿点
绿色植物中由于呼吸与光合作用相反的气体交换,而得到完全互相补偿,即氧或者二氧化碳完全不吸收和放出时的光照强度(照度)称为补偿点。补偿点越低的植物,越能很好地利用弱光,补偿点的值是衡量各种植物是否能利用弱光进行光合成的一个标准。由于CO2浓度的增加,在弱光下也会使光合成增强,补偿点向低的方向移动。
-
采光系数
采光系数(lightingcoefficient)是指室内工作面一点的照度与同时开阔天空散色光(全阴天,见不到太阳的位置)的水平照度的比值。
-
亮度
物体受光照后,不但与光源的强度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关,而且还与其本身的反射能力有更密切的关系。例如一张白纸和一张灰纸,放在同一光源前,其照度完全相等,但白纸亮度大,灰纸亮度小。摄影作品上的明暗阶调,就是被摄物亮度等级的反映。计算物面亮度的算式如下:反射率*入射光照度=亮度。
-
视力检查
视力检查包括远视力检查和近视力检查两部分。同时检查光投射,检查颞侧、前方、鼻侧3个部位的上方、前方、下方共9个方向,可用图表示。用遮眼板挡住另眼,先查右眼,再查左眼,嘱患者说出能辨认的最小视标,正常近视力为J1。亦可采用投射法。例如第7行字全部读出而第8行字全部不能辨认,记录为0.7;
-
澄清度检查
澄清度检查:药典采用乌洛托品一硫酸姘比浊法检查溶液的澄清度或其浑浊程度。将一定浓度的供试品溶液与浊度标准液分别置于配对的比浊用玻璃管中,液面的高度为40mm,在浊度标准液制备后5分钟,同置黑色背景上,在漫射光下,从比浊管上方向下观察、比较臧垂直置于伞棚灯下,照度为1000Lx,从水平方向观察、比较。
-
暗适应检查
操作名称暗适应检查方法及内容对比法检查者(暗适应正常)和被检查在相同的明适应条件下进入暗室,观察夜光表或照度极弱的视力表。分别记录检查者与被检查者看清夜光表或视力表最大字体所需时间,经对比,可大致判断其暗适应是否正常。使用前必须先将暗适应计照光强度对准。暗室内不应漏光。
-
微气候
微气候是指比小气候更小范围的气候,特别是多指近地表面空间的气候(近地气候)。这种群落内的微气候,可因群落的种类及其结构的不同而异,但一般来说,同外围大气候相比,夏季与较高纬度的气候相似,而冬季则与较低纬度的气候相似,也就是气候较为缓和。就生物的生活来说,微气候作为其直接的生活环境是重要的
-
相对受光量
相对受光量relativelightrequirement指植物接受的光强(照度)与群落的最上层或与空地上的光强之比(%)。这对同一地区的植物进行相互间的比较,较之受光量的绝对值更有意义。其最大容许值,树木多为100%,在大森林下生活的阴性植物多在100%以下。例如白花酢浆草为14—15%,如大于上述受光量时则不能生长。
-
照明
照明(illumination)是指在无天然光或天然光不足时采用人工光源满足所需照度的措施。
-
无光层
指光量不能充分透入的深水层或底层。在湖沼,是位于有光层以下,即相对照度在1%以下的地方(aphoticzone);由于不存在植物生产的有机物质,所以无光层的动物和微生物只以从有光层沉落下来的生物遗骸和溶解性有机质的凝成物为营养。因此无光层出现吸收溶解氧、生物体的矿化物和营养盐类的积累。
-
澄清度检查法
本法系将一定浓度的供试品溶液与浊度标准液分别置于配对的比浊用玻璃管(内径15~浊度标准贮备液的制备称取硫酸肼1.00g,置100ml量瓶中,加水适量使溶解,必要时可在40℃的水浴中温热溶解,并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4~取此溶液与等容量的10%乌洛托品溶液混合,摇匀,于25℃避光静置24小时,即得。
-
透明度
一般吸光系数(α)随着水深增加并不显示大的变化,如令深度t的光强为It,表面的光强为I0,则It=I0e-dt。透明度主要决定于悬浮物和浮游生物的数量变化,富营养湖的透明度多半在1-2米左右,贫营养湖一般在5米以上,蒸馏水约为95米。水生植物的分布下限或补偿深度大致是与透明度的2-2.5倍的深度(相对照度约1%)相同。
-
需光量
需光量lightrequirement指自然生长的植物或其叶片所接受的光的强度(照度)。用绝对值来表示时称绝对需光量,与群落的最上层或空地受光强度之比.称比较需光量。J.Wiesner(1893—1907)曾经为了探明植物与光的生理、生态学的关系.特别是为了阐明植物的需光量而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
照度均匀度
照度均匀度(illuminationuniformity)是指规定表面上的最小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