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谱
光谱是复色光经色散系统(如棱镜,光栅)分光后,按波长依次排成的色列。例如,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形成按红、橙、黄、绿、蓝、靛、紫次序连续分布的彩色光谱。按产生的本质不同,可分为原子光谱、分子光谱;例如光谱化学分析是运用光谱学原理和实验方法来测定物质的结构和化学成分,目前在中药研究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
GBZ/T 316.3—2018 血中铅的测定 第3部分:原子荧光光谱法
5.5还原剂溶液:称取10g硼氢化钾(优级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20g铁氰化钾(分析纯)和10g硼酸(优级纯),然后用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并稀释至1000mL。充分摇匀,取出0.10mL,置于装有2.90mL硝酸溶液的具塞离心管中,立即盖好盖子,强力振摇,然后在旋涡混合器充分混匀5min,以10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供测定。
-
WS/T 32—1996 尿中镉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32—1996《尿中镉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Urine—Determinationofcadmium—Graphitefurnaceatomicabsorptionspectrometricmethod)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1996年10月14日发布,自1997年05月01日起实施。
-
WS/T 38—1996 血中铬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38—1996《血中铬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Blood—Determinationofchromium—Graphitefurnaceatomicabsorptionspectrometricmethod)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1996年10月14日发布,自1997年05月01日起实施。由两样品的吸光度减去空白的吸光度,按式(2)计算出血样中铬的浓度。
-
WS/T 45—1996 血中镍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45—1996《血中镍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Blood—Determinationofnickel—Graphitefurnaceatomicabsorptionspectrometricmethod)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1996年10月14日发布,自1997年05月01日起实施。6.3空白试验:取9mL肝素钠溶液,加1mL水,混匀,按6.1条步骤测定。
-
WS/T 20—1996 血中铅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20—1996《血中铅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Blood—Determinationoflead—Graphitefurnaceatomicabsorptionspectrometricmethod)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1996年10月14日发布,自1997年05月01日起实施。5.2早晨空腹采集静脉血,置入事先加好肝素钠溶液(4.6,用量为每毫升血20~
-
WS/T 25—1996 尿中汞的冷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 (一)碱性氯化亚锡还原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25—1996《尿中汞的冷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一)碱性氯化亚锡还原法》(Urine-Determinationofmercury-Coldatomicabsorptionspectrometricmethod-ⅠAlkalinestannouschloridereductionmethod)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1996年10月14日发布,1997年05月01日起实施。但人尿不易久存。
-
GBZ/T 302—2018 尿中锑的测定 原子荧光光谱法
标准正文:尿中锑的测定原子荧光光谱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尿中锑的原子荧光光谱法。5.8硼氢化钾溶液:10g/L,取1g硼氢化钾(分析纯),用1g/L的氢氧化钾溶液溶解并稀释至100mL,临用前配制。7.5样品和样品空白的测定:用测定标准管的操作条件测定样品及样品空白溶液,空白测定结果应小于检出限。
-
WS/T 37—1996 尿中铬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
Ax——样品加水的吸光值减去空白的吸光值;8.3最好采晨尿测定,若采班前或班后尿时,工人要脱离生产现场,换下工作服,洗净手,然后再排尿,以防止外来污染.8.4本法的特点是样品不经前处理,直接进样分析,不使用任何背景校正器,依靠仔细地选择样品灰化电流(温度)消除尿基体的干扰。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金泰。
-
WS/T 26—1996 尿中汞的冷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 (二)酸性氯化亚锡还原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26—1996《尿中汞的冷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二)酸性氯化亚锡还原法》(Urine—Determinationofmercury—Coldatomicabsorptionspectrometricmethod—ⅡAcidicstannouschloridereductionmethod)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1996年10月14日发布,自1997年05月01日起实施。变异系数为2.7%~
-
WS/T 44—1996 尿中镍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44—1996《尿中镍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Urine—Determinationofnickel—Graphitefurnaceatomicabsorptionspectrometricmethod)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1996年10月14日发布,自1997年05月01日起实施。以盐酸溶液(4.4)为空白,按6.1条测量吸光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晓雯。
-
WS/T 46—1996 尿中铍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46—1996《尿中铍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Urine—Determinationofberyllium—Graphitefurnaceatomicabsorptionspectrometry)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1996年10月14日发布,自1997年05月01日起实施。但人尿不易久存。本标准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负责起草。
-
WS/T 18—1996 尿中铅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18—1996《尿中铅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Urine—Determinationoflead—Graphitefurnaceatomicabsorptionspectrometry)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1996年10月14日发布,自1997年05月01日起实施。3.5具塞塑料离心管,1.5mL。贮存于细口聚乙烯塑料瓶中。亦可用硝酸铅配制铅标准溶液。
-
WS/T 29—1996 尿中砷的氢化物发生-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29—1996《尿中砷的氢化物发生-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Urine—Determinationofarsenic—Hydridegeneration-flameatomicabsorptionspectrometry)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1996年10月14日发布,自1997年05月01日起实施。3.2氢化物发生系统。但人尿不易久存。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俊。
-
WS/T 47—1996 尿中硒的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47—1996《尿中硒的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Urine—Determinationofselenium—Hydridegeneration-atomicabsorptionspectrometricmethod)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1996年10月14日发布,自1997年05月01日起实施。3.2氢化物发生系统。4.12混合酸,硝酸+硫酸+高氯酸=3+1+1。
-
WS/T 34—1996 血中镉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34—1996《血中镉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Blood—Determinationofcadmium—Graphitefurnaceatomicabsorptionspectrometricmethod)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1996年10月14日发布,自1997年05月01日起实施。4.5硝酸溶液,4+96。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温新玲、梁禄、付正芬。
-
发射光谱仪
本生是德国汉堡的化学教授,他发明了本生灯,对各种物质在高温火焰中发生的变化很有研究。1868年法国天文学家詹森和英国天文学家罗克耶分别用光谱法发现了当时地球上还没有发现的一种元素,他们认为这是太阳大气中特有的元素,取名氦,即“太阳”的意思。这样光谱方法也应用到了天文学方面。再用电子仪器进行分析。
-
红外分光光度法
上述光谱中,仪器的分辨率要求在3110~4.具有多晶现象的固体药品由于测定时晶型可能不同,致使绘制的光谱图与《药品红外光谱集》所收载的光谱图不一致,遇此情况时,应按该药品光谱图中备注的方法进行预处理后再绘制比较。5.用作晶型、异构体限度检查或含量测定时,试样制备和具体测定方法均按各品种项下有关规定操作。
-
光谱分析
光谱分析是光谱化学分析的简称。根据物质所发生的光谱束测定该物质组成的分析方法。前者由火焰、电弧或电火花直接激发试样所产生。用特征谱线的强度来确定被测物质所含元素的数量,称为光谱定量分析。该法具极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根据光源波长的不同,可分可见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和红外吸收光谱。
-
红色盲
红色盲(redblindness)亦称甲型色盲,是红绿色盲的一种。红色盲者对光谱上长波端很不敏感,其可见光谱终止在650毫微米处,对于650毫微米以上的可见光波,只有强度很大时才能看到。红色盲者把光谱上黄和蓝两色之间(约493毫微米处)看成是无色调的中性点,黄蓝两色的饱和度从中性点向光谱两端逐渐增加。
-
光合色素
因此,在光谱上就出现暸黑线或暗带,这种光谱叫吸收光谱。叶绿体中的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两种,颜色分别是橙黄色和黄色,功能是吸收蓝紫光。至于红叶,是因为秋天降温,体内积累较多的糖分以适应寒冷,体内可溶性糖多暸,就形成暸较多的花色素,同时秋天叶子内的pH值改变,叶内呈现酸性,使花色素表现出红色。
-
色觉学说
其中任一种单独受到刺激时,即得相应的色觉;又如实验中用不同波长的可见光照射视网膜的同时,记录神经节细胞的放电,发现视网膜存在两类神经元;我国神经生理学家张香桐根据单色光照射与视神经电反应的研究,认为红、绿、蓝三原色光引起的冲动是分别由粗、中、细(直径为9微米、4微米和1微米)三类视神经纤维传导的。
-
作用先谱
作用先谱actionspectrum指对于光化学或光生物学的反应系统,每单位时间给与具有一定光量子数(或能量)的单色光时,用光谱来表示的反应速度对波长的依赖关系。譬如:求得了光合成各过程的作用光谱,就知道了叶绿素在光化学过程中起核心作用,同时也知道由其它色素向叶绿素的能量转移是以高效率发生的等。
-
蓝黄色盲
蓝黄色盲(blue-yellowblindness)是一种少见的部分色盲。蓝黄色盲者只有红绿感觉,对蓝黄没有辨别能力。黄色盲者看到光谱上有两个中性点,分别在580毫微米和470毫微米处,从而把光谱分成三段,长波段是红色,中波段是绿色,短波段又是红色。
-
视紫红质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不能自行合成维生素A,而必须由食物中摄取,维生素A缺乏患者,傍晚暗处看不清物体。但目前已提取出一种感光色素,即由只含视锥细胞的鸡的视网膜中提取出的视紫蓝质(iodopsin),其光谱吸收峰值位置相当于红色光区,它也是视黄醛和视蛋白的结合体,与视紫红质的差别仅在视蛋白略有不同。暗适应到20~
-
全色盲
此种色盲极为罕见,只占人口的0.002~全色盲者只能看见非彩色,而不能辨别任何颜色。他们把光谱看成是一条明暗不同的灰色带,他们根据明度辨认物体。它主要靠视杆细胞起作用。后天性的全色盲主要是由视神经炎症造成锥体细胞功能丧失。其中央视觉、视敏度及光谱敏感度曲线基本上正常,只是不能分辨颜色。
-
色觉
概述:色觉(colorvision)是指不同波长的光线作用于视网膜而被脑认知后引起的感觉。色觉检查方法:检查色觉最常用的方法是用《假同色表(色盲检查图)》检查,常在白昼日光下进行,但不能戴有色眼镜,色表距离被检查者眼前约50~对颜色辨别能力减弱的称色弱。全色盲极少见,患者视物只有明暗之别,犹如观黑白电影一样。
-
细胞色素a3
细胞色素a3是细胞色素a的一种,凯林和哈特瑞(D.Keilin和E.F.Hartree,1939)认为它是与细胞色素c氧化酶属同一类物质。与细胞色素a几乎有相同的吸收光谱,但具有很强的自动氧化性,还原型与CO结合,氧化型与CN-结合,并显示出光谱的变化。
-
附加滤过
附加滤过(addedfiltration)是指射线束中在射线源和患者或规定平面之间的附加滤过板和其他可拆卸物质所产生的等效滤过。通常指插入X线束中的金属片,以吸收不必要的软射线。滤过软射线以增加影像的对比度。使用特殊形状的附加滤过还可以产生特定光谱的射线,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与被射物体的吸收光谱相匹配。
-
发射光谱法
发射光谱法是指利用试样中原子或离子所发射的特征线光谱(原子发射光谱)或某些分子或基团所发射的特征带光谱(分子发射光谱)的波长或强度,检测元素的存在和它们的含量的方法。
-
石蜡油糊法
石蜡油糊法是红外光谱中测定固体样品的一种方法。石蜡油是一种特制的长链烷烃,具有较大粘度和较高的折射率,它的红外光谱简单,在中红外区只有4个吸收带,适用于1300-1400cm(-1)次方波段的测定,不能用测含有饱和C-H键化合物,否则需扣除它们的吸收,如样品在研磨过程中发生分解则不直使用这种方法。
-
地蒽酚软膏
地蒽酚软膏药典标准:品名:中文名:地蒽酚软膏汉语拼音:Di'enfenRuangao英文名:DithranolOintment含量或效价规定:本品含地蒽酚(C14H10O3)应为标示量的85.0%~(2)取含量测定项下的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ⅣA)测定,供试品溶液在440~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
分析化学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借助于光学性质和电学性质的光度分析法以及测定物质内部结构的X射线衍射法、红外光谱法、紫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法等等则是近代的仪器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快速灵敏地进行检测。如对运动员的兴奋剂监测,尿样中某些药物浓度即使低到10-13g·mL-1时,也难躲避分析化学家们的锐利眼睛。
-
食品色泽
食品的色泽是人的感官评价食品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有机物吸收的是可见光区域内的某些波长的光,那么这些有机物就会呈现各自的颜色,这种颜色是由未被吸收的光波所反映出来的。黑白系列也属于颜色的一类,只是因为对光谱中各波长的光吸收和反射是没有选择性的,它们只有明度的差别,而没有色调和饱和度着两种特性。
-
蒲公英黄色素
蒲公英黄色素可用于饮料、果酒、糖果、点心等保健食品、医药及化妆品等的着色。性质与指标:醇溶性色素,水溶性好。油溶性色素,不溶于水,易溶于食用油、乙酸乙酯、氯仿等非极性溶剂,主要成分为胡萝卜素、叶黄素等类胡萝卜素。光谱数据:醇溶性色素最大吸收峰:420nm,430nm。蒲公草、黄花地丁等)的花为原料。
-
栀子绿色素
栀子绿色素为绿色着色剂,用于一般食品的着色。性质与指标:栀子绿色素为绿色粉末,几乎无臭、无味,吸潮性小。1%水溶液PH值为4.5±0.5。易溶于水、含水乙醇、含水丙二醇,呈鲜明绿色。在PH=2-8范围内稳定。Al3+、Ca2+基本无影响,Fe2+、Sn2+会使色泽加深。来源:栀子绿色素由栀子黄色素和栀子蓝色素混合而成。
-
柑橘皮黄
柑橘皮黄为食品着色剂,还是食品的营养强化剂、香味剂和保健食品的重要配料之一。异名:橘皮黄色素;成分:柑橘皮黄的主要成分为柠檬烯与类胡萝卜素的混合物,还富含维生素E和稀有元素硒(Se)。易溶于丙酮、乙醚、石油醚、氯仿或己烷等有机溶剂,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水。来源:以蜜橘、芦柑等柑橘的皮为原料。
-
组氨酸解氨酶
组氨酸解氨酶(histidineammonia-lyase)为催化组氨酸脱氨生成尿刊酸的酶。EC4.3.1.3.也称组氨酸酶(histidase)和组氨酸脱氨酶。存在于脊椎动物的肝脏及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假单胞菌等细菌中。酶的活性中心认为是脱氢丙氨酸。有先天性缺乏此酶的代谢异常的组氨酸血症(histidinemia),患者血中的组氨酸增加。
-
折光率测定法
光线自一种透明介质进入另一透明介质的时候,由于两种介质的密度不同,光的进行速度发生变化,即发生折射现象。本药典内系用钠光谱的D线(589.3nm)测定供试品相对于空气的折光率(如用阿培氏折光计,可用白光光源),除另有规定外,供试品温度为20℃。测定用的折光计需能读数至0.0001,测量范围1.3~
-
组氨酸酶
组氨酸酶(histidase)是脱氨酶的一种,催化组氨酸脱氨形成尿刊酸(或咪唑丙烯酸)的酶。存在于脊椎动物的肝脏、大肠菌、沙门氏菌(Salmonella)、假单孢杆菌(Pseudomonas)等细菌中。对L-组氨酸具特异性,为D-组氨酸和咪唑颉颃抑制。酶的活性中心是去氢丙氨酸。
-
向光性
是在光的刺激下引起的向性。高等植物对光的敏感部分与向地性一样,是在茎和根的尖端,叶则为叶身。向光性的作用光谱很广,燕麦的子叶鞘或Ph-ycomyces的孢子囊柄,都是在蓝光区与近紫外区(近紫外-蓝光反应)。生长素是根据燕麦子叶鞘向光性的受光部位和引起不同生长的反应部分作为效应系统(effectsystem)而发现的。
-
色光
色光一般指那八种组成白光〈复色光〉,可由分光仪加以分析的,能引起人眼不同颜色感觉的可见光。另一种划分为:红--7700~由于他们在光谱中,只占一波段,故亦称为“单色光”。色光还有另一种情况,则是由某两个波长的单色光混合而成,如黄色光加蓝色光,即成绿色光,这绿色光即非上面所讲的单色光了。
-
单链DNA
大部分DNA以双螺旋结构存在,但一经热或碱处理就会变为单链状态。单链DNA就是指以这种状态存在的DNA。单链DNA在分子流体力学性质、吸收光谱、碱基反应性质等方面都和双链DNA不同。某些噬菌体粒子内含有单链环状的DNA,这样的噬菌体DNA在细胞内增殖时则形成双链DNA。
-
键角
分子中键和键之间的夹角叫做键角。有时用三个键之间构成的两面角数据,了解分子中原子是否在一个平面上。键角可通过光谱法、X射线结构分析进行实验测定,也可以用量子化学计算出来。键角除了跟成键原子性质、结合方式等因素有关外,还跟原子所连基团大小等空间因素有关。
-
红绿色盲
红绿色盲(redblindness)是一种最常见的部分色盲,分为红色盲和绿色盲。凯尼格(K.E.Koenig)认为,红绿色盲者视网膜上缺少感受红光或绿光的锥体细胞。菲克(A.Fick)认为,患者视网膜上同样具有正常人感受红光和绿光的两种锥体细胞,但把来自这两种细胞的信息混合在一起,故大脑分不清是红光,还是绿光。
-
细胞色素-45
细胞色素-45是存在于很多细胞的微粒体和副肾皮质的线粒体里的一种血红蛋白质,也简称P-450(p是色素pigment的缩写)。这时需要NADPH。它是经过一种黄素酶和铁氧还原蛋白(ferredoxin)一样的物质,在副肾皮质里是皮质铁氧还原蛋白(adr-enodoxin)把电子供给氧,反应全过程如下:
-
键长
分子中两个成键原子的核间平均距离叫做键长。金属晶体的金属原子以密堆积方式形成晶体,用X射线结构分析测得它的晶胞参数,然后结合其点阵形式,算出紧邻金属原子间的距离,即为金属键长。共价晶体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共价键长除了和原子的共价半径有关外,还和原子间的结合方式有关。
-
LB膜
即在水—气界面上将不溶解的分子加以紧密有序排列,形成单分子膜,然后再转移到固体上的制膜技术。LB膜的研究曾经一度因二次大战而陷入低谷,直到1965年英国科学家G.L.Gaines.Jr著了一部书,对单层和多层分子膜作了极好的描写;
-
对应原理
1923年玻尔(N.Bohr)研究原子发射和吸收光谱强度时提出:关于量子理论和经典理论对微观系统情况和规律解释有对应关系,在极限条件下,获得相同的结果。非经典理论和经典理论的对应关系是普遍原理,两种理论不是互不相容的,绝无联系的;它们在各自适用的领域内都是正确的,彼此有对应关系。
-
α-淀粉酶抑制剂
链霉菌S.corchoruchii菌株产生的paim以及链霉菌S.dimorphogenes菌株产生的萃他丁(trestatin)等都是α-淀粉酶抑制剂,它们对不同来源的α-淀粉酶均显示出强的抑制作用,但不抑制β-淀粉酶和β-糖苷酶。它是无色粉末,紫外光谱呈末端吸收,对蒽酮、酚-硫酸呈阳性反应,对坂口、红四唑呈阴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