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指对环境质量及其变化的监视与测定,包括用化学、物理和生物等各种方法监测反映环境质量的各种数据。监测内容既包括对大气、水体、土壤、生物中各种污染物的监测,也包括对噪声、电磁波、放射性、振动、热污染等污染因素的监测。
-
N-乙基苯胺
相对密度(空气=1)4.18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15(毒害品)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也能形成高铁血红蛋白,造成组织缺氧,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其它脏器的损害。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
1,2,4-三甲基苯
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固体废弃物试验与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色谱-质谱法《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第19版译文,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色谱/质谱法美国EPA524.2方法5.环境标准: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10mg/m3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
酞酸二丁酯
对皮肤和眼睛的作用:本品可经完整皮肤吸收少量。2100μg/m3(小鼠吸入)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经口1.25%×1年(喂饲)部分动物第1周死亡,无组织病变发生;尽管目前尚没有见到有并邻苯二甲酸酯类光解作用的报道,但根据其在紫外光、可见光范围内没有光谱吸收这一现象可以推断,它们是很难进行光化学反应的。
-
3-硝基(苯)酚
O2NC6H4OH外观与性状:淡黄色结晶分子量:139.11蒸汽压:9.33kPa(194℃)熔点:97℃沸点:194℃/9.33kPa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丙酮、稀酸、碱等密度:相对密度(水=1)1.49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15(毒害品)主要用途:用作指示剂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从废水中回收间硝基酚。
-
1,1,2,2-四溴乙烷
1℃沸点:243.5℃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密度:相对密度(水=1)2.96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15(有害品,远离食品)主要用途:用于选矿及作为溶剂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急性毒性:LD501200mg/kg(大鼠经口);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带防毒面具。
-
六氯环戊二烯
国标编号:61055CAS号:77-47-4中文名称:六氯环戊二烯英文名称:Hexachlorocyclopentadiene;皮肤接触可发生皮炎、长期吸入可能引起肝、肾损害。430mg/kg(小鼠经口)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0.014mg/L×6小时/日×5日/周×4周,出现肝脏毒性;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喷雾状水,减少蒸发。
-
溴乙烷
兔吸入80~实验室监测方法:色谱-质谱法《环境监测资料,1986(1-2)》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空气中样品的测定:样品用活性炭吸附后,用异丙醇洗脱,再用气相色谱法测定(NISOH法)环境标准: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5mg/m3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
4-硝基苯甲醚
国标编号:61697CAS号:100-17-4中文名称:4-硝基苯甲醚英文名称:4-nitroanisole别名:对硝基苯甲醚分子式:C7H7NO3;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环境监测资料,1986(1-2)》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标准: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3mg/m3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
咔唑
燃烧热:6150kJ/mol危险标记:8(易燃固体)主要用途:用于染料、化学试剂、炸药、杀虫剂、润滑剂、橡胶抗氧剂等的制造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急性中毒表现:眩晕、虚弱无力、视觉模糊、呼吸困难、昏厥、血压降低、心动过缓等。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防护服:穿工作服。手防护:戴防护手套。
-
氯丹
国标编号:61876CAS号:57-74-9中文名称:氯丹英文名称:Chlordane;CD-68别名:八氯-六氯-甲撑茚;34(易燃液体)主要用途:非内吸性触杀、胃毒性杀虫剂,具有长的残留期,在杀虫浓度下植物无药害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喂饲0.125mg/kg×2年,最大耐受剂量。
-
2-硝基-4-甲(苯)酚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氯化氢。色谱/质谱法《固体废弃物试验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色谱/质谱法《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19版译文,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
4-氯-2-硝基(苯)酚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氯化氢。色谱/质谱法《固体废弃物试验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色谱/质谱法《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19版译文,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
3,4-二氯苯胺
液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标准: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0.5mg/m3[皮]前苏联(1975)水体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0.05mg/L嗅觉阈浓度0.047mg/m3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
-
苊
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固体废弃物试验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高效液相色谱法《城市和工业废水中有机化合物分析》王克欧等译色谱-质谱法《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19版译文,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环境标准:前苏联(1975)水体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0.2mg/L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
1,2,3-三甲基苯
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色谱-质谱法《环境监测资料,1986(1-2)》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标准: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10mg/m3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
六氯-1,3-丁二烯
220℃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醇、醚密度:相对密度(水=1)1.6820;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急性毒性:LD5090mg/kg(大鼠经口);1211mg/kg(兔经皮)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2.57g/m3×4小时/日×2次,眼鼻刺激反应,呼吸困难,脱离后可恢复,肾有病理改变;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
-
酞酸二甲酯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4.实验室监测方法监测方法来源类别气相色谱法《固体废弃物试验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固体废弃物气相色谱法《城市和工业废水中有机化合物分析》王克欧等译废水色谱-质谱法《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19版译文,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水质空气中:样品用活性碳管收集,再用气液色谱法测定。
-
4-甲(苯)酚
301mg/kg(兔经皮)致癌性:小鼠经皮最低中毒剂量(TDL0):4800mg/kg(12周,间歇),致肿瘤阳性。色谱/质谱法《固体废弃物试验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固体废弃物高效液相色谱法《空气中有害物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空气氯亚胺二溴苯醌比色法;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
4-叔丁基苯酚
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动物实验证实本品经口或经呼吸道染毒可引起皮肤白斑。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环境监测资料,1986(1-2)》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标准:前苏联(1975)水体中有害物质的最大允许浓度3.2mg/L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
3-硝基苯甲醚
国标编号:61697CAS号:555-03-3中文名称:3-硝基苯甲醚英文名称:3-nitroanisole别名:间硝基苯甲醚分子式:C7H7NO3;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环境监测资料,1986(1-2)》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
苯并(a)芘
在多环芳烃中,BaP污染最广、致癌性最强。代谢和降解:据有关资料报导,BaP在哺乳动物体内的代谢和降解产物主要是:1,2-二羟基-1,2-二氢苯并[a]芘,9,10-二羟基-9,10-二氢苯并[a]芘,6羟基苯并[a],3羟基苯并[a]芘,1,6-二羟基苯并[a]芘,3,6-二羟基苯并[a]芘,苯并[a]芘二酮,苯并[a]芘-3,6-二酮(IRPTC)。
-
2-硝基苯甲醚
接触后可引起血液系统改变,发生紫绀、贫血。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环境监测资料,1986(1-2)》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标准: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1mg/m3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
苯乙烯
家兔经皮开放性刺激试验:500mg,轻度刺激。代谢和降解:诸多试验结果表明,在动物体内苯乙烯很快代谢,人吸入苯乙烯后约60%被吸收,在体内大部分转化成苯乙醇酸(扁桃酸),少量转化为苯酰甲酸并进一步与人体内的甘氨酸结合成马尿酸,两者均能迅速随尿排出。现场应急监测方法:便携式气相色谱法;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
2-硝基(苯)酚
国标编号:61712CAS号:88-75-7中文名称:2-硝基(苯)酚英文名称:o-Nitrophenol别名:邻硝基苯酚分子式:C6H5NO3;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城市和工业废水中有机化合物分析》王克欧等编气相色谱法;防护服:穿紧袖工作服,长统胶鞋。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
酞酸二辛酯
C6H4(COOC8H17)2外观与性状:无色油状液体,有特殊的气味分子量:390.62蒸汽压:具有较低的蒸汽压熔点:-50℃沸点:231℃/0.67kPa溶解性:不溶于水、甘油、乙二醇,溶于其他有机溶剂密度:0.982(20℃/4℃)主要用途:作为聚氯乙烯及其共聚物的主要增塑剂之一;
-
4-硝基(苯)酚
便携式气相色谱法《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万本太主编直接进水样气相色谱法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城市和工业废水中有机化合物分析》王克欧等编气相色谱法;⑵土壤污染的主要情况有各种高浓度废水(包括液体4-硝基(苯)酚)直接污染土壤,固体4-硝基(苯)酚由于事故倾洒在土壤中。
-
2,4-二甲苯酚
(CH3)2C6H3OH外观与性状:针状结晶分子量:122.18蒸汽压:1.33kPa/92℃闪点:>110℃熔点:26℃沸点:211.5℃溶解性:溶于水、醇密度:相对密度(水=1)1.036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14((有毒品)主要用途:用作防腐剂,并用于有机合成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防护服:穿防腐工作服。
-
2,4-二氯苯胺
实验室监测方法: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环境监测资料,1986(1-2)》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标准: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0.5mg/m3[皮](3,4-二氯苯胺)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
2,4-二氯酚
2,4-二氯苯酚可用于有机合成,制造农药除草醚(2,4-D)、2,4-D衍生物(杀菌剂等)、伊比磷及医药硫双二氯酚的中间体,以及用于制造防蛀、防腐和种子消毒的某些甲基化合物。⑵土壤污染的主要情况有各种高浓度废水(包括液体2,4-二氯酚)直接污染土壤,固体2,4-二氯酚由于事故倾洒在土壤中。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
-
N-苯基-2-萘胺
对皮肤有致敏作用。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环境监测资料,1986(1-2)》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薄层色谱法环境标准:建议为1mg/m3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
七氯
2000mg/kg(兔经皮)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经口7.5~然而它可通过下述途径从土壤中减少,即,缓慢地蒸发、氧化成七氯环氧化物(一种具有类似毒性,更持久的难降解产物)、被光合作用转换成光-七氯、或者被土壤菌转换成低毒性的代谢物。现场应急监测方法:果蔬类农药残留量的简速检验薄层色谱法——(姜增武;
-
2,4-二硝基苯酚
实验室监测方法:监测方法来源类别钠盐比色法《化工企业空气中有害物质测定方法》,化学工业出版社化工企业空气气相色谱法《城市和工业废水中有机化合物分析》王克欧等译废水色谱-质谱法《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19版译文,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水和废水色谱/质谱法;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
2,4-二硝基氯苯
环境标准:中国(TJ36-79)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1mg/m3[皮]中国(待颁布)饮用水源水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0.5mg/L中国(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0.5mg/L二级1.0mg/L三级5.0mg/L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
王斌
具体领域为海洋生物资源及自然保护区管理、海洋生态监测、规划与保护,以及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特别是在海洋保护区选划、建设、管理、评估、执法、科研、培训、国际合作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组织制定了一系列的海洋特别保护区规章制度和发展规划。
-
2,4,6-三氯酚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急性毒性:LD50820mg/kg(大鼠经口);便携式气相色谱法《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万本太主编直接进水样气相色谱法实验室监测方法:监测方法来源类别气相色谱法;
-
1,2-二氯乙烯
国标编号:32040CAS号:540-59-0中文名称:1,2-二氯乙烯英文名称:1,2-dichloroethylene别名:二氯化乙炔、均二氯乙烯分子式:C2H2Cl2;相对密度(空气=1)3.4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7(中闪点易燃液体)主要用途:用作萃取剂、冷冻剂,也用作溶剂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
六氯乙烷
急性毒性:LD504460mg/kg(大鼠经口);
-
丙(基)苯
CH3(CH2)2C6H5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分子量:120.19蒸汽压:1.33kPa/43.4℃闪点:30℃熔点:-99.5℃沸点:159.2℃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密度:相对密度(水=1)0.86;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也可以用大量水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
丙烯酰胺
健康危害:本品具神经毒作用。可引起疲嗜睡、手指麻木,位置性震颤,步态紊乱,肌肉萎缩,肌肉无力,手出汗脱屑以及接触性皮炎等。急性毒性:LD50150~生殖毒性:大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TDL0):200mg/kg(孕7~若遇高热,可能发生聚合反应,出现大量放热现象,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灭火方法: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
药用辅料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药用辅料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6年3月23日发布。第二条本规范旨在确定药用辅料(以下简称辅料)生产企业实施质量管理的基本范围和要点,以确保辅料具备应有的质量和安全性,并符合使用要求。第五十六条无菌药品用辅料的生产环境应与制剂的生产环境相似,并制定相应的环境监测规程。
-
二苯胺
CAS号:122-39-4中文名称:二苯胺英文名称:Diphenylamine;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环境监测资料,1986(1-2)》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色谱/质谱法《固体废弃物试验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废水中N-亚硝基二苯胺等化合物[刊]/樊泉//化工环保.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
-
绿色食品
产品类型;2、生产操作规程A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肥料、化学农药及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A级绿色食品标准:1、环境质量标准A级绿色食品的环境质量评价标准与AA级绿色食品相同,但其评价方法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绿色食品产地的大气、土壤和水等各项环境监测指标的综合污染指数均不得超过1。
-
一溴二氯甲烷
BrCHCl2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分子量:163.8沸点:90.1℃熔点:-56.9℃溶解性:难溶于水,溶于醇、苯、醚等有机溶剂密度:2.006主要用途:来源:饮用水消毒产物健康危害:一溴二氯甲烷的毒性比三氯甲烷稍大,具有卤代烃化合物的共性,即对皮肤及粘膜有强烈的刺激性。
-
1,1-二氯乙烯
国标编号:32040CAS号:75-35-4中文名称:1,1-二氯乙烯英文名称:1,1-dichloroethylene;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动物接触0.397g/m3和0.199g/m3,8小时/天,5天/周,数月后出现肝肾损害。致畸性:大鼠吸入200ppm(妊娠)致畸胎作用。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
二溴一氯甲烷
122℃熔点:22℃左右溶解性:难溶于水,溶于醇、苯醚等有机溶剂密度:2.445(20/4℃)主要用途:来源:饮用水消毒产物健康危害:二溴一氯甲烷的毒性比三氯甲烷稍大,具有卤代烃化合物的共性,即对皮肤及粘膜有强烈的刺激性。小鼠经口125mg/kg/日×14日肝肿大;环境监测结果表明,在饮用水中已被检出含有二溴一氯甲烷。
-
WS/T 776—2021 农贸(集贸)市场新型冠状病毒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5.2.4市场内的动物。6.1.4物体表面拭子样本: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方法,拭子充分浸润病毒保存液后表面重复涂抹、并将拭子放回采样管进行浸润,取出后再次涂抹采样,重复3次以上。附录A(资料性)新型冠状病毒环境监测样本采集信息登记表:新型冠状病毒环境监测样本采集信息登记表见表1。
-
1,4-二氟苯
健康危害: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其毒性作用可能近似苯。实验室监测方法:色谱-质谱法《固体废弃物试验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
N-亚硝基二苯胺
66℃溶解性:不溶于水,难溶于乙醇,易溶于丙酮、苯、乙酸乙酯、二氯乙烷等密度:相对密度(水=1)1.24稳定性:稳定危险性:N-亚硝基二苯胺为可燃助燃的毒害品,遇明火易燃烧,受热分解出有毒气体。有可疑的致癌作用。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静脉注射美蓝。
-
二乙胺
国标编号:31046CAS号:109-89-7中文名称:二乙胺英文名称:diethylamine别名:二乙基胺;本品地皮肤有腐蚀性。爆炸极限:1.7%~10.1%,引燃温度:312℃,燃烧热:2996.6kJ/mol(液体20℃)危险标记:7(低闪点易燃液体)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和环氧树脂固化剂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