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比萘芬
药品说明书:别名:疗霉舒霜剂,特比萘芬外文名:Terbinafine适应症:本品属有烯丙胺结构的抗真菌药,能抑制真菌麦角甾醇合成过程中角鲨烯环氧化酶的作用,致使角鲨烯在真菌细胞中蓄积,破坏了真菌的膜结构,使其中主要成分如磷脂及蛋白质的合成与转换功能明显减退,膜功能降低导致真菌死亡。对足癣,疗程4周;
-
足癣临床路径(2016年县级医院版)
同时,对此前印发的有关临床路径进行了整理。2.系统治疗:对于角化过度型足癣或者局部治疗无效者可考虑口服药物治疗,如特比萘芬或伊曲康唑。3.对于足癣继发细菌感染者,应先控制细菌感染再抗真菌治疗。(2)丙烯胺类抗真菌药物:特比萘芬(乳膏、溶液、涂膜剂等)、萘替芬(乳膏、凝胶)、布替萘芬(乳膏、溶液);
-
侧孢病霉
常见的孢子丝菌病有皮肤淋巴管型,沿局部淋巴管有许多皮下结节,可穿破皮肤,出现肉芽肿及化脓损害。鉴别诊断:孢子丝菌病应与痤疮、放线菌病、疣状皮肤结核、坏疽性脓皮病、酒渣鼻、类肉瘤和利什曼病相鉴别。相关药品:葡萄糖、青霉素、碘化钾、氟康唑、伊曲康唑、特比萘芬、两性霉素B、高锰酸钾相关检查:浆细胞
-
孢子丝菌病
常见的孢子丝菌病有皮肤淋巴管型,沿局部淋巴管有许多皮下结节,可穿破皮肤,出现肉芽肿及化脓损害。鉴别诊断:孢子丝菌病应与痤疮、放线菌病、疣状皮肤结核、坏疽性脓皮病、酒渣鼻、类肉瘤和利什曼病相鉴别。相关药品:葡萄糖、青霉素、碘化钾、氟康唑、伊曲康唑、特比萘芬、两性霉素B、高锰酸钾相关检查:浆细胞
-
疗霉舒霜剂
药品说明书:别名:疗霉舒霜剂,特比萘芬外文名:Terbinafine成分:特比萘芬适应症:毛癣菌、犬小孢子菌和絮状表皮癣菌引起的皮肤、头发及指(趾)甲的感染,各种癣病及念珠菌引起的皮肤酵母菌感染,皮霉菌引起的甲癣。疗程:体癣、股癣:1-2周,足癣:2-4周,皮肤念珠菌病:1-2周,花斑癣:2周。禁忌:对本药过敏者。
-
体癣
疾病描述由致病性真菌寄生在人体的光滑皮肤上(除手、足、毛发、甲板以及阴股部以外的皮肤)所引起的浅表性皮肤真菌感染,统称为体癣。疾病病因体癣在我国主要是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许兰毛癣菌、紫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铁锈色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及犬小孢子菌等所引起。
-
涡纹癣
概述:叠瓦癣(tineaimbricate)又名涡纹癣。是热带及亚热带的一种浅部真菌感染,在东南亚及中美和南美洲一带比较多见。本病由同心性毛癣菌引起。病理组织显示慢性炎症,无特异性。相关药品:灰黄霉素、氟康唑、酮康唑、伊曲康唑、特比萘芬、苯甲酸、水杨酸、碘化钾、薄荷脑、复方苯甲酸酊、蛇床子、咪康唑、硝酸咪康唑霜
-
叠瓦癣
概述:叠瓦癣(tineaimbricate)又名涡纹癣。是热带及亚热带的一种浅部真菌感染,在东南亚及中美和南美洲一带比较多见。本病由同心性毛癣菌引起。病理组织显示慢性炎症,无特异性。相关药品:灰黄霉素、氟康唑、酮康唑、伊曲康唑、特比萘芬、苯甲酸、水杨酸、碘化钾、薄荷脑、复方苯甲酸酊、蛇床子、咪康唑、硝酸咪康唑霜
-
甲癣临床路径(2016年版)
1.系统用药适用于甲母质受累的DLSO、PSO和TDO等严重的甲真菌病。年老体弱者和肝肾功能严重受累者应慎用。2.2.2((2)①⑴⑹㈧治疗:吡酮胺、阿莫罗芬、系统药物除适于外用药物治疗以外的各种临床类型,均可选用系统药物治疗,目前包括特比萘芬、伊曲康唑和氟康唑。疗程指甲真菌病2~
-
皮肤结核病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皮肤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所致皮肤感染。4.外用治癣药物有水杨酸、苯甲酸、冰醋酸、十一烯酸、十一烯酸锌、克霉唑、益康唑、咪康唑(miconazole)、特比萘芬(terbinafine)、阿莫洛芬(amorolfine)、羊蹄草或土槿皮等。对小片病损,可采取手工拔毛法,用拔毛镊细心将病发连根拔除。
-
盐酸特比萘芬凝胶
药品标准正式名盐酸特比萘芬凝胶汉语拼音YansuanTebinaifenRongye标准号WS-180(X-140)-98拉丁文或英文TerbinafineHydrochlorideSolution主要活性成分含盐酸特比萘芬以特比萘芬(C21H25N)计应为标示量的90.0~适应症/功能主治用于治疗手癣、足癣、股癣、体癣、花斑癣及皮肤念珠菌病等。4.本品涂敷后不必包扎。
-
疗霉舒
药品说明书:别名:特比奈芬,特比萘芬外文名:Lamisil,Terbinafine适应症:用于甲癣、脚癣、手癣、体癣、噬鱼蛇类形脚、红甲癣等。注意事项:偶有一过性胃肠反应、皮肤瘙痒、荨麻疹、接触性皮炎、灼烧感、刺感。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规格:片剂:250mg、125mg。霜剂:1%。
-
丙烯胺类抗真菌药
概述丙烯胺类抗真菌药为角鲨烯环氧化酶的非竞争性抑制药,可导致角鲨烯积聚和麦角固醇的合成受阻,从而影响真菌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主要品种主要药物布替萘芬、特比奈芬等。口服用体癣,股癣,手足癣,甲癣等。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和皮疹。相关出处新编药物学相关药品盐酸布替萘芬、盐酸特比萘芬
-
丹毒临床路径(2016年版)
现将上述共1010个临床路径一并在中华医学会网站(网址http://www.cma.org.cn/kjps/jsgf/)发布,供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参考使用。(3)X线胸片、心电图。2.抗真菌治疗:同时患有足癣或甲真菌病的患者,局部应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如肝功能正常,可考虑加用系统抗真菌药物治疗(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或氟康唑)。
-
盐酸特比萘芬
药品标准:正式名:盐酸特比萘芬汉语拼音:YansuanTebinaifen标准号:WS-204(X-159)-98拉丁文或英文:TerbinafineHydrochloride主要活性成分:(E)-N-(6,6-二甲基-2-庚烯-4-炔)-N-甲基-1-萘甲胺盐酸盐。干燥失重取本品,在80℃减压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0.5%(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附录ⅧL)。
-
盐酸特比萘芬散
含量测定: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盐酸特比萘芬100mg),精密称定,置200ml量瓶中,加无水乙醇适量,振摇使盐酸特比萘芬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弃去初滤液,精密量取续滤液适量,加无水乙醇稀释成每1ml中含盐酸特比萘芬约20ug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附录IVA),在283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
-
皮肤念珠菌病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念珠菌病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皮肤、黏膜及内脏感染。自觉瘙痒或灼痛。治疗皮肤念珠菌病可外用制霉菌素洗剂或咪康唑、克霉唑霜;2.对碘化钾有过敏者可口服灰黄霉素、伊曲康唑或特比萘芬。10%碘化钾软膏或2%碘酊,有溃疡渗液时则可采用10%碘化钾溶液湿敷,2/d。
-
癣菌疹
常形成环状鳞屑性斑片。治疗方案:(一)对原发病灶应积极进行治疗,但在癣菌疹反应比较剧烈时,则应先用较温和的治疗方法,一般对原发灶可考虑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如灰黄霉素、特比萘芬、氟康唑、伊曲康唑等内服,但用量不必过大,疗程也不宜太长。特别提示:1、积极治疗浅部真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