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S/T 686—2020 消毒剂与抗抑菌剂中抗病毒药物检测方法与评价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消毒剂与抗抑菌剂中更昔洛韦、阿昔洛韦、喷昔洛韦和利巴韦林及其它抗病毒药物的测定和评价。4.1.2.2试剂配制4.1.2.2.1样品提取溶液:分别移取甲醇80mL和冰乙酸10mL,置于试剂瓶中,加入水10mL,混匀。其它试样:当取样量为0.50g,定容体积为10mL,本方法的检出限为8mg/kg,定量限为30mg/kg。
-
WS/T 685—2020 消毒剂与抗抑菌剂中抗真菌药物检测方法与评价要求
4.4分析步骤:4.4.1样品前处理:4.4.1.1膏霜剂型样品净化处理称取0.5g(精确至1mg)试样置于15mL离心管中,加入8.0mL1%甲酸乙腈,涡旋1min,加入50mgN-丙基乙二胺,超声提取30min,离心(9000r/min)5min,将上清液转移至10mL容量瓶,1%甲酸乙腈定容至刻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未涵盖的抗真菌药物的检测方法。
-
WS/T 684—2020 消毒剂与抗抑菌剂中抗菌药物检测方法与评价要求
4.2.4标准溶液配制4.2.4.1标准储备液(约1.0mg/mL):分别准确称取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米诺环素、强力霉素、红霉素、头孢拉定、磺胺嘧啶、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克林霉素、氯霉素约10.0mg于10mL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定至刻度,配成浓度约为1.0mg/mL的标准储备液,在-20℃±2 C下冷冻保存,有效期为3个月。
-
WS/T 327—2011 消毒剂杀灭分枝杆菌实验评价要求
(1)式中:N0——阳性对照的菌落数,CFU/mL或CFU/片;A.6苏通(Sauton)综合液体培养基:A.6.1成分:苏通综合液体培养基成分见表A.2。第一组取0.4mL标准硬水于试管中,加入4.5mL中和剂,混匀,置20℃±1℃的水浴中5min后,加入0.1mL菌悬液,混匀,作用10min后,分别取1.0mL接种两个平皿,做活菌培养计数。
-
WS/T 646—2019 过碳酸钠消毒剂卫生要求
5.1.3pH值含1.0%过碳酸钠消毒剂的稀释液pH值为8~V0—空白试验所消耗的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a1TAEDb2硬脂酸甲酯(内标物)c3电压,mvd4时间,min图B.1典型的含50mgTAED标准溶液气相色谱图计算每个色谱图中TAED和内标物的峰面积,通过以(AIS/AI)对(mIS/mI)线性回归分析求得校准标准曲线。
-
WS/T 647—2019 溶葡萄球菌酶和溶菌酶消毒剂卫生要求
附录A(规范性附录)溶葡萄球菌酶酶活性测定:A.1原理:以偶联活性艳蓝染料KNR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肽聚糖(KNR-PG)为色源底物,根据酶作用过程中定量地释放带有KNR染料基团的小分子可溶性片段产物,在除去未反应的不溶性底物后,对上清液进行比色测定溶葡萄球菌酶酶活性。C.2.9菌体于90℃水浴10min,灭活胰蛋白酶。
-
WS/T 535—2017 医疗卫生机构常用消毒剂 现场快速检测方法
3.1试纸半定量测定testpapersemi-quantitativedetermination试纸上特定的化学物质与对应消毒剂中的有效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试纸的颜色发生变化后与标准比色卡比对确定消毒剂有效成分含量的一种快速检测方法。4.1.4注意事项:4.1.4.1消毒剂浓度试纸应符合《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规定》等要求,并在有效期内使用。A.1.4乙腈。
-
WS/T 798—2022 消毒剂消毒效果定性试验标准 应用稀释法
使用过的载体且在试验中有菌生长,应进行筛选测试,测试合格方可使用。6.3.2选取4个无菌载体加入10mL消毒剂溶液中,作用至规定时间后,用灭菌后的吊钩取出载体,轻触管壁去除多余消毒液,分别转移至4管含有10mL中和剂培养液的试管中。7试验微生物阳性管数(个)试验管数(个)阳性对照菌量对数值肠炎沙门菌0~
-
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分为无机氯化合物和有机氯化合物,前者性质不稳定,易受光、热和潮湿的影响,后者相对稳定,溶于水后性质不稳。物品经过过氧化物消毒后,应放置1~4.吸人中毒,应转移至新鲜空气处,如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呼吸道刺激症状,给予吸氧及对症治疗,出现急性肺损伤,应早期给予激素治疗,必要时使用呼吸机。
-
洪涝灾区预防性消毒指引(2021年)
2.街道、社区等:对被洪水淹没过的街道、社区等室外公共活动区域进行彻底的清污,改善环境卫生。(四)生活用品:家具、卫生洁具、办公用品等清污后,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冲洗、擦拭或浸泡,作用30min,或采用200mg/L二氧化氯、1000mg/L过氧乙酸、1000mg/L季铵盐类消毒剂作消毒处理,消毒时间15min~
-
公共交通工具消毒操作技术指南
:日常情况下,可采用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飞机、高铁、地铁等相对密闭环境,建议适当增加空调换风功率提高换气次数,并注意定期清洁处理空调滤网;当出现疑似或确诊病例,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在无人条件下选择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过氧化氢等消毒剂,采用超低容量喷雾法进行消毒。(四)手卫生。
-
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行政许可管理规定
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行政许可管理规定第一条为规范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的安全性评估和许可工作,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制定本规定。(七)迁移量和/或残留量、估计膳食暴露量及其评估方法;需要对相关资料和检验结果进行验证试验的,审评机构应当将检验项目、检验批次、检验方法等要求告知申请人。
-
煤酚磺酸
药品说明书:别名:甲酚磺酸;煤酚磺酸外文名:CresolSulfonicAcid适应症:1.是一种杀菌力强、溶解度高、毒性较小的杀菌消毒剂。2.甲酚经磺化后,降低了毒性,提高了水溶性。甲酚磺酸的杀菌力较煤酚皂溶液强,据报道:其0.1%溶液的消毒作用与70%乙醇、0.1%过氧乙酸、3%煤酚皂溶液相当。
-
消毒灭菌
消毒灭菌消毒(Disinfection)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对于芽胞则需要提高消毒剂的浓度和延长作用的时间。例如,进行外科手术或微生物学实验时,须注意无菌操作。用于防腐的化学药物称为防腐剂。许多药物在低浓度时只有抑菌作用,浓度增高或延长作用时间,则有杀菌作用。
-
甲酚磺酸
药品说明书:别名:甲酚磺酸;煤酚磺酸外文名:CresolSulfonicAcid适应症:1.是一种杀菌力强、溶解度高、毒性较小的杀菌消毒剂。2.甲酚经磺化后,降低了毒性,提高了水溶性。甲酚磺酸的杀菌力较煤酚皂溶液强,据报道:其0.1%溶液的消毒作用与70%乙醇、0.1%过氧乙酸、3%煤酚皂溶液相当。
-
中和剂
中和剂为消毒应用术语,是指在杀灭微生物试验中,用以消除试验微生物与消毒剂的混悬液中,以及微生物表面上残留的消毒剂,使其失去对微生物抑制和杀灭作用的试剂。
-
中水平消毒
中水平消毒为消毒应用术语,是指要求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真菌和病毒的消毒处理。达到中水平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碘类消毒剂(碘伏、氯己定碘等)、醇类和氯己定的复方、醇类和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复方、酚类等消毒剂,在规定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
-
特殊感染手术要求及术后处理
1.对破伤风及梭菌性肌坏死(气性坏疽)患者,术前将手术间内能移动的用物一律搬到室外,不能移动的东西用大单遮盖。受染布类分别用清洁大单包好,经压力灭菌后送洗。6.手术间按常规空气消毒。7.所有参加手术人员离开手术间前要泡手、脱去污染衣服,在门口换清洁鞋才能外出,经更换口罩、帽子、沐浴后,方可参加其他工作。
-
CT值
CT值指消毒剂的浓度和作用时间的乘积,用于比较消毒剂杀菌作用的指标。
-
酚系数
酚系数为消毒专业基本术语。消毒剂的杀菌作用是酚杀菌作用的倍数,酚系数是用于比较消毒剂杀菌作用的指标。
-
10分钟临界杀菌浓度
10分钟临界杀菌浓度为消毒专业基本术语,指消毒剂在作用10min时,杀灭试验菌的最大临界稀释浓度,是评价消毒剂杀菌作用的指标。
-
试纸半定量测定
试纸半定量测定(testpapersemi-quantitativedetermination)是指试纸上特定的化学物质与对应消毒剂中的有效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试纸的颜色发生变化后与标准比色卡比对确定消毒剂有效成分含量的一种快速检测方法。
-
N值
N值为消毒专业基本术语,指消毒剂的稀释系数或浓度指数,用于表示消毒剂的浓度对消毒效果的影响程度。N值越大,表示浓度变化对消毒效果影响越大。
-
低水平消毒
低水平消毒为消毒应用术语,指仅要求杀灭一般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的消毒处理。低水平消毒指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的化学消毒方法以及通风换气、冲洗等机械除菌法。如采用季铵盐类消毒剂(苯扎溴铵等)、双胍类消毒剂(氯己定)等,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
-
MDRO
多重耐药菌为消毒应用术语,指对三种或三种以上抗菌药物(或消毒剂)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
超声波消毒法
操作名称超声波消毒法适应症超声波为高频声振动(20kHz),因其具振动摩擦、热、化学与空化(cavitation)等效应,既可清洗除垢,又可破坏细胞以至核酸结构,从而使微生物死亡。对表面的细菌芽胞可清除80%左右,但仅能杀灭其中的9%-14%。过氧化氢、戊二醛、碘伏、氯己定、苯札溴铵等消毒剂对其杀菌有增效作用。
-
癌症及化脓性感染等手术后处理
1.接触手术的器械、敷料及物品均应先消毒再清洗,消毒可采用化学浸泡或煮沸法。2.脓液须经有效消毒剂浸泡后丢弃。3.标本应用10%福马林固定后送病理科检查或直接焚烧处理。4.手术人员下手术台后,要立即脱去手术衣才能外出。
-
有效成分
有效成分又称活性成分,是指具有医疗效用或生理活性,能用分子式和结构式表示并具有一定熔点、沸点、旋光度、溶解度等理化常数的单体化合物。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植物的有效成分被发现,如青蒿中抗疟的活性成分青蒿素。田七的止血活性成分田七氨酸、水飞蓟中具有保肝作用的活性成分水飞蓟素等。
-
活性成分
有效成分又称活性成分,是指具有医疗效用或生理活性,能用分子式和结构式表示并具有一定熔点、沸点、旋光度、溶解度等理化常数的单体化合物。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植物的有效成分被发现,如青蒿中抗疟的活性成分青蒿素。田七的止血活性成分田七氨酸、水飞蓟中具有保肝作用的活性成分水飞蓟素等。
-
过乙酸
过乙酸为有机过氧化物,纯的本品极不稳定,在-20℃也会爆炸;一般商品为40%的过氧乙酸溶液。熔点:0.1℃沸点:105℃饱和蒸气热:2.67kPa(25℃)相对密度:[水=1]:1.15(20℃)外观性状: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有腐蚀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要用途:用于漂白、催化剂、氧化剂及环氧化作用,也用于消毒剂。
-
高水平消毒
高水平消毒为消毒应用术语,指要求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和致病性细菌芽孢的消毒处理。达到高水平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含氯制剂、二氧化氯、邻苯二甲醛、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臭氧、碘酊等以及能达到灭菌效果的化学消毒剂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
-
有效氯
有效氯指与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相当的氯量,其含量用mg/L或%(g/100mL)浓度表示。
-
消毒与灭菌常规
消毒与灭菌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达无害化的处理。灭菌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所有微生物,使达无菌状态的处理。由于对灭菌的要求比较严格,所用的方法(包括消毒剂)必须具有良好的杀灭或清除细菌芽胞的作用。
-
手消毒
手消毒(防腐)为消毒应用术语,是指杀灭或清除手部病原微生物的过程,并达到消毒要求。可分为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手消毒(handantisepsis)是指用消毒剂揉搓或浸泡双手,杀灭手部微生物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过程。
-
手防腐
手消毒(防腐)为消毒应用术语,是指杀灭或清除手部病原微生物的过程,并达到消毒要求。可分为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手消毒(handantisepsis)是指用消毒剂揉搓或浸泡双手,杀灭手部微生物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过程。
-
中和产物
中和产物为消毒应用术语,是指中和剂和消毒剂作用后的产物。
-
抗真菌药物
抗真菌药物(antifungalagents)是指用于人体内对真菌具有抑制生长或杀灭作用的生物物质、半合成或合成物质,不包括消毒剂、灭菌剂和防腐剂。
-
消毒湿巾
消毒湿巾(disinfectionwetwipes)是指以非织造布、织物、无尘纸或其他原料为载体,纯化水为生产用水,适量添加消毒剂等原材料,制成的具有清洁与消毒作用的产品,适用于人体、一般物体表面、医疗器械表面及其他物体表面。
-
84消毒液
药品说明书:适应症:本品为高效、速效、广谱、无毒杀菌去污力很强的含氯消毒剂,对细菌芽孢、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均有很强的杀灭作用。用量用法:按说明书配制使用。注意事项:本品为外用洗消液。高浓度对皮肤、金属器械和带色物有腐蚀和脱色作用。
-
消毒产品
消毒产品包括消毒剂、消毒器械(含生物指示物、化学指示物和灭菌物品包装物)和卫生用品。
-
多重耐药菌
多重耐药菌为消毒应用术语,指对三种或三种以上抗菌药物(或消毒剂)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
空气消毒
空气消毒为消毒应用术语,指利用消毒剂将密闭房间内空气中悬浮的病原微生物杀灭,使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
乙肝、丙肝、庚肝病毒携带者手术后处理
操作名称乙肝、丙肝、庚肝病毒携带者手术后处理方法及内容1.所用手术器械在盆、桶内用清水洗净后,按其质料分别采用戊二醛、福马林、环氧乙烷、过氧乙酸、高压蒸气、干热空气、煮沸等方法消毒(乙醇、洗必泰、苯扎溴铵等对肝炎病毒无效),然后按常规处理。4.必要时,手术间用甲醛溶液或过氧乙酸熏蒸消毒。
-
厨具、餐具卫生制度
2.各种厨具用完后,必须以热碱水仔细刷洗,易留残渣的缝隙尤应注意。切熟食的砧板洗净擦干后,撒上食盐,以清洁布单覆盖。3.患者食具实行“四过关”制度:一冲、二刷、三洗、四消毒,可用煮沸或蒸气消毒15-20min。4.传染病患者应有专用的食具,用后必须先在病区煮沸或用消毒剂浸泡30min后取出,再送厨房刷洗和消毒。
-
餐具洗涤剂
餐具洗涤剂可分为手洗用和机用两类。手洗用的多用脂肪醇醚硫酸盐、氯化铵等对皮肤刺激性小的表面活性剂作组分;而机用餐具洗涤剂组分包括适合洗涤硬表面物品用的大量碱性物质、氧化消毒剂和润湿剂等。一般配方中含有无磷碱性洗涤剂盐、碱性磷酸盐、马来酸酐共聚物、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氯释放剂、氯化钠或硫酸钠等。
-
过氯化钙
过氯化钙为氧化剂,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等混合后有引起燃烧爆炸危险。熔点:366℃(分解)相对密度:[水=1]:2.92分解温度:275℃。外观性状:黄色结晶粉末或白色结晶,无臭无味,几乎不溶于水,能溶于酸,与潮湿空气接触会分解。主要用途:用作种子消毒剂,药物制造、油脂漂白及用作高温催化剂。
-
平均单个细菌存活时间
平均单个细菌存活时间为消毒专业基本术语。在一定范围内,消毒作用的时间和存活菌数之间呈对数函数关系: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存活菌数呈对数减少,试验菌数减少到1个菌的理论时间,即为MSST。平均单个细菌存活时间是测定消毒剂对微生物杀灭作用的指标。
-
MSST
平均单个细菌存活时间为消毒专业基本术语。在一定范围内,消毒作用的时间和存活菌数之间呈对数函数关系: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存活菌数呈对数减少,试验菌数减少到1个菌的理论时间,即为MSST。平均单个细菌存活时间是测定消毒剂对微生物杀灭作用的指标。
-
熏蒸消毒
熏蒸消毒为消毒应用术语,是指利用消毒剂气体杀灭在密闭空间内的病原微生物,使达到无害化的处理方法。
-
限量值
在消毒剂使用中,限量值(limitedvalue)是指允许安全有效使用的最低有效成分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