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曼氏迭宫绦虫
肉眼即可见到每个节片中部凸起的子宫。d)皮下包块等活体组织检查可发现并殖吸虫虫体或虫卵;活动期MRI检查可清晰分辨出寄生在脑实质和脑室内的囊尾蚴,T1W1显示囊尾蚴成圆形低信号,头节呈点状或逗号状高信号;人体感染裂头蚴的途径有二,即裂头蚴或原尾蚴经皮肤或粘膜侵入,或误食裂头蚴或原尾蚴。
-
曼氏裂头蚴病
疾病分类:消化内科疾病概述:曼氏迭宫绦虫病和曼氏裂头蚴病是由曼氏迭宫绦虫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头节细小,呈指状。再通入节片前部中央腹面的圆形雄生殖孔。经3—11天发育成原尾蚴。当受染的蛙被蛇、鸟类或猪等非正常宿主吞食后,裂头蚴不能在其肠中发育为成虫,而是穿出肠壁,移居到腹腔、肌肉或皮下等处继续生存。
-
裂头蚴
迭宫属的裂头蚴形态:曼氏裂头蚴长0.5cm~当大鱼吞食含有裂头蚴的小鱼或鱼卵后,裂头蚴可侵入大鱼的肌肉组织内继续生存,直到终宿主食入带裂头蚴的鱼时,裂头蚴方能在其肠内经5周~5周发育孵出六钩蚴,被剑水蚤吞食后发育成原尾蚴,原尾蚴被蛙类吞食可发育成裂头蚴,人吞食含有裂头蚴的第二中间宿主可引起曼氏裂头蚴病。
-
曼氏裂头蚴
概述:曼氏裂头蚴(plerocercoidlarvaeofSpirometramansoni)为迭宫属的裂头蚴,是寄生在蛙、蛇或人体内曼氏迭宫绦虫的第三期幼虫。5周发育孵出六钩蚴,被剑水蚤吞食后发育成原尾蚴,原尾蚴被蛙类吞食可发育成裂头蚴,人吞食含有裂头蚴的第二中间宿主可引起曼氏裂头蚴病。鸟类、蛇类、猪可作为转续宿主。
-
阔节裂头绦虫
阔节裂头绦虫[Diphyllobothriumlatum(Linn.,1758)]成虫主要寄生于犬科食肉动物,也可寄生于人,裂头蚴寄生于各种鱼类。4000个节片。子宫蟠曲呈玫瑰花状,开口于生殖腔之后,孕节长2~患者除有一般恶性贫血的表现外,常出现感觉异常、运动失调、深部感觉缺失等神经紊乱现象,严重者甚至失去工作能力。
-
皮肤蠕虫蚴移行症
疾病分类:感染科疾病概述:蠕虫蚴移行症是指动物蠕虫蚴在人体内移行时所致的疾病,蠕虫蚴移行症可由线虫、吸虫和绦虫蚴侵入人体后在组织内移行,对宿主造成损害而出现各种临床表现。至于由斯氏狸殖吸虫蚴和裂头蚴等扁形蠕虫蚴的皮下包块型损害可以手术摘除并结合药物治疗,如使用广谱杀虫药吡喹酮、阿苯达唑等。
-
裂头绦虫病
疾病别名bothriocephaliasis疾病代码ICD:B70.0疾病分类感染科疾病概述裂头绦虫病(diphyllobothriasis)是由阔节裂头绦虫(diphyllobothrium)寄生人体肠道所致的疾病。鉴别诊断本病应与囊虫病、并殖吸虫病(斯氏肺吸虫病)相鉴别,眼裂头蚴病,尤其球后感染致凸眼者应与视网膜细胞瘤相鉴别。贫血者用维生素B12及铁剂。
-
裂头蚴病
如裂头蚴寄生在眼球可使眼球突出,并发疼痛性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玻璃体浑浊、白内障、角膜溃疡穿孔甚至失明。人有可能成为第二中间宿主、转继宿主或终宿主。诊断检查:在流行区有吃生蛙、生蛇史及饮生水或用蛙肉、蛙皮敷疮、敷眼的病史,患处出现圆形、椭圆形游走性的皮下结节或肿块,则考虑有本病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