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孳生地
孳生地(breedingground)是指适宜于病媒生物世代繁衍生活的物质或场所。
-
GB/T 33413-2016 病媒生物应急监测与控制 震灾
GB/T18208.1地震现场工作第1部分:基本规定GB/T23796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蝇类GB/T23797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虫GB/T23798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鼠类GB/T27774病媒生物应急监测与控制通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厕所内墙壁及其周围可用0.025%溴氰菊酯、0.05%顺式氯氰菊酯等杀虫剂进行滞留喷洒。
-
蝇
颜面中央有1对触角,分3节,第3节最长,其基部外侧有1根触角芒。吸血蝇类的口器为刺吸式,能刺入人、畜皮肤吸血。8mm,暗灰色,形似舍蝇,刺吸式口器,胸部背面有不清晰的4条黑色纵纹,第四纵脉末端呈弧形弯曲。我国已报道各类蝇蛆病300余例,多数为狂蝇科和皮下蝇科的一些幼虫所引起的眼蝇蛆病和皮肤蝇蛆病。
-
基孔肯雅热
病原学:基孔肯雅病毒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virus,CHIK-V),属于披膜病毒科的甲病毒属,为正链RNA病毒,不耐酸、不耐热,58℃以上即可灭活,70%乙醇、1%次氯酸钠、脂溶剂、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及紫外照射均可杀灭病毒。5天内可产生高滴度病毒血症,传染性较强,可引起媒介伊蚊的感染,从而传播该病。
-
WS/T 784—2021 登革热病媒生物应急监测与控制标准
表A.1推荐使用的灭蚊幼剂有效成分类型剂型使用方法双硫磷有机磷颗粒剂撒施倍硫磷有机磷颗粒剂撒施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生物农药悬浮剂/可湿性粉剂喷洒吡丙醚昆虫生长调节剂颗粒剂/水乳剂撒施/喷洒S-烯虫酯昆虫生长调节剂悬浮剂喷洒注:使用时应选择在登记有效期内的产品。标准下载:登革热病媒生物应急监测与控制标准
-
自然灾害环境卫生应急技术指南(2019版)
基本信息:《自然灾害环境卫生应急技术指南(2019版)》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于2019年8月23日国卫医发[2019]48号《关于开展老年护理需求评估和规范服务工作的通知》发布。在受灾群众安置点区域,有条件的地区依然要力争生活垃圾密闭化收集,日产日清,生活垃圾的收运应使用密闭式垃圾收运车辆。2015年(3)彼得·哈维.
-
恙螨
概述:恙螨(chiggermites)是指蛛形纲蜱螨亚纲真螨目绒螨亚目绒螨总科的恙螨科(Trombiculidae)和列恙螨科的种类。盾板上通常有毛5根,中部有2个圆形的感器基(sensillarybase),由此生出呈丝状、羽状或球杆状的感器(sensillum)。春夏秋型往往以若虫和成虫在土壤中越冬,秋冬型无越冬现象。
-
WS/T 693—2020 蚊虫生物防治技术指南 细菌杀幼剂
标准正文:蚊虫生物防治技术指南细菌杀幼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使用细菌杀幼剂(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和球形芽孢杆菌)防治蚊虫幼虫的作用原理、杀虫谱、剂型、施药方法和效果评价。6.1.5块剂:这类剂型的生物活性单位因制造商和技术基质不同而多样,一般依据块剂类型和生物活性能释放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30d~
-
基孔肯雅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2年版)
《基孔肯雅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2年版)》由卫生部于2012年10月30日卫办疾控发〔2012〕128号印发。1.输入性病例的控制措施输入性病例的防控重点是查明患者病毒血症期(起病7天内)的活动地点,根据蚊媒密度与传播风险评估结果,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疫情扩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风险评估。
-
GB/T 31716—2015 病媒生物危害风险评估应用准则与指南 大型活动
标准基本信息:ICS11.020C0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31716—2015《病媒生物危害风险评估应用准则与指南大型活动》(Principlesandguidelinesfortheriskanalysisofvector——Large-scaleactivity)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5年06月02日发布,自2016年01月01日起实施。
-
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
Bti)属于革兰氏阳性杆菌,它在芽孢形成过程中产生称为δ-内毒素的杀虫伴胞晶体蛋白,对库蚊属、伊蚊属和按蚊属等蚊虫幼虫具有胃毒作用,是一种细菌性杀虫剂。块剂:这类剂型的生物活性单位因制造商和技术基质不同而多样,一般依据块剂类型和生物活性能释放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30d~砖状块剂投入水底不需要特殊处理。
-
WS/T832—2024 蚊虫化学防治技术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应用化学防治方法对各类场所实施蚊虫的预防和控制。5.1.2.3使用方法:根据推荐的杀虫剂有效剂量配制相应浓度的药液,按孳生地面积计算药量,采用常量喷雾器均匀喷洒于孳生地表面,根据所选择杀虫剂的持效期和蚊幼虫孳生情况确定防治周期。其中,空间喷雾和绿篱喷洒主要用于外吸外栖型和内吸外栖型的蚊虫;
-
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有效防控病媒生物传播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全国爱卫会、卫生部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第一条为了防止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制订本规定。
-
WS/T 690—2020 病媒生物防制操作规程 餐饮服务场所
5.3.3.2食品库房门口设600mm高的挡鼠板。5.4.5防制后及时清理蟑迹、卵鞘、鼠尸等。表A.1鼠类密度及防鼠设施调查记录表表A.2蝇类密度及防蝇设施调查记录表表A.3蜚蠊侵害率及密度调查记录表(目测法)表A.4蜚蠊密度调查记录表(粘捕法)表A.5蚊虫密度调查记录表标准下载:WS/T690—2020病媒生物防制操作规程餐饮服务场所
-
WS/T 691—2020 病媒生物防制操作规程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
c)调查办公生活区、仓储库区、核心加工区、辅助作业区等室内区域的蜚蠊成(若)虫、活卵鞘、蟑迹分布情况;库房内可沿墙根布放粘鼠板。表A.1室内外鼠类侵害情况及防鼠设施调查表表A.2鼠类室内粘捕法、室外夹夜法调查表表A.3鼠饵盗食率调查表附录B(资料性附录)蝇类调查表:表B.1给出了蝇类侵害情况及防蝇设施调查表。
-
RVFV
人感染裂谷热病毒的临床表现:裂谷热主要通过蚊子叮咬在动物间(牛、羊、骆驼、山羊等)流行,但也可以由蚊虫叮咬或接触受到感染的动物血液、体液或器官(照顾、宰杀受染动物,摄入生奶等)而传播到人,通过接种(如皮肤破损、或通过被污染的小刀的伤口)或吸入气溶胶感染,气溶胶吸入传播可导致实验室感染。
-
裂谷热病毒
人感染裂谷热病毒的临床表现:裂谷热主要通过蚊子叮咬在动物间(牛、羊、骆驼、山羊等)流行,但也可以由蚊虫叮咬或接触受到感染的动物血液、体液或器官(照顾、宰杀受染动物,摄入生奶等)而传播到人,通过接种(如皮肤破损、或通过被污染的小刀的伤口)或吸入气溶胶感染,气溶胶吸入传播可导致实验室感染。
-
GB/T 31711—2015 卫生杀虫剂现场药效测定与评价 杀蚊幼剂
4.2.1.3.2对作用慢的药剂,如昆虫生长调节剂,应在施药7d后或更长时间之后记录幼虫、蛹的存活数以及蛹皮的数目,然后将蛹皮从容器内移除。试虫要求见4.2.1.2。5现场实验:5.1实验目的:测定杀蚊幼剂在自然孳生场所对蚊幼的相对杀灭率或相对羽化抑制率及持效期。水体面积≥150m2时沿孳生地每5m捞1勺,勺数应≥10勺;
-
寨卡病毒病防控方案(第一版)
近期,巴西暴发寨卡病毒疫情。寨卡病毒病的检测方法包括病毒核酸检测、IgM抗体检测、中和抗体检测和病毒分离等。此外,对于新生儿出现小头畸形的产妇,如有可疑流行病学史,也需考虑寨卡病毒感染的可能。采取精确的疫点应急成蚊杀灭等,通过综合性的媒介伊蚊防控措施,尽快将布雷图指数或诱蚊诱卵器指数控制在5以下。
-
球形芽孢杆菌
Bs)属于形成亚末端膨大孢子囊和球形芽孢的好气芽孢杆菌。作用原理:球形芽孢杆菌对不同蚊虫幼虫的毒杀作用主要是由其产生的毒素蛋白实现的。施药方法:液体喷雾:悬浮剂和水分散颗粒剂可以用于液体喷雾,喷雾速度取决于剂型的类型、效能、媒介蚊种和孳生地。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和球形芽孢杆菌的参考使用剂量
-
恙螨皮炎
7d孵化为幼虫,寄生于啮齿类小动物体上,吸血一次即入土为稚虫(若虫),经两次蜕皮变为成虫,成虫寿命平均约300d。2、药物杀螨在人、鼠经常活动的地方及恙螨孳生地,可喷洒敌敌畏、倍硫磷、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残杀威等。野外工作时要扎紧衣裤口,外露皮肤可涂避蚊胺、避蚊酮、香茅油、玉桂油等,或将衣服用驱避剂浸泡。
-
寨卡病毒病
疫情的快速蔓延以及与小头畸形之间的可能因果关系,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当发现媒介伊蚊布雷图指数及诱蚊诱卵器指数超过20时,应及时提请当地政府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除室内外各种媒介伊蚊的孳生地及开展预防性灭蚊运动,降低伊蚊密度,以降低或消除寨卡病毒病等蚊传疾病的暴发风险。
-
白蛉
口甲、色板和咽甲的形态是白蛉分类的重要依据。图2白蛉口腔和咽白蛉的生活史:白蛉为全变态昆虫。白蛉的生态:孳生地:白蛉各期幼虫均生活在土壤中,以地面下约10~雄蛉上抱器第2节有长毫5根,2根位于顶端,3根位于近中部,生殖丝长度约为注精器的5倍。利什曼病:⑴黑热病:又称内脏利什曼病,病原是杜氏利什曼原虫。
-
蚤
蚤属于昆虫纲、蚤目(Siphonaptera),是哺乳动物和鸟类的体外寄生虫。有眼或无眼。图2蚤头部及前胸胸部分成3节,每节均由背板、腹板各一块及侧板2块构成。蚤两性都吸血,雌蚤的生殖活动更与吸血密切相关。⑶绦虫病:蚤是犬复孔绦虫、缩小膜壳绦虫和微小膜壳绦虫的中间宿主,人体感染主要是误食了含似囊尾蚴的蚤而致。
-
瞎虻
概述:瞎虻是虻的俗称。虻可作为罗阿丝虫病的媒介,还能机械性传播野兔热和碳疽病。翅宽,透明或具色斑。雄虻以植物汁液为食,雌虻吸血,主要刺吸牛、马、驴等大型家畜的血,有时也侵袭其它动物和人。虻传播家畜的锥虫、血孢子虫、梨浆虫等原虫病,传染性贫血病毒以及人畜共患的土拉弗氏菌病和炭疽等细菌性疾病。
-
虻
概述:虻(horsefly)是昆虫纲双翅目短角亚目虻科(Tabanidae)种类。翅宽,透明或具色斑。约1周孵化为幼虫。雄虻以植物汁液为食,雌虻吸血,主要刺吸牛、马、驴等大型家畜的血,有时也侵袭其它动物和人。虻传播家畜的锥虫、血孢子虫、梨浆虫等原虫病,传染性贫血病毒以及人畜共患的土拉弗氏菌病和炭疽等细菌性疾病。
-
WS/T 687—2020 病媒生物防制操作规程 居民区
参照GB/T23798计算鼠迹阳性率或路径指数。Da——防制后密度。表A.1居民区蜚蠊密度调查表(目测法)表A.2居民区蜚蠊密度调查表(粘捕法)表A.3居民区蝇类密度调查表表A.4居民区蚊幼虫密度调查表表A.5居民区成蚊密度调查表表A.6居民区鼠类密度调查表标准下载:WS/T687—2020病媒生物防制操作规程居民区
-
西尼罗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西尼罗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是有包膜的正链RNA病毒。3.人群易感性和抵抗力:人类对该病毒普遍易感。野外作业者如农民、森林工人、园林工作者、建筑工人或旅行者是本病的高危人群。2.西尼罗病毒性脑炎:大约有1/300-1/150西尼罗病毒感染者可发展为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或脑膜脑炎,一般统称为西尼罗病毒性脑炎。
-
GB/T 31717—2015 病媒生物综合管理技术规范 环境治理 蚊虫
标准基本信息:ICS11.020C0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31717—2015《病媒生物综合管理技术规范环境治理蚊虫》(Guidelinesforintegratedvectormanagement——Environmentalmanagement——Mosquito)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5年06月02日发布,自2016年01月01日起实施。
-
环境改造
环境改造(environmentalmodification)是指为了防止、清除或减少病媒生物孳生地而对土地、水体或植被进行的,对人类环境条件无不良影响的各种实质性和永久性改变。
-
阿米巴病肠穿孔
疾病分类:普通外科疾病概述:阿米巴病是由溶组织阿米巴原虫所引起的疾病。疾病描述:肠阿米巴病的溃疡一般较表浅,但感染严重时,也可发生较深的溃疡而引起肠穿孔;诊断检查:已确珍为阿米巴痢疾的病人,突然发生腹痛及腹膜炎表现时.诊断不难。2.注意饮水、饮食卫生,水果和生吃的蔬菜要洗净,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
2010年血吸虫病防治项目管理方案
开展人群血清学检查1007万人次,粪便检查132万人次,人群化疗350万人次,晚期血吸虫病治疗25216人次。3.健康教育:在重疫区村的重点人群中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使疫区居民普遍接受血吸虫病防治知识教育,引导和帮助疫区居民建立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疫区群众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
驼背
5mm的小型昆虫,成虫深褐色或黑色,俗称“黑蝇”或“驼背”。幼虫:呈圆柱形,后端膨大。9龄,刚孵出的幼虫长约0.2mm,淡黄色,以后颜色变暗,成熟幼虫4~蚋与疾病的关系:吸血蚋类叮刺人造成骚扰,叮刺部位可引起皮炎,严重者可有强烈的超敏反应,继发感染,过敏性休克,有时还会并发“蚋热病”和过敏性哮喘。
-
2011年全国农村环境卫生监测项目技术方案
蝇类密度按照《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蝇类》(GB/T23796-2009)成蝇目测法进行;铅、镉的测定按照《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41-1997)或《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KI-MIBK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40-1997)或其等效方法进行。(三)质量控制。(二)上一年度全村人均纯收入元。
-
黑蝇
概述:黑蝇是蚋的俗称。图1蚋生活史蚋的生活史与生态:蚋的发育为全变态(图1)。9龄,刚孵出的幼虫长约0.2mm,淡黄色,以后颜色变暗,成熟幼虫4~10周发育成熟。蚋与疾病的关系:吸血蚋类叮刺人造成骚扰,叮刺部位可引起皮炎,严重者可有强烈的超敏反应,继发感染,过敏性休克,有时还会并发“蚋热病”和过敏性哮喘。
-
壁虱
中胸小,其背板呈倒三角形,后部附着1对较大的椭圆形翅基。图1臭虫成虫(示背腹面)图2臭虫雄虫外生殖器两种臭虫形态的主要区别是温带臭虫前胸前缘凹陷深,两缘向外延伸成翼状薄边;图3两种臭虫的头部和前胸臭虫生活史及习性:臭虫生活在人居室及床榻的各种缝隙中,白天藏匿,夜晚活动吸血,行动敏捷,不易捕捉。
-
GB/T 31712—2015 病媒生物综合管理技术规范 境治理 鼠类
标准正文:病媒生物综合管理技术规范环境治理鼠类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环境治理鼠类的技术要求和方法。图A.1屋基的防鼠墙和屋基“L”形水泥防护板示意图附录B(资料性附录)门及门框的镶包方式:图B.1给出了门及门框的镶包方式,厨房和食物库房等通向外环境的木质门的门框和门的下部应镶金属板,金属板高度≥300mm。
-
蚋
概述:蚋(blackfly)是昆虫纲双翅目长角亚目蚋科(Simuliidae)种类。图1蚋生活史蚋的生活史与生态:蚋的发育为全变态(图1)。幼虫:呈圆柱形,后端膨大。蚋与疾病的关系:吸血蚋类叮刺人造成骚扰,叮刺部位可引起皮炎,严重者可有强烈的超敏反应,继发感染,过敏性休克,有时还会并发“蚋热病”和过敏性哮喘。
-
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眼部表现
疾病别名菌痢疾病分类眼科疾病概述急性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又称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性疾病。中毒性痢疾可出现视网膜动脉痉挛、视网膜水肿,少数有结膜炎、虹膜睫状体炎或视神经炎。2、忌粗纤维、胀气食物。如煎、炸及腌、熏的大块鱼肉,对肠壁有直接刺激,使肠壁损伤加剧;5、忌性寒滑肠食物。
-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幼猪是乙脑病毒的主要传染源和中间宿主,蚊子是乙脑病毒的传播媒介。当人受带病毒的蚊子叮咬后,乙脑病毒进入人体,在血管内皮细胞、淋巴结、肝、脾等吞噬细胞内增殖,并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而引起炎症。主要症状为高热、头痛、呕吐、昏睡、痉挛等。人体接种疫苗可提高对乙脑病毒感染的抵抗力,对预防乙脑也有良好效果。
-
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
第十八条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隐形眼镜护理液以及有特殊卫生要求的消毒产品的生产、分装,必须在十万等级洁净度以上净化车间进行。患有活动性肺结核、病毒性肝炎、肠道传染病患者及病原携带者,化脓性或慢性渗出性皮肤病等传染病患者,不得从事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的生产。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为进一步做好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现提出以下工作要求。六、加强宣传教育,做好传染病疫情风险沟通工作:各地要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普及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指导公众做好个人卫生防护,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公众的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
革螨皮炎
(2)囊禽刺螨为热带的鸟螨,主要寄生在鸡、鸟体表,属于巢栖型寄生革螨,可刺吸人血,多见于爱养鸟和养鸡者的手背、四肢或躯干处,被咬处出现水肿性红斑、丘疹、风团,有奇痒,数日后消退,有人称它为“禽螨症”。幼虫不吸血,而稚虫、成虫均吸血。2、药物灭螨用马拉硫磷、倍硫磷、杀螟松、溴氰菊酯和混灭威等喷洒。
-
甲虫皮炎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甲虫属昆虫纲,鞘翅目,是昆虫纲中较大的一目,前翅为一鞘翅,口器为咀嚼型,种类很多,也是农作物的害虫,隐翅虫是其中的一种,由于虫体内含有刺激性很强的毒液,沾污皮肤可引起皮肤红肿发疱,故有人称之为“发疱甲虫”。若有脓疱或发生继发感染,要进行抗炎治疗。
-
蠓虫叮咬
24h内发生水肿性红斑,以后变成风团,中央有绿豆大的瘀点或丘疹,有的可变成水疱,严重者可出现血管性水肿或全身性风团及大片瘀斑,常因搔抓、热水烫洗或下田劳动,杂草污泥的刺激而糜烂、渗出或继发感染,日久形成湿疹样皮炎,个别患者可形成结节性痒疹样的损害。雄蠓不吸血,仅雌蠓吸人和禽、畜血,有的蠓嗜吸人血。
-
臭虫
中胸小,其背板呈倒三角形,后部附着1对较大的椭圆形翅基。图1臭虫成虫(示背腹面)图2臭虫雄虫外生殖器两种臭虫形态的主要区别是温带臭虫前胸前缘凹陷深,两缘向外延伸成翼状薄边;图3两种臭虫的头部和前胸臭虫生活史及习性:臭虫生活在人居室及床榻的各种缝隙中,白天藏匿,夜晚活动吸血,行动敏捷,不易捕捉。
-
蠓
雄蠓两眼相邻接,雌蠓两眼距离较远。腹部10节,雌蠓有尾须1对;图1蠓生活史蠓的生活史与生态蠓是全变态昆虫,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阶段(图1)。吸血蠓类交配时常有群舞现象。交配后吸血,约3~对成蠓出入的人房、畜舍和幼虫孳生地的沟、塘、水坑等环境用二二三、马拉硫磷或溴氰菊酯等进行滞留喷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