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石
概述:胃石:1.病名;病因病机:因空腹大量进食某种食物,如大量柿子或黑枣后,在胃内滞留并聚结成如石硬块。螃蜞在蜕皮之前,背甲中的钙质被输送到胃中形成胃石。蜕皮结束时,胃石中的钙又重新变成血钙,输送至新分泌的背甲中,使之硬化。很早以前就知道,蝲蛄的胃石称做蟹眼(oculicancri)曾用作治疗眼病等的药物。
-
胃石症
疾病别名肠胃结石,胃石,bezoar疾病代码ICD:K31.8疾病分类消化内科疾病概述摄入某种植物成分或吞入毛发或某些矿物质如碳酸钙、钡剂、铋剂等在胃内凝结而形成的异物,称为胃石症。南方产柿子果肉松、多汁,不易形成柿石。上述纤维内镜下碎石过程中,可经活检钳插入细塑管,对着被击碎的胃石注入10%碳酸氢钠150~
-
胃石临床路径(2016年版)
基本信息:《胃石临床路径(2016年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于2016年12月2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实施有关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6〕1315号)印发。同时,对此前印发的有关临床路径进行了整理。2.药物治疗:抑酸剂PPI/H2受体拮抗剂,5%碳酸氢钠和复方消化酶口服3.内镜下胃石碎石术。
-
肠石性肠梗阻
概述:肠石是由不溶水和消化液的钡盐、钙盐等沉淀物、吞入物或正常存在于肠内的物质生成的胆酸结石。疾病名称:肠石性肠梗阻英文名称:ileusduetoalvinolith别名:instinalobstructionduetoalvinolith分类:普通外科空肠、回肠疾病小肠梗阻性疾病肠堵塞性梗阻ICD号:K56.6流行病学:肠石性肠梗阻临床上少见。
-
胃内异物
疾病代码:ICD:T18.2疾病分类:消化内科疾病概述:胃内异物(foreignbodyinstomach)分为外源性、内源性以及在胃内形成的异物即胃石症。当空腹进食大量柿子后,柿子中的鞣酸在胃酸的作用下,与蛋白质结合成分子较大又不易溶于水的鞣酸蛋白,沉淀在胃内,鞣酸蛋白、树胶、果酸把柿皮、柿核、植物纤维黏合在一起,形成胃柿石。
-
小肠异物
有时胃石也可成为小肠内异物。一般钝性异物可较快排出,尖锐异物可刺破肠壁形成局限性小脓肿或肉芽肿,甚至穿孔,有时也可引起溃疡、出血或梗阻。2.内源性异物有蛔虫团、进入小肠的肠石、破入十二指肠的胆石和原发性小肠结石等。鉴别诊断:经询问病史和X线透视或摄片,诊断明确(含异物种类),无鉴别诊断。
-
蜕皮
(3)形成由几丁质和蛋白质构成的新角质的主要部分,同时由于蜕皮腺的作用形成保护层,另一方面,旧角质在真皮细胞分泌的蜕皮液的作用下,从下面被消化(digestion),仅残留少许的上角质层,其线状薄皮部的蜕皮线(ecdysialline)裂开,虫体便从此处脱出,于是蜕皮完成。
-
成人肥厚性幽门狭窄
20世纪上半叶大多数报道的病例是继发性的,主要伴有胃溃疡、十二指肠壶腹溃疡、癌症史或术后粘连以及胃石,与局部炎症、溃疡等使幽门括约肌长期处于痉挛状态有关,有人认为本病是婴儿肥厚性狭窄的延续,有出生后呕吐及手术史的占20%。X线钡餐造影显示幽门管狭长,中段的一侧或两侧有小三角形袋状凸起,局部加压后可消失。
-
成人肥厚性幽门狭窄症
20世纪上半叶大多数报道的病例是继发性的,主要伴有胃溃疡、十二指肠壶腹溃疡、癌症史或术后粘连以及胃石,与局部炎症、溃疡等使幽门括约肌长期处于痉挛状态有关,有人认为本病是婴儿肥厚性狭窄的延续,有出生后呕吐及手术史的占20%。X线钡餐造影显示幽门管狭长,中段的一侧或两侧有小三角形袋状凸起,局部加压后可消失。
-
成人肥大性幽门狭窄
20世纪上半叶大多数报道的病例是继发性的,主要伴有胃溃疡、十二指肠壶腹溃疡、癌症史或术后粘连以及胃石,与局部炎症、溃疡等使幽门括约肌长期处于痉挛状态有关,有人认为本病是婴儿肥厚性狭窄的延续,有出生后呕吐及手术史的占20%。X线钡餐造影显示幽门管狭长,中段的一侧或两侧有小三角形袋状凸起,局部加压后可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