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蚂蚁
拼音名:MáYǐ别名:蚁、玄驹、昆蜉、马蚁来源:药材基源:为蚁科动物丝光褐林蚁及拟黑多翅蚁等多种无毒蚂蚁的全体。2.拟黑多翅蚁,体形较丝光褐林蚁小,工蚁体长约6mm,雄蚁体长6-7mm,雌蚁体长7-9mm。2.拟黑多翅蚁,含以脯氨酸(proline),丙氨酸(alamine),谷氨酸(glutamicacid)和丝氨酸(serine)为主的多种氨基酸;
-
鮸鱼
鮸鱼是鲈形目石首鱼科鮸鱼属的1种。颏部有4个小孔,前方2孔细小,后方2孔裂缝状;背鳍连续,具9~鳔大,圆椎形,两侧有34对侧枝,每一侧枝有背腹分枝,背分枝和腹分枝又分出细密小枝交叉成网状。性成熟个体的体长约为500毫米,怀卵量70~生境分布山东。性味甘、咸,平。功能主治养血止血,补肾固精。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鲚鱼
《*辞典》:鲚鱼:出处:《食疗本草》拼音名:J Y 别名:鮤、鱴刀(《尔雅》),,刀鱼(《说文》),望鱼(《魏武食制》),鰽鱼(《异物志》),江鲚(《本经逢原》),麻鲚(《本草求原》),子鱼(《随息居饮食谱》),凤尾鱼(《脊椎动物分类学》),毛花鱼(《中国经济动物志 淡水鱼类》)。体长约15~性味:甘,温。
-
鲮鱼
体长约30厘米。眼侧位,眼间距宽。9个鳞片的基部具黑色斑块。生境分布分布于珠江流域及海南岛。性味①姚可成《食物本草》:"味甘,无毒。"注意《本草求原》:"阴虚喘嗽忌之。适宜膀胱热结,小便不利,肝硬化腹水,营养不良性水肿之人食用;有益气血,健筋骨,通小便之功效;治小便不利、热淋、膀胱结热、脾胃虚弱。
-
直纹稻弄蝶
直纹稻苞虫属鳞翅目,弄蝶科。识别成虫:体长16~5代,以幼虫在田边、沟边、湖边的芦苇、游草及茭白遗株上越冬,4月份羽化,第一、二代虫量少,对水稻为害不大,第三代幼虫在7、8月份为害中稻和单晚,8、9月份第4代幼虫为害双晚,常以4代幼虫越冬,秋季气温高的年份,可发生5代,以第5代幼虫越冬。8张叶片缀成一苞。
-
直纹稻苞虫
直纹稻苞虫属鳞翅目,弄蝶科。识别成虫:体长16~5代,以幼虫在田边、沟边、湖边的芦苇、游草及茭白遗株上越冬,4月份羽化,第一、二代虫量少,对水稻为害不大,第三代幼虫在7、8月份为害中稻和单晚,8、9月份第4代幼虫为害双晚,常以4代幼虫越冬,秋季气温高的年份,可发生5代,以第5代幼虫越冬。8张叶片缀成一苞。
-
大避债蛾
雌成虫体肥大,无翅,淡黄色,头极小,口器皆退化,腹末2节有金黄色毛,体长25-30mm。雄虫羽化后飞出,雌虫羽化出来后仍栖于幼虫之蓑巢内。甾醇类以胆甾醇、 -谷甾醇( -sitosterol)为主。丝心蛋白(fibroin)及丝胶蛋白(sericin)由甘氨酸、亮氨酸、谷氨酸、酪氨酸等组成。性味:咸;寒归经:心;肝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大螟蛀茎夜蛾
大螟蛀茎夜蛾识别成虫:体长12~未老熟的越冬幼虫至次年春暖时,可转移食害大麦、小麦、油菜、蚕豆等作物。成虫白天潜伏于杂草丛中或稻丛基部,夜晚飞出活动,趋光性弱。产卵前期2~大面积种植甘蔗、玉米等作物的稻区,水稻与禾本科作物混栽的山区,芦苇、茭白较多的滨湖地区,以及杂交稻种植区,大螟的发生会加重。
-
银鲫
银鲫原产于黑龙江流域,生活于水体中下层,主食动物性饵料。其特点生长速度快,肉厚味美,起捕率高。银鲫鳃耙数为40~57,肠管与体长比为3.5,体长与体高比为1.9~2.45,平均在2.2左右,侧线鳞为29~33,平均30.4,雌雄比为4:1,最大个体为2.5千克。
-
白鲟
白鲟是鲟形目匙吻鲟科白鲟属的1种,以体色较浅而得名。又名象鼻鱼、琴鱼、朝剑鱼,古名鲔。仅在尾鳍上缘有一列棘状鳞,背部浅紫灰色、腹部及各鳍略呈白粉色。分布于长江干流,黄海、东海沿岸亦有发现,古时达汾渭盆地。性成熟年龄7~产卵期3月下旬至4月。在四川境内1龄鱼体长约0.1米。体重增加较快,最重可达500千克以上。
-
鲸鲨
体庞大,是世界上最大的鱼类,一般体长10米左右,最大者体长可达20米。鼻孔位于吻端两侧,出水孔开口于口内。第一背鳍起点前于腹鳍起点,基底后部与腹鳍基底相对,第二背鳍与臀鳍都很小。鲸鲨是中国沿海的经济鱼类,肝可制鱼肝油和工业用油,做肥皂、油漆、蜡烛等的原料;肉、骨和内脏可制鱼粉,用以喂养家禽和家畜。
-
茶毒蛾
茶毒蛾的形态特征雌蛾体长约18毫米,翅展约30~6.化学防治在春茶结束后进行,用90%的敌百虫、35%的赛丹、25%的亚胺硫磷、50%的马拉硫磷、二溴磷、50%的杀螟松、50%的辛硫磷、80%的敌敌畏等l000~2000倍稀释液、2.5%的鱼藤精300倍稀释液、lO%的二氯苯醚菊酯、天皇星4000倍稀释液、20%的杀灭菊酯防治
-
姥鲨
姥鲨是鼠鲨目姥鲨科姥鲨属的1种。第二背鳍小,距尾基比距第一背鳍为近;栖息大洋上层,有时降入深处,有时来近海索饵,好群游,天气晴朗时,常静息水面,露出背鳍和尾鳍,或徐缓游泳,张口取食浮游生物,主要为甲壳动物,有时食中小型鱼类,有时翻身晒腹。颅骨可制明骨和胶片,肉供食用,内脏可制鱼粉;鳍可制鱼翅。
-
鳟鱼
《*辞典》:鳟鱼出处《纲目》拼音名ZūnYú别名鮅(《尔雅》),赤眼鱼(《说文》),红目鳟(《脊椎动物分类学》)。原形态体长,略呈圆筒状,后段稍侧扁,腹部圆。生境分布除西北、西南外,南北各江河湖泊中均有分布。性味①《七卷食经》:"味酸,热。"功能主治《纲目》:"暖胃和中。"②《纲目》:"多食动风热,发疥癣。
-
兽比冀线虫病
本虫生活史过程尚未研究清楚。本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咳嗽、哮喘及咯学,伴有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若虫体寄生咽喉部,可出现搔爬刺激感和阵发性干咳,用抗生素药物治疗,症状不能得到明显改善,有的患者可咳出带有色条状血样物(即虫体)的痰,有的经支气管内窥镜检可发现支气管壁上附有活动的血红色虫体或囊包块。
-
WS/T 791—2021 钩虫检测及虫种鉴定标准 钩蚴培养法
4.3目镜测微尺(5mm/50/0.1mm)和物镜测微尺(1mm/100/0.01mm)。5试剂或材料:5.1试管(12.0cm×1.5cm)或15mL离心管。0.70.50.75咽管为体长的1/5为体长的1/2,咽管球不明显为体长的1/4生殖原基在虫体的中部在虫体后部-尾端尖细分叉有小球状物图C.1土源性线虫丝状蚴检索图(仿余森海,1992.)参考文献:[1]吴观陵.
-
光裸星虫
体壁、内脏及体腔含胆甾醇(cholesterol), -谷甾醇( -sitosterol)。酚妥拉明和普萘洛尔能部分阴断星虫的心血管作用。星虫对离体肠段、子宫有累度兴奋作用,使自主缩频离、张力略增,对肾上腺素的所致肠段松弛,兴奋作用更明显4.毒性,星虫水煎醇沉液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224+/-31.01g/kg。主阴虚盗汗骨蒸潮热;
-
灵猫香
背部无黑色鬣毛带纹。醇提取物45.8%-58%,皂化价75.9-96.6,酸价118.2-147.3;鉴别:理化鉴别,薄层色谱:取灵猫香用氯仿提取,制成2%溶液作供试液,在硅胶G薄层板上点样约200μg,以石油醚(60-90℃)-乙醚(9:1)展开,展距15cm,晾干,分别喷洒显色剂,并观察结果:①0.4%2,4-二硝基苯肼2mol/L盐酸乙醇溶液。
-
海象
海象是鳍足目海象科的唯一种。40厘米的上犬齿,突出口外形成獠牙,与象牙相似而得名。分布于太平洋和大西洋北部沿岸。雌性体长约300厘米,体重仅及雄者之半;皮肤粗而厚、皮下脂肪厚达10~四肢宽大,肥厚,呈鳍状,借鳍状肢支撑可在陆地上移动;海象的合群本能较强,当受到猎捕小艇攻击时,可以联合防御甚至使小艇覆没。
-
松鼠
《全国中草药汇编》:松鼠:拼音名:SōnɡShǔ别名:灰鼠来源:啮齿目松鼠科灰鼠SciurusvulgarisL.,以全体入药。主治肺结核,肋膜炎,月经不调,痔疮等。前足掌裸露,掌垫2,指垫3。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栖息于针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中居树洞中或筑巢于树枝间。性味:味甘;大肠经功能主治:理气调经;杀虫消积。
-
胖头鱼
《*辞典》:鳙鱼出处《本草拾遗》拼音名YōnɡYú别名鱃鱼(《山海经》),鰫鱼(《上林赋》),皂包头、皂鲢(姚可成《食物本草》),黑包头鱼(《食物本草会纂》),鳙头鲢(《医林纂要》),鯼鱼(《本草求原》),包头鱼(《随息居饮食谱》),胖头鱼(《动物学大辞典》),黑鲢、花鲢(薛德焴《系统动物学》)。
-
鳙鱼
《*辞典》:鳙鱼出处《本草拾遗》拼音名YōnɡYú别名鱃鱼(《山海经》),鰫鱼(《上林赋》),皂包头、皂鲢(姚可成《食物本草》),黑包头鱼(《食物本草会纂》),鳙头鲢(《医林纂要》),鯼鱼(《本草求原》),包头鱼(《随息居饮食谱》),胖头鱼(《动物学大辞典》),黑鲢、花鲢(薛德焴《系统动物学》)。
-
鳡
体长形,稍侧扁,腹圆;体背灰褐色,腹部银白色,背鳍、尾鳍深灰色,颊部及其他各鳍为黄色。成鱼在江河激流中产卵,幼鱼从江河游到附属水体中摄食、肥育,秋末以后,小鱼和成鱼又到干流河床深处越冬。性成熟多为3~鳡天然产量高,生长迅速,肉味鲜美。但孵化后不久就捕食其他鱼类,故在中国被视为养鱼业中的一大害鱼。
-
赤腹松鼠
原形态:赤腹松鼠,中等大小树栖松鼠,体长19-25cm,体重280-420g。体侧无皮膜。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栖居于热带雨林、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次生稀树灌丛或果园中。性味:味甘;性平归经:肺;肝经功能主治:活血调经;行气止痛。主跌打伤痛;月经不调;各家论述:《中国药用动物志》:有理气调经的功效。
-
绿鳍马面豚
概述绿鳍马面豚体长椭圆形,侧扁。第一背鳍的第1鳍棘很粗大,约为头长的1.3~胸鳍侧位,小刀状。左右腹鳍退化,只剩下一个短棘不能活动。尾柄细,尾鳍后缘截形、除吻前缘外,头、体全部被小鳞,并有细短绒状小刺,小刺大部排成横纹状。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我国南海产量较多,主要渔场在北部湾和海南岛以东的陆架区。
-
猫肉
《全国中草药汇编》:猫肉:拼音名:MāoR u别名:家猫来源:食肉目猫科猫FelisocreatadomesticaBrisson,以肉入药。解毒散结。(《江苏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各家论述:1.《纲目》:治劳疰,鼠瘘。2.《本草求真》:补血,治瘩洼,又治瘰疬。3.《四川中药志》:治风湿痹痛,散瘰疬结核,补虚劳,消虫胀,疗汤火伤。
-
四脚蛇
石龙子科动物石龙子的全体·《中医大辞典》·四脚蛇:四脚蛇为中药名,出自《四川中药志》,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石龙子之别名。性味归经:咸,寒,有毒。功能主治:解痉,破结,行水。2只,泡油或研末用。鼻孔在鼻鳞的中央;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栖息于山边、路旁的草丛及乱石中以昆虫为食。肾经功能主治:解毒消瘿;
-
美国红鱼
美国红鱼池塘养殖(1)养殖池塘的条件与要求,成鱼塘的面积一般为5-10亩,最好3-5亩,水深在1.5-2.5m为适宜,土质最好为沙壤土、溶氧不得低于6.5mg/l,氨浓度≤0.3mg/l,PH值在7.5-8.5。注意鱼池卫生和病害防治,及时清理池边及池内杂草,大型藻类及饲料残渣,定期投喂药物防病,发现有病及时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
鼺鼠
《*辞典》:鼺鼠:出处:《本经》拼音名:L iShǔ别名:耳鼠(《山海经,),鼯鼠、夷由(《尔雅》),飞鸓(《广雅》),飞鼠(《上林赋》张揖注),飞生(《尔雅》郭璞注),飞生虫(《本草经集注》),飞生鸟(《本草图经》),飞虎、松猫儿(《中国经济动物志 兽类》)。原形态:体长达40~耳壳背部具一黑斑。
-
狐肉
《全国中草药汇编》:狐肉:拼音名:H R u别名:南狐、狐、狐狸来源:食肉目犬科狐VulpesvulpesL.,以肉入药。主治水积黄种,疥疮不愈,蛊毒寒热。原形态:1.狐狸,体长约75cm,重7.5kg。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栖息于森林、丘陵、草原等地。肾经功能主治:补虚暖中镇静安神;寒积腹痛;4.《四川中药志》:治水积黄肿。
-
狐心
《全国中草药汇编》:狐心:拼音名:H Xīn别名:狐狸心来源:食肉目犬科狐VulpesvulpesL.,以心入药。或用狐心1个,甘遂、朱砂,各2钱,研末,放入狐心内,用湿纸包数层放木火中烧熟,取出,连心带药2次食用。原形态:1.狐狸,体长约75cm,重7.5kg。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栖息于森林、丘陵、草原等地。利尿消肿。
-
勒鱼
《*辞典》:勒鱼:出处:《纲目》拼音名:L Y 别名:鳓(《篇海》),鲞鱼(《正字通》),鲙鱼、白鳞鱼、克鳓鱼、火鳞鱼(《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原形态:体长而宽,很侧扁;背鳍短,15~生境分布:分布很广,北自辽宁,南达海南均有。性味:①《纲目》:甘,平,无毒。归经:《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经。
-
中华鲟
体长,呈梭形。成鱼皮肤粗糙,鳃耙柱状,13~一般头部和体背侧青灰色或褐色,腹部白色,各鳍均为青灰色,侧、腹板间的侧板下方体色有过渡区。中华鲟分布于太平洋西北及中国海南岛以东到黄渤海等海区和珠江、钱塘江、长江、黄河等淡水河流。成熟群体春末于10至11月溯江河而上,在江河上游进行生殖。产卵期一般停食。
-
石鮅鱼
《*辞典》:石鮅鱼:出处:《本草抬遗》拼音名:Sh B Y 别名:桃花鱼(《脊椎动物分类学》),宽鳍鱲鱼(《鱼类分类学》)。原形态:体长而侧扁。背鳍Ⅱ7,起点在腹鳍前或相对。9,生殖季节雄体臀鳙第1~头部和臀鳍上都出现珠星。生境分布:黑龙江、长江及珠江流域均有分布。性味:味甘,平,有小毒。功能主治:主疮疥癣。
-
鲇
眼小,被皮膜。下颌须1对,短,幼鱼期尚另有1对颏须,体长至60毫米左右时开始消失。背鳍很小,无硬刺。臀鳍很长,后端连于略凹的尾鳍。体色随栖息环境而有不同,通常呈绿褐乃至灰黑色,或有略暗云状斑块。鲇分布于亚洲东部中国黑龙江到珠江水系,苏联海滨省、日本本州及朝鲜亦有。
-
茶尺蠖
幼虫体表较光滑,腹部只有第6腹节和臀节上具足,爬行时体躯一屈一伸,俗称拱背虫、量尺虫、造桥虫等。大发生时常将整片茶园啃食一光,状如火烧。茶尺蠖的形态特征成虫体长约11毫米,翅展约25毫米。成熟幼虫体长26~翌年3月成虫羽化,第一代幼虫4月上中旬发生,可延续至5月上中旬。幼虫有吐丝下垂习性,4龄后暴食,食量大。
-
海蚯蚓
化学成份:全体含牛磺酸(taurine),蛋氨酸(methionine),半胱氨酸(cysteine),胱氨酸(cystine),丝氨酸(SERINE),甘氨酸(valine),丙氨酸(alanine),谷氨酸(glutamicacid),缬氨酸(valine)亮氨酸(leucine),苏氨酸(threonine),精氨酸(arginine)等多种氨基酸。性寒归经:心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鰕虎鱼
《*辞典》:鰕虎鱼: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拼音名:XiāHǔY 别名:鲨、蛇(《尔雅》),吹沙(《临海异物志》),沙沟鱼、沙鳁、叼浪鱼(《纲目》),沙竹(《医林纂要》),光鱼、油光鱼(《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体长约10余厘米;尾鳍有波状横纹7~归经:《本草求真》:入脾、胃。③《医林纂要》:利小水,通淋。
-
蛞蝓
《全国中草药汇编》:蛞蝓:拼音名:Ku Y 别名:鼻涕虫、大蛞蝓、黄蛞蝓、野蛞蝓、双线粘液蛞蝓来源:软体动物门腹足纲蛞蝓科大蛞蝓LimaxmaximusL.;主治热疮肿毒,支气管喘息,痔疮肿毒,脱肛等。性味:味咸;清热解毒;3.《本经》:主贼风WO僻,轶筋及脱肛,惊痫挛缩。主治月经闭止,症瘕腹痛,损伤瘀血作痛,痈肿丹毒。
-
龙涎香
《中医大辞典》·龙涎香:龙涎香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纲目拾遗》。功能主治:行气活血,化痰开窍,利水通淋。主治咳喘气逆,心腹疼痛,神昏气闷,淋证。《全国中草药汇编》·龙涎香:拼音名:LónɡXiánXiānɡ别名:龙泄、龙涎、龙腹香、鲸涎香来源:鲸目鲸科抹香鲸(巨头鲸)PhysetercatodonL.;行气散结;主喘咳气逆;
-
灯笼鱼
灯笼鱼是灯笼鱼目灯笼鱼亚目的1科,因体上有能发出晶莹夺目光泽的小圆形发光器、形似灯笼而得名。有30余属230多种,从北极至南极所有大洋均有分布,通常生活在温暖海域的表层及次深层;通常臀鳍比背鳍长,起点约在背鳍末端的后下方;金焰灯笼鱼,体被圆鳞,鳃盖上方有锯齿状的突起,体侧后部的发光器在脂鳍的前下方。
-
蓝鲸
它的尾巴宽阔平扁,能在水中自由灵活地摆动,既是前进的动力,也起着方向舵的作用,时速可达27千米。蓝鲸捕食方式属“吞食型”,主要食物是小虾、水母、硅藻等浮游生物。幼鲸经过7个月的哺乳后,体重可达到23吨左右,体长约16米,并开始学着张嘴吞食各种浮游生物。鲸肝含有大量维生素;血和内脏器官又是优质肥料。
-
葡萄虎蛾
葡萄虎蛾属鳞翅目,虎蛾科。幼虫:体长约40毫米,头部橘黄色,密布黑点,胴体灰白色,前端胸节较细、后部粗,前脑盾板和臀板橘黄色,胸部各节散布黑色毛瘤数十个而且大小不等,大瘤上着生白色毛,腹部每节两侧各有较大杏色圆斑1块。7—8月发生第二代成虫,8—9月发生第二代幼虫,9—10月以老幼虫入土作茧化蛹越冬。
-
鳇
鳇是鲟形目鲟科鳇属的1种。体长梭形,被5纵行骨板状大硬鳞。鳇分布于中国黑龙江中下游、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下游,为黑龙江流域的名贵鱼类;黄河口附近的烟台也有过记载。常分散活动。平时多栖息在汇流及回水中,冬季在深水越冬。性成熟年龄16~产卵场在砂质底、水流平稳、2~35龄,一龄前幼鱼摄食底栖动物及昆虫幼虫;
-
明太鱼
明太鱼又名狭鳕。眼间隔小于眼径。侧线前部侧上位,到第二背鳍降为侧中位且呈断续状态。尾鳍凹叉状。下鳃盖骨与后匙骨很厚。3纵行暗黄斑。背鳍与胸鳍暗橄榄色,臀鳍与腹鳍灰色。分布于日本海南端到白令海峡北侧的楚科奇海及加拿大等沿海,沿寒流少数可达朝鲜半岛西侧,为冷水性海鱼,在日本海为重要经济鱼类之一。
-
金线鱼
《*辞典》:金线鱼:出处:《滇南本草》拼音名:JīnXi nY 别名:洞鱼、波罗鱼(《中国经济动物志 淡水鱼类》)。体长约10余厘米。须2对,前、后对长约相等或后对稍长,向后可伸至前鳃盖骨边缘。腹鳍位于背鳍起点之前。生境分布:分布云南东部的昆明湖、阳宗海等湖泊中。功能主治:《滇南本草》:滋阴调元,暖肾添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