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颈动脉狭窄
概述:颈动脉狭窄最主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约占90%以上。超声检查的不足之处包括:①不能检查颅内颈内动脉的病变;神经系统体检包括:意识状态、脑神经、运动、感觉和协调性试验等方面。②狭窄度为0%~伴有脑卒中发作的颈动脉狭窄者,1年内卒中复发率达59%,在欧美约35%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由颈动脉狭窄引起的。
-
颈动脉狭窄临床路径(2016年版)
:根据《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15年)、《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15年)、《中国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15年)。3.住院期间出现脑出血或脑梗死等转入相应临床路径。
-
颈动脉狭窄临床路径(2010年版)
基本信息:《颈动脉狭窄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2月10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神经内科专业8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96号)印发。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化验检查:同型半胱氨酸、抗凝血酶Ⅲ、蛋白C、蛋白S、抗“O”、抗核抗体、ENA、类风湿因子、CRP、ESR等;
-
动脉阻塞或狭窄视网膜病变
如果颈动脉壁粥样斑块脱落下来的各种栓子进入视网膜循环,则可引起急性栓塞而产生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或分支阻塞,也可进入睫状后动脉而引起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和脉络膜病变。毛细血管扩张形成微血管瘤,后极部视网膜有棉絮状斑、圆点状出血和火焰状出血。由颈动脉阻塞或狭窄所引起的眼缺血综合征,通常伴有双侧颈动脉病。
-
低灌注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病变
如果颈动脉壁粥样斑块脱落下来的各种栓子进入视网膜循环,则可引起急性栓塞而产生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或分支阻塞,也可进入睫状后动脉而引起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和脉络膜病变。毛细血管扩张形成微血管瘤,后极部视网膜有棉絮状斑、圆点状出血和火焰状出血。由颈动脉阻塞或狭窄所引起的眼缺血综合征,通常伴有双侧颈动脉病。
-
超声诊断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年版)
基本信息:《超声诊断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年版)》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于2022年5月1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超声诊断等5个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2〕161号)印发。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并活动性出血;意义:反映胎儿重大致死性出生缺陷在超声筛查中的检出情况。
-
颈动脉压迫试验
操作名称颈动脉压迫试验适应症用于颈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颈动脉系供血不足的定侧诊断。方法及内容受检者静坐或仰卧,在常规脑电图和用1个导程描记心电图的监护下,检查者戴橡皮手套或用纱布包手(防干扰),用拇指在受检者环状软骨平面处向颈椎横突方向压迫颈总动脉至完全阻断。
-
颈部动脉狭窄临床路径(2016年版)
现将上述共1010个临床路径一并在中华医学会网站(网址http://www.cma.org.cn/kjps/jsgf/)发布,供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参考使用。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经颅多普勒、CTA、MRA、全脑血管造影、心脏彩超。2.术后用药: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
-
TCD对颈内动脉狭窄和闭塞的判断技术
操作名称:TCD对颈内动脉狭窄和闭塞的判断技术适应证:TCD通过检测颅外段及颅内侧支循环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对颈动脉狭窄或闭塞作出提示。禁忌证:颈内动脉狭窄程度<70%的病变不适于检测。方法:1.颅外段CCA、ICA、ECA血流检测。注意事项:1.注意双侧半球同名动脉的流速、频谱形态、PI值的比较。
-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试点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5.对筛查出的疑似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或颈动脉狭窄≥50%的患者,转诊到基地医院进行规范化诊治;
-
肌萎缩侧索硬化临床路径(2010年版)
基本信息:《肌萎缩侧索硬化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2月10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神经内科专业8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96号)印发。1.必备神经症状和体征:(1)下运动神经元病损特征(包括目前临床表现正常而肌电图异常者)。呼吸肌麻痹者须机械通气维持呼吸。(2)营养支持。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路径(2010年版)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沉,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梅毒、艾滋病等)、血同型半胱氨酸、凝血功能、抗“O”、纤维蛋白原水平;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肿瘤全项、抗核抗体、ENA、类风湿因子、蛋白C、蛋白S、抗心磷脂抗体、全脑血管造影(DSA)。2.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及华法令(每日监测APTT、INR)等。
-
视神经脊髓炎临床路径(2010年版)
2.支持条件:脊髓MRI异常延伸3个椎体节段以上;:根据《中国多发性硬化及相关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的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草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抗核抗体、ENA、ANCA、类风湿因子、甲状腺功能;2.必要时使用丙种球蛋白或其他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环孢素A)。
-
病毒性脑炎临床路径(2010年版)
基本信息:《病毒性脑炎临床路径(2010年版)(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2月10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神经内科专业8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96号)印发。(5)头颅CT/MRI;(6)脑脊液病原学检查。2.渗透性脱水利尿药物:甘露醇、甘油果糖和速尿等。4.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或甲基强的松龙等。
-
咳嗽晕厥综合征
临床症状剧烈咳嗽后立即出现意识丧失,全身肌张力低下、面色苍白、脉搏微弱,站立者可能跌倒,严重者有面肌及四肢抽搐、面色发绀等。咳嗽晕厥综合征的治疗:1.消除咳嗽:可根据原发疾病给予镇咳剂,如喷托维林(咳必清)25mg、二氧丙丙嗪(克咳敏)5~3.特殊病因治疗如房室传导阻滞引起者,可安装心脏起搏器;
-
颈动脉窦过敏试验
操作名称:颈动脉窦过敏试验适应证:检查眩晕、晕厥及抽搐等情况是否由于颈动脉窦过敏所致(颈动脉窦感受器调节血液循环及呼吸,当功能亢进时引起脑供血不足而产生眩晕、晕厥、抽搐等症状)。试验中患者出现面色苍白、瞳孔散大、出汗明显、心跳减慢、血压下降并有晕厥或抽搐发作者为阳性(脑电图可出现慢波);
-
咳嗽晕厥综合症
临床症状剧烈咳嗽后立即出现意识丧失,全身肌张力低下、面色苍白、脉搏微弱,站立者可能跌倒,严重者有面肌及四肢抽搐、面色发绀等。咳嗽晕厥综合征的治疗:1.消除咳嗽:可根据原发疾病给予镇咳剂,如喷托维林(咳必清)25mg、二氧丙丙嗪(克咳敏)5~3.特殊病因治疗如房室传导阻滞引起者,可安装心脏起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