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力衰竭临床路径(2016年版)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冠脉CT或造影、心脏核磁、腹部超声、双下肢动、静脉超声、颈部血管超声、心肌灌注核磁显像、负荷超声心动图或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某些特定心衰患者应进行血色病或HIV的筛查,在相关人群中进行风湿性疾病、淀粉样变性、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性检查、心肌活检等。超滤及血液滤过治疗;
-
心力衰竭临床路径(2017年县医院适用版)
(3)胸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心脏超声。1.一般治疗::坐位,必要时吸氧,心电、血压和指端血氧饱和度监测。β受体阻滞剂;4.心衰的非药物治疗::必要时可给予无创/有创辅助呼吸、血液滤过或超滤、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等循环支持。7天,行冠脉造影或心肌活检的患者术后观察24小时。docx心力衰竭临床路径表单.
-
改良原位心脏移植术
尿量100ml/h。(2)免疫排斥反应监测及分级:目前认为心内膜心肌活检是诊断排斥反应惟一可靠的方法。Ⅱ级:心肌组织出现灶性淋巴细胞浸润,有心肌细胞损害。环孢霉素A在心脏移植3个月后,根据血浓度谷值及有无药物不良反应来减量,剂量可减至5mg/(kg·d)维持至术后12个月,硫唑嘌呤在术后第4个月用量为1.0~
-
左心异位并列移植
4个心搏后,近无名动脉处阻断升主动脉,灌注冷停搏液,停搏液内每升加入氯化钾10mmol。这是因为心脏移植为终末期心脏病患者,由于长期心衰,左房压增高,慢性肺郁血,肺血管痉挛,甚至发生器质改变,导致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阻力增高。(2)免疫排斥反应监测及分级:目前认为心内膜心肌活检是诊断排斥反应惟一可靠的方法。
-
左心并列心脏移植术
4个心搏后,近无名动脉处阻断升主动脉,灌注冷停搏液,停搏液内每升加入氯化钾10mmol。这是因为心脏移植为终末期心脏病患者,由于长期心衰,左房压增高,慢性肺郁血,肺血管痉挛,甚至发生器质改变,导致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阻力增高。(2)免疫排斥反应监测及分级:目前认为心内膜心肌活检是诊断排斥反应惟一可靠的方法。
-
标准原位心脏移植术
4个心搏后,近无名动脉处阻断升主动脉,灌注冷停搏液,停搏液内每升加入氯化钾10mmol。3.植入供体心脏:进一步修剪供心与受体心脏吻合部,使供心和受体心脏两个心房吻合口大小相称。(2)免疫排斥反应监测及分级:目前认为心内膜心肌活检是诊断排斥反应惟一可靠的方法。ⅠA级:血管周围或间质内有灶性淋巴细胞浸润;
-
SOTH
4个心搏后,近无名动脉处阻断升主动脉,灌注冷停搏液,停搏液内每升加入氯化钾10mmol。3.植入供体心脏:进一步修剪供心与受体心脏吻合部,使供心和受体心脏两个心房吻合口大小相称。(2)免疫排斥反应监测及分级:目前认为心内膜心肌活检是诊断排斥反应惟一可靠的方法。ⅠA级:血管周围或间质内有灶性淋巴细胞浸润;
-
淀粉样变心肌病
15%的骨髓瘤病人可发生淀粉样变性。实验室检查:心内膜心肌组织学检查仍为目前诊断淀粉样变心肌心肌病的金指标。由于利尿药应用,蛋白渗透性利尿,低搏出量心力衰竭及自主神经病变,可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应予注意。相关药品:刚果红、降钙素、氧、氧芬胂、氮芥、甲氨蝶呤、秋水仙碱、洋地黄相关检查:降钙素、浆细胞
-
淀粉样心肌病
15%的骨髓瘤病人可发生淀粉样变性。实验室检查:心内膜心肌组织学检查仍为目前诊断淀粉样变心肌心肌病的金指标。由于利尿药应用,蛋白渗透性利尿,低搏出量心力衰竭及自主神经病变,可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应予注意。相关药品:刚果红、降钙素、氧、氧芬胂、氮芥、甲氨蝶呤、秋水仙碱、洋地黄相关检查:降钙素、浆细胞
-
糖尿病性心肌病
疾病病因糖尿病心肌病发病原因可能为:1.心肌细胞代谢紊乱糖尿病患者的收缩蛋白或钙调节蛋白经蛋白激酶c(PK-c)和一氧化氮(NO)等第二信使介导发生糖基化,导致其功能异常。同时心肌肌凝蛋白ATP酶活性下降,肌浆网对钙离子的摄取能力下降,舒张期心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增加,心肌舒张期顺应性下降。
-
心肌炎
风湿性心肌炎多合并多发性游走性大关节炎、环形红斑和(或)皮下结节、舞蹈病和血中溶血性链球菌抗体增多等特征,诊断不难。但是,心内膜心肌活检组织病理形态学方法诊断心肌炎的敏感性低,且不具病因学鉴别诊断价值。少数病人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需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
-
全心并列心脏移植术
4个心搏后,近无名动脉处阻断升主动脉,灌注冷停搏液,停搏液内每升加入氯化钾10mmol。(2)免疫排斥反应监测及分级:目前认为心内膜心肌活检是诊断排斥反应惟一可靠的方法。④霉酚酸酯(骁悉):是一种抗代谢免疫抑制剂,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而抑制T和B细胞增殖而发挥作用。
-
全心异位并列移植
4个心搏后,近无名动脉处阻断升主动脉,灌注冷停搏液,停搏液内每升加入氯化钾10mmol。(2)免疫排斥反应监测及分级:目前认为心内膜心肌活检是诊断排斥反应惟一可靠的方法。④霉酚酸酯(骁悉):是一种抗代谢免疫抑制剂,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而抑制T和B细胞增殖而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