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K-MB
肌酸激酶有四种同功酶形式:肌肉型(MM)、脑型(BB)、杂化型(MB)和线粒体型(MiMi)。肌酸激酶MB同工酶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中。
-
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
概述:肌酸激酶由三种同工酶的不同组合构成,即CK-MM、CK-MB、CK-BB。其他组织极微。血液中CK-MB明显升高提示心肌梗死,它比肌酸激酶总活性测定更能判断心肌损伤,并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试剂:同电泳法测定。药物注射(氯丙嗪、苯巴比妥、青霉素、利血平、苯妥英钠、肾上腺素、多粘菌素B)肌肉损伤可检出CK-MM型。
-
WS/T 462—2015 冠状动脉疾病和心力衰竭时心脏标志物检测与临床应用
ICS11.100C50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462—2015《冠状动脉疾病和心力衰竭时心脏标志物检测与临床应用》(Clinicalpracticeofcardiacmarkersincoronaryarterydiseaseandheartfailure)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5年06月23日发布,自2015年12月31日起实施。采用POCT检测时,应采用定量分析方法。
-
血清TnI和TnT
试剂:(1)心肌钙蛋白T、I的快速检测:CTnT免疫层析试纸条(德国宝灵曼公司专利)。(2)心肌钙蛋白T的ELISA法测定:①生物素-亲和素CTnT单克隆抗体包被板。②孵育缓冲液。⑤倒空微孔板中的孵育液,用洗涤液将微孔洗三次,在吸水纸上用力拍打微孔,以除去残留水滴。即出现早,和CK-MB相当或稍早;特异性GTnT为74%~
-
血清肌钙蛋白I和肌钙蛋白T
试剂:(1)心肌钙蛋白T、I的快速检测:CTnT免疫层析试纸条(德国宝灵曼公司专利)。(2)心肌钙蛋白T的ELISA法测定:①生物素-亲和素CTnT单克隆抗体包被板。②孵育缓冲液。⑤倒空微孔板中的孵育液,用洗涤液将微孔洗三次,在吸水纸上用力拍打微孔,以除去残留水滴。即出现早,和CK-MB相当或稍早;特异性GTnT为74%~
-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心脏病
临床上可分为急性中毒性心肌损害、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及心脏性猝死五大类,中毒性心肌损害以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肌肌钙蛋白改变为主要诊断依据,心律失常以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改变为主要诊断依据,五类临床类型可以并存。b)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单源频发室性期前收缩、莫氏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等之一者;
-
GBZ 74—2009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心脏病诊断标准
ICS13.100C6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74—2009《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心脏病诊断标准》(Diagnosticcriteriaofoccupationalacutetoxiccardiopathycausedbychemicals)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09年03月16日发布,自2009年11月01日起实施,同时代替GBZ74—2002。B.2农药:氟乙酰胺、氟乙酸钠、杀虫脒等。
-
妊娠性心肌梗死
因此,临床上对妊娠期出现胸痛或心绞痛应当进行甄别,特别是伴有出汗、全身发紧,或经一般处理后胸痛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急症患者,应当高度怀疑妊娠心肌梗死。(2)体征:周围性水肿,颈静脉怒张,心尖搏动异位。(8)大剂量肠溶阿司匹林有引起新生儿和母亲出血的可能但必要时可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
-
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路径(2010年版)
③特异性病毒抗体阳性。③用病毒核酸探针自患儿血中查到病毒核酸。(4)应当除外风湿性心肌炎、中毒性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结缔组织病、代谢性疾病的心肌损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心肌病、原发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异常、β受体功能亢进及药物引起的心电图改变。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4)诊断:根据病史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典型的缺血性心电图改变(新发或一过性ST段压低≥0.1mV)以及心肌损伤标记物(肌钙蛋白T、肌钙蛋白Ⅰ或CK-MB)测定,可以作出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静脉应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②如果存在阿司匹林禁忌证,应用氯吡格雷75mg/d;150mg,一日1次。
-
ACS
(4)诊断:根据病史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典型的缺血性心电图改变(新发或一过性ST段压低≥0.1mV)以及心肌损伤标记物(肌钙蛋白T、肌钙蛋白Ⅰ或CK-MB)测定,可以作出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静脉应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②如果存在阿司匹林禁忌证,应用氯吡格雷75mg/d;150mg,一日1次。
-
急性冠脉综合征
(4)诊断:根据病史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典型的缺血性心电图改变(新发或一过性ST段压低≥0.1mV)以及心肌损伤标记物(肌钙蛋白T、肌钙蛋白Ⅰ或CK-MB)测定,可以作出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静脉应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②如果存在阿司匹林禁忌证,应用氯吡格雷75mg/d;150mg,一日1次。
-
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原有的斑块破裂较快痊愈;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治疗:药物治疗:非ST段抬高的MI的药物治疗中,经典的抗血栓药阿司匹林和肝素以及抗心肌缺血药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药和钙拮抗剂已成为常规用药。冠心病的预防包含着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两方面。有资料显示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药,可使病死率和再梗死率降低20%~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
纤维蛋白选择性主要指溶栓药物对血栓局部的纤维蛋白溶解或对循环血流中纤维蛋白原溶解的倾向性,链激酶(streptok-inase,SK)、尿激酶(urokinase,UK)为非纤维蛋白选择性溶栓剂;(2)溶栓后6h复查凝血时间,当三管法达28min以内,APTT达60~2.链激酶(SK)方案:150万U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60min内静脉滴注完。
-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原有的斑块破裂较快痊愈;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治疗:药物治疗:非ST段抬高的MI的药物治疗中,经典的抗血栓药阿司匹林和肝素以及抗心肌缺血药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药和钙拮抗剂已成为常规用药。冠心病的预防包含着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两方面。有资料显示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药,可使病死率和再梗死率降低20%~
-
非ST段抬高的MI
原有的斑块破裂较快痊愈;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治疗:药物治疗:非ST段抬高的MI的药物治疗中,经典的抗血栓药阿司匹林和肝素以及抗心肌缺血药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药和钙拮抗剂已成为常规用药。冠心病的预防包含着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两方面。有资料显示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药,可使病死率和再梗死率降低20%~
-
非ST段抬高心肌梗塞
原有的斑块破裂较快痊愈;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治疗:药物治疗:非ST段抬高的MI的药物治疗中,经典的抗血栓药阿司匹林和肝素以及抗心肌缺血药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药和钙拮抗剂已成为常规用药。冠心病的预防包含着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两方面。有资料显示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药,可使病死率和再梗死率降低20%~
-
非透壁性心肌梗死
原有的斑块破裂较快痊愈;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治疗:药物治疗:非ST段抬高的MI的药物治疗中,经典的抗血栓药阿司匹林和肝素以及抗心肌缺血药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药和钙拮抗剂已成为常规用药。冠心病的预防包含着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两方面。有资料显示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药,可使病死率和再梗死率降低20%~
-
无Q波心肌梗死
原有的斑块破裂较快痊愈;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治疗:药物治疗:非ST段抬高的MI的药物治疗中,经典的抗血栓药阿司匹林和肝素以及抗心肌缺血药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药和钙拮抗剂已成为常规用药。冠心病的预防包含着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两方面。有资料显示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药,可使病死率和再梗死率降低20%~
-
心肌炎临床路径(2017年县医院适用版)
建议所有临床怀疑心肌炎的患者行冠脉造影和心内膜心肌活检。3.积极治疗心衰、心律失常等。5.免疫抑制剂:出现房室传导阻滞、难治性心力衰竭、重症患者或考虑有自身免疫的情况下可谨慎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有抗心肌相关抗体阳性,可慎重使用免疫抑制剂6.供给能量药物:根据病情可考虑选用辅酶Q10、肌酸磷酸钠、左卡尼汀等。
-
心肌梗死后心包炎
心包积液量常很少;病理生理1.心肌梗死后心包炎是由于急性心肌梗死累及心包膜而产生的局限的偶尔广泛的纤维性心包炎。鉴别诊断临床表现需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心包炎、心肌梗死延展和梗死后心绞痛及心肌梗死后长期抗凝治疗继发血性心包积液相鉴别。③CK-MB无明显上升,有时心包炎症浸润心外膜下心肌,使CK-MB轻度升高。
-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临床路径(2009年版)
8.非药物治疗措施:必要时可给予气管插管和呼吸机辅助呼吸、血液超滤等治疗。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心力衰竭的生化标志物(如BNP或NT-ProBNP)、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如TNT或TNI、CK-MB)、凝血功能、D-二聚体、血气分析。3.心电图、心电监测、床旁胸片及超声心动图。3.胸片显示肺水肿、肺淤血征象明显改善或正常。
-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临床路径(2010年版)
1.基础药物治疗:β受体阻滞剂、维拉帕米。(4)冠脉+左心室造影,注意左心室测压。4.术后处理:(1)介入术后即刻需检查项目:生命体征检查、心电图、心电监测、穿刺部位的检查、血清心肌损伤标记物检查。2.观察患者症状和心律失常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复查术后超声心动图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
-
α-HBDH
概述: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与LDH关系十分密切,实际上它是LDH同工酶Ⅰ型,因其对α-酮丁酸亲合力高,所以当以α-酮丁酸作为底物时,所测LDH的活性特称为α-羟丁酸脱氢酶活性。(2)鉴别肝病和心脏病。③可用EDTA(1mg/ml)、肝素(0.2mg/ml)抗凝血浆,草酸盐、枸橼酸钠、氟化物抗凝剂可抑制该酶活性。
-
感染性心肌炎临床路径(2019年版)
在诊断标准中,应除外的其他疾病包括:冠状动脉疾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原性心脏病以及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及其他遗传代谢病等)、心肌病、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先天性完全性右或左束支传导阻滞、离子通道病、直立不耐受、β受体功能亢进及药物引起的心电图改变等。doc感染性心肌炎临床路径表单.
-
炎性肌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临床路径(2016年版)
(3)肌酶谱(CK、CK-MB、LDH、AST)、肌电图(3)血沉、CRP、免疫球蛋白、补体、ANA、抗ds-DNA、抗ENA谱(应包括抗Jo-1抗体)、抗磷脂抗体、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自身抗体谱(含RF、抗CCP抗体)、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含抗线粒体抗体)。:1.糖皮质激素:醋酸泼尼松(龙)/甲泼尼龙,用药剂量及时间视病情而定。
-
肌酸激酶同工酶
英文名:creatinekinaseisoenzymes别名: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正常值:(1)电泳法:占肌酸激酶CK-MB<0.05(CK-MB<5%)CK-MM>0.94~(2)酶速率法(37℃)CK-MB:0~化验结果意义:升高:急性心肌梗死(CK-MB>0.03,可达0.12~药物注射(氯丙嗪、苯巴比妥、青霉素、利血平、苯妥英钠、肾上腺素、多粘菌素B)肌肉损伤可检出CK-MM型。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路径(2017年县医院适用版)
(4)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5.介入术后即刻需检查项目:生命体征检查、心电监测、心电图、穿刺部位的检查。必要时根据病情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心肌损伤标志物、粪便常规+隐血、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片、血气分析等。
-
α-羟丁酸脱氢酶
概述: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与LDH关系十分密切,实际上它是LDH同工酶Ⅰ型,因其对α-酮丁酸亲合力高,所以当以α-酮丁酸作为底物时,所测LDH的活性特称为α-羟丁酸脱氢酶活性。(2)鉴别肝病和心脏病。③可用EDTA(1mg/ml)、肝素(0.2mg/ml)抗凝血浆,草酸盐、枸橼酸钠、氟化物抗凝剂可抑制该酶活性。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疗方案
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应当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等立克次体病、肾综合征出血热、登革热、败血症、伤寒、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相鉴别。四、治疗本病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