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胼胝体前部入路第三脑室和松果体区肿瘤手术
手术名称:经胼胝体前部入路第三脑室和松果体区肿瘤手术分类:神经外科/颅内肿瘤手术/幕上肿瘤手术/第三脑室和松果体区肿瘤手术ICD编码:07.5303概述:Dandy1922年首先报道经胼胝体前部入路切除第三脑室胶样囊肿,国内段国升于1958年开展此手术。翻向矢状窦侧。用两个脑压板在半球间裂内向下移动,直至见到白色的胼胝体。
-
静脉窦损伤修补术
手术名称:静脉窦损伤修补术别名:静脉窦修补术;麻醉和体位:要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和降低血压的措施。3.在移除静脉窦表面的骨折片前,在窦的两侧各做一经硬脑膜的牵引缝线(图4.2.1.10-4),并准备好肌肉片或筋膜片。但对后2/3的上矢状窦和主侧横窦的损伤应尽可能争取修复,采用自体大隐静脉或人工血管进行吻合。
-
静脉窦修补术
手术名称:静脉窦损伤修补术别名:静脉窦修补术;麻醉和体位:要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和降低血压的措施。3.在移除静脉窦表面的骨折片前,在窦的两侧各做一经硬脑膜的牵引缝线(图4.2.1.10-4),并准备好肌肉片或筋膜片。但对后2/3的上矢状窦和主侧横窦的损伤应尽可能争取修复,采用自体大隐静脉或人工血管进行吻合。
-
静脉窦损伤修复术
手术名称:静脉窦损伤修补术别名:静脉窦修补术;麻醉和体位:要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和降低血压的措施。3.在移除静脉窦表面的骨折片前,在窦的两侧各做一经硬脑膜的牵引缝线(图4.2.1.10-4),并准备好肌肉片或筋膜片。但对后2/3的上矢状窦和主侧横窦的损伤应尽可能争取修复,采用自体大隐静脉或人工血管进行吻合。
-
矢状窦旁和大脑镰旁脑膜瘤
疾病分类:神经外科疾病概述:矢状窦旁脑膜瘤是指肿瘤基底附着在上矢状窦并充满矢状窦角的脑膜瘤,在肿瘤与上矢状窦之间没有脑组织,但也有学者将靠近矢状窦的部分镰旁和凸面脑膜瘤归于矢状窦旁脑膜瘤。症状体征:癫癎发作,骨性凸出或颅骨缺损。③颅内压增高的颅骨改变。大脑镰脑膜瘤手术时可将受累部分大脑镰一起切除。
-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
延髓变长并疝入椎管内,第四脑室下半部也疝入椎管内,也是本畸形的一重要特征。治疗方案本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为了解除枕骨大孔和上颈椎对小脑、脑干,脊髓、第四脑室及该区其他神经结构的压迫,在可能的范围内分离枕大池正中孔和上颈髓的蛛网膜粘连,解除神经症状,缓解脑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