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骨髁骨折
股骨髁骨折的诊断:外伤史、局部肿胀,压痛及传导疼,膝关节功能障碍及X线平片所见,股骨髁部骨折的诊断均无困难,应注意有无血管神经损伤伴发。骨折又名折骨、折伤、伤折、折疡。伤部可有瘀血、肿痛、错位、畸形、骨声、轴心叩击痛、异常活动及功能障碍等。初期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服七厘散、复元活血汤、云南白药等;
-
股骨髁骨折临床路径(2019年版)
基本信息:《股骨髁骨折临床路径(2019年版)》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于2019年12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有关病种临床路径(2019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9〕933号)印发,供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参考使用。3.除外病理性骨折。2.手术方式:股骨髁骨折内固定术。16天(术后第5~
-
股骨髁骨折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72.401股骨髁骨折疾病编码。3.消肿药物的应用:甘露醇等。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2)推荐头孢呋辛钠肌内或静脉注射:①成人:0.75g-1.5g/次,一日三次;4.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抗菌药物。(九)术后住院恢复6-9天。③其他药物:消肿、补液、促骨折愈合等。
-
股骨髁骨折临床路径(2011年版)
基本信息:《股骨髁骨折临床路径(2011年版)》由卫生部于2011年4月7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肱骨干骨折等骨科17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54号)印发。:第一诊断为闭合性股骨髁骨折(ICD-10:S72.401)行股骨髁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8.55/79.15/79.35)。4.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抗菌药。
-
股骨髁部骨折
股骨髁骨折易发生骨块分离而不产生塌陷,易于产生“T”或“Y”型骨折。合并韧带或半月板损伤,合并严重的血管神经损伤,以及骨折块游离,血液供应不良。3、X线检查除正、侧位X线摄片外,尚应根据伤情拍摄特殊体位相,如开口位(上颈椎损伤)、动力性侧位(颈椎)、轴位(舟状骨、跟骨等)和切线位(髌骨)等。
-
股骨髁上骨折
股骨髁上骨折的分类:髁上骨折一般为关节囊外骨折,而髁部骨折(股骨远端B型骨折)及髁间骨折为关节囊内骨折。股骨髁上骨折的并发症:股后腘动脉损伤:伸展型骨折常可致股后腘动脉损伤。骨折又名折骨、折伤、伤折、折疡。初期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服七厘散、复元活血汤、云南白药等;病理性骨折应同时治疗原发病。
-
胸椎管狭窄症临床路径(2011年版)
(4)胸、腰椎平片;4.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预防性抗菌药物、激素,术后镇痛泵的应用。: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胸椎平片。二、胸椎管狭窄症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胸椎管狭窄症(ICD-10:M48.02)行后路椎管后壁切除术/后路椎管后壁切除内固定融合术/后路环形减压内固定融合术(ICD-9-CM-3:81.05)。
-
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2011年版)
基本信息:《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2011年版)》由卫生部于2011年4月7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肱骨干骨折等骨科17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54号)印发。:第一诊断为膝关节骨关节炎(ICD-10:M17)行关节镜下清理术(ICD-9-CM-3:80.8603)。
-
尺骨鹰嘴骨折临床路径(2011年版)
基本信息:《尺骨鹰嘴骨折临床路径(2011年版)》由卫生部于2011年4月7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肱骨干骨折等骨科17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54号)印发。:第一诊断为闭合性尺骨鹰嘴骨折(ICD-10:S52.001)行尺骨鹰嘴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8.53/79.12/79.32)。4.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抗菌药。